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為什麼一個不受寵的朝鮮公主為其殉情?

2020-12-24 叨叨歷史二三事

近代中國的風雲人物怎能不提袁世凱?他立的功是大功,過也是大過,當然這裡我們不提他的功過是非,我們只來看看他的家庭生活。

袁世凱死後,其中一位朝鮮籍的妾自殺殉情。這位妾姓金,也有稱閔氏。她是朝鮮皇族人,小名叫碧蟬,朝鮮明成皇后的表妹。小時候被朝鮮王妃母家收養了,做了閔氏的養女。也有說她是朝鮮公主,不過以訛傳訛罷了。

為什麼袁世凱能娶到朝鮮女人?這就與他12年的朝鮮歲月有關了。

袁世凱聲名鵲起應該感謝朝鮮,一場朝鮮政變讓袁世凱嶄露頭角,從此官運亨通。並且娶了三個朝鮮小妾。可以說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1882年6月,鄰國朝鮮發生了壬年兵變。朝鮮高宗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罡應趁著兵變奪權。並同時殺了一些幫助閔妃訓練軍隊的日本軍官,日本派兵進朝鮮,要求朝鮮賠償。閔妃請求清廷出兵平亂。

作為宗主國,光緒帝下旨,派吳長慶的部隊慶軍去朝鮮平息動亂,袁世凱跟隨東渡朝鮮。

到了朝鮮後,袁世凱因「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被報以首功。因為他捕獲了大院君並把他押回天津,8月底,又悉數清理了大院君餘黨勢力,大院君政權徹底垮臺,閔妃政府重回政治舞臺。

為了感謝袁世凱,閔妃就把她的表妹金氏嫁給了袁世凱,因為是籠絡感謝,所以金氏與袁世凱的婚姻就是一場政治聯姻。

隨後,年僅23歲的袁世凱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並且很得人心。1884年,袁世凱被封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的太上皇。

後來袁世凱回國,當然金氏也就跟著回來,袁世凱妻妾眾多,說是一妻九妾,也有說不止十個,有15個之多。

可為什麼就金氏殉情?其實沒那麼深情,是金氏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唯有一死解脫。

金氏

袁世凱的封建思想濃厚,非常欣賞封建官員的一妻多妾制度,而且身體力行。他曾經洋洋自得的說:「從前鹹豐帝有四個美人,我卻有十多個呢。」

原配夫人于氏,比袁大兩歲,兩人感情一般般,袁世凱又好色,當然源源不斷地納進不少美人,他納妾沒多高要求,要麼漂亮,要麼能持家。

先介紹一下袁世凱的各位小妾:

(一)閔氏:小名叫碧蟬,就是殉情這位。(二)黃氏:綽號小白菜,和袁世凱是同鄉,她是豆腐作坊黃氏之女。(三)何氏:蘇州商人的女兒,小名阿桂。(四)柳氏:小名三兒,天津韓家班名妓。(五)洪氏:洪述祖的妹妹。之前還有一個第五小妾名叫紅紅,也是勾欄中人。袁世凱在做魯撫的時候,紅紅和男僕私通被袁世凱發現,然後殺掉了。(六)範氏:袁世凱的同鄉,袁侞媼的女兒,小名鳳兒。(七)葉氏:揚州人。父親叫葉巽,是候補河南知縣,父親死後家道中落,葉氏就被轉贈給袁做妾。(八)貴兒:盛氏的婢女,姓名不知,小名貴兒,揚州人。(九)大小尹氏:最初都是六姨太洪氏的丫鬟,她們是同胞姐妹,但不知道是哪裡人。(十)汪氏:袁世凱同鄉,榜人之女。(十一)周氏:杭州名妓,擅長作詩,別號憶秦樓。(十二)虞氏:原本是袁家的侍婢,小名叫阿香,姓氏不詳。(十三)洪氏:洪述祖的侄女,小名翠媛,和六姨太洪氏還是姑侄。

妻妾成群

重點說說這位金氏的命運。

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芬曾經說道:

「我父親原定娶朝鮮李王妃的表親金氏一人為妾。可是,在金氏嫁過來的時候,還帶來了兩個陪嫁的姑娘,閔氏和吳氏。我父親就一併收她們為姨太太,並按她們年齡的大小,排定吳氏為二姨太,金氏為三姨太,閔氏為四姨太。還因為這三個人都是在大姨太太手裡娶的,所以我父親就讓姨太太沈氏 負責教導她的責任。」

金氏本以為是嫁過來做袁世凱的正室的,不料過門後,她不但做不成正室,她帶來的兩個陪嫁丫頭反倒和她一起被袁世凱收為姨太太。所以整天鬱鬱寡歡。同時在她頭上,還有一個被袁世凱當作「太太」看待的大姨太太沈氏。

這位沈氏大有來頭,原是蘇州名妓,是袁世凱落魄時的知己,沈氏「慧眼識英雄」,資助袁世凱去獵取功名,並備酒送行,袁發誓決不相負。袁發跡後,果然娶沈氏為姨太太。因為「第一夫人」于氏懦弱無能,上不得臺面,袁便把沈氏作為「太太」看待,在一些外交場合中,沈氏也常以太大身份出現。袁還讓她管家,並讓兒女們稱沈氏為「親媽」(沈未生子女),可見袁對她寵愛的程度了。

這三位朝鮮小妾也是沈氏負責管教。

金氏當時才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在那樣的情況下,她只有逆來順受,但心情肯定痛苦的,由於精神苦悶的重壓,使她成為一個性格古怪的人。

一方面,似乎脾氣很好,對家裡所有的人都很和氣;另一方面,卻會因為偶然的原因,一語不合就鬧起氣來。有一次袁世凱和她在瀛臺下圍棋,她居然把棋盤、棋子全都扔到湖裡去了。她這種古怪脾氣,也表現在對女兒和丫頭們的責打上。

她的「重男輕女」的思想相當嚴重,所以對待女兒比對待兒子要厲害得多。她有時毒打起丫頭來,那就更加厲害了。

金氏皮膚很白,很美麗。但是,她神情木然,似乎永遠沒有高興的時候。她不但對女兒沒有什麼親熱的表示,就是袁世凱有時候到她房裡去,她也是刻板地對坐在那裡。有時候,袁世凱談到高興之處,她雖然也陪著微微一笑,但笑過之後,立刻把笑容凝住。

因為遠離家鄉,她在過年、過節和生日的時候,總是暗暗地哭泣。她隨袁世凱來到中國後,除了與家人鴻雁傳書外,從沒有回過一次朝鮮。

她的父母為她做了三姨太十分痛苦。後來,她又要隨袁世凱離開朝鮮,父母更是倍加傷心,特別是她的母親看到自己的愛女迢迢萬裡地到一個陌生異地去生活,今後恐怕一輩子也難得見面,因此悲痛和思念的情感,就交織在這個老人的心中,竟然投井自殺了。

她父親既痛心於女兒的遭遇,又看到老妻因為戀女心切竟自尋短見,悲痛得吐血,六天後也就死了。

失去雙親,可想而知,金氏有多麼痛苦。而在袁府,袁世凱妻妾成群,她也不受寵愛。

金氏為袁世凱生了五個兒女:次子克文、三子克良、三女叔禎、八女(早亡)、十女思禎。

金氏在死前的頭一天裡,對親兒子克文說過兩件事:她過門不久,大姨太太常對她進行虐待,有一次,把她綁在桌子腿上毒打,以至於終生經常性的疼痛,而且不能伸直。 

作為三姨太,她鬱悶痛苦,雙親的離世、大姨太的虐待讓她對生活的世界產生了絕望。袁世凱在世時,因袁十分善於處理同妻妾間的關係,所以她還尚有一絲寄託,袁世凱一死,對她而言是沉重的一擊,她感覺也沒念想了。也是她最終自殺的原因。

她臨死前,枕邊放著一封信,摘錄部分,以饗讀者。

於後及諸姊妹公鑑:碧蟬無狀,當今上升遐之日,不能佐理喪務,分後及諸姊妹之勞,竟隨今上而去,蟬雖死,亦弗能稍贖罪戾。然在蟬自揣,確有不可不死之勢與理。憶今上在日,嬪妃滿前,侍女列後,雖一飲一食,一步一履,悉賴人料量而承應之。今茲鼎湖龍去,碧落黃泉,誰與為伴?形單影隻,索然寡歡,安得不悽然淚下者乎?蟬年甫及笄,即隨今上,頻年以來,早經失寵,然既邀一日雨露之恩,即當竭終身涓涘之報,無如畢生願望,迄未克償。輒嘗自矢,蟬縱不能報效於生前者,終當竭忠於死後,茲果酬蟬素志矣。夫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蟬當日讀白香山長恨之歌,未嘗不嘆明皇與玉環,其愛情何如是之深且摯,蟬何人斯,既極愚陋,且又失寵,敢冀非分想哉?不過欲追隨今上於地下者,聊盡侍奉之職務已耳。……零涕書此,罔知所云,尚乞矜而鑑之!

信中說她自己早已失寵,活著又不能分擔其他妻妾的家務,不如在陰間盡心照顧袁世凱。說得悽婉纏綿,讓人感動惋惜啊。         

相關焦點

  • 袁世凱有妻妾10人,他去世後,不得寵的朝鮮公主為何要為其殉情?
    袁世凱去世後,他的妻妾們為了生存,大多數都自謀生路,但唯獨不得寵的三姨太卻為了袁世凱殉情。朝鮮王室的公主是如何成為袁世凱三姨太的?袁世凱一生之中身邊從來不缺少女人,有歷史記載的就有一妻九妾。而在九房姨太太中,三姨太的身份就比較特殊,她是朝鮮王妃閔氏的表妹金氏,也就是說三姨太是朝鮮王族之人。
  • 他一生娶了一妻九妾,盡享齊人之福,死後朝鮮公主為他殉葬
    袁世凱能在動蕩的民國時期,成為一個呼風喚雨的人物,自有他能力過人之處。在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治理家庭的方面看出來。袁世凱不僅會打仗帶兵,在家庭方面也是享盡了齊人之福。他五短身材,體型肥胖,論長相,真不是能讓女人一見鍾情的主,但他有一妻九妾,子女就幾十個,孫子輩的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和皇帝的三宮六院沒法比,但是比起跟他同時期的人物,他已是讓天下男人羨慕的啦。
  • 袁世凱死後,他的三十二個子女和十位夫人都落得怎樣的結局?
    三姨太金氏袁世凱在清末年間曾任駐朝商務代表,在那裡娶了出身貴族的金氏,陪金氏出嫁的兩個姑娘後來也一併被袁世凱納為妾。有傳說她是朝鮮閔妃之妹,也有說法她是朝鮮公主,袁克文亦稱其為「三韓望族」。但據袁世凱家書顯示,她其實是一名婢女,叫金月仙,本名雲溪,與袁世凱私通後被「暗納」為妾。
  • 袁世凱企圖把朝鮮變為一個省,為什麼李鴻章卻拒絕了這個提議?
    袁世凱當時很年輕,跟隨吳長慶的部隊平定兵變後,便被留在朝鮮,協助朝鮮處理軍國大事。只能說袁世凱在朝鮮艱難地維持著宗主權,有效地遏制了日本的入侵。不過袁世凱也知道日本人野心不小,一步步在蠶食,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他多次建議在朝鮮設省,加強對朝鮮的控制。
  • 袁世凱死後,有民國曹植之稱的二兒子袁克文結局如何?
    1919年6月6日,稱帝失敗的袁世凱在憂憤交加中病逝。袁世凱一死,被禁足於雁翅樓的袁克文也終於獲得了自由之身。袁克文是袁世凱的第二子,其生母金氏出身於朝鮮安東外戚大族,家裡出過很多嬪妃。袁克文出生於朝鮮,袁世凱在朝鮮任職時,朝廷規定官員不得在國外娶妻生子。袁世凱就把袁克文過繼到了自己的妾室沈氏名下。沈氏無子女,對於袁克文非常寵溺,簡直是有求必應,百依百順。袁世凱對這個兒子悉心栽培,邀請名師教導,袁克文也十分聰明,有讀書過目不忘之本領,文章也做得非常好,袁世凱的很多文件、信箋都由他代筆。《北洋畫報》稱讚袁克文「瀟灑風流、馳騁當世」。
  • 朝鮮甲申政變後,李鴻章為善後走了一步臭棋,袁世凱也憂心忡忡
    袁世凱因為在甲申政變中的出色表現,深受李鴻章賞識,被任命為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等同三品道員,成為朝鮮實際上的「太上皇」。閔妃對袁世凱的救命之恩也非常感激,將表妹金氏嫁給了袁世凱。甚至還有野史說,閔妃自己也和袁世凱發生了地下戀情。此事當然找不到實證。
  •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不可避免分裂?為何接班人不姓袁?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並沒有迅速分裂為各大軍閥。這是有一個很複雜的政治過程的,只不過歷史已經發生,而且在我們看來那幾年就像過眼雲煙一樣,頃刻之間達成了。我們都知道袁世凱在當上大總統以後,妄圖復闢帝制,當然這在當時也並不是袁世凱腦袋一熱拍腦門兒決定的。
  • 為什麼慈禧剛死載灃就要誅殺袁世凱,為公還是為私?
    為什麼慈禧剛死載灃就要誅殺袁世凱,為公還是為私?作者:金滿樓 來源:水煮歷史本文摘自《天命所終:大清帝國的衰亡》,金滿樓(著),北京紫雲文心圖書越是失去的,就越想奪回來。清末新政以後,從官制改革到預備立憲,漢人的勢力在不斷壯大。特別是袁世凱,其年富力強而又黨羽甚眾,皇族親貴們怎能不憂心忡忡。
  • 袁世凱突然猝死並不意外,究其原因就一個字
    百日皇帝袁世凱下臺後被活活氣死,這是坊間傳說,不足為信,但既然有傳說,還是有那麼一點根據的。袁世凱猝死的病因是尿毒症,這個毋庸置疑,《袁氏盜國記》中已經很明確了記錄了中醫劉竺鑑、肖龍友、法國西醫救治過程以及最後宣布死亡病因。
  • 八卦 袁世凱與明成王后究竟有怎樣不可告人的曖昧糾纏
    ,一點也不象後來的矮胖子,在吳1885年去世後,升任為大清國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袁世凱設計幫助韓王和王妃明成王后也就是閔氏除掉政敵大院君,得到了朝鮮最高統治者的賞識,當時執掌朝鮮大權的其實是閔妃,她聽從袁世凱建議,組建義勇團,並任用袁世凱為練兵大使,使義勇團成為維護閔妃統治集團統治的重要力量。
  • 5本女主是不受寵公主的古言,《滿級綠茶穿成小可憐》超好看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推薦5本女主是不受寵公主的古言,她看盡人情冷暖,卻被他疼寵入懷(標題為第二本)第一本:《滿級綠茶穿成小可憐》作者:春刀寒書評:重生古言,看著好爽,女主上輩子是滿級綠茶,死後穿越到古代,穿成不受寵的五歲小公主,媽媽是不受寵的妃子,因為哥哥是傻子惹了皇帝厭棄
  • 《霸王別姬》袁四爺原型,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不願繼承江山的蠢貨
    《霸王別姬》中一個特別的角色——沒落貴族戲痴袁世卿。為程蝶衣而生,為京劇而死的袁四爺,可謂說是最霸氣的戲痴了。很少有人知道,袁四爺的原型是民國的袁克文,袁世凱的兒子。這個人的一生所經歷的遠比劇中的角色更精彩。
  • 袁世凱自省:責任在《順天時報》?
    這些文字是否真是袁世凱的手跡,未考。袁世凱那個時代作文,一般不做標點的。這一大段話,標點分明,且按公曆紀年落款,故有點疑問。但歷史學家周谷城老先生曾親口告訴過我,他是主張寫毛筆字標點的,並說明此舉是有來歷的。這麼說來,是不是真跡,並不重要了。袁世凱寫完這些個字以後,不久就去世了。歷史書寫的是,袁世凱倒行逆施,在國民的一片唾罵聲中一命嗚呼了。他為什麼寫下這幾十個字?
  • 《天龍八部》:喬峰死後,阿紫為何要為他殉情
    她心腸惡毒,殺人如麻,恍如一個「混世惡魔」讓人膽寒。可是,最終她卻決然的抱著喬峰的屍身,為他殉情。她為何要如此瘋狂?其實這還得從阿紫的身世講起。阿紫是段正淳與阮星竹的私生女,自小就被她的母親拋棄。星宿派是一個魚龍混雜、烏煙瘴氣的邪門歪道。阿紫長在那樣的環境下,不管是為了自保,亦或者是為了更好的活著,都不得不變得心腸惡毒,失去良善。可是,誰想一生下來就如此惡毒,誰不想一心向善。只是,阿紫在那樣的環境下做不到罷了。
  • 袁世凱死後,前後折騰多少天?治喪花費的75萬元是從哪來的?
    【袁世凱死後,治喪場面有多大?抬棺最多需要多少人?】袁世凱稱皇帝後,因全國上下的反對,最後氣惱成疾。「夜間失眠」,「喜怒不定」,時而暴跳如雷,時而呆若木雞。雖經中西名醫多方醫治,三兒媳「割股療親」,都無濟於事,最終於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一命嗚呼,終年57歲。
  • 辜鴻銘罵袁世凱比誰都狠,為何袁世凱不殺他?一句話道出真相
    士兵們見此情形,必只知有你而不知有國家,一上戰場,將士各為自己的領兵統帥而戰,臨陣時一定彼此不相救顧。如此一來,即使步伐齊整,號令嚴明,器械嫻熟,也不可能打勝仗。因此說:練兵的秘訣,第一是尊王。"袁一時大窘下不了臺。
  • 袁世凱為什麼要稱帝?
    香爐裡青煙嫋嫋,彎彎曲曲的衝房梁而去,猶如袁世凱躁動不安的內心。他用胖胖的手猛然拍了一下光頭,口中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做皇帝到底對不對?」袁世凱不禁陷入沉思。當天上午,由全國選出的1993名國民代表齊聚,對共和制更改為君憲制進行投票,結果不出意料,1993名國民代表全票通過施行君憲制,並懇請袁世凱就任中華帝國皇帝。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並非袁世凱而是李鴻章!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56期:繼續回歸劇情,我們把時間線往前倒,在《走向共和》第一集中,袁世凱從朝鮮跑回北京,求見李鴻章。在門口接見袁世凱的就是馬三俊,袁世凱還親切地稱呼他是「三俊兄弟」,足可見馬三俊在李鴻章府上的地位。
  • 袁世凱和司馬懿同樣是「偷天換日」,為何唯獨袁世凱成為歷史笑柄
    為什麼二人同樣是偷天換日,也同樣是竊取了皇權,為什麼下場卻不同?而袁世凱成為歷史笑柄,而司馬懿卻安然無恙,死後,也被子孫追王拜帝。成為歷史的一段佳話。,並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將1916年設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