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天的方艙工作,讓她成為了病人們的開心果,但心底仍藏著個心願

2020-12-24 騰訊網

「作為一名有八年護齡的護士,

我自願馳援武漢……」

1月24日,內蒙古確診首例新冠肺炎,

就在那一天,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十二病區護師包莎日娜

懷著滿腔熱血寫下「請戰書」,

從那天起,她時刻在為「馳援武漢」做準備。

2月15日,包莎日娜等15名醫護馳援武漢。

32天的方艙工作,

不僅讓她成為了方艙醫院病人的開心果,

也讓她成為了「網紅」。

作為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內蒙古醫療隊宣傳員,

她開始用文字和短視頻記錄

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啟程:

輕鬆上陣,平安歸來

2月15日一早,包莎日娜在內的15名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的「白衣戰士」接到「馳援武漢」的命令。

登機前,「一定一定要做好防護。」這句話被醫院領導、同事重複了無數遍。看著同事們省下來的補充物資,一句「我們省著點用就夠了,要盡力保護你們的安全,一個都不能少的回來。」令包莎日娜熱淚盈眶。就這樣,集全院上下「萬千寵愛」於一身的15個小夥伴既踏實又溫暖的出發了……

包莎日娜懷著滿腔熱血寫下「請戰書」

「歡迎來到美麗的武漢。」2月16日凌晨,從白塔機場飛行1381公裡,終於順利在天河機場落地。在去酒店的路上,包莎日娜透過大巴車的窗戶發現,武漢剛下過雨。

「到了武漢,天灰濛濛的,我知道我怕了。」包莎日娜很是認真地說,「但我們必須一個不少的回去,我不能掉鏈子。」

2月17日,雨過晴天,包莎日娜和隊員們在何春梅主任和黃樹青護士長的帶領下開始練習。包莎日娜說,每個步驟、每個細節都很關鍵,互相監督互相檢查保證萬無一失。

在前往沌口方艙醫院的路上,司機師傅熱情的給她們講著經過的每一條路和每一個建築。當經過長江大橋時,師傅哽咽了,因為原本車水馬龍的長江大橋人跡罕至。

走在長江大橋上時,他們異口同聲地高喊:「武漢加油、武漢加油、武漢加油……」。

從那天起,包莎日娜正式進入沌口方艙醫院工作。從那天起,她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入艙:

換個方式去「表白」

在沌口方艙醫院工作32天裡,內蒙古醫隊療負責三個區,一共是191名新冠肺炎患者。

當她站在她負責的區域裡,向大家自我介紹後,六位患者圍了上來,激動地說:「看見你們太好了,我們心裏面就踏實啦。我們也是工作人員,不幸被感染了。」聽著同行說的話,包莎日娜心裡不禁難過起來。

剛到武漢時,天氣陰冷,身穿防護服的包莎日娜勉強還能適應,但從第三天開始,氣溫回升,包莎日娜的同事們相繼開始不適應。「頭暈噁心,但我們依然得堅持。」包莎日娜說。

包莎日娜在她的日記中寫到:「回憶起過去的這幾天,真的是百感交集,有感動、有驚喜、有揪心……」讓包莎日娜感動的是,一天下班後,疲憊的她收到了內蒙古自治區共青團委的愛心「百寶箱」,裡面一應俱全。包莎日娜心裡暖暖的,感恩我們強大的後援、我們的家。

2月25日晚,包莎日娜偶遇調休中的廣西醫療隊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的同事。於是,兩支醫療隊舉行了一場有「距離」短暫的「聯誼」活動。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為他們獻上承載著2500萬草原人民美好祝福的吉祥哈達;同時,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的同仁們唱起「山歌」作為回應,他們約定等疫情過去大草原、桂林山水,真容相見再聯誼。

在武漢期間,包薩日娜時常被醫護人員、保潔員、服務員、廚師和司機感動著。在她看來,武漢是一座「溫暖」的城市。

自從他們入駐沌口方艙醫院,每天看著病人擔心、無助、焦急的眼神,她都有說不出的難過藏在心裡。雖然地域不同、雖然陌生,但心裡流動著的感動與愛是相同的,只是都看懂了彼此眼眶裡打轉的淚水的含義。

包莎日娜的同事也深有同感,不善言辭的他們一時間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大家,只是竭盡全力從點滴保障好他們的生活、給大家相應的醫療幫助。

「那我們就換個方式表白吧!」黃樹青護士長說。在黃樹青護士長的帶領下,大家終於敞開了胸懷,把我們的愛和感動全部傳遞給了沌口方艙醫院的患者們。

護士寶塔娜拿著小喇叭說:「病友們,大家來一起跳舞吧,今天帶大家跳安代舞。」寶塔娜的話音未落,晚餐一小時後的病友們不論男女老少都積極響應。

在包莎日娜和寶塔娜的配合下,大家很快排好幾條長隊,摩拳擦掌地都要一展身手。「我只是一名業餘的領舞。」看到大家激情滿滿,包莎日娜作為領舞者之一很是「壓力山大」。

音樂響起,為了避免患者勞累,他們帶著跳安代舞舒緩的部分。同時,怕有氣溶膠傳播,他們省略了手裡本該有的紅綢帶。

由於省略了很多部分,一遍很快就結束了。可是,患者們意猶未盡,強烈要求「返場一次」,主動要求給我們三個領舞加戲,拍照留影。

一曲跳完,作為領舞者的包莎日娜都已經氣喘籲籲,防護服裡汗水直往下淌。

「累,很累。防護服完全不透氣。但是,聽見病人發自內心爽朗的笑聲,一切都值了,壓抑很久的情感也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包莎日娜說。

出艙:

我是個幸運的人

「我終於睡到了自然醒。」3月14日,包莎日娜在日記中寫到。

經過25天的奮戰,「武漢保衛戰」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隨著最後一批患者治癒出院,經過這兩天緊張的收尾工作,包莎日娜服務的沌口方艙醫院也終於順利的休艙了。

同時,他們原地休整,為下一步的戰鬥積蓄力量。休息中的包莎日娜認真地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那段時間她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回想一路走來,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但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著所擁有的一切。」包莎日娜說。

生活中的包莎日娜

她坦言,來武漢的32天裡,最幸福的日子莫過於在酒店樓下曬太陽的時候。用她的話說,「暖暖的像極了武漢人的心。」

包莎日娜回想著過去的32天,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兩位領隊——席鵬飛和吳進龍老師。

「他們是我們100位隊員最貼心的『家長』。」包莎日娜說,他們不僅僅肩負了領隊這一個身份,而是身兼數職,管家、搬運工、營養師……他們總是話很少,但做的卻太多太多。

包莎日娜說,他倆被醫護人員親切地稱為「大白」,「大白」讓隊員們士氣高漲,工作更加有力量。

在出艙的前一天,有位一名隊員過生日,兩位「大白」偷偷給隊員的生日驚喜,親手給過生日的隊友端上了寓意了美好祝福的長壽麵。

不僅如此,他們每天從早到晚都要陪著每一班的隊員們換班。「只要我們進去,他總是會讓我們回頭看,並叮囑我們要一個不少地出來。」包莎日娜說,另外,上車下車他們都要親自清點,生怕「娃娃」少了一個。

包莎日娜還記得,在正式休息的那天,她收到了醫院頒發的榮譽證書。

「我驚呆了!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包莎日娜說,馳援武漢時,她害怕自己不能勝任,怕給隊裡和國家添亂,得到了這樣的肯定,她十分開心。

3月19日,馳援武漢32天後,包莎日娜回到內蒙古,也終於吃上了手把肉。「落地了,吃上了家裡的羊肉,心裡終於踏實了。」包莎日娜說,隊員們將在鄂爾多斯隔離14天,她調皮地說:「我得讓家鄉父老鄉親平平安安的,所以我要乖。」

她許下心願:

想為母親買一臺洗衣機

包莎日娜的父母親61歲,生活在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好兩支箭鎮召沙嘎查白音召。

在農村生活的他們,省吃儉用,不捨得為自己花一分錢。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對他們而言,小小的家務也變得越來越費力了。但當包莎日娜每次希望能給他們添置一套全自動家電時,他們總是怕我花錢還不起房貸,不允許我買,說:「不需要,自己手把手的幹,更放心。」

北方的天冷水冰,每次看到母親手洗衣服,雙手凍得通紅時,包莎日娜都很心疼。得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圓英雄夢」活動後,她許下一個小心願,希望能為母親買一臺全自動洗衣機。

這份心願,我們幫你來實現!

天天正能量將聯合名城早報

「承接」 心願!

面對疫情,她主動請纓馳援武漢,

當她帶領方艙病人們一起跳舞,

成了大家的「開心果」時,

我們看見了醫者仁心,

也看見了閃著人性光芒的善良內心。

她用一個春天的離別,

換來無數人的四季團圓。

我們願做她忠實的後援團,

她的孝心,我們來幫忙成全。

一份圓夢之舉,

表達心中敬意滿滿!

圓夢過程,

請關注天天正能量官方微信,

以及名城早報後續報導。

為了讓全國的疫線英雄感受到社會的敬意,助力他們實現溫暖夢想,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全國媒體發起「共圓英雄夢」活動,面向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和志願者,以及快遞小哥、司機、環衛工等為抗擊疫情一起努力的個人或群體,徵集100個戰疫英雄的溫暖心願或他們的困難及訴求,天天正能量將設置300萬元公益金,與全國媒體聯動,共同組織正能量合伙人、志願者團隊,一起為英雄圓夢。

目前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如果您有心願,

請一定記得告訴我們。

——徵集方式——

1. 微博私信或@天天正能量 或關注天天正能量官方微信(ID:zhnlali)並留言;

2.通過以下天天正能量合作媒體報名:

人民政協報華西都市報齊魯晚報

錢江晚報蘭州晚報姑蘇晚報

江海晚報北方新報 金陵晚報

瀋陽晚報山西晚報 西安晚報

溫州晚報寧波晚報 瀟湘晨報

貴州都市報大連晚報 南寧晚報

蘭州晨報每日新報 春城晚報

成都商報燕趙都市報 三秦都市報

洛陽晚報汴梁晚報 海口日報

南國都市報江南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

遼瀋晚報內蒙古晨報 信息時報

半島都市報江南晚報 新消息報

揚子晚報長春晚報 襄陽晚報

西海都市報都市快報 東方今報

綿陽晚報石家莊日報 名城早報

中國青年雜誌社生活報 青年報

鄭州晚報大河報 深圳晚報

京江晚報南昌晚報 牡丹江晨報

武漢晚報新晚報 東南早報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 end -

天天正能量綜合自

名城早報 記者 張冰潔

共圓英雄夢

天天正能量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公益平臺

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

面向全社會發掘、尋找社會好人好事

獎勵、傳播善行義舉

截至目前

總計獎勵正能量人物7000餘人次

點亮「在看」,讓更多戰疫英雄看到

相關焦點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今天下午,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市的全部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3日首家方艙醫院建設開始,到27日出現「床等人」現象,歷時僅20多天,就徹底改變了「一床難求」局面。據統計,各家方艙醫院運行30餘天裡,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 轉戰三家方艙醫院25天,這位醫生解鎖不少戰「疫」技能
    2月29日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婦科醫生劉玉立來到方艙醫院的第25天。以前同事眼裡那個娃娃臉的小姑娘,在經歷了這次抗疫之後,儼然已經歷練成了一名優秀的「白醫戰士」。29日中午,剛開完會的劉玉立醫生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分享她的「戰疫經」。
  • 方艙的日與夜|戰疫日記
    她後來回憶,那個夜裡下了一場特別大的雨,大巴在風雨交加的大街上等了3個小時,2月6日的5點20分,她終於入住武昌方艙的東區。那是個頂棚有幾十米長的體育館,作為第一波進入的病人,她放眼望去,全是一排排鋪著白色床單的空床。「哦,原來這裡面會住這麼多人。」她心說。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他對這個體育館很熟悉,但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將作為患者,在這裡生活15天。2020年2月3日,洪山體育館成為首批被改建為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它是武漢市計劃或已經建設的32家方艙醫院之一。這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累計已有約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
  • 武漢方艙醫院的5個動人故事 展現中國速度與力量
    醫護人員們每6個小時換班一次,因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常常熱得汗流浹背。高永哲說,一個班上下來,非常疲憊。  這10天,黃文莉也都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有些病人精神高度緊張,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找醫護人員,我們都要耐心處理。」為了讓患者們能夠安心治病休養,醫護人員還建立了心理組,患者有任何心理問題,馬上介入疏導治療。
  • 「我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護士累癱在方艙醫院,只為……
    17年前就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她,這次代表雲南第三人民醫院,擔任第二批支援方艙醫院的副護士長。進入方艙醫院已經11天,每一次去輪班,都像是上戰場一樣。一夜的忙碌之後,早上她從一樓領了牛奶、稀飯、饅頭、包子,然後準備到二樓發給309個病人。因為沒有電梯,沈居麗只能從扶梯將一袋袋早餐運上去。「我就是想給每個病人儘快吃上熱乎乎的早餐。」為了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她動作放得特別快,穿著又厚又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來回不停地跑,把早點都運上去後已然渾身大汗。即便這樣,她還是馬不停蹄地忙著裝車,順著每個床位去分發。
  • ...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方艙和洪山體育館方艙、江岸塔子湖方艙...
    文 / 冷靜2020-02-12 17:06:32來源:FX168 【武漢啟用7個方艙共收治4313人】目前,武漢市已啟用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方艙和洪山體育館方艙、江岸塔子湖方艙、黃陂方艙、漢陽國博方艙、礄口體育館方艙等7個方艙醫院。
  • 方艙醫院現在情況如何?病人幫助收垃圾發飯 已成「大家庭」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介紹,目前武漢已開放9個方艙醫院,共有6960多張床位,已收治5606名患者。那麼方艙醫院內部的情況是怎麼樣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副院長,華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總指揮馬昕在一線為大家提供解答。
  • 35天收治12000人——武漢16座方艙醫院休艙,願後會無期!
    2月4日,工作人員正在搭建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每經記者 張建 攝)丨30個小時蓋醫院,困難堆砌成一座座大山30個小時——從接到任務時起,武漢地產集團總經理助理馮光樂的腦子裡就開始了倒計時。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醫生老王也是在凌晨接到一通電話,「當時我老婆一看是科主任打來的,她瞬間就哭了。」按照部署,方艙醫院按照「國家醫療隊+武漢醫療隊」結合的模式運轉,由中央指導組負責調動全國的醫生資源。比如,沌口方艙就由分別來自重慶、廣西、甘肅、黑龍江和內蒙古的5支醫療隊負責病人救治工作,亞心醫院團隊則負責醫院統籌管理。
  • 「願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直擊江漢方艙醫院運行的最後一天
    距離江漢方艙醫院休艙只剩十幾個小時的時候,除了相互拍照留念的醫生患者外,還有一群醫護人員正在進行最後一次夜查房。 患者:在這因為有醫生有護士我肯定放心一點。 記者:醫生剛才和您說了,他們會一跟到底,您可以打消您的後顧之憂。
  • 武漢方艙醫院康復患者的口述:「要撫平傷口,堅強地活著」
    最近的20多天,何偉(化名)的心情猶如過山車般起落。從確診住不進醫院的焦慮,到住進方艙醫院治癒後的激動,「做一個健康人」,和家人平平安安過日子,成為他這段時間以來想得最多的心願。他開始懷念以前武漢街上車水馬龍的熱鬧勁,他在這裡待了超過20年。
  • 方艙手繪小姐姐用畫筆讓他們看到美麗江城
    這幾天她和出版社老師一直忙著聯繫各個援鄂醫療隊,給每支醫療隊送上10本書。 「2020武漢日記」收錄了黎婧的288幅原創手繪。從方艙醫院,到隔離點,到回家,105天來,黎婧手中的畫筆一直沒有停。她的筆下,有方艙「大白」、31支援鄂醫療隊、本地醫護、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築工人、警察、消防人員、社區人員、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和志願者,「每一個人都是幫助這座城市重啟的英雄」。
  • 玫瑰紙花,送給方艙的她
    3月7日晚,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重慶支援湖北第九批醫療隊醫護人員就為所在病區的21位女患者送上了玫瑰紙花,也帶去三八婦女節的節日祝福。▲醫護人員為患者製作的玫瑰紙花 今年43歲的葉俊英來自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她是重慶市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聯絡員。武漢沌口方艙醫院主要收治輕狀新冠肺炎患者,尤其需要對患者在精神上進行關懷。
  • 方艙醫院「神曲」,讓人樂觀不起來
    日前,網絡上流傳著一首歌唱方艙醫院的「神曲」,而且還是一首兒歌。名為《方艙醫院真神奇》,「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醫生護士才藝多,各領病人來一曲,你教一段黑走馬,她跳一支快樂迪。跟我打套八段錦,康復肺操快練起。恐慌拋到雲霄外,歌聲朗朗暖心底。
  • 方艙醫院沒有黑夜
    比如大通鋪,武昌方艙醫院有800張床位,分成三個區,每個區就是200多個床位。但如果是大通鋪,男女問題怎麼解決?上廁所呢?我們跟工人說要做隔斷,就是以20個病床或者50個病床為一個單元,隔開。2月5日凌晨入艙的患者,都是夜裡從家裡被叫過來的,那天夜裡來了300多人。
  • 方艙,載著生命與熱愛抵達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3月9日晚,武漢方艙的「最後一夜」。「剛開始讓我們多少有點想躲避的地方,突然間讓我們感覺到留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總指揮馬昕說,這天晚上,由武漢洪山體育館改造而成的武昌方艙醫院裡,醫護人員比病人還多。大家互相祝福,互道珍重,合影留念,希望留住這一刻的記憶。
  •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休艙
    3月10日,在武昌方艙醫院,即將出艙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右一)與在此工作的青海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馬振華(左二)用江西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自製的棋盤和棋子下五子棋。當日,武昌方艙醫院最後一批痊癒病人共49人出艙。
  • 獨家|急診科醫生才權動情講述「方艙」故事 ①向春天出發!
    收拾完行李,她也睡不著,電視裡播著《三生三世》,可她心裡想的都是她和才權從大學同學到戀愛,到結婚,再到房間裡正在熟睡的四歲半的兒子和馬上三歲的女兒。這一夜,季海音失眠了,才權也基本沒有合眼。原定半夜出徵,後來調整到第二天上午,緊急開會,準備行李,從隔離病房轉戰到方艙醫院,從在一線直接接觸病人到成為此次緊急出徵的協調官,32歲的才權說選擇自己理所當然。因為選擇了急診專業,選擇成為救援隊的一員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因為就在上個月,他剛剛參加了渾南院區的演習,對裝備對技術對自己,才權很有信心。季海音對自己的丈夫也同樣信心滿滿,她說武漢需要他這樣的人,理論紮實、業務熟練、沉著冷靜、抗壓能力超強。
  • 《方艙》:奔著男神靳東去的,結果被愛喝肥宅快樂水的她圈粉了。
    抗議題材劇《在一起》簡直就是催淚劇,每部都要準備好紙巾,今天看《方艙》也不例外,男神靳東的劇幾乎不會錯過,這次也是。胡院長帶領團隊下方艙一直有著領導風範的靳東這次出演也不例外,院長頭銜,有勇有謀,管理有方,明明是疫情時期,理當嚴肅對待,但是靳東的幽默風趣,平易近人讓原本嚴肅的劇情畫風大轉,給戰友小護士買肥宅神仙水,給患者李爹爹拍兒子的視頻,在不經意聽到患者聚眾討論拜神仙的情況下迅速出計劃,給大家營造「精神樂園」,晨起做操,練瑜伽,廣場舞,閱讀屋等等,豐富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和藹可親的院長爸爸瞬變大俠,不僅讓方艙的患者感受到了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