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理工南校區有這樣一間辦公室:每當周一的下午,室內就會瀰漫著咖啡的濃香,桌上的點心盒裡裝滿了美味的小零食,少至五六位,多至十幾位學生圍著老師或坐或倚,以心交心,暢所欲言,讓原本有些嚴肅的辦公室充滿了溫情、暖心的氣息。這,就是社科學院張巍老師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的「周一下午茶」活動,而這樣的場景已成為一種常態。
記者採訪張老師時正值周一下午,親眼見證了「周一下午茶」的火爆——在採訪期間不斷有來找張老師的學生輕輕叩響房門。不禁讓記者產生好奇:張老師的「周一下午茶」究竟有何「魔力」?為何如此吸引學生?
對於許多張老師的學生來說,第一課堂是他們彼此建立信任的基礎。「你能想像一百多人的課,最後來上課的人教室裡坐不下站著聽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嗎?」光電學院2014級電氣工程專業的徐景賢開玩笑道,「張老師思修課的前排一般很難佔到座位,如果課在晚上的話下了第9節課就得去佔座了。」這是徐景賢分享的「佔座小經驗」。
「其實,以前我對思政課抱有偏見,總覺得那是枯燥無味的」能動學院2014級的潘小珊說,「張老師為我打開了思政課『新世界的大門』,案例分析、課堂發表……在張老師的課堂上,思想與思想能產生碰撞,從而對我有所觸動。」潘小珊覺得,在課堂上能觸動人心的老師,是可信任的存在,「因此,在學分超了的情況下,我還是去選修了張老師的現代禮儀課。」
在張巍老師看來,每一位教學崗的老師與學生的「初次見面」都是在第一課堂,「第一課堂上不好,如何能抓住學生的心?不能令學生信服,思想教育更是無從談起。」張老師說。紮實的理論基礎,讓學生有所學;靈活的授課方式,讓學生樂於學——這是張老師提高課堂抬頭率、參與度的兩大「法寶」,而她在課堂上的「專業」與「隨和」為她在學生中贏得了一個親切的稱呼——「巍姐」。
課堂上張老師拿出一張百元大鈔
讓學生討論其在不同環境下的價值
長年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張老師深深覺得:思政教育,應當將課堂延伸到45分鐘之外。如何實現與學生在45分鐘課堂之外的「面對面」?張巍老師對此最初的探索是「思修沙龍」與「集體慈善拍賣」活動。「當時我每學期都會在學校1906咖啡館包幾次場,或辦沙龍或搞義賣,」張老師說,「當時效果很好,同學們增強了交流,有了歸屬感。」但幾個學期後,張老師覺得模式需要有所改進,「一直集中在一個時間段的話很多同學沒法參加,而且現在的95後學生需要的可能是更精細的輔導,更平等的對話。」
張巍老師決定投入更多的私人時間到「思政第二課堂」中。「剛開始是周一的下午有空,我告訴學生可以來找我面對面談心。」這是「周一下午茶」開始的契機,「後面逐漸發展成為每周一都有學生來找我,索性我就將這塊時間騰出來專門用於學生輔導。」張老師介紹到,「如果有私人問題,可以單獨和我預約,如果沒有單獨的問題大家就一起聊,什麼問題都能聊,沒有特別的規定,非常開放。」
張老師的「思政第二課堂」規模雖然縮小了,但頻率提高了,與學生的對話更入心了。「在一個輕鬆的氛圍裡聊天,感覺就像是和朋友相處,又覺得是一個有經驗的長者在指點你。對自己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這是參與「周一下午茶」活動同學們的共同感受。
從45分鐘課堂內到45分鐘課堂外再到網絡新媒體,對張巍老師來說,所有平臺都可以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目前,張老師有一個容納了幾百個不同專業學生的線上互動「思修群」,裡面都是張老師的「忠實粉絲」。人生感悟、求職求學、情感困惑、理想追求……成長的喜悅與煩惱,在這裡都可以分享。張老師說:「有時下了晚課到家後與學生互動到12點多,還是會有學生搶著發言。」
能動學院2014級的徐佳琦說:「我最感動的是有一次自己心情很低落。正好此時張老師在群裡@所有人,說無論你認不認識她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和她聊聊,隨時都可以聯繫她。這句話仿佛一股暖流溫暖了獨自一人在外的我,覺得有一個亦師亦友的人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可以伸出手拉你一把。」
45分鐘課堂內外也好、新媒體陣地也好,張巍老師特別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們在上理工找到歸屬感,找到家的感覺,「這是我做老師的本分。」張老師說。
一聽說記者想要搜集張老師的素材
qq群中滿是學生對張老師的表白
除了對學生傾注關心、愛心,張巍老師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著周圍的同學——「思修沙龍」、「慈善拍賣」、「周一下午茶」,這些活動的組織費用基本都是張老師個人負擔的。張老師還熱心於公益,她長期資助了幾名孤兒,也常常貼補家庭困難的學生。這樣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讓學生發出感嘆:「從張老師身上,我懂得了如何正確看待金錢。」
「我在大二的時候認識的巍姐,轉專業時糟糕的心態、保研時巨大的壓力,都是巍姐幫助我一一化解的。」能動學院2013級的郜鴻宇說,如今他已被確定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研究生,「我永遠忘不了巍姐給我準備的保研規劃,為我買的許多面試的服裝和那些鼓勵我的話,可以說沒有巍姐就沒有現在的我。」
是老師還是姐妹?
「張老師,我家孩子快崩潰了!」這是張巍老師上個月晚上9點多,接通來自學生媽媽的電話時聽到的第一句話。「我當時很焦心,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張老師說。後來才了解到,這個成績很好的女孩子因為抗壓能力太差,一件生活中的瑣事,她卻幾近崩潰,家長無法消解,只得求助於張老師。「當天晚上12點多我就聯繫那個孩子,第二天約了見面,談了一個早上,給她做了基本的疏導,教她一些減壓的方法,現在學生已經好多了。」張老師欣慰道,「家長後來一直感謝我,說因為有我這樣的老師,她很放心把孩子交給上理。」張老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在張巍老師的課堂、活動之外,還有許多學生另約時間,為的就是和「巍姐」聊聊天。與其說是張巍老師的育人形式吸引人,不如說這是源於張巍老師本人的魅力。「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我希望能夠做善良的引路人,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對教師自身不斷地修煉。」張老師如是說。
上海理工大學
2.投稿地址:bbs302@us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