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ch大量視頻因侵權被下架,直播平臺的音樂版權問題如何規範

2020-12-22 瀟湘晨報

疫情封鎖期間,Twitch的流量實現了數百萬倍的增長。3月至4月期間,用戶在平臺上觀看的時間增加了50%。到了5月份,用戶觀看時長同比增長了101%。

與此同時,由於線下演出活動減少,以演出直播為主的音樂內容逐漸成為了Twitch重要的板塊之一。

幾周前,Twitch宣布正式進軍音樂直播行業,並籤約了格萊美提名的說唱歌手Logic。亞馬遜音樂與其合作推出了為期數周的音樂節目Amazon Music Sessions,涵蓋音樂表演、訪談、粉絲互動等內容。

然而隨著Twitch的觀眾數量不斷增長,音樂內容在平臺的佔比越來越重,音樂版權持有者越來越不願意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將其作品用於平臺上的視頻點播片段。

今年6月,Twitch因音樂版權問題導致平臺上大量內容面臨下架風險,這讓內容創作者感到恐慌。

Twitch因音樂版權問題陷入大麻煩

上個月,那些在Twitch擁有大量粉絲的用戶收到了音樂版權侵權通知,稱其頻道上發布的視頻片段中使用的音樂未經許可,正面臨終止帳戶的風險。

對於Twitch來說,如果想要通過「避風港原則」的保護,不對其平臺上用戶生成的侵權內容承擔責任,那麼Twitch就必須遵守《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回應版權持有者提出的撤銷請求。

自2014年以來,Twitch一直與Audible Magic保持合作關係,其內容識別服務可以在30分鐘內掃描Twitch平臺上的視頻,對包含未授權的音樂部分進行靜音處理。而6月份被警告下架的視頻中,很多都是之前沒有掃描過的受版權保護的音樂。

這一事件給平臺的內容創作者帶來了很大壓力,由於許多受影響的視頻和片段都是很多年前上傳的,創作者們擔心他們不得不花費數小時手動搜索所有的視頻和片段,以檢查是否有未經授權的音樂。

最讓平臺創作者擔心的是,如果他們不小心漏掉了含有侵權音樂的舊視頻未刪除,其頻道將面臨嚴重後果。例如,收到三次版權警告的帳戶將被Twitch終止,儘管用戶有可能以反訴的方式對此提出異議。

Twitch上有很多創作者花了數年時間建立自己的頻道,慢慢積累了成千上萬的點播視頻、剪輯和關注者,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了一個全職的職業。這次大規模的打擊不僅讓Twitch的用戶們感到害怕,還間接證明了內容創作者在平臺面前有多麼弱小無助。

專門從事智慧財產權和版權法的律師諾亞·唐斯(Noah Downs)說:「根據《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服務提供商必須跟蹤和刪除那些反覆上傳侵權內容的人。」

因此,Twitch宣布此次涉及到的任何音樂版權侵權視頻都將被刪除,但很可能下一次Twitch收到版權所有者的大規模警告時,無法像這次一樣被寬大處理。

視頻流媒體成為唱片公司新的重要收入來源

由於現場活動、音樂會、巡迴演出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回歸。對於音樂版權所有者來說,通過演出活動帶來的公開表演收入大幅減少。

因此可以合理推測,在視頻流媒體平臺上,未經許可或許可不足的音樂版權服務已成為唱片公司、音樂版權代理商和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新收入來源。

此次侵權警告是由華納音樂集團通過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向Twitch提出的,其中涉及到的歌曲有Ariana Grande的《7 Rings》、50 Cent的《In Da Club》和DNCE的《Cake By The Ocean》。

如果三首歌的版權索賠已經讓Twitch陷入了如此崩潰的境地,那麼設想一下,如果環球、索尼等其他唱片公司也開始審查該平臺上可能存在的侵權行為,情況會變得多麼糟糕?

Pretzel Music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全職流媒體人Ryan Capps說:「這次的風波更像是一次警告,主要的唱片公司和音樂版權持有者都在試水。」

CEO對侵權表示不知情,但努力解決版權問題

2014年,亞馬遜以9.7億美元收購了Twitch。其執行長Jeff Bezos近日與蘋果、谷歌、臉書的三位CEO一起,參加了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反壟斷聽證會。

在面對議員的質疑時,Jeff Bezos對Twitch是否已獲得音樂授權表現出了明顯的不確定性。

而就在兩個月前,該平臺的音樂主管邁克·奧爾森(Mike Olson)向媒體表示,「Twitch尊重音樂版權所有者,尊重版權」。

奧爾森還表示,Twitch的卡拉OK應用程式Twitch Sings目前在全球擁有約180家音樂版權代理商的授權。他補充道:「隨著音樂內容在Twitch上發展,我們一直在尋求與版權持有者達成直接合作。」

為改善與音樂版權所有者的關係,Twitch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該公司最近任命了Spotify for Artists的產品負責人Tracy Chan為其新的音樂產品主管,並與SoundCloud達成合作,與該平臺上的藝術家和創作者聯繫更緊密。

與此同時,遊戲發行商、音樂公司和平臺也都在研究解決方案。一些視頻遊戲在其音頻設置中提供了將受版權保護的音樂靜音的選項。Monstercat等音樂廠牌則通過訂閱服務,來為直播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版權音樂提供許可。

此次的內容下架要求,只是大型唱片公司和其他音樂版權持有者的一個小警告。如果內容創作者或Twitch這樣的直播平臺一直不正視音樂版權問題,那麼對於音樂創作者和整個平臺的內容創作者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

編譯來源:

《Jeff Bezos Isn’t Sure If Twitch Pays Royalties To Artists (It Doesn’t)》

《Should Streamers Be Worried About Dmca Strikes On Twitch?》

《Congress Asks Jeff Bezos — 『Shouldn’t Twitch License Music?』》

《Twitch Knew About Its Music Licensing Problem Back In 2014 — This Memo Proves It》

【來源:中國音樂財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Twitch因音樂版權問題受到多個組織聯合抨擊
    上個月,Twitch為音樂創作者們上線了一個預授權的歌曲目錄,現在RIAA(美國唱片業協會)、ARA(美國表演者版權聯盟)、NMPA(美國國家音樂出版商協會)、SAG-AFTRA(美國演員工會和美國電視與廣播藝人聯合會的集合體)、學術屆以及其他各個音樂行業內的權威組織針對這一舉措正式發布了抨擊信
  • 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向KTV一樣購買版權?
    因此,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他人音樂,應儘量事先取得版權人的許可,避免法律風險。此外,直播平臺可以為主播提供視頻存儲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瀏覽。如果這些存儲的視頻中使用了沒有獲得授權的音樂作品,就可能侵害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 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像KTV一樣購買版權?
    不過,隨著主播數量的急速增長,網絡直播平臺中的音樂版權問題,也隨之爆發。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直播中翻唱歌曲或者播放背景音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侵權。因此,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他人音樂,應儘量事先取得版權人的許可,避免法律風險。此外,直播平臺可以為主播提供視頻存儲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瀏覽。如果這些存儲的視頻中使用了沒有獲得授權的音樂作品,就可能侵害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 頭條|直播中播放音樂涉嫌侵權,平臺是否需要像KTV一樣購買版權?
    不過,隨著主播數量的急速增長,網絡直播平臺中的音樂版權問題,也隨之爆發。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直播中翻唱歌曲或者播放背景音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經涉嫌侵權。值得一提的是,在馮提莫事件中,雖然看似是主播的個人侵權行為,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起訴的卻是鬥魚平臺。而且最終鬥魚敗訴。可見,在直播音樂侵權案件中,直播平臺不能簡單用 「避風港規則」免除自己的侵權責任,因為多數主播的打賞收入都會跟直播平臺共享,主播和平臺存在著利益關聯,而且網絡主播直播產生的視頻的智慧財產權歸網絡直播公司所有。
  • 遊戲行業版權規範升級 今日頭條被禁止傳播英雄聯盟
    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因「今日頭條」APP未經授權,以非直播的方式傳播《王者榮耀》遊戲錄製視頻,侵犯騰訊公司就《王者榮耀》遊戲享有的著作權,作出行為保全禁令。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就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侵權的遊戲直播行為做出行為保全裁定,要求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立即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英雄聯盟》遊戲內容。
  • 人人視頻終恢復上架,字幕組如何規範版權?
    日前,下架61天的人人視頻終於在各大應用商店恢復上架。作為一個主要為用戶提供海外影視花絮、教育、音樂等文化娛樂內容,並配有字幕翻譯的短視頻平臺,人人視頻曾一度深陷版權糾紛及違反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囫圇。
  • 陶乾:網絡直播之版權侵權樣態與平臺責任
    比如,直播過程中播放影視作品片段、遊戲畫面片段或體育賽事畫面片段;播放他人製作的具有獨創性的短視頻;使用他人音樂作品作為直播過程中的背景音樂或者使用他人美術作品等作為直播過程中的主要背景畫面;直播過程中演唱彈奏音樂作品或者朗讀文字作品。 直接呈現作品又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是使用他人作品是直播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環節或者是直播的主要內容。
  • 短視頻版權的侵權與合理使用
    會上,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發布了《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短視頻著作權案件審判情況通報》,就短視頻是否構成作品、侵權行為主體如何認定以及產生糾紛後如何劃分和承擔責任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 自從短視頻平臺崛起後,版權問題就一直存在。各平臺用戶隨意轉載、剪輯、抄襲或未經許可擅自傳播短視頻作品,很多短視頻作品甚至使用相似的故事、創意和拍攝手法。
  • 大規模下架影視內容,或因版權問題
    7月12日晚間,A站和B站下架大量影視視頻。其中A站的影視區已經消失,即電影、電視劇等內容被大範圍調整。B站則下架了部分外國影視內容和國產劇、動畫、紀錄片、短視頻等。在愛奇藝、騰訊、優酷找不到的資源上A站、B站看,這已是許多年輕用戶的日常。
  • 騰訊雲發布「版權音樂助手」 著眼短視頻創作音樂版權問題
    據介紹,「版權音樂助手」 背後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的海量曲庫,其中包括Vlog、二次元、懷舊等熱門曲庫,所有素材均有明確版權,內容創作者和平臺方可一鍵調用正版音樂,且按使用量進行付費,無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與版權方籤約。近年來,國家政策對於音樂版權市場的關注趨嚴。
  • 馮提莫音樂侵權,鬥魚被判賠錢!以後直播間只能放貝多芬?
    首先,鬥魚公司不服一審判決的原因有三:  一,視頻是主播製作並上傳、自動保存在平臺上的,鬥魚僅提供了中立的技術、信息存儲服務,不構成共同侵權、幫助侵權和單獨侵權。  二,鬥魚稱其未因涉案視頻作品的在線傳播獲益,觀眾對主播的禮物打賞完全出於對主播個人的喜愛,而非因涉案歌曲。
  • 網絡音樂平臺爭奪獨家版權
    對數位音樂平臺而言,購買版權後的維權壓力,將倒逼出版權管理體系建設的創新點。酷狗音樂為實現200萬獨家曲目的有效監測,從大數據入手自主開發出了音頻比對系統。平臺與音樂公司的雙贏局面,緣於由國家主導完成的音樂正版化進程。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劍網行動」直擊盜版亂象,大量非法作品被下架。
  • 《借酒澆愁》侵權下架《盜心賊》版權事件高進接受付豪道歉
    直播網娛樂(原創版權,轉載授權Zhibotv.com.cn)7月25日,2020年版本歌手付豪的歌曲《借酒澆愁》因改編歌手高進2017年《盜心賊》一曲引發爭議,事件中付豪僅是使用了《盜心賊》一曲其伴奏音樂,改編了新的歌詞變成了《借酒澆愁》,是不是很高大上?
  • 鬥魚虎牙合併背後:遊戲直播變天?版權如何影響行業?
    實際上,在越來越多主播的遊戲直播畫面成為觀眾眼中的「名場面」而獲取大量流量之際,直播視頻以及衍生的剪輯「作品」的版權究竟歸屬於主播、平臺、MCN還是遊戲公司卻存在一定爭議。究竟遊戲直播中存在何種版權問題?版權的力量怎樣推動遊戲直播行業迎來「變局」?
  • 短視頻的8個音樂版權問題,90%的人都不知道!
    這意味著,每10個用戶中,就有超過7個人在使用短視頻產品。 幾乎每個短視頻中,都有音樂的存在,音樂在短視頻中非常重要,短視頻的音樂版權問題,也日漸成為每一個短視頻創作者要考慮的問題。
  • 影視版權|《第一彈》涉嫌侵權,因發布大量無版權資源被處理!
    導讀今年7月份,D站(嘀哩嘀哩)因無版權免費為用戶提供日本動漫作品而被批捕,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沒想到近日,在影視劇平臺侵權方面,又有一則重磅消息:第一彈App負責人被批捕,批捕原由: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名。
  • 維護直播中音樂版權大潮中,會不會孕育出另一個「視覺中國」?
    在直播中,有大量的在線音樂使用,其中一部分是表演者直接演唱歌曲、演奏音樂,有些是將歌曲作為背景音樂。根據《著作權法》的要求,這些音樂使用都需要事先獲得詞曲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相應的使用費。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判決鬥魚公司賠償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經濟損失2000元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3200元。鬥魚方面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2019年7月,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目前,鬥魚直播平臺上馮提莫《戀人心》侵權視頻已經被刪除。
  • 短視頻帶火背景音樂 音樂人為何不買帳?版權費用該誰出?
    除了平臺流量紅利,直播打賞、帶貨,甚至短視頻中直接植入商業廣告,都會為短視頻製作者和平臺帶來巨大經濟利益。這其中,背景音樂功不可沒。但這些音樂的使用和發布過程中涉及的版權問題,卻一直沒有被重視。大量未經音樂著作權人授權的作品被濫用,涉嫌侵權行為。日前,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已出手維權,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調查取證,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
  • 短視頻不能成為音樂版權的遺忘角落
    直播時放點背景音樂調節氣氛,拍短視頻的時候配個音樂烘託氛圍——「人人皆主播」的時代,對這樣的操作已經習以為常了。除了平臺流量紅利,網紅直播帶貨、「種草」短視頻甚至商業廣告,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收益。殊不知這背後存在著侵權行為!日前,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已「出手」維權,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調查取證,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
  • 小天后維權戰波及國內 酷我蝦米等下架侵權音樂
    由於Taylor人氣當紅,歌迷眾多,一旦下架小天后的所有音樂作品,國內眾多音樂平臺因擔心用戶流失而「心不甘情不願」。為此,Taylor的版權之火最終燒到國內。國內網站被迫下架專輯現在,Taylor的所有歌曲在國內音樂網站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無法收聽「黴黴」(中國歌迷對Taylor Swift的暱稱)歌曲的歌迷哀嚎一片。起初,不明所以的粉絲以為是系統故障,紛紛在各大貼吧、百度知道、知乎等平臺求助。當知曉是因版權問題而被要求下架,歌迷們紛紛變身為QQ音樂的綠鑽用戶繼續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