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是成功者的重要人格特質

2021-02-06 親子百課


深兒童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金韻蓉發表了《社會力的培養》的主旨演講,金韻蓉在會上表示,父母也許可以在每一個階段帶著你的孩子走過,但有一個東西能夠幫助他一直維持成功的生活,這個東西就是「社會力」,也就是成功者的人格特質。社會力聽起來會覺得很高調,比如說善良跟感恩的心,要有紀律跟責任感,要有勇氣跟進取,誠實,正直,但最重點的要關注在紀律跟責任感。

金韻蓉認為,我們必須跟孩子共同討論後做決定。只有孩子最清楚,我能夠做到什麼東西,我不能夠做到什麼。一旦設定的紀律,大人和孩子都要遵守。我們都以為孩子不懂就做了規定,現在很多父母跟孩子籤訂的契約,就是「以民主之名,行暴政之實」。

以下為金韻蓉演講,內容根據速記整理,有刪減。

我自己是一個36歲兒子的母親,我特別有資格告訴你們,一個父親或是母親在面對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的擔心、焦慮,或者是關心,這些是永無止境的:在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們擔心他長的夠不夠高,奶吃的好不好;學習的時候我們擔心他學習夠不夠好,能不能考到好的學校;從學校畢業以後,我們會擔心他的工作好不好,能不能有成就,工作有沒有發展。

我們又擔心他能不能遇到適合的另一半,結婚以後這個家庭能不能幸福;到了中年以後我又要擔心他的小朋友將來會怎麼樣,他的健康會怎麼樣,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家長,我們的擔心是永無止境的。

在每一個階段,對孩子的擔心都會有所不同,但是你會發現,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東西貫穿其中。我是一個臨床心理治療師,我總會遇到爸爸媽媽帶小朋友來找我,大部分的媽媽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的孩子沒有辦法好好學習,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等等。

我總是跟這些爸爸媽媽說,也許你熬過他學習的階段,但是你開始就擔心他能不能夠維持在一個生命品質上,生命品質和生活品質只是考到一個好的大學我從名校畢業,有可能我對於挫折的忍受度比較低。也許我很會學習,我是學霸,但是我在辦公室裡,我躲不過辦公室政治,因為辦公室的政治對我孩子來講太詭譎了,我應付不了。也許他很成功地成為學霸,有了很好的工作,但是他躲不過情商,可能他在戀愛的時候遍體鱗傷;也許他戀愛很成功,但是他結婚以後他處理不好婚姻關係。

你可能可以在每一個階段帶著你的孩子走過,但是你會看見,有一個東西能夠幫助他一直維持生命品質或者是成功的生活上面,這個東西就是「社會力」,也就是成功者的人格特質,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東西。

社會力聽起來會覺得很高調,比如說善良跟感恩的心,要有紀律跟責任感,要有勇氣跟進取,誠實,正直,所有的東西我相信爸爸媽媽都能夠理解,但我今天要把重點關注在紀律跟責任感。

說到了社會力,就說到了0到6歲兒童大腦的發展。事實上在0到6歲的時候紀律跟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剛剛好是必須由父親參與。

很多人會問我說,父親的責任是什麼,母親的責任是什麼?我更願意說,媽媽的責任更多的是情感支持,孩子回家以後一推門肯定會說,媽媽我回來了;很少孩子會說爸爸我回來了。如果北漂到北京打電話回家,你爸接的你沒有不開心,你聽到你爸爸的聲音還是很高興,但是寒喧幾句會說,我媽呢?我們往往還是想跟媽媽說話,媽媽是更多的情感連接,溫柔的角色,爸爸是一個定立規則、原則、大方向,宏觀的一個角色。爸爸會更勇敢,可能會更具有責任感,爸爸是原則跟價值觀的制定者。但是不管你今天誰扮演了哪個角色,0到6歲都是關鍵。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一看,我們該怎麼做幫助孩子擁有這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力,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規則跟責任感。

我要給出幾個重要的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我們在定立責任感跟規則的時候,你必須根據兒童個別的發展進程,而不是根據父母的主觀意志,這一點太重要了。常常有些人覺得說我是一個民主的家庭,我們家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商量,但是如果你真的裝一個針孔的攝像機,裝一個沒有發現他們隱藏的攝像設備的時候,你往往會發現這個規則,或者我要求的東西,其實我早就已經規定好了,我不過講民主之名,實際上行暴政的事實,因為已經規定好這麼做。

我必須要了解兒童個別的發展歷程。我自己是一個臨床兒童心理治療師,我也是一個用嗅覺做心理治療的芳香療法的治療師。舉兩個最簡單的人格特質的區別,一個是植物的小種子,一個是一棵大樹,這兩個都能最終萃取出精油。小種子不用做什麼事情,就可以飛到好遠的地方,所以它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活動力比較強,能夠安定地坐在一個地方的時間比較短,這是他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這不是他故意的。

小種子他有非常棒的想像力,它有很多的創造力,有很強的生命力,他可以隨著風飄了很遠,在巖石出都能長出一棵樹來。尤其是有一個二胎的姐姐妹妹或者是哥哥弟弟,他們是埋在土裡的根的話,這個會飛的小種子就特慘,因為他可能沒有辦法坐在那個地方看繪本超過十分鐘以上,因為他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這是他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

如果種子好,能夠熬過小學階段,到了初中以後就看見他發光發熱,因為他有非常棒的邏輯思維的能力,他對於三維的空間、四維空間的理解力、想像力也特別棒,有非常好的表達能力。這些種子需要熬過小學的階段,要不然小學的階段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媽媽拿一個小棍子,壓著小種子在那個地方:你不準動就得在那好好學習。好多小種子原來特別美好的,那些與生俱來的特質就在小學階段,就被父母給壓抑掉了。

跟他相較埋在土裡的根的種子,在小學的時候享盡優勢,因為它埋在土裡可能需要18級的颱風才能從土裡挖出來,把這棵大樹連根拔起。他們有特別好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跟能力,給他一個繪本,可能坐在那個地方一個小時都不會動。爸爸媽媽就會覺得他好乖,他很向上努力。但是作為一個小根埋在土裡,他太安於現狀了,所以他缺乏想像力,缺乏行動的能力,更缺乏一種冒險或者是創造的能力。

所以當他到了初中以後,這些紮根的小種子的劣勢有可能就會出現,比如說我們有一個特別好的機會,要到美國去參加夏令營,或者是到雲南參加夏令營,結果小種子一聽說要出去了,特別開心,因為這是他最厲害的地方,他能夠飛很遠就很開心。但是原來特別乖的生根的小種子缺點就出來了,說不想去,我就喜歡待在家裡,不願意去嘗試。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好挫折,就會覺得這個孩子不夠勇敢,不夠獨立,但實際上這是他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

所以我每次在跟爸爸媽媽講話的時候,我都會讓爸爸媽媽明白什麼叫做因材施教。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說因材施教,但我們真的沒有因材施教。我們眼前有一個標準的孩子,這個孩子必須滿足這個或那個條件,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每一個孩子獨立的人格特質。

這個責任並不完全在學校和老師,學校的老師要面對40個學生,或者50個學生,他不可能發現每一個孩子獨立的人格特質,但是做父母的要看見你孩子到底他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是什麼。對於頂多坐15分鐘的小種子,你就坐好15分鐘,15分鐘以後允許出去玩,再回來乖乖的坐15分鐘,這樣他學習的結果與他自我成就的動機,對於自我能力絕對是正向的。

如果你壓著他坐在一個地方,不斷地在他腦袋上貼上一個標籤「壞孩子」,就不是積極的現象。我特別怕有的媽媽拎著孩子到我面前,說這個孩子是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專注,每一次媽媽對孩子的指控都會在孩子身上貼上標籤,讓孩子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非常可惜。

我們規定孩子讓他寫作業,規定孩子要遵守哪些原則的時候,必須要知道這是他的發展現實,而不是根據我的主觀意志。

我們必須跟孩子共同討論後做決定。只有孩子最清楚我能夠做到什麼東西,我不能夠做到什麼,我們都以為孩子不懂就做了規定。我常說要父母跟孩子籤訂的契約,就是以民主之名,行暴政之實。契約必須是跟孩子討論過的,8點半要洗澡,孩子說能不能8點40,你說好,那就是8點40;如果孩子說9點,你說8點半大家討論一下,8點45,這樣可以嗎?一定要經過討論才能規定一個原則,才能讓他去遵守。

再接下來「一旦設定的紀律,大人和孩子都要遵守」。如果我們籤訂契約,所謂的契約的精神,就是雙方都要遵守。但是往往我們的大人籤了契約以後——你必須遵守,我看心情而定。

比如,有的時候我今天特別開心,過年你吃飯的時候可以喝可樂,但是今天我不開心你就不能喝可樂;平常我說你只能吃一球的冰淇淋,但因為爸爸今天升官所以你可以吃兩球。你要先給孩子說明白了,今天之所以不遵守的原因是因為什麼,而不是我說可以不遵守,就可以不遵守。

我最容易聽到孩子說的話,就是他說媽媽說話不算話,我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孩子最喜歡說的第二句話就是「不公平」,他們的心裡有一把尺子,有一個天平。這個天平不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把這個天平打破了。

最後一個建議是,儘管放手很難熬,但是一定要頭皮撐過去。父母有管教的責任,有養育的責任,我們對孩子的未來也許比對我們的未來更在意。難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不信任我們的孩子,往往會覺得孩子可能做不到,或者哪怕孩子做得到,我又擔心是不是我定的規矩太深了。我們傳遞給其他的東西可能讓孩子覺得你不信任我——孩子會覺得,不相信我會做得到,你覺得我做不到,那我就做不到。所以有可能你還沒有放棄,孩子就放棄了。

不管我今天給出什麼樣的原則,我還要再說一遍,第一個原則是最重要的。我特別希望能夠跟手機前面的年輕的父母們說,沒有人比我們更愛我們的孩子,也沒有比我們更關心我們的孩子。我最近剛寫了一本書《孩子你可以更勇敢,如何面對校園霸凌》霸凌孩子的不是學校的小霸王,其實我們也是霸凌孩子的中的一員,我們的霸凌是我們要求孩子超出了他們能做的範圍,可能是我們用我們的失望,對孩子的不滿意,我們的挫折,精神上的暴力來霸凌我們的孩子。

最後我想說,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我們更愛我們的孩子,沒有誰比我們更願意保護我們的孩子,所以讓我們尊重他們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因材施教,愛他,相信他,陪伴他一起成長,謝謝。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二)人格結構/簡述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因此,特質結構也就是人格結構。他對特質的分類繼承並發展了奧爾波特的特質分類,提出了心理元素周期表: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地區、某一群體、某一社會中各成員所共有的特徵;個別特質是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特徵。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
    他對特質的分類繼承並發展了奧爾波特的特質分類,提出了心理元素周期表: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地區、某一群體、某一社會中各成員所共有的特徵;個別特質是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特徵。2.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彼此關聯的可以觀察到的特質,不是一種解釋性概念。根源特質是行為的內在根源,它們是個體人格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支配個人的一貫行為。
  • 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首先,奧爾波特區分出個人特質和共同特質。個人特質是某個特定的個體所具有的那些特質,故而又稱獨有特質。共同特質是許多個體共有的那些特質。這兩種特質的區別主要取決於被說明的對象。任何群體都能用它的特質加以描述。例如,可以把一個群體描述為守時的、懶惰的或勤勞的群體。
  • 人格特質的分類
    核心提示:人格特質指的是我們自身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中會保持一個比較一致的行為方式。人格特質是我們組成人格所必須的一個因素,可以引導人的行為,會讓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種類的環境等保持相對一致的反應。人格特質的分類   人格特質指的是我們自身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中會保持一個比較一致的行為方式。
  • 認識自身的人格特質,做一個成功的職場人!
    人格特質決定你在職場上能否成功作為一個職場人,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除了跟自身的智力高低、掌握技能的多少有關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身的人格特質。研究表明人格特質對一個人的工作績效有密切的關係,而高工作績效通常是職場成功人士的重要標誌之一,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職場人,我們必須對自身的人格特質有清醒的認識。人格特質通常是一個人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特徵,描述的是在各種情況下都保持不變的個人行為方式。它常被用來評判一個人與他人相處的方式。職場中最常聽到的話反饋就是:「她/他性格很好,我喜歡跟她/他一起工作!」
  • 什麼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質是如何形成的?看完這篇豁然開朗
    壓抑的人格特質造就壓抑的人,開放的人格特質造就開明的人。——題記一些先天的因素對我們人格的影響被低估了;同時,我們還沒有形成記憶時的人生最早期的關係和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往往會被我們忽略。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人格,指的是人們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顯現的自身在思想、價值觀、社會關係、行為模式、情感體驗等各個方面的大體趨勢,以及在這些方面上與其他個體之間的差異。眾多研究者認為,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先天因素在人格形成過程中其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 《人格障礙(六)———強迫性人格特質》|《如何與怪人相處》系列
    小C的完美主義,對細節完善的追求,是強迫性人格特質的體現。按照歐洲心理障礙診斷標準,具有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往往1.在做事的時候過度的關注細節,而忽略整個事情的關鍵。2.完美主義的傾向,會耽擱任務的完成。由於遲疑,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往往無法做出決定。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如何正確看待高敏感型人格的特質
    - 想像,另外一種可能 - 如何正確看待高敏感型人格的特質高敏感型人格的人
  • 關注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
    對於雙相障礙患者而言,邊緣型人格特質的存在及其嚴重度與雙相障礙病程顯著相關,尤其體現在有此類特質的患者起病年齡更早,存在酒精誤用史的比例更高;即便僅存在一種邊緣型人格特質,也與雙相障礙臨床轉歸更差顯著相關。
  •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卡特爾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B.Catl)受阿爾波特的影響,從1946年開始研究性格特質的分類。他認為特質是建造性格的磚頭,並將性格特徵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性格特質根源特質是決定外顯行為的潛在變量,潛隱在表面特質背後並支配著表面特質,是人格的本質。
  • 《第五人格》畫家特質是什麼 新求生者畫家特質效果介紹
    導 讀 第五人格將在近期為玩家們帶來一位新的求生者-畫家,那麼這位新求生者有什麼特點呢?
  • 蒙格斯智庫:名字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嗎?
    意思大概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或外貌是跟這個人名字的內涵是有關係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的人格特質。例如,我們往往會認為名字中帶有「磊」字的人性格比較沉穩,名字中帶有「靜」字的人性格會比較安靜內斂。那麼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是否真的跟名字有關呢?Sidhu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與他們的名字無必然關係,但名字會影響到他人對自己人格特質的判斷。
  • 你以為,孤獨是了不起的成功者特質
    一個問題:「請選出你認為成功人士最重要的三大特質?」我給出了十個特質可選,結果發現:「孤獨的」這一特質的選擇率遠遠甩開了傳統優良特質如「有恆心的」,「聰明的」,「有遠見的」等,高達78.8%的人認為「孤獨的」是成功人士最重要的三大特質之一。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4 五因素模型 & C5 對特質論的...
    B6 人格特質理論C4 五因素模型一、大五模型/簡述人格因素模型(一)基本假設格爾頓最先提出了詞彙假設的觀點。詞彙學研究取向的基本假設是:每一種文化下的自然語言包含了所有能描述人格的維度。(二)基本結構1.外傾性也稱外向性,指人們活動能量的強度與數量。其一端是極端外向,另一端是極端內向。外向者非常愛好交際,通常還表現為精力充沛、樂觀、友好和自信。內向者含蓄、自主、穩健。
  • 第五人格畫家技能 畫家特質介紹
    最近玩第五人格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畫家技能的怎麼樣?第五人格新求生者畫家艾格瓦爾登將於9月21日上線共研服,很多玩家還不了解畫家的特質和技能,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五人格畫家技能怎麼樣
  • 一分鐘快速測出你的人格特質
    我們都有自己的特質,個性可以作為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如何獨特地接近世界的基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格心理學家發現了一些趨同證據,表明一個人的基本人格可以歸結為五個廣泛的特徵維度。十項人格量表:多年來,專家已經開發出幾種衡量五大人格特質的措施。我們傾向於使用一個非常簡短的措施,稱為十項人格量表(TIPI),由Gosling,Rentrfrow和Swann(2003)開發。完成此項實驗只需不到一分鐘。對這項措施的心理測量學的研究證明了這項措施在多項研究中的有效性。簡而言之,它非常有效和有效!
  • 頂級交易員的十三項人格特質
    在金融交易這行,成功者總是極少數,因此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絕大多數人腦子裡的想法基本上都是錯的,他們的行動通常也都是錯的!成功交易家都是些異於常人的人,關於這一點他們與其它行業的成功人士並無不同。成為成功交易家還必須具備13項人格特質,一個交易者也許不能具備這些特質或者說優點的全部,但一定得具備其中的絕大部分,且他所不具備的那些不能對其交易成功構成重大障礙。
  • ...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層次理論
    神經系統最基本的活動方式反射是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作出的規律性反應,是心理活動產生的基本方式,是物質轉化為心理的重要機制。杏仁核對知覺和產生消極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厭惡學習中也很重要。扣帶回前下部與情緒加工有關,扣帶回後上部與認知功能有關。網狀結構對維持大腦皮層興奮水平、保證機體處於清醒狀態有重要作用。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對於特定的情緒來說,有三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