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童浩麟 本報通訊員侯永勝
偉大時代領航奮進,大潮奔湧砥柱中流。
作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蘭考縣委、縣政府帶領蘭考人民萬眾一心,拼搏奮進,從思想提質開始,真抓實幹,全面推進城市綜合提升工程,短短三年間,蘭考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12月,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作動員會召開。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蘭考縣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始終把人民的需要作為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全縣人民昂首闊步走在「穩定脫貧奔小康」的新徵程上!
◎規劃引領 有序推進
蘭考縣以城市建設提質工作為引領,全面推進城市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在全縣行政轄區開展城鄉多規合一總體規劃,規劃面積74.5平方公裡。完成了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各鄉鎮總體規劃的編制。完成了城市總體設計,老城區、高鐵站片區、西部商務片區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和控規,以及雨汙水、生態水系、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30餘個專項規劃。中心城區規劃結構為「一環兩軸、三帶四心、四片區」,綠地系統規劃為「一環、二帶、十二圈」的空間格局;水系布局形成「一源兩帶,十二湖十二脈」的生態水系框架。高標準、高起點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榮獲了省規劃設計一等獎。
自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動員會以來,蘭考縣已竣工城市道路、橋梁建設、汙水管道、園林綠化等項目247個,完成投資107.8億元;在建和謀劃項目214個,總投資391.6億元。
◎提升品質 民生為本
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蘭考強力推進全省十個直管縣中第一個PPP項目,總投資20.56億元的東環、西環、西北環、濟陽大道的建設,打造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網絡。大手筆構建市政交通大格局,完成了國道310、學院路南延、黃河路南延等市政道路建設項目42個,全長40.7公裡,進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發展空間。
通過「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大力實施廣場、水系、樓體亮化工程。完成單體建築亮化175棟,橋體亮化16座,河道亮化11條,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對縣城主城區主要街道外立面進行改造,改造面積20多萬平方米。
以服務民生為根本,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公共設施,著力打造10分鐘「生活圈、休閒圈、健身圈」優化城市環境。積極推進體育場館、學校、養老院、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總投資20.3億元的蘭考縣委黨校、星河中學等教育類民生項目加快推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立了蘭考第一所大學——蘭考職業技術學院。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成了中醫院擴建、婦幼保健院遷建等項目建設,強力推進投資6億元的中心醫院建設。
完成燃氣入戶安裝19930戶,鋪設供水管網56.3公裡,3個汙水處理廠、光大靜脈循環產業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推進城區集中供熱,建立9個供熱站,實現了水、氣、暖集中統一供給。建成了秸稈發電廠、垃圾發電廠,極大地改善了城鄉環境。
改造棚戶區項目37個,改造總面積410萬平方米,安置拆遷群眾70000多人,改善了居民居住環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蘭考在做大做強主城區的同時,按照「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的總體要求,及時將工作重點轉向城鄉融合發展,強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全縣第一批36個美麗鄉村已全部完成,第二批84個美麗鄉村正如火如荼開展。
◎注重生態 以綠蔭城
大力推進園林綠化建設,著力營造生態宜居環境。完成了5個環城生態林建設項目,總面積1.4萬畝,種植各類苗木125萬株。完成中心廣場、蘭陽廣場等園林綠化項目104個,新增綠化面積229萬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大濃蔭、大園林、大綠化的城區綠化格局,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創新機制,強化管理。整合城市執法管理職能,成立了蘭考縣城市管理局,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高標準建設了涵蓋城市六亂治理、建築工地監管的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大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基本實現了城鄉道路環衛機械化清掃,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在全縣所有行政村開展了公廁規範化建設。投資6500萬元購置大型環衛車輛150餘臺,新建壓縮式垃圾中轉站33座。
◎親水宜居 以水潤城
紮實推進水系建設,將海綿城市這一理念引進所有建設項目的設計、規劃與施工過程中,完成飲泉河、蘭陽西湖、仙霞池等河道建設和生態改造項目8個,河面面積4.76萬平方米;全力推進投資4億元,佔地3500畝的金沙湖、金花湖、金牛湖的建設。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重點對五乾渠、項目河、鐵路北溝等河道進行治理,新修建截流管道18公裡、汙水管道106公裡。
依據不同水域的特點優勢把水用好,實現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通過種植蓮藕、水產養殖等致富方法發展水經濟;投資750萬元,完成南彰鎮、董堂村、小宋東村、東西茨蓬村、賀村等5個村的坑塘治理試點項目;水土保持投資80萬元綜合整治小宋鄉王崗東溝,打通北沙河和北沙河一分幹,實現小宋鄉東部、南彰鎮東南部黃河水入村進地頭。通過治理傾心打造黃河水入村進地頭水景特色,推進生態水系建設,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精神傳承 以文化城
魂飛萬裡,盼歸來,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
…………
這裡是焦裕祿精神發祥地,蘭考廣大幹群萬眾一心,拼搏奮進,加快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蘭考。焦裕祿紀念園、焦裕祿幹部學院、城市會客廳,一張張「蘭考名片」,詮釋著「拼搏之城、創新之城,文明之城」的魅力。
蘭考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結合起來,堅持新城區開發建設與老城區提質改造並重,不斷豐富城市內涵,打造「表」「裡」如一新興文明城市。「三館兩場」「文化禮堂」,鄉鎮文化館、圖書館、農村村級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以及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創建等,極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著力塑造富有蘭考特色的城市精神。依託紫薇公園、泡桐公園建設一批主題公園,將拼搏、創新、文明作為城市精神元素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中,突出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紅色文化,以紅為魂,突出「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打造拼搏之城。打造特色歷史街區,對裕祿大道按照焦裕祿時代城市風貌進行改造,對火車站周邊按照「紅天地」模式打造,重點推進「蘭陽古鎮」建設,打造一批有蘭考特色的歷史街區。
◎築巢引鳳 以業興城
蘭考積極破解項目建設用地瓶頸,建立了功能完善的投融資平臺,成立了城投、工投、畜投、文投、農投等5家融資公司。立足產業優勢,蘭考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家居製造及木製品加工、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招大引強,突出龍頭帶動,逐步壯大產業鏈更完整、配套更完善、競爭力更強的特色產業體系。
持續做強家居製造及木製品加工產業。在產業集聚區,圍繞發展品牌家居產業集群,加快推進恆大家居聯盟產業園項目建設,搶佔家居產業制高點。目前,籤約入駐園區的喜臨門、歐派、大自然等6家行業龍頭企業,已完成建設工程總量60%以上,今年6月將全部投入生產運營。在鄉鎮,突出與家居產業配套、鏈條延伸,按照「一鄉一業」原則,加快推動6個鄉鎮專業園區建設,帶動就業近6000人。在農村,按照「一村一品」原則,大力發展群創產業,重點培育堌陽鎮徐場村、南彰鎮周莊村等特色專業村28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20家。
不斷完善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堅持以畜牧產業化引領農業現代化,重點發展雞、鴨、牛、羊、驢5個產業,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規模養殖支撐、飼草種植配套「三位一體」的畜牧產業化格局。投資5.5億元的正大集團蛋業和肉雞加工項目已開工建設,投資3.9億元的禾豐產業園鴨製品熟食加工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與中鼎牧業、青青草原、華潤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配套發展糧改飼,服務養殖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雜交構樹、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長遠的科技培育,在對原有吊裝機械產業組合升級、化工企業轉型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形成金融、科技、研發人才集聚,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區域競爭力。依託格林美循環經濟產業園、光大環保靜脈產業園,加快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目前,光大環保靜脈產業園項目一期投產運營,沐桐環保報廢汽車項目已全面建成。依託富士康產業園、光大科技產業園,建設蘭考科技園。以恆聚新能源、瑞華電力、新星新能源、創新中心為主體,建設新能源推廣示範園,目前已初具規模。
2017年,蘭考縣生產總值完成285.5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三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4.7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199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一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5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一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31.6%,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二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8元,同比增長9.2%,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三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7元,同比增長9.7%,增速居省直管縣第二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藍圖繪就,旌旗在手。蘭考,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區域性副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放眼未來,85萬蘭考人民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凝心聚力、拼搏創新,全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