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想到可能要理短髮,又補了一句,「媽媽為了學習,可能要把頭髮剪成你這樣。」第二天,在看守所工作的劉連梅的丈夫也開始隔離工作。劉連梅抵達武漢後,才知道自己要支援「方艙醫院」。她只在新聞裡聽過這個詞,不知道它的概念,也沒見過圖片。她想不到,自己將要面對「一整個體育館的病人」。
-
轉戰三家方艙醫院25天,這位醫生解鎖不少戰「疫」技能
但初到方艙醫院時,劉玉立經歷了很多不適應:失眠睡不好的症狀持續了兩三天才逐漸消失,因為不是專科醫生,如何治療輕症病人也成了他們面臨的難題。「當時雖然有指南,但沒有針對輕症的,注射藥物條件也達不到,只能口服藥。口服藥物的治療療程也沒有統一的方案,好在後期都慢慢解決了。」在武昌方艙,劉玉立感觸最深的就是溝通的重要性。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雖然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陸續開建,武漢本地醫療資源極力挖潛,但依然趕不上快速增加的患者數量。非典時期曾擔任北京醫療專家組組長的王辰,經過調研首次提出建立「方艙醫院」,對確診患者應收盡收。「方艙醫院」是機動醫療場所,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種功能。
-
「方艙大家庭」上演溫情續集:小夥新冠康復母親又患癌症晚期,昔日...
近期,一名新冠康復小夥母親被確診肺癌晚期,手足無措之際,是昔日方艙戰友們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32歲的汪先生表示,雖然今年接連遭遇不幸,但是艙友們的支持讓自己面對苦難時增添了勇氣,「方艙大家庭的溫暖依舊,艙友們又一次在自己最困難無助時給予了大力的援助,真的非常感動。」
-
方艙醫院沒有黑夜
方艙的概念來源於軍事領域。不僅僅是患者,對很多醫護人員來說,也是第一次接觸。2月5日晚,3家方艙醫院啟用,分別位於武漢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現在還有多家方艙醫院正在修建。這意味著萬餘名輕症患者可以得到集中治療,而此前因為醫療資源緊缺,輕症患者只能居家隔離,而居家隔離的隱患已顯現出來。王俊是湖北省腫瘤醫院內科醫生,他和他的同事是第一批進艙的醫護人員,他所在的武漢洪山體育館改造而成的「武昌方艙醫院」,有800張床位。
-
武漢方艙醫院的5個動人故事 展現中國速度與力量
2月14日,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正式投入使用。這裡,由武漢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改建而成,桌球館、羽毛球館、瑜伽館等被改造為5個病區。 截至目前,武漢市已啟動9個方艙醫院,正在建設的有6個。
-
方艙的日與夜|戰疫日記
熱水器是因為一開始沒裝,病人住進去,再請人進汙染區施工就太難了。飯菜偶爾是涼的或者未能趕在飯點發,是因為只有在醫護人員交班時才能帶進來,有時候沒溝通好,就只能等下一班了,進去的人不能走回頭路。「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在方艙有時候比在醫院裡工作還辛苦。在醫院裡面我就只負責他的醫療問題,這些東西我們都不用負責。」王俊說。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患者說「抱歉」,哭花了護目鏡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付玉梅)近日來,武漢方艙醫院成了「網紅」,病房裡有聲有色的「小品」「廣場舞」等活動,入住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感動了不少人。對護士徐丹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充斥著正能量,也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
方艙醫院會不會交叉感染?中國...
方艙醫院可以被看作是「諾亞方舟」上的一個「艙位」,是用最小的社會資源,最簡單的場所的改動,能夠最快地達到擴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這裡對輕症患者主要進行簡單的診療和照顧,一旦發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可以隨時送到醫療條件更好的醫院及時得到救治,形成一個有序的層級。目前最重要的是執行的問題,現在看來執行得很快。
-
方艙醫院的揚州護士小姐姐成「網紅」……
2月16日,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一段患者與醫護人員共舞的視頻引來網友們紛紛點讚。 這樣的氣氛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直到病人用餐時間到了,範娟和同事們一起為患者取飯才停了下來。範娟說,當時,她也不知道有患者拍下了完整的視頻。「不少病人有焦慮的表現和傾向,醫病還要醫心,我們會盡一切辦法,讓患者重拾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她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緩解病房內沉重的氣氛,也可以幫助患者以樂觀心態戰勝病魔!
-
武漢方艙醫院康復患者的口述:「要撫平傷口,堅強地活著」
何偉在方艙醫院內吃的藥物 受訪者供圖分享自己從方艙醫院出艙的康復之路時,何偉覺得自己的心態一直都很好,除了配合養療,他還參加了由病友組織成立的黨支部,幫助病友收集反映問題、給醫護幫忙搬東西、替保潔拖地。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何偉給記者提供了幾段在武昌方艙醫院病友群裡的視頻。
-
香港方艙醫院建好,港人驚嘆祖國速度,內地醫護將全面接管
由於有了內地的幫助,亞洲國際博覽館改造成方艙醫院得以快速建成,今天,將正式開始使用,接收輕症患者,減輕公立醫院壓力。愛國香港市民、警嫂@風中微塵 昨天說,在內地的幫助下,博覽館已成功改裝成了方艙醫院,很快就可以接收輕症病人。她說,了不起的中國速度,感謝祖國!
-
郭松民:方艙醫院就像一個社會學實驗,揭曉了醫患矛盾的答案
【文/ 郭松民】 01 前段時間,武漢方艙醫院剛剛開始收治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時,網上有不少擔憂的聲音,有些想像力豐富的人,甚至聯想到了「難民營」、甚至「集中營」。 但這幾天,隨著方艙醫院的患者一批又一批地治癒出院,人們看到了越來越多令人感到溫暖的消息。 首先是戶外已經絕跡的廣場舞,在方艙醫院恢復了。
-
方艙醫院「神曲」,讓人樂觀不起來
日前,網絡上流傳著一首歌唱方艙醫院的「神曲」,而且還是一首兒歌。名為《方艙醫院真神奇》,「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醫生護士才藝多,各領病人來一曲,你教一段黑走馬,她跳一支快樂迪。跟我打套八段錦,康復肺操快練起。恐慌拋到雲霄外,歌聲朗朗暖心底。
-
35天收治12000人——武漢16座方艙醫院休艙,願後會無期!
2月3日下午5點,馮光樂接到通知,他負責將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建為方艙醫院。根據中央指導組意見,方艙醫院將作為普通病房收治新冠肺炎確診輕症患者,以達到重症輕症分流診治、加快病房周轉率的目的。重任當前,他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擔憂。零經驗、時間緊、人員缺、物資少——困難堆砌成一座座大山,如何翻越?
-
姐妹護士長王碩、弭豔旭:在方艙醫院,傳遞唐山人的愛
小到拿體溫計、取藥送藥,在這裡與病人接觸的每一個細節,都讓王碩感到不可思議。 「很多病人會跟我講家裡的事情、對將來的打算,我也喜歡與他們聊一聊家長裡短。有很多病人甚至加了我的微信,在我不當班的時候給我發微信聊天。在這裡,我覺得自己首先是一名護士,其次更多時候,是他們的姐妹、家人、朋友。方艙內,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很純粹,醫患關係也前所未有地和諧。」
-
我到北京領獎④丨四川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陳康:20小時改造出一座方艙...
他的故事奮戰20小時 帶領隊員再造一家「方艙醫院」四川在線記者 黃大海「時間很緊,而且我們也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幹起來非常困難。」9月7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正在北京的四川省人民醫院副主任、援鄂移動醫院隊長、漢陽方艙醫院臨時副院長陳康,說到援鄂期間,被要求24小時內改造一座放艙醫院的經歷時,陳康仍然覺得很困難,「不過有強大的團隊支撐,我們還是成功了。」
-
英國「方艙醫院」變「幽靈醫院」,原因是人手不足?
4月7號,英國最大的急救中心「夜鶯」--南丁格爾醫院(Nightingale Hospital London)正式開始接收病人。這家臨時的急救醫院所在場地是倫敦ExCel展覽中心,曾經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比賽場地之一。由於它的改造前後只用了9天時間,所以它也被人們拿來和武漢「方艙醫院」做比較。
-
「願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直擊江漢方艙醫院運行的最後一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9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和青山方艙醫院正式休艙。總臺央視記者記錄了江漢方艙醫院運行的最後一天。這裡,每一個人都心存一種複雜的感情,既高興又不舍。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同時也是江漢方艙醫院運行的最後一天,雖然武漢一直下著雨,但在江漢方艙醫院裡面卻是暖意融融。
-
上海桃鄉俏姑娘馳援武漢 方艙醫院裡青春無悔
凝心聚力 2月4日高彩萍隨著上海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星夜馳援,一行55人駐紮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作為武漢市首批規模最大的方艙醫院,醫療隊所在的B廳就有419個床位。 有一位病人說,父親最終沒有逃過病魔,離他遠去,而他自己也因為照顧父親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死裡逃生來到了方艙醫院。他越說越激動,不停地抹眼淚。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病友們,這個病不可怕,大家一定都能好起來。大家從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讀書會就是一場交心會、打氣會,會上釋放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讀書會之後,方艙內醫患之間、患者之間的心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