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辜負這一切。
大導演史匹柏在1998年執導了他人生的第一部戰爭題材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雖然之前的電影《辛德勒名單》也是以二戰為背景的,但那只是發生在集中營裡的救贖故事。而這次史匹柏的嘗試,對以往的此類電影都有了極大的突破。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小鏡頭,由3個攝像師手持攝像機拍攝,而非以往戰爭片多用大視角來體現場面的宏大。這樣充分刻畫了不同人物的內心,也體現出真實戰爭的殘酷。
但是,令小編不解的是,這部電影僅拿下那屆奧斯卡最佳導演,而最佳影片的獎卻被《莎翁情史》拿下了。然而,這並不影響大眾對於影片的認可,很多二戰老兵也為這部電影點讚,說它反映了二戰的真實。這裡小編為大家節選的是影片末尾部分的一段,米勒上尉中彈後,對瑞恩說的話:「別辜負這一切」。雖然只有短短的6個字,但小編認為這是本劇的精髓,寓意深遠。
90年代的美國,一位老人帶著自己的子女來到軍人公墓。他心情沉重的跪倒在一塊墓碑前,墓碑上的死亡日期是1944年。這時,鏡頭緩緩向前推,透過老人的眼睛來到那一年的諾曼第奧馬哈海灘。
此前有無數的電影表現過這個盟軍反攻歐洲的裡程碑事件,但從沒有人像史匹柏這樣表現,他沒有關注這場戰役的其他元素,而是完全聚焦在單個的人身上。他用了幾秒鐘,表現的一下登陸艇,接著就轉到了米勒上尉發抖的手上。他的這個缺陷,為後面的好幾處情節埋設了伏筆。
鏡頭拉出的是一張張迷茫的臉,這些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東西在等待著他們。米勒與霍瓦特中士向士兵們囑咐下艇之後的注意事項,仿佛一切都在計劃中。但真實的戰爭可不管你有沒有計劃,當登陸艇門打開的一剎那,死神突然就撲了上來。相信當時看到這一幕,很多同學都會跟小編一樣嚇一跳。從來沒看過這麼粗暴直接的戰爭片,一點徵兆都沒有,實力詮釋了什麼叫子彈不長眼,什麼叫血肉橫飛。一般來說電影中的人都會比較難死,怎麼也得喊兩句口號,打死幾個鬼子,但這場登陸戰裡,人如螻蟻,命如草芥。
這段奧馬哈海灘的登陸,其實跟拯救瑞恩的主故事線沒啥關係。之所以要有這麼一大段戲,除了表現戰爭的慘烈,最主要的就是初步塑造主要人物。米勒的臨場指揮才能,霍瓦特的老城,狙擊手傑克森的鎮定,軍醫韋德的勇敢與熱血,萊賓的機敏,梅利的憤世嫉俗,卡帕佐的感性,都通過細節予以傳達。登陸戰的最後一個鏡頭,落到了一位陣亡士兵的身上。他的背包上寫著瑞恩,這時候劇情才算正式展開。
瑞恩家的四個兄弟都上了戰場,分屬不同的部隊,這裡還有個小典故。之所以要把兄弟分開,是因為之前的太平洋戰爭裡,出戰艦被擊沉,上面有一家五個親兄弟全部陣亡。消息傳到國內引起輿論的震動,所以之後只要有兄弟出徵,就必須把他們分開,也就有了故事中瑞恩的三兄弟死掉,司令部命令倖存的詹姆斯瑞恩送回國的事情。
米勒上尉接下了這個任務,他找到了六個信任的士兵,獨缺一個懂法語和德語的翻譯,於是找到了一個叫厄文的文職兵。他看上去弱不禁風,連搶都不怎麼會用,但這個人物,卻是除了米勒上尉,筆墨最重的角色。八個人整裝待發去找尋他們素未謀面的瑞恩。
隨後,他們來到了被打的稀巴爛的小鎮,德軍與美軍正在對峙。卡帕佐是個很感性的士兵,當他看到落難的法國家庭,質疑要違抗命令帶女孩走,就在爭執的時候,槍聲響起,一個狙擊手打中了他。當時所有人都在狙擊手的射程內,之所以打中卡帕佐,是因為他有舉手動作,被狙擊手認為他是軍官。卡帕佐死的時候,手裡還捏著要給父親的信。
經過一天的雨中激戰,他們都累壞了。好消息是他們找到了瑞恩,當幾個人以為順利完成任務時,沒想到卻搞了個烏龍,這小子並不是要找的詹姆斯瑞恩,所以搜索小分隊還有繼續上路。
接著,是一段八分鐘的夜戲,這場戲唯一的光源是燭光,這暗示著大家的心情很灰暗,不知道啥時候就會像卡帕佐一樣毫無意義的死去。米勒雖然說執行這個任務是軍人的天職,但他心中也拿不準用八條生命換一條,到底值不值。
小睡了一會兒,他們就去了瑞恩所在的空降師。空降是一種偶然性很大的行動,天知道瑞恩空降到哪兒去了?一個軍官給了米勒一包東西,裡面是陣亡士兵的軍牌,他們把軍牌攤在地上,開始找瑞恩的名字。可是他們沒找到,於是米勒開始大聲喊瑞恩的名字,恰巧有個瑞恩的戰友給他提供了線索,米勒現在在一個叫蘭姆勒的地方,他們計劃前往。
他們來到一個雷達站,這裡有一個德軍的機槍陣地,是之前空襲的漏網之魚。幾個人開個小會,大部分人主張繞過機槍陣地,不要有無謂的傷亡。他們任務是找人,但米勒中尉堅持主張進攻,他的理由是不能讓後面的弟兄們再遭到伏擊。
在經過一場搏殺後,雖然順利的奪取了陣地,但軍醫韋德中槍。他口中喊著媽媽直到死去。米勒走到一邊拿出作戰地圖,他突然痛哭了起來。這裡的情緒,除了為韋德的死傷心,更強烈的是一種自責。在這次對抗中,他們擒獲了一名德國俘虜。
在快到蘭姆勒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輛德國坦克,這時另一個美國小分隊出現,在他們的合作下,一起幹掉了坦克。小分隊裡有一個叫詹姆斯瑞恩的二等兵,他們終於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人。
當瑞恩得知三個兄弟都陣亡,自己可以回家團聚的時候,他卻不肯走,他要留下來與戰友們在一起完成自己軍人的職責。現在米勒面對的,不止是找到瑞恩,還要保證他不死在戰場上,所以幫助瑞恩打贏這場守橋戰,是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
他們的對手是有數量坦克,齊裝滿員的德國兵團。這種情況下要守住這座橋幾乎不可能,他們唯一的指望就是儘量拖延時間,以等來援軍。在經過一系列的備戰後,導演安排了一場很安靜的戲。不知是誰找到了一臺還能播放的留聲機,放上了法國國寶級歌手的唱片,她哀怨的歌聲在空氣中迴蕩,戰士坐在臺階上,半葷不素的笑話,陽光撒在他們的臉上。小編認為這是電影中最美的一個鏡頭。
可是,很快歌聲被遠方的炮火聲打斷。萊賓先開個小摩託去把德國人引過來,希望把德國的重型機甲困在廢墟之間的小道上。德國人雖然遭到了伏擊,但他們的武器強大。狙擊手傑克森死後,戰士們就開始節節敗退。最終他們沒有頂住德國人的炮火,被壓制到了橋頭。
厄文躲在一個彈坑裡,他看見了一個熟悉的面孔,就是那個他放掉的德國俘虜,俘虜歸隊,又開始殺美國兵。他毫不猶豫地扣動扳機,有一槍還打在了米勒的身上。德國戰線很快突破防衛,米勒上尉危在旦夕,這時,美國援軍終於到了。厄文此時從彈坑裡跳出來,用槍抵住了俘虜,俘虜想打感情牌,可是厄文毫不猶豫的扣動扳機。
看著漫天飛舞的美國飛機,米勒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務,他在彌留之際,在瑞恩的耳邊說了一句話:「別辜負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