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難點,就是我們解答的重點。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
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準備全馬比賽,一周要跑至少4次,單次時間要在60分鐘以上,周末還要逐漸拉長時間,單次跑步的強度反而要低,5-6成力。
對於已經完成半馬的跑友,全馬的準備周期至少需要4個月以上,這期間都需要非常系統的訓練。對待全馬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12月-明年3月,是冬訓的黃金期,也是備戰明年春季賽的最佳時期。想跑全馬的跑友可以利用這4個月進行備戰。冬訓如何練,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如果你做到這3點,想不PB都難》
《今年冬訓如何練?跑量是王道,力量要跟上!》
賽季剛過,馬上開始冬訓嗎?
進入12月,比賽接近尾聲,也到了寶貴的冬訓期。
對於剛參加完比賽的跑友,進入冬訓前,最好能給自己兩周左右的時間進行調整,不急於恢復到以前的負荷和強度。專業馬拉松運動員賽後也是需要調整期的,有的調整期長達一個月。
在這兩周的調整期中,以低心率慢跑為主,心率可以比以往低10左右。也可以變換運動的形式,如遊泳,騎行,待身體充分恢復,疲勞基本消除,再逐漸增加跑步時長,按以往的心率訓練。
有時候即使你感覺肌肉沒有酸痛,恢復很快,但調整期也是有必要的,因為身體的深度疲勞不一定反應在肌肉上。有了充分的恢復,冬才能保證一個好的冬訓質量。
你的跑步,是在「存錢」還是「花錢」?
如果你的跑步總是高心率,總是訓練速度快於比賽速度,總是忙著堆跑量不在乎恢復和力量訓練,總是低步頻大步幅,更多靠腿部力量在跑,那麼你的跑步更多是在「花錢」,消耗大於積累。
日復一日的訓練,每一次都應該是積累大於消耗,技術是不是在進步,心率是不是更可控,每一次的跑步是不是都神清氣爽,跑與不跑都不焦慮。
技術、耐力、心態的成長,才能成就長久的速度。「錢」存夠了,比賽的時候才能痛痛快快地「花錢」。
石春健: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學士、碩士,體育管理博士。原中國田徑馬拉松辦公室副主任;比利時跑者服務實驗室專業一級跑步教練;指導過數百名跑者的日常訓練;全馬最好成績3:38:09,5次達標BQ(波士頓馬拉松報名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