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刺了一個寂寞

2021-01-08 阿壩如水蓮子

我國古代不缺刺客,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而荊軻更是讓史書記載下來。

荊軻刺秦王是失敗的行為,不僅結果失敗,而且,荊軻刺秦王到底有沒有歷史意義,相信史學家一直在爭論。

這個意義在於,第一,如果荊軻刺秦王成功了,那麼歷史將會改寫,當然,中國統一也是勢在必行,但是,就算荊軻刺秦王成功了,而秦國也群龍無首了,那麼完成統一大業的就一定是燕國,甚至是燕太子丹嗎?

未必,你以為齊國是死的嗎?

甚至當荊軻刺秦成功,嬴政倒在荊軻的刀下,堂上還有李斯等人不可能被他完全控制住,倒下一個秦王,還會很快有另一個秦王出現。

刺殺一個完成統一大業的君王(儘管是暴君,但其他國家的君王就是仁君嗎?顯然不是),讓歷史進程改變,讓天下繼續陷入戰爭中,這顯然不是人心所向。

對於燕國來說,刺秦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加速了國家滅亡的進程。

這樣一來,刺秦舉動到底正確與否,歷史學家自有定論,而後來人更看重的是荊軻刺秦的悲壯舉動。

對於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人們都是通過司馬遷的《史記 刺客列傳》了解的。而這個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在於它的悲情,也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詩人陶淵明寫過這樣一首詩歌來歌頌荊軻。

陶淵明在詩歌中幾乎將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中與荊軻有關的內容進行概括,重點在易水送別。他這樣寫到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指危冠,猛氣充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最後他表達了對於荊軻因為技術原因刺秦失敗的遺憾。

陶淵明被號稱田園詩人,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給人一種閒適優雅的韻味,而他的《歸去來辭》、《桃花源記》都讓讓我們讀出他歸隱田園與世無爭的悠然情懷。

而這首《詠荊軻》卻有一種鐵血豪情。這種鐵血豪情是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所記載的,它越過悠遠的時空,讓無數詩人與俠士情脈相通,將其中的精神傳遞。

何止是陶淵明,駱賓王有《於易水送別》詩句云:「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李白也寫有俠一首詩歌叫《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辛棄疾《賀新郎》詞中云:「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司馬遷的《史記 刺客列傳》寫了4位從春秋到戰國期間的刺客,他們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了,而荊軻刺秦王就是以失敗的悲情英雄形象流傳後世。

《史記 刺客列傳》中,荊軻最後出場,可謂壓軸戲。描寫荊軻的篇幅也很長,從他的成長背景,包括他的祖先是齊國人,後來遷移到衛國。他的名字,(衛國人稱呼他慶卿。到燕國後,燕國人稱呼他荊卿。)以及他的成長,他的愛好,志向都介紹了一番。

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經歷,從小喜愛讀書、擊劍,憑藉著劍術遊說衛元君,衛元君沒有任用他。包括他仗劍遊歷,結交聶蓋與魯句踐,以及在燕國結交高漸離,以及他的性格,「荊軻雖遊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其所遊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這一系列的鋪墊,妥妥的大男主戲的男主角啊。

接著,司馬遷寫燕國太子丹與荊軻的交往,以及對荊軻的託付,請他去秦國刺秦,以及樊於期和田光為此做出的犧牲。

接著,濃墨重彩地描寫易水送別的戲。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這場戲中,第一男主角荊軻,男二號燕太子丹以及群眾演員皆白衣冠送之,在易水邊,他們祭拜祖先,然後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聲音為變徵之聲,我國古代音樂曲譜為宮商角徵羽五個調,徵調的音很高,變徵音就更高了。

這個高音唱得所有人都垂淚,然後,故事的主題曲出現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注意,這首歌唱了兩遍,第二遍又一次轉調,轉到最高音羽調,在眾人和歌中,荊軻就車而去終不回頭。

這一段和秦宮裡刺秦被選入中學課本中,因此,大家都記憶猶新,在看《大秦賦》時候,都期待易水送別以及秦宮中,荊軻刺秦的精彩場面。

結果,沒有想到,劇情直接給我們一個對史書上的《荊軻刺秦王》大顛覆。

我們知道,《大秦賦》講的是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嬴政當然是絕對主角,而荊軻只是其中一個故事,所以,他沒有主角命,甚至連燕太子丹都比他的戲份多。

於是,在74集,荊軻就出現了,如果不是字幕,誰知道他是荊軻呢?然後就是燕太子丹給荊軻交代任務,荊軻猶豫著,燕太子丹把徐夫人為他訂製的匕首拿出來,讓手下用自己的性命試一下刀鋒(手下的命就不是命嗎)。

接著去找樊於期,剛給樊於期交代完,人家還在思考,後面一個手下立刻用刀捅進樊於期後背。

「我可是救過你的命啊。」樊於期留下遺言就掛了。說好的自殺呢?

然後就是易水邊溫吞水一樣的送別,高漸離本來要跟著荊軻去秦國,結果燕太子丹留下他,然後他擊築,(我至今沒有聽出這個築的聲音)朗誦那句「風蕭蕭兮易水寒」。怎麼不唱呢?

話說這部電視劇的作曲趙麟也是作曲家趙季平的兒子,父子倆對西北音樂也很精通,而且譚維維演唱的主題歌也不錯,可就是捨不得給荊軻一首歌曲。沒有歌曲的渲染,易水送別終於溫吞水一般。

接著,荊軻到鹹陽,在驛館與秦舞陽演繹面見嬴政的過程,荊軻瞬間變成老媽媽,而秦舞陽成了小孩子,小孩子很快不耐煩了。兩人的不和顯露出來。

果然,在大殿外,秦舞陽腿軟了,不敢進宮。荊軻只好獨自進宮面見秦王。而他見到秦王秒慫,讓觀眾大跌眼鏡。

不過,這也說得通,畢竟,你燕國是來求和的,不可能牛氣沖天,如果那樣,秦王也不會毫無戒心地讓荊軻到他的案幾邊了。

他先呈上樊於期的人頭,本以為嬴政會分心,不過,嬴政沒他想像的分心,他又拿出燕國督亢地圖,嬴政正看出入神,荊軻抓住嬴政的手,直接刺向嬴政,刀子離嬴政的脖子很近很近,但嬴政反應力還是很快的,直接向後仰,掙脫了荊軻。

然後,秦王秒變劍客,而荊軻被李斯用藥箱擊中,秦王與荊軻決鬥,糾纏,翻滾下大殿,最後 荊軻撲地。,而史記中「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都沒有了。

原來,我們誤解荊軻,他不是技不如人,而是任務難度係數太高了,要他活捉秦王嬴政,逼迫他籤署歸還六國土地的協議,所以才失敗的。

而秦王嬴政頭髮蓬亂地在大殿裡咆哮,他憤怒了,為什麼,為什麼燕太子丹要殺我,難道我的國策不對嗎? 

只是,我們和荊軻意難平,難道荊軻成了配角就不能夠有尊嚴了嗎?

而樊於期更憤怒,我就不能死得英雄一點嗎?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嚴重失真,瞎編亂改,太子丹成失敗罪魁禍首
    大秦帝國系列一向被觀眾稱為歷史正劇,可到頭來的《大秦賦》卻出現了嚴重的劇情失真現象,還是出在了非常有名的荊軻刺秦王片段中,真是有些貽笑大方了。
  • 《大秦賦》:荊軻刺秦被魔改,網友:誤人子弟
    但是看過史書懂得這段歷史的人,在看完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之後,無不覺得收視率超高,口碑也還算行的這部劇,其中這段荊軻刺秦實在讓人不忍直視,很多人說它是在毀經典,小編認為,它不僅僅是毀經典荊軻刺秦王這段,在電視劇《大秦賦》的第七十五集呈現在了大家的眼前,作為燕國使者的荊軻,打著求和的名號前來刺殺秦王。
  • 《大秦賦》中荊軻刺秦橋段淪為吐槽笑點,編劇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首流傳千古詩歌的便是荊軻刺秦前,離開燕國,在易水邊告別燕國太子眾人所吟唱。對於荊軻刺秦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在《大秦賦》的演繹下,我看到了一出不忍直視的鬧劇。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毀經典?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大秦賦》中在描寫荊軻刺秦王在大殿上讓人哭笑不得的鬧劇吧。
  • 《大秦賦》中的蒙驁一家,在荊軻刺秦王后,差點被秦始皇滅族
    《大秦賦》持續播出,劇中,秦國上將軍蒙驁給人印象深刻,而他的兩個孫子蒙恬、蒙毅也是秦始皇嬴政少年的玩伴。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掀翻秦王與太子丹最後一艘「友誼的小船」
    電視劇《大秦賦》已播放至第73集。在最新劇情中,聽聞秦國兵臨易水的燕王,徵求破秦之策。沒想到,有的主張主動出擊,攻打秦國;有的建議加強軍備,以防不測;有的還怪太子丹與秦王作對,才導致燕國受敵。看來,燕國確實沒有可用之才了。不亡才怪。最後,燕王總結:按兵不動。
  • 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大秦賦》進行了一半,秦王還沒有親政,我們最想看的是滅六國的具體情況,只是劇情確是秦國的內鬥,鬥完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滅六國。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但也可能被誤讀了!太子丹和荊軻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暗殺秦王,而且荊軻刺秦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並未完全失敗。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很多都知道,荊軻刺殺未遂,而且結局很慘,以至於蘇軾還寫詩批判燕太子急於求成,不能忍耐,將國運輕託有勇無謀的狂生,認為:「荊軻不足說,田子老可驚。燕趙多奇士,惜哉亦虛名」。
  • 《大秦賦》太子丹如果不行刺秦王,燕國能否被秦國滅?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起針對秦王的刺殺事件,直接導致了燕國被秦國所滅。那麼,如果當年太子丹沒有策劃此事,燕國會被秦國所滅嗎?電視劇《大秦賦》向觀眾展示了另一個大秦,另一個嬴政。在該部電視劇中,我們會發現秦國並非是傳說中的虎狼之國,它只是與其他諸侯國一樣,為了能在亂世中存活,不再受他國凌辱,秦國自孝公推行商鞅變法後,迅速在諸侯國中崛起,歷經數代君王的努力,才得以擁有傲視天下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嬴政手中才得以爆發。
  • 大秦賦終於收官:荊軻刺秦只用了一集,飛速滅楚僅需幾分鐘。
    電視劇《大秦賦》在萬眾期待中開播,在萬種唏噓中結局,是的,今天這部被笑稱為:大情婦的劇終於結束了,這結局真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滅六國比翻書還快,結局太過倉促。
  • 《大秦賦》對樊於期的改編不能忍,高風亮節變成怕死之人!
    電視劇《大秦賦》收官,最後幾集滅六國演繹得還算精彩,如果全劇按照最後十集的緊湊感拍40集,絕對稱得上《大秦帝國》完結篇,畢竟《大秦帝國》四部曲,只有第四部才是滅六國後真正的大秦帝國。然而第74集對於荊軻刺秦王的改編真的很難忍,樊於期變得貪生怕死!
  • 大秦賦中樊於期被燕太子所殺,我們看荊軻刺秦卻是自殺?
    樊於期之死,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樊於期到底是怎麼死的?我們接著看:關於樊於期的死!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有詳細的記載(為節省看官時間,且選一小段翻譯成白話文):……荊軻說:「某之愚計,欲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誠得將軍之首,督亢地圖,以獻於秦,秦王必喜而見於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則將軍之仇得報,燕京得免於滅頂之患,將軍以為如何?」樊於期大喊:「此吾之日夜切齒腐心而恨其無策,今乃得明教。」隨即拔出佩劍自刎,獻出頭顱。
  • 荊軻刺秦王的太子丹到底與秦王政有多大仇?
    荊軻刺秦王是歷史書裡的名場面,荊軻因為刺殺秦王而名聲大噪,成功躋身頂級歷史人物圈子。共同患難,成兄弟: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一手策劃的。最後通過他班主任鞠武認識一個叫田光的,再通過田光認識了荊軻,準備讓荊軻在線吊打秦始皇。荊軻上線之後,太子丹掐指一算,荊軻這一去很有可能回不來了,所以就對荊軻非常好。五星級酒店總統套房、豪車、美女、奇珍異寶,只要荊軻有需求,就讓荊軻儘可能地享受人間的幸福人生。荊軻也在太子丹的關照下,在燕國享受著榮華富貴,小日子過得甚是自在。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收留樊於期,派遣荊軻刺殺嬴政
    說到刺殺秦王嬴政的行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荊軻刺秦。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趙人刺殺秦王嬴政失敗後,燕太子丹沒有遭到打擊,反而邀請荊軻來刺殺秦王嬴政。雖然當時秦國大軍還沒有正式進攻燕國,但是,在燕太子丹看來,等到其他諸侯國全部被消滅的時候,燕國自然無法獨善其身。因此,在《大秦賦》接下來的劇集中,荊軻刺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荊軻刺秦王的歷史真相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婦孺皆知,但是人們對此事前因後果的理解,與歷史事實出入很大,並且跟歷史真相正好相反。郭關古琴演奏《廣陵散》影視演繹「秦王刺荊軻」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秦王劍術高,該觀點來自於文學家的解讀和影視導演的演繹。   詩人陶淵明在《詠荊軻》中寫到:「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 荊軻刺秦王,為啥高漸離和荊軻那麼賣力
    秦始皇1、 荊軻刺秦王秦國滅了趙國,燕國太子丹害怕極了,於是想出行刺秦始皇這一招。希望能挽救燕國不被秦國所滅。於是太子丹派荊軻去行刺秦始皇,讓秦武陽做他的助手。於是荊軻帶上了樊於期的首級和燕國的地圖作為誘餌,臨走之前,荊軻感慨萬千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樣悲壯的遺言。2、秦武陽怯場當荊軻來到大殿向秦始皇向上樊於期的首級,本來打算讓秦舞陽線上地圖,在把藏在地圖裡的匕首拿出來,刺向秦始皇。
  • 《大秦賦》落幕,《大秦帝國》最終晚節不保,作者孫皓暉何時重拍
    《大秦賦》 備受關注的78集歷史大劇《大秦賦》終於落下了帷幕,說實話留下的遺憾太多了。 有觀眾稱《大秦賦》是《大秦趙姬傳》,調侃這部劇的主角是趙姬,而不是秦王嬴政。
  • 荊軻刺秦,被侍醫所救,事後獲賞4800兩黃金,此人有何來歷?
    由於《大秦賦》前半段,著重描寫嬴政與呂不韋還有生母趙姬之間一些感情糾葛,導致劇情有所拖沓。隨著嬴政徹底除掉呂不韋、嫪毐等集團勢力,也讓《大秦賦》迅速進入嬴政一掃六合,開創帝制的主線劇情。因為劇情的發展,《大秦賦》的口碑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然而,嬴政還未統一天下之前,他還遇上過許多驚心動魄的事情。
  • 《荊軻刺秦王》:多種因素造成荊軻刺秦王失敗!但失敗卻有意義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也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人們在身臨其境地欣賞波瀾起伏的歷史故事後,還要做一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判者,因為「讀史使人明智」。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是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六國之前的6年。
  • 《大秦賦》太子丹放在這樣一個狠人不用,用秦舞陽難怪會失敗!
    今日《大秦賦》更新到了「荊軻刺秦」這一段,這段「荊軻刺秦」大家基本都耳熟能詳。燕太子丹為了阻止秦國進攻燕國,派出荊軻和秦舞陽為使,拿著樊於期和燕國的地圖還有一把淬毒的匕首行刺秦王。所以太子丹就讓他當荊軻的副手。結果大家都知道,以為秦舞陽是個王者,結果實際上是個青銅。一到秦王宮殿門口直接嚇得腿軟。所以很多人把荊軻刺秦失敗,歸結於秦舞陽的掉鏈子,確實如果沒有秦舞陽的掉鏈子兩人合力應該能成功。但是在《大秦賦》中,他們在密謀荊軻刺秦的計劃時。有個人以身試毒匕首。看劇中這個人試毒匕首。
  • 大秦賦:趙高將華麗登場,李斯大難臨頭,王綰喜從天降
    就在棄劇的邊緣的時候,嫪毐叛亂開始了,也就意味著嬴政終於要親政了,熬過了東出部分真心是不容易,只不過按預告中的內容來說,起碼要到47集的時候,嬴政才能親政,那麼《大秦賦之天下》真正的主線劇情只不過20集,就完成了統一,又從演員表裡看出了些端倪,想必接下來的內容將是沿著荊軻刺秦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