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草根舞臺」?
你可以把當年的超女、快女、星光大道等等,都看做「草根舞臺」。這種舞臺,不在乎你的學歷和過往,不需要過度包裝,憑實力就可以脫穎而出。
但後來就越來越變味。有一些本就經過專業訓練還故意包裝成草根的歌手,將這個原本非常公平的舞臺攪亂了。比如那個假裝自己是農民的阿寶。
所以說最初的幾屆選秀舞臺,含金量通常是最高的。
第一屆的超女冠軍是安又琪、第二屆李宇春、第三屆尚雯婕。這三屆是質量最好的,從歌手實力來看,第三屆又是最高。
後來舉辦的,我完全記不住名字,參賽者也沒有紅起來。而前三屆進入最後10強的選手,紅起來的其實也不多。
當初第二屆冠軍李宇春和第三屆冠軍尚雯婕,就被很多人不看好,人們認為她可能會曇花一現,出個名就消失。
結果,李宇春和尚雯婕卻是發展得最好的兩位。
我說的「好」,是指她們不僅僅在國內有了堅固的粉絲群體和音樂地位,也將觸角伸到了國外。
尚雯婕立志要做世界的電音,結果她就做到了。
轉型不容易,從2010年開始,她就嘗試做電子音樂。這麼多年才轉型成功,期間遭受了不少質疑和嘲笑。
在老鄰居的印象中,小時候的尚雯婕經常穿著一件松垮的舊汗衫。
除了校服就是這件,交替換洗。
從小父母離異,她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以及把錢花在刀刃上。
她不捨得像其他孩子一樣買吃買穿,但卻捨得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買9塊8毛錢的磁帶。旁人多少都有些覺得她不務正業。
生活費實在有限,個人形象上就不那麼注重了,街頭10元一次的理髮店是她常常光顧的地方。
每次都把頭髮剪得很短,因為能管很久。
可並不是所有學霸都是從小成績優異的「別人家孩子」。
她起初成績並不好,年級倒數。原因是做了班上的文藝委員,學習舞蹈、服裝,參加舞臺劇、劇本改編等等,分散了她大量的精力。
音樂老師覺得她嗓音獨特,建議報考音樂學院,加強樂理學習。尚雯婕看著眼下高二升高三成績排在了年級倒數,覺得自己必須做出取捨。
是繼續荒廢學業,朝著音樂理想努力,還是放棄音樂先提高成績呢?
大多數父母一定都會施加壓力,讓孩子主攻學習。但是尚雯婕的父母很開明,勸她想學就學,壓力太大了就先放一放。別把自己逼得太緊。
尚雯婕思慮再三,給自己設了一個曲線目標:暫時放下音樂夢想,衝刺高考。
她不覺得自己高三那一年有多辛苦,儘管為了衝刺一整年都沒有回過家。學習太累了的時候,她就在宿舍吼一曲《青藏高原》,把壓力通過歌聲釋放了出去。
躺在床上聽一聽英文歌,既放鬆,又可以順便學習英文。
她就是這麼張弛有度地「熬」過高三,考上了復旦大學。無人不覺得這是一個奇蹟。
但奇蹟還在她的身上不斷發生。
參加超女時,不斷的有人勸她放棄,很多人都不看好她。她懷著忐忑又迷茫的心態,最終堅持了下來。
拿到冠軍的那一年,她終於脫離了原生家庭的貧窮桎梏——買了自己的房子。
接走父親的那天,在鄰居豔羨的目光裡,尚爸爸笑得格外開懷,大家都說,老尚呀,今後要享女兒的福哦。
其實,在尚雯婕出名之前,鄰居們對她投向的目光,大部分都是憐憫和同情。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整天穿著舊衣服,看著多可憐啊……
雖然鄰居沒有惡意,但尚雯婕很討厭這樣的同情。這讓她自小就感覺低人一等,仿佛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活該被大家評頭論足。
考上大學乃至成名,她整個人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是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我不能白白讓人看不起」
她對音樂的喜愛是從小就自我培養的,在大學期間,她除了靠獎學金給自己交學費之外,她會將好不容易省下的錢買心愛的磁帶,抄錄歌詞。
每次買回磁帶,她都會洗乾淨手將磁帶放入,然後捧起歌詞本,虔誠地聽,用心地悟。
出名之後,每一步她都走得很艱難,外界對她音樂理念的不解和質疑還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認為她身上有商業價值。
別的超女被邀請去參加商演,她門庭冷落。好不容易爭取到了機會,還會遇到臨時決定無法入場的情況。
那些年,尚雯婕似乎消失了。一時的巔峰再次回到原點,印證了當初不看好她的聲音。
她的學歷曾讓自己引以為傲,誰能想到,在娛樂圈還不那麼重視學歷的時候,這反而成了眾人給她貼上「裝清高」標籤的罪魁禍首。
這個遭遇大起大落的女孩,甚至想過乾脆離開娛樂圈,去做一名普通的白領從頭開始。至少,另一個領域會對她的學歷敞開懷抱。
好在她沒有放棄。
ladygaga以奇裝異服聞名全球,有人也給尚雯婕支了招。既然都糊成了這樣,不如破釜沉舟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己。
於是我們看到了再度出現在媒體封面的「標新立異」的尚雯婕。好多人說,她怎麼變成這樣了,這還是當年那個超女冠軍嗎?
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的嘲笑、詆毀。
但她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熱度。
如果這個市場不能給她飯碗,那就自己造一口鍋。尚雯婕並沒有在造型這件事上過於沉迷,音樂才是最終目的。
她在2010年就開始嘗試電子音樂並發行了兩張相關專輯。
那個時候大眾對電子音樂完全不了解,滿大街都還是在放著口水歌。她在音樂上的先鋒舉動,沒多少人能夠理解。那一年,周杰倫也發行了電子音樂《跨時代》……
在電音主理人大秀上,尚雯婕唱了一首《I Love you》,有人無法理解,說這根本不是電音。
其實國內最早嘗試電子音樂的是許鏡清老師,《西遊記》主題曲就融合了電子音樂,所以說大眾對電子音樂的理解,還處於蒙昧的階段。
尚雯婕對音樂的前瞻性,是令人讚嘆的。大部分人尚未能接受,但茫茫人海中,總會有人慧眼識珠。
很少給人讚揚極度自負的高曉松,也把一個特殊獎項「大會評委會主席推薦獎」頒給了這個他不認識的歌手。
這種孤獨太久,好不容易得到圈內大佬賞識的喜悅和感激,同樣影響到了她後來做主理人的護才理念。
華晨宇和蔡徐坤,都是她力保下來的。
「我想做個歌手,但更想做歌手中的先鋒」
實際上,她已經不再僅僅是歌手,而是人們口中的「尚老闆」——一個善於挖掘人才,懂得市場營銷而且做得非常好的女強人。
面對外界的質疑,她越來越恬淡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她。
從學生時代,就懂得取捨和堅持,如今超女出道至今風雨十四年,尚雯婕活得越發的通透,在音樂上從未因他人的質疑而退縮或者改變。
你不理解我,我也說服不了你,那我就退賽好了……
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妥協的緣由。
黃玲曾經在舞臺上被毛阿敏暗諷:少一些風情更好。但她仍然堅持自己的風情,直到現在名揚B站的浴室歌姬和風情萬種的Yellow Zero。
舉個不是音樂圈的例子,趙麗穎、譚松韻都曾被人下過斷言:你的身材長相氣質,天生就不是做女主的材料。結果呢?
這世上,總有這麼一群人,執著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因阻力而捆縛自己的夢想。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定義。
從10年前就開始嘗試的獨立電子音樂,尚雯婕堅持到了現在,哪怕騰格爾說她是夜總會風格,哪怕部分聽眾覺得這壓根不是電子音樂……「要做,就要做世界的」。
真知灼見從來都是要經歷過千錘百鍊才會發光。
如同黃家駒的那首歌唱道: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每一個領域先鋒者,都值得被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