作為孕後第一個篩查性B超,NT檢查十分重要。除了NT值,這次的報告單裡還包括了羊水深度、胎動、胎盤位置、胎盤分級等信息。不過,很多孕媽的NT單都會有一項,提示「胎盤下緣達宮頸內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說的胎盤前置嗎?
NT檢查
在孕後11周-13周+6天期間,根據胎兒頸項透明層來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方法之一。
(圖為遼寧省臍血庫獨家,侵權必究)
28周前
事實上,NT檢查因為還處於孕早期或孕中期較早些時候,胎盤成熟度還是0級或者1級。這時候,胎盤已經形成,但著床位置比較低,稱為胎盤低置。在28周以前,這種情況叫做胎盤前置狀態。主要是由於宮腔環境比較小,胎盤顯得面積大,所以著床位置偏低。後期隨著孕周的增大,子宮體積逐步增大,胎盤會隨著增大的子宮而逐步上移,會遠離宮頸內口,所以nt檢測發現胎盤下緣覆蓋宮頸內口,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定期產檢。隨著胎兒生長、子宮增大,胎盤有可能慢慢爬上去。
這時候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勞累,防止出血,若有出血情況隨時急診科檢查保胎;也會有醫生會讓多走走讓胎盤快點長上去,在胎盤上移過程中也可能自發性出血,這也是需要去急診科檢查保胎的。
28周後
但是需要注意,在28周以後,如果B超還提示胎盤下緣覆蓋或者達到宮頸內口就必須謹慎,這時候要去醫院查明原因。
臨床按胎盤與子宮頸內口的關係,將前置胎盤分為三種類型:完全性前置胎盤或中央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全部為胎盤組織覆蓋;部分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部分為胎盤組織覆蓋;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達子宮頸內口邊緣,不超越宮頸內口。
胎盤前置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
如何預防形成孕期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可致妊娠晚期大量出血而危及母兒生命,國內報導分娩時前置胎盤的發生率為 0.24%~1.57%,國外報導分娩時前置胎盤的發生率為0.5%~0.9%。因此,應該在平時備孕時候,就要積極預防:
01
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工流產及刮宮損傷;
02
預防感染;
03
發生妊娠期出血時,應及時就醫,及早作出診斷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