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
事情就是這麼回事,如題。帶果果去上鋼琴課,被老師拒收了……
我那天還是有些扎心的,在朋友圈發了之後,很多人來問我怎麼回事。想了想,也是個經驗總結,因為受挫和老師諮詢了那麼多,乾脆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為什麼被拒收——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報名上課時給老師送錢,竟然都不要?憑什麼不要?
首先,老師的確有拒收學生的權利,甚至還有可能勸退。
鋼琴課不是想上就能上的。一個正規的鋼琴培訓機構,以及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最先做的不是收報名費,而是試課。老師和學生要約時間見面、上琴,彼此認可對方,再談後面的。
如果老師覺得學生的資質不夠,有可能就會拒收;反過來,孩子也有權表達「不喜歡某個老師」。因為孩子一旦開始學鋼琴,極有可能是一個經年累月的長期過程,孩子和老師合得來是非常重要的。
我這次是通過培訓機構跟老師約的試聽課,是全免費的。老師是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的研究生畢業。本來試聽課最多15分鐘,為了解答我的疑惑,耐心和我聊了半小時以上。
老師拒收果果的原因是:年齡偏小,注意力不夠集中。
在試課的過程中,老師一直在觀察孩子,對接受指令的反應、模仿能力、學習能力、專注力等各方面進行評估。給我的反饋是——果果挺聰明,學得快,模仿能力強,手勢甚至她教過的一些六七歲學生還要標準,但注意力不集中,總是開小差。
「你瞧,咱倆說話這會兒,她就在玩兒自己的衣角,剛才也是,我沒盯著她說話,她就看窗外,注意力不在學琴上。」
我接著問老師:「是不是這樣就不能學鋼琴了?」
老師很誠懇回答,不是不能學,但是效率低:「現在報名也可以,但肯定會比較慢。每次上課就那45分鐘,如果孩子不專注,許多時間就浪費了。」
「專注力不夠,是不是年齡小的原因?大點會好嗎?」
你們孩子年齡的確有點兒偏小,所以我建議你等等再看。通常建議5歲以後學習鋼琴,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會更好一些。
但年齡不是絕對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可能很小就坐得住,有的孩子可能七八歲還不行。上周我剛勸退一個上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學了一段時間了。我對家長說:這樣下去孩子太累,錢也是浪費,再等等看。
「已經學了鋼琴,還會勸退?!」我非常詫異。老師這麼說,是我完全沒想到的,因此也有點兒不安——畢竟學鋼琴是挺大的一個投入,無論是時間精力上,還是金錢上,如果學到中途被勸退,應該是很鬱悶的事。
但老師後面的話讓我非常贊同:「『勸退』,並不是就徹底不學了,而是至少給孩子一段時間修整,等待他的能力和興趣更高、更適合的時候,再繼續。
其實學鋼琴,要怎麼學,主要看家長怎麼想。如果說,我是要讓孩子考級、出成績,那可能會有人選擇簡單粗暴一些的方法。但如果我們讓孩子學鋼琴,並不是有那麼強的目的性,而是作為一個興趣。那麼讓孩子願意學、學得開心就很重要。」
老師接著說,「孩子現在興趣不足,或者注意力不夠,上課會經常挨批評、受到打擊。尤其是啟蒙階段這麼小的孩子,他們可能就會產生牴觸情緒,適得其反。讓孩子有積極性最重要,興趣有了,她自然主動就集中精神了。」
「為什麼特別強調專注力呢?在鋼琴啟蒙的前期階段,長達幾個月裡,孩子都是在學樂理,識譜、打拍子、視唱、練耳,是彈不了什麼旋律的。這對小孩子來說,是非常枯燥的,興趣和專注力不足,就可能學不下去。我之前勸退那個孩子就是,已經學了好幾個月,到現在問他 do re mi 三個音符,還記不住、認不出,那就說明孩子現階段不太接受。」
老師的話一語中的。其實果果試聽課表現欠佳,除了年齡小,也是興趣不足。她過去一年一直心心念念想學的是小提琴,但小提琴學起來更難,需要孩子至少6歲以後。我想著先啟蒙鋼琴試試。但她自己積極性很一般,屬於可學可不學那種。
這次老師的真的提醒了我——我們總說順應孩子的成長發育,但不知不覺間還是會強行投射自己的想法。例如這次我給果果約試聽課,就是因為幾個月前,朋友家的同齡孩子就已經開始學習了,我想著果果平時理解力不錯,不妨也試試。沒想到遇到了這麼誠懇的老師,直接拒收了,還聊了那麼多。
這也是我想提醒大家的。孩子到了四五歲之後,媽媽群裡不少人都在討論給孩子報興趣班,談到學鋼琴的時候尤其熱烈,都在研究買什麼琴。但這次試課讓我深深感覺到,找一個靠譜的好老師比買一臺昂貴的鋼琴,要強一萬倍!
我那天帶果果試課出來,經過培訓機構的前臺。前臺立刻笑著問我們:「怎麼樣?孩子表現如何?」我說:「老師說不行,等等才能上課。」對方立刻一臉失望:「「啊?為什麼呀啊?」我說:「孩子太小,注意力不夠。」對方於是惋惜地說:「哦,那就再等等吧。」
其實對於機構來說,當然是希望我立刻報名的,這樣才會有收入。對老師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但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不僅僅是專業能力強,而且是不會亂收學生的。
好老師會細細觀察每個學生不同的特質,根據特質培養孩子,給出家長珍貴的反饋和建議,耐心地解答問題,對孩子該和藹的時候和藹,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老師批評果果注意力不集中時,就說「你下課跟我怎麼玩兒都行,上課了我們必須認真,不能散漫」)。
給孩子選好琴固然重要,但能遇到一個好老師更重要!從專業上講,最好找科班出身的、專業院校畢業的老師,而其他的就要我們自己感受了。孩子學鋼琴,家長都是要旁聽的,我們可以用心觀察,認真聽取老師的反饋。
這次試課的老師就和我說,她最近勸退的那個孩子,每次上課的時候,家長就坐在旁邊玩手機,根本不在乎上課內容,可想而知回家可能也不會正確輔導孩子練習。她覺得這樣來上課就浪費時間和金錢了。
我覺得說得沒錯——我們對學習的態度會影響孩子,也會影響老師的感受。盼著孩子只要坐到鋼琴前就無師自通,成為百年不遇的天才,實在是不現實。自己怎麼輕鬆怎麼來,卻單純逼孩子刻苦,也不會出成果。既然選擇了,我們就陪孩子一步一個腳印走好這條路。
雖然說,好老師比好鋼琴重要,但買琴還是要仔細考慮的,也是大家最關心的,所以咱們還是說說。
先說我的情況吧。我之前在《知道這些,讓孩子的興趣培養少走彎路!》裡面,放了一段果果小時候亂彈琴的視頻。有心的媽媽也看到了,我買的是電鋼。選擇電鋼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點:
我計劃讓孩子嘗試學習鋼琴,但並沒有打算作為終身職業,而是作為興趣培養;
我不確定孩子能堅持學習鋼琴,或者一定願意接受啟蒙,買琴早於給孩子報課;
我個人也想學成人鋼琴,電鋼即可;
如果果果能夠堅持學琴,以後可以給她換一臺真鋼;目前電鋼可以滿足家裡的需求;
綜合以上考慮,我買了一臺羅蘭的中高端電鋼。電鋼有不少優勢:佔地小、性價比高、可以靜音、功能多、音準。我在這裡寫「性價比高」,而不是「便宜」,是因為真懂琴的人就明白,無論是真鋼(真正的傳統鋼琴)還是電鋼,都是有高端的和低端的,一臺高端電鋼並不比真鋼便宜。
有人說,把電鋼和真鋼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公平的。這話沒錯,但其實是對真鋼不公平。
曾有一位年入幾百萬的專業調音師,專門寫了對不同品牌型號電鋼的測評對比,總結了很長的文章。他說,一臺十萬級的電鋼,在音色等各方面的性能上,有可能能媲美幾十萬級甚至百萬級的鋼琴。山葉和羅蘭都曾找他試琴,高端電鋼讓他愛不釋手。
所以,如果是同檔價位的話,真鋼反而有可能會佔下風。說白了,高端的電鋼並沒有比真鋼便宜,反而會比低端真鋼要貴。但許多選擇電鋼的人,都是衝著價格划算、性價比高去的,除了專業做音樂的,買高端真鋼的人很少。
我寫這些並不是鼓勵大家買電鋼。相反,如果你問鋼琴音樂學院的老師,大多會說,「一定要買真鋼,手感是不一樣的。」
這話是有道理的。因為真鋼,也就是機鋼,是機械原理的;電鋼,說到底還是電子發聲原理。二者是有區別的。打個比喻,就像機械錶和石英表。
說電鋼的音色更準,是怎麼來的呢?假設是山葉電鋼,其實是把山葉高端真鋼的聲音預錄,那麼這個音準肯定是恆定不變的,不像真鋼會因為琴的狀態而改變,音色也肯定比低端琴好。但發聲方式和真鋼不一樣。
手感上,拿我家的羅蘭來說,高端電鋼現在使用的是實木琴鍵,會儘量貼近和還原真鋼的手感,但個人感覺,和機械琴弦還是有點區別的。這個大家可以到琴行試琴感受。
我在琴行試過真鋼,琴行最常見的琴在2萬左右,大部分是5萬元以下,貴一點的琴也不讓隨便試。手感上,個人覺得便宜的真鋼沒有我家的電鋼好彈,但力度上電鋼是會小一些,彈力也有差別。
這次我和鋼琴老師諮詢,也問了電鋼是否有影響的情況。老師說,啟蒙階段影響不大,像我這樣,考慮孩子學得好再換是可以的。
所以,在選擇電鋼還是真鋼的問題上,主要看自己的訴求,以及經濟承受能力。我個人意見,樂器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真鋼我會建議至少要5萬元以上的(我一個鋼琴科班出身的朋友曾說,20萬以下的琴不能彈,她是那種為了保護手指頭都不敢切菜的專業人士,所以僅供大家作參考了),不建議買網上韓國二手什麼的,一個不明來源的、不知狀況的二手琴,還不如一臺國產名牌,或者低端山葉靠譜;電鋼我建議至少1萬元以上、實木鍵盤的。
當然,如果家裡有錢,可以放開了買。說實話,真要說的話,誰家也不缺那幾萬塊錢。我選擇電鋼的主要原因是怕自己扎心。
一臺鋼琴其實屬於大件家具了。如果我抱著「給孩子花了錢,她卻不彈,白浪費了!」的心態,可能會怪罪孩子,這種感覺特別不好,所以選琴的時候從當個興趣的角度出發的。大家不需要非模仿我,如果真覺得孩子能堅持下去,就儘量選真鋼,選好琴。
最後,看到文末,給大家準備了驚喜禮物。(最近雙十一都在賣東西,怎麼感覺我天天發獎)大家都知道,我夏天去德國了對吧?我今年在德國遊學的城市是波恩,那裡正是貝多芬的故鄉!
波恩市中心廣場上的貝多芬紀念雕塑
所以我當然去了貝多芬的故居,看了關於貝多芬生平和成長過程的展覽,以及各種真跡、遺物。故居內不允許拍照,只在院子拍了拍。
然後呢,我帶回來了禮物:在貝多芬故居博物館購買的貝多芬曲譜。東西不是很貴,但我覺得很珍貴,一個是來源地點,另一個是在德國買德國製造的旅行紀念品實在太難了但這個曲譜是德國印製的,品質超好!我是不是很機智
一共只有五冊,因為我這次買書又超重了,雖然一路上都在提醒自己克制……每一冊都是不同的曲子,今天拿出來給大家做抽獎,給未來的小鋼琴家們收藏中獎後隨即發哈,大家就別挑了。
抽獎方式,在公眾號內(不是文末)回復「貝多芬」查看。
最後,希望我今天帶孩子試聽鋼琴課的失敗經驗分享,能讓慢成長的寶寶們學習更順利
—End—
作者:花時間。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現為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個人微信: babyhours001。
現在關注「慢成長」,回復關鍵詞,一起做靠譜爹媽:
回復【強迫症】孩子脾氣差、有強迫症?快別冤枉他們了!
回復【幼兒園】美國幼兒園都這樣教孩子,難怪能越玩越聰明!
回復【早教】0-36個月嬰兒早教訓練方案
回復【方案】科學育兒0-36個月早教方案,一鍵收藏!
回復【疫苗】兒科專家為你全方位解答寶寶疫苗!
回復【樂高】領取樂高玩法創意書與電子教材!
後臺回復「見面禮」,免費送你一本育兒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