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中國第最早引進連續劇跟電影 幾乎都是日本題材
不愧是日劇達人 據說中國在80年代初幾乎沒有自己拍的電視劇,那時候引進了很多日劇《姿三四郎》在中國播出的第一部日本電視連續劇是《姿三四郎》,1981年秋天和1982年春分別在上海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播映,引起巨大反響。
-
盤點80、90後童年,當年中國引進的日漫大盤點第二彈,你看過多少
盤點80、90後童年,當年中國引進的日漫大盤點第二彈,你看過多少可以說80、90後的童年記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動漫,而且當年中國引進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動漫作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經典的日漫大盤點第二彈1、小飛龍:這也是一部老動畫。
-
1950-2018:日本電影引進史
一些國外電影得以引進譯製,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日本電影。如此算來,自日本電影引進已經超過了一個甲子的時間。對此,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根據網上公開資料整理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日本電影的引進情況,其中也包括一些內參片、中日合拍片、以及在電視臺播放未在影院公映的影片。
-
7個月引進13部,為什麼日本動畫電影越來越多了?
而截至到現在半年多時間,這已經是國內今年第13部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要知道,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和前年兩年加起來引進12部日本動畫電影的總和。而即便是2016年,也就是《你的名字。》大熱那一年,全年也不過引進日本動畫電影9部。 為什麼今年國內會如此大量地引進日本動畫電影呢?
-
日本動漫電影引進中國38年,市場冷與熱之間沉浮解析
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狂攬5.76億元票房,今年暑期檔《銀魂》、《聲之形》與《刀劍神域:序列之爭》接連上映,日本動漫迎來了一百周年紀念日;與此同時,日本動漫電影引進中國市場也正在爆發。1917年由下川凹天創作的《清潔工人芋川椋三》是日本首部國產動畫電影,所以1917年被認為是日本動畫史的開端。
-
《夏目友人帳》破億 解密日本電影引進國內生意經
然而受中日關係波動,1995年到2015年僅有17部日本電影引進國內,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甚至沒有一部日片引進中國。2月上映的《今夜在浪漫劇場》在日本上映後是首周末票房冠軍,引進國內後表現也相當平庸,僅獲1231萬。「日本真人電影票房表現都不太理想,可能和國內的觀影文化有關係。日本電影的敘事會緩慢一點,這跟國內觀眾的喜好不一樣」,作為《今夜在浪漫劇場》中國宣傳推廣方,眾合千澄CEO高強這樣說道。
-
日本動畫電影大批量引進 還真不是因為掙錢了?
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這幾年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的中國片方,聊了下在引進過程中與日方的合作、宣發策略以及受到的啟發。程育海說,為了這個合作,他和同事專門飛去日本看了片子,「當時那個放映效果非常好,我們的同事包括日本電影院裡的觀眾都在哭。」在看片過程中,程育海非常明確地感受到這部片子的質量是沒問題的,便決定引進到中國來。
-
《龍珠Z》來了,日本動畫電影扎堆上映只為賣情懷?
從2006年開始,除了一小部分的中日合拍片之外,被正版引進到中國的日本電影數量一直都非常稀少。數量最多的年份是2009年和2011年,這兩年都分別引進了4部,而隨後的2013年和2014年,日本電影在中國市場降到冰點,兩年沒有一部被引進。
-
《懸崖上的金魚姬》等多部日本動畫電影引進國內,傳遞了哪些信息
從引進劇目上,很多都是在日本上映半年或是多年之後才引進的作品,能夠和日本影院同步定檔上映的是少之又少,沒有記錯的話,大概就只有一部在今日頭條播出的《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作品最終獲得了豆瓣6.4的評分,16289人評價。
-
日本電影在中國叫好又叫座,韓國電影為何就沒那麼「受待見」?
文創資訊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1、日本電影在中國的受眾基礎更廣中國院線引進的日本電影,以動畫電影和漫改真人版電影為主。這類電影在中國有廣泛的受眾基礎,比如《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等動漫作品,都是伴隨中國觀眾成長的童年回憶。這些知名IP的劇場版或真人版,很容易引發中國觀眾的廣泛共鳴。《哆啦A夢:伴我同行》的票房大賣,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
2016年有這些日本電影在中國上映,你看了幾部?
-04-142015-05-014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2016-07-222016-03-055寄生獸(上)2016-09-022016-03-056櫻桃小丸子:來自義大利的少年2016-09-232015-12-237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2016-10-212015-04-188蠟筆小新:夢境世界大突擊2016-11-042016-04-169
-
電影TOP202019年度十大未引進佳片盤點第一篇
每年全球出場數以千計的電影,而國內引進的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或由於政策或由於題材太小眾,有些優秀作品沒有被引進,但這期我就撿個漏來盤點一下那些2019年出品的,但沒有引進到國內上映的佳作。《小丑》託德.菲利普斯導演,如果要評一部2019年最火的電影,一定非小丑莫屬!《復仇者聯盟4》席捲全球並不讓人意外,而《小丑》雖然掛著DC漫改的標籤,但本質上是一部文藝片,沒有炫目的特效,動作戲都是村頭鬥毆級別。投資不過5000萬美元,也沒有什麼大明星加持。
-
《你的名字》國內大火,日本電影什麼引進得越來越多?
今年日本影片的引進數量之多的確創造了歷年之最。往年韓國電影都會每年在中國上映3、4部,而今年卻一部都沒有。自去年9月《暗殺》上映後,韓國電影就未能再在影院與中國觀眾見面。而中日兩國關係又像是一個大氣候影響到了日本影視劇的引進,2013年和2014年,中國電影院裡上映的日本電影數量均為0。
-
《琅琊榜》在韓播出 盤點日韓引進的中國電視劇
原標題:《琅琊榜》在韓播出 盤點日韓引進的中國電視劇 該劇熱播後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更被贊為「國產良心大劇」,收視率也屢創新高,在中國50個主要城市均取得收視率第一的成績,並引發全民討論大潮。網友評論稱,上一次引發「全民追劇」要追溯到《甄嬛傳》了。 該劇將在韓國播出的消息一經傳出,中國眾網友紛紛拍手叫好,稱終於不再是國人一味地看韓劇、追韓流,韓國觀眾也能看到中國的高品質電視劇了。當然,這並不是第一部走出國門的優秀國產劇。
-
日本人對《西遊記》的愛幾乎讓國人都汗顏
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西遊記》總有一種別樣的迷戀。不僅僅是電視劇,還有電影、動漫、遊戲等等,好像只要能和它扯上關係的作品都能火到爆!來,一起開開眼,現在就看看日本人的《西遊記》情結。之所以會讓女演員出演唐僧,是因為在日本人心中,唐三藏不僅是一位典型的英俊少年,而且性格溫柔儒雅,這跟日本男人崇尚的剛陽、尚武差異極大。如果由男演員出演唐三藏,與日本人心中傳統的大唐聖僧形象格格不入。而夏目雅子出演的唐僧相當成功,十分符合日本觀眾的胃口,以至於後來在日本人心中,夏目雅子就是唐僧!之後日本拍攝的電影也均採用女演員出演唐僧啦。
-
童年那些中國引進日本動畫的譯名們
前段時間,小編又看到了關於動畫譯名的一些惡搞以及臺灣譯名的一些吐槽,所以小編突然臨時起意,準備來盤點一下中國地區(大陸、臺灣)引進的日本動畫譯名
-
盤點9部經典農村題材連續劇:部部秒殺《鄉村愛情》,值得你擁有
這個堪稱奇葩的農村題材連續劇據說已經拍到第9部了,不知道還會不會接著往下拍。不過,該劇除了醜化東北農村以外,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的匠心在裡面。像劉能、趙四、謝廣坤這些演員儘管都是農村出身,可演繹出來的皆是狡詐、無賴的一面,我們中國幾億農民務實、進取的一面哪裡去了,難道非得靠低俗、惡搞無下限來「博眼球」?下面就為您隆重推薦9部堪稱經典的農村題材作品,這些作品既務實、接地氣,又不失幽默風趣,甚至如一首悲壯史詩激蕩著人們的靈魂。
-
盤點圍棋題材影視劇,你都看過哪部?
盤點圍棋題材影視劇,你都看過哪部?圍棋元素幾乎可以無縫連接地插入各種類型的劇情片中,屢試不爽。在眾多與圍棋有關的影視劇中,哪部最受歡迎?下面就在小編的推薦下,一起盤點幾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圍棋影視劇吧!《初到東京》圍棋對弈場面很多,也很用心這部電影請動了日本國寶級女演員倍賞千惠子參與演出,對於上了年紀的中國觀眾來說,這個名字就是日本賢妻良母的代名詞,已過古稀之年的她早已隱退,為了此片不顧年邁特意復出,與中國男演員秦昊上演了一出異國圍棋青年在自己影響下逐步成長的溫馨暖情故事。
-
日本電影《情書》將引進公映,進口批片精細化運營大有可為
2010年以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斷加大對外開放步伐和影院基礎建設的迅猛發展,電影市場極速擴容,讓一度被「冷遇」的批片市場開始釋放出潛力。很快,批片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一批適合中國觀眾審美需求的境外優秀批片得到了較好的市場回報,星光聯盟推出的《極限空間》《狂暴飛車》等影片在當時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
日本電影《情書》將引進公映,此前《千與千尋》等老片重映嘗甜頭
2010年以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斷加大對外開放步伐和影院基礎建設的迅猛發展,電影市場極速擴容,讓一度被「冷遇」的批片市場開始釋放出潛力。很快,批片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一批適合中國觀眾審美需求的境外優秀批片得到了較好的市場回報,星光聯盟推出的《極限空間》《狂暴飛車》等影片在當時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