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裡陽光,ID:A_lamb66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都2021年了,竟然還有人給女人下定義。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持30歲的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無法享受)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沒想到的是這條帶有傳統思想的言語獲得了最高贊。
我想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如何生活的權利,或許你認為兒孫滿堂是你的快樂,但請不要用你的標準來定義別人的快樂。
因為早在之前楊麗萍就說過: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但是,能像楊麗萍這樣活成自我的太少了。
因為從小到大,女孩的生活總是被下了各種定義。
一。
小學時,你和男生打鬧,他們說「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不要瘋瘋癲癲的。」
高中文理分科時,你想讀理科,他們說「女孩子家家的,讀什麼理科,你又沒人家男孩子聰明。」
填高考志願時,以你的分數完全可以去一線城市,他們說「女孩子跑那麼遠幹嘛,市內又不是沒有好的大學。」
大學畢業後你想考研,他們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還不如回老家考個公務員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一刻,你都能預見到未來,你會在25歲左右結婚,在丈夫事業上升期辭掉自己的工作專心顧家,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成為全職太太,從此,相夫教子。
這就是一個被傳統思想定義的一個女孩的一生,只一眼就能看到頭。
二。
舅舅家有個表姐,沒讀什麼書,20歲左右就被家裡面的人安排媒人介紹然後嫁了出去,現在小孩都幾歲了。
我到她這麼大的時候,還在大學裡學習知識,周末和同學出去逛逛吃吃買買,偶爾出去旅遊開拓自己。
結果她因為小孩沒有出去找工作,每天圍著孩子轉,沒有了經濟來源,在家裡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少。
年前母親還給我提到了她,說表姐和表姐夫感情不和想離婚,但是被舅舅一口否決了,舅舅是一個特別好面子的人,非常生氣的對表姐大吼:你一個女人離了婚能幹嘛,你要是敢離婚,就和你斷絕關係,這裡再也不是你的家。
索性表姐也不敢離婚了。
我聽了特別震驚,都什麼年代了,女人難道還要從一而終嗎?
早早就嫁了人,遇到不良人連離婚的權利都沒有,一輩子,可算是毀在這裡了。
說到底,舅舅可以把表姐拿捏的死死的,不過是因為她從小都是順著他們的意思走的,她的思想已經有了偏差。
她可能都不知道在兼顧小孩的同時其實也是可以實現經濟獨立,離婚過後的女人也沒有世人所說的那麼一文不值,她們照樣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三。
很喜歡劉敏濤寫給女兒的一句話:希望你的人生充滿激情,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我們每一次攻克難關,想要證明自己的時候,並不想聽到:「女孩子嘛,就該……」
沒有誰可以規定一個人的人生該怎麼過,眾口鑠金的哲學家不敢這麼說,流芳百世的名著也沒有這麼寫,難道就因為你一個僅供參考的人生經驗就可以隨便給人下定義嗎。
所以,別再為這些定義妥協了。
在大家說著「女孩子就該留長髮,穿裙子,這樣才可愛嘛」,但那時候李宇春出道了,原來女生也可以留短短的頭髮,愛穿褲裝,可以展示力量有攻擊性的一面。
或許無法立刻改變外界對你的定義,但還是要做那個敢追夢,敢表達,敢無視下定義的人們,敢了解自己、然後去做自己心目中更好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