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好人」甄新現:「病人平安出院,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2021-01-09 瀟湘晨報

甄新現。

疫情來襲,甄新現作為臺山市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中醫師、臺山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組成員挺身而出,帶領19名醫護青年趕赴湖北抗疫一線。在那裡,他讓危重病人病情轉危為安,脫機拔管;他教患者學「八段錦」,增強抵抗力;他充當小病號的愛心爸爸,築起溫暖的家……

在馳援湖北抗疫期間,中共石首市委、石首市人民政府授予甄新現「感動石首2020年度人物」榮譽稱號,荊州市委、荊州市政府授予甄新現「最美逆行者」榮譽稱號;甄新現還先後獲得「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廣東好人」榮譽稱號。

全力以赴

打好石首抗疫戰

疫情來襲之際,甄新現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出戰,到市定點收治醫院(人民醫院)隔離病區工作。隨著疫情的發展,2月14日,他臨危受命,擔任廣東江門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帶領19名醫護青年趕赴湖北抗疫一線。

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降低患者死亡率是當時救援最緊迫的任務。江門市第三批醫療隊到達石首市中醫院後,作為隊長的甄新現第一時間聯合湛江、河源和潮州各分隊長實地察看了整個隔離病區環境,利用原有CCU病房的優勢重新改造二樓病區,集中最優勢的醫療資源發起救治重症、危重症「阻擊戰」。改造後的病區為石首市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更高級的呼吸支持和生命支持,也最大程度降低了醫護人員感染的概率。

江門市醫療隊與湛江、河源、潮州醫療隊及石首市中醫院醫護人員混合上班、值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診療工作融洽有序進行。在抗疫中,甄新現與湛江醫療隊隊長孫小聰成功為一例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脫機拔管,讓病人轉危為安,這是廣東省援助荊州後第一例成功脫機拔管的病人。同日,又成功轉診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至荊州市中心醫院重症救治中心,這是廣東省援助荊州後首例成功轉診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標誌著荊州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轉運綠色通道正式開啟。

教「八段錦」

讓患者強身健體

一段甄新現在病房裡教患者練習「八段錦」鍛鍊身體的視頻在當時的網上熱傳。「那天,我在巡視病房的時候,一名患者跟我說,最近不是坐著就是躺著,無所事事,非常無聊。怎麼才能排解他的無聊情緒呢?想了很久,我決定教他『八段錦』。」甄新現說,中醫認為,「八段錦」通過八個優美的動作鍛鍊人體四肢,達到強健身體、氣血流暢的效果,從而提升人體陽氣以及代謝功能,增強自身對抗溼毒的能力。

甄新現還帶領中醫藥團隊對石首市中醫院實施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全覆蓋,通過中藥湯劑、耳穴壓豆、穴位貼敷、養生操及藥膳指導等手段,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症狀、穩定疾病以及促進患者康復。

在荊州石首市中醫院抗疫過程中,一名10歲的小男孩因為感染新冠肺炎住在石首市中醫院隔離病區,是該醫院隔離病區年齡最小的患者,從未離過家、從未與父母分開過的小男孩入院後面對陌生的環境十分害怕。甄新現得知後為孩子築起溫暖的「家」,充當臨時爸爸,在盡心盡力救治的同時,積極疏導小男孩的心理。他每天都到病區看望小男孩,和小男孩一起下棋、玩遊戲,並送上小男孩最喜愛的玩具、學習用品等。他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凝聚愛心,擔負起暖心爸爸、暖心媽媽的角色,守護著小男孩。

再度請纓

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去

「在危急時刻顯擔當,沒有退縮,只有前進……一起面對困難,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去。」隨著石首市疫情漸趨穩定,在荊州市重症、危重症基本集中到荊州市區之際,甄新現寫下了激情澎湃的請戰書,和19名隊員一起請求到最危險、最艱苦的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去。

進駐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甄新現帶領團隊中醫師,聯合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荊州市中醫院中醫團隊成立攻關小組,通過中醫的早期幹預、綜合治療的整體調節作用,實現縮短新冠肺炎患者平均發熱時間、改善全身中毒症狀、促進肺部炎症吸收、降低輕症轉重症患者概率、改善免疫功能、減少激素用量、減輕副作用及促進核酸轉陰等優點。

「參與病房救治工作,我早已習慣了這種緊張狀態,把中醫藥和西醫結合運用,把最好的技術給予病人,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病人平安出院,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甄新現說,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做好每一項工作的使命感也讓他內心一直激情澎湃。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林立竣)

【來源:江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病人平安出院,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病人平安出院,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2020-12-28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平安就是最大的如意
    2020,平安就是最大的如意 平安夜,雖是西方的節日, 但對平安、幸福的期盼, 卻是所有人共同的心願。
  • 新冠病人出院後,真的有後遺症嗎?
    有人說「只要得了新冠肺炎,就算治好人也廢了」;也有人說,「就跟『非典』似的,現在看不出來,你等著,以後會……」。不少新冠肺炎病人出院時,肺部都有一些磨玻璃影未完全消失,這與出院標準有關。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病人出院需要滿足的影像學條件是「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對呼吸道症狀的要求也是「明顯好轉」。 換言之,就是出院標準不要求患者的肺部病灶完全消失。
  • 電影最美逆行:好人一生平安
    該影片中還有鍾南山院士的形象,並且為其親筆籤名可見這部影片的重要性,昨日發布官方預告片並在武漢首映,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醫護工作者對於這場比賽的考驗和挑戰,醫生痛苦的告訴患者檢測報告呈陽性確診為病例,患者的絕望,醫生的無奈,社會上各個領域的工作者的奉獻,身為治病救人的守護神卻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病人一個個的被判死刑,預告片中不難看出每一位醫生都在竭盡全力的尋找方案和領導團隊建立信心,起誓一定要打勝這場比賽
  • 「探病送花」出院送花的祝福語賀卡怎麼寫?適合送病人的鮮花推薦
    你必須謹慎選擇,不要因此影響到病人的情緒。【探病送花】出院送花的祝福語賀卡怎麼寫?適合送病人的鮮花推薦。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適合送病人的鮮花 看望病人時,建議送顏色較淺且略帶香味的花。對於病人來說,香味過於濃鬱的花容易發生咳嗽和其他反應,甚至可能引起花粉過敏;顏色鮮豔的花對於情緒不穩定的患者來說,容易引起過度反應,所以要慎重選擇。
  • 希臘一名102歲新冠病人康復出院
    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 希臘一名102歲新冠病人奇蹟康復,11月28日已經從科孚島綜合醫院出院回到療養中心,成為迄今為止希臘年紀最大的新冠康復者。據悉,這名102歲的老奶奶原來居住在約阿尼納一家療養中心。這家療養院在本月初暴發新冠疫情,共有56名老年居民感染新冠病毒。
  • 得知患者小李靜符合出院標準時,我們倆抱在一起蹦了起來|天使日記
    如今我已經獻血84次了,其實獻血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希望符合捐獻條件的康復病人都能來捐獻。2020年3月5日 武漢我是齊魯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曹英娟。我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131名隊員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2個重症病區。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經有40多名病友出院,還有幾位暫時轉到了方艙醫院治療。
  • 【願望】想吃火鍋早茶,想看木棉花,巾幗戰士的「星語心願」
    在出發後,唐迎紅的家人給她寫了一封信:「珍重平安這種話在別人看來很平常,但對親人來說飽含了更深的牽掛,你若安好,我便無恙。」唐迎紅說。「隊員會開玩笑說,我就是大家的『臨時媽媽』。」作為醫療隊的領隊,唐迎紅說自己還有一份另外的責任,就是保護好隊員,帶著他們平平安安回家,團隊裡她的年齡最大,而最小的隊員是95後,所以壓力特別大。
  • 「我出院了,你們要相信醫生」
    面對媒體鏡頭,一名出院患者說出了大家的心聲:「我出院了,你們要相信醫生、相信醫院,不要恐懼,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病魔。」曾獲廣東省抗擊非典一等功的「老將」、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告訴記者,廣東對病人出院有著嚴格的標準,「絕不能僅看核酸檢測」。「正因採取了更加嚴謹的出院標準,廣東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時間普遍較長。」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醫療救治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劉冠賢說。「回家後要堅持自我隔離,並且定期複診。
  • 朗誦:願好人一生平安
    「好人一生平安」,這不是一句簡單的祝福語,而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理。做一個好人,才會有好報。一個好人,他的心裡充滿陽光,他的生活充滿詩意,他的生命閃閃發光,他的人生只會燃燒,絕不會腐朽!讓我們記住吉鴻昌的話:「路是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一個人好事做多了,他書寫的歷史裡就不會有敗筆,而是精彩紛呈。他的心情一定是愉快的,他的口碑一定是上好的。
  • 祈禱,好人一生平安
    楊建白天要上班,下班後要騎自行車分頭到兩個醫院看護病人,吃苦受累他不怕,他心中只有一個祈願:保一老一小平安。那天,楊建下班後,正準備到醫院看兒子,呼機響了,打開信息:奶奶病重,速來。真是禍不單行,楊建自嘆運交華蓋,命運不濟。兒子的病至今沒有說法,嶽父的病已危在旦夕,如今奶奶又重病纏身,自己的愛心該如何分割?
  • 出院病人寫的「康復秘籍」怎樣幫助病患?這個「男姑娘」有創意!
    「不,爸爸在武漢,一個很美麗的地方,這是我們的戰鬥服,穿著它,我們才能打贏病毒,將很多人從另一個世界的邊緣帶回來。」陳永昌護師和出院患者合影作為一位男護士和超級奶爸,陳永昌的細心,除了出自專業,或許也出自與兒子的溝通過程。他期待凱旋時,想要給兒子講的「四個一」的故事。
  • 32天的方艙工作,讓她成為了病人們的開心果,但心底仍藏著個心願
    可是,患者們意猶未盡,強烈要求「返場一次」,主動要求給我們三個領舞加戲,拍照留影。 一曲跳完,作為領舞者的包莎日娜都已經氣喘籲籲,防護服裡汗水直往下淌。 「累,很累。防護服完全不透氣。但是,聽見病人發自內心爽朗的笑聲,一切都值了,壓抑很久的情感也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包莎日娜說。
  • 甄澤龍: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患者康復出院
    甄澤龍帶領醫療隊凱旋最開心的事情是病人出院「說不辛苦那是假的,我們抵達永川醫院後很快就進入了戰鬥狀態。」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甄澤龍是重慶市榮昌支援永川醫療服務隊隊長,在到達新崗位的第一個星期,確診病人不斷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個小時,對於整個隊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其實最難的是查房,查房前需要做好防護,確保萬無一失。穿上防護服、隔離衣,戴上護目鏡、雙層手套,層層包裹的防護服讓人透不過氣來,每次從病房出來都是一身大汗。」即便如此,甄澤龍仍然一待就是4個小時。
  • 草原兄妹——趙塔娜,原創歌曲《好人平安》
    草原兄妹——趙塔娜,原創歌曲《好人平安》 2020-03-0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她,想讓國家分配一個男朋友2月25日,武漢方艙醫院湖南護士田芳芳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寫下心願:「希望疫情結束國家給我分配一個男朋友!」恐怕田芳芳自己也沒想到,她的心願迅速火遍網絡!3月3日,火箭軍官方微博@東風快遞表示:「聽說有護士小姐姐要求分配男朋友?安排!」
  • 貴州援鄂醫療隊隊員講述:「平安歸來,我也想對武漢說聲『謝謝』」
    胡家容說,能用自己的專業為病人減輕病痛,是一件自豪的事。改變方案、調整用藥、及時觀察……除運用專業知識救治患者外,胡家容每天下班必做的事,就是傾聽患者訴求、與病人家屬溝通、為患者加油打氣。「儘管每三天都有一個24小時的長班,但在病房的時間畢竟有限,我不能保證每位患者都照顧得到,只好利用下班時間多做一些。」胡家容坦言,及時解答疑惑,患者就會少一些疑慮,更有利於康復。
  • 聖誕節我們許願健康平安
    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裡,讓我們在聖誕節裡一起許願健康平安。看影度迴廊的院牆,共享每一天平安靜好的時光,走過歲月無恙,祝福你我永遠幸福安康,健康平安。無論是過去的奔波,還是在未來的趕赴,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平安,是最大的幸福。
  • 「「平安之星」候選人」周飛:兩度「最美逆行」的他,為何三次流淚?
    2月17日,周飛以廣東司法行政系統監獄援鄂醫療工作隊副領隊身份逆行出徵,前往武漢抗疫。「我們是坐大巴進入湖北境內的,大白天,高速上沒有車,路過的鄉村也沒人活動,靜得讓人可怕。第二次流淚:病人唱《謝謝你》手語歌「第一班我們先進!」
  • 廣東好人!湛江7人上榜!來看看他們的感人故事
    廣東好人!湛江7人上榜!△廣東文明網官網截圖「廣東好人」評選活動經過3個環節第一步:各地各部門推薦第二步:專家評審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風尚【廣東好人事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