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和半馬差距到底有多大?距離不是衡量成績的唯一指標!

2021-02-14 跑團邦

現如今,跑全馬仿佛成為了跑友們是否達標的一個標準。跑步「成風「從當下的潮流看來,跑完全馬似乎是天下最牛逼的事情。完成全馬似乎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而新手跑完全馬更是朋友圈最大的熱點。

而這些「大神」級別的人物引起跑友和媒體的高度關注,被大家所佩服。但同時也讓很多跑友迷失了自己,在「距離歧視」的潮流下漸行漸遠、背離了自己跑步的初衷。

提到「距離歧視」,就不得不提目前半馬的尷尬地位。目前各地興起的路跑賽事絕大多數都是半馬。因為對組織者來說,半馬的比賽時間比全馬更短,路線範圍更小,組織難度比全馬低;對參賽選手來說,半馬完賽的難度和門檻比全馬低,對備戰時間、訓練年限的要求也更少。同時,半馬21.0975公裡的距離也不是沒有挑戰性,可以讓廣大跑友跑得基本「過癮」。所以無論從辦賽還是參賽角度,半馬都是一個受歡迎的項目。

半馬的距離是21.0975公裡。其實,這是個尷尬的距離。不只是因為它「距離是全馬的一半」這麼簡單!

首先在專業層面上講,半馬不是奧運會項目,不管是奧運會還是國內的全運會,都只有10000米和全馬。所以很少有著名中長跑運動員以半馬為主項的,一般只是作為馬拉松或者5000米、10000米運動員的副項,或者是參加半馬當作訓練。例如「長跑皇帝」格布雷西拉西耶在開啟馬拉松鼎盛時代之前,也刷新過兩次半馬世界紀錄,最好成績58分55秒。北京奧運馬拉松冠軍萬吉魯,在2007年2度刷新男子半馬世界紀錄,最好成績58分33秒。但他們只在半馬賽場短暫停留,便將精力轉向全馬。

而業餘層面上講,半馬的地位可能還要更加尷尬一些。因為,現在業餘跑圈內形成了一種「距離至上」的風氣,誰跑得長、誰就是英雄。參加全馬的朋友看著半馬大軍,難免會有一種「你只跑了我的一半,你比我低一等」這樣的想法。入門跑友以「短時間進階全馬」為榮。與此同時,距離更短的半馬、10公裡以及10公裡以下的田徑中長跑,就受到輕視。即使曾經的體育特長生,1500、5000米達國家二級甚至一級,如今也因為沒跑過全馬而被「鄙視」。


半馬項目被「鄙視」,主要歸於以下幾個方面:

1、比賽距離,完成了全馬或者百公裡,固然是值得傾佩,但是「以距離論英雄」,從而產生「距離歧視」就有點不應該了。從專業角度上講,全馬與半馬都屬於超長距離的競賽項目。所有,半馬絕對不是業餘跑友們經常說的「短距離」,只是因為業餘跑圈把全馬吹的太過了。所有的距離、所有的項目都是應該公平的。每個項目都會有它的難點,需要練好都要付出過人的汗水和心血。對於業餘選手來說1500米和全馬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的,全馬可能還是所有田徑項目最容易提高和突破的。

2、乳酸閾值,全馬和半馬的比賽強度,都是比較接近乳酸閾值(在有氧狀態下的最大運動強度,產生乳酸的臨界點)。這也是跑圈所說的「撞牆」,這是任何距離項目如果全力奔跑,都會感受到的,只是不同的人生理機制有所區別。全馬和半馬比賽中有氧供能都可以接近95%,只有少部分的無氧代謝。但是相比之下,半馬的強度明顯更接近甚至要超過乳酸閾,造成體內的乳酸濃度遠高於全馬比賽(跑全馬你可能幾乎感覺不到)。換句話說,跑半馬不撞牆,很可能是你沒盡力跑。半馬也並不是「全馬的前半程」這麼簡單。

所以半馬比賽中,會出現更多的肌肉發酸、發沉、呼吸急促、意識和視野變模糊等身體反應,對很多業餘跑友來說,這種「高強度」的疲勞比「長時間」的疲勞更難承受,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資深跑友喜歡全馬、反而比較抗拒半馬,曾有位跑友表示「我寧可受3小時全馬的罪、也不要受1個半小時半馬的罪」。

3、相對全馬而言,半馬對速度和耐力要求更高,這也是大部分業餘跑友們的弱項,這需要的是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訓練,有紮實的功底才可以。大多數業餘跑友因為前期速度訓練基礎較差,「速度瓶頸」很明顯(比如一些男子全馬2小時30分的業餘高手,半馬也就在1小時12-14分左右),突破比較困難。所以,業餘跑友要想在半馬取得突破,難度毫不亞於全馬。

並且國內半馬賽場競爭可能比全馬還要激烈,爭奪名次的難度一點都不遜於全馬。一些體校、體工隊、學校運動隊的專業、半專業中長跑運動員,尤其是人數最多的800米、1500米運動員,絕大多數會參加半馬而不是全馬,使得國內半馬的整體水平比全馬高出很多。而且,半馬比賽距離短、選手之間的距離差更小,衝刺和爭奪必然更加激烈。

輕視半馬不僅跑不出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容易出問題,造成受傷、甚至猝死。近年來馬拉松賽場的猝死事故引起高度關注,而這些事故具有幾個明顯特徵:1、半馬 2、臨近終點  3、年輕男子。悲劇接連不斷地複製,是對跑友們長鳴的警鐘。總之,無論參加半馬還是全馬,當要出成績、奪名次,都是在挑戰身體極限,只是兩者的極限有所不同而已。

當你真正的去對待一個比賽項目,而不是「完賽即可」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論哪個項目,想要跑出好成績都不容易。需要長期的堅持,付出更多汗水和心血~

相關焦點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如果直接去跑個全馬,耗時耗力當然不太現實,這時你可以用10公裡或者半馬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全馬成績推算下表是我們根據研究表述的成績換算整理,以你現在的5公裡、10公裡、半馬最好成績來推算全馬成績的表格,對於業餘選手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賽前訓練參考工具。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繼上次這條推文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半馬?之後,很多跑友在後臺留言詢問:在參加了一些半馬之後,想嘗試全馬,有哪些注意事項,於是咱們今天就安排上! 很多人在參加過幾次半馬之後,都會產生跑全馬的衝動,但是自己的體力是否是撐得住加倍的距離,是跑者不得不思考的問。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全馬的訓練計劃到底應該包括啥內容呢
    當時,雖然自己不太懂,可一起備戰的兩個美國學生是學校田徑隊中的長跑主力,我教書所在的運動生理學院有各類專家(運動生理,運動心理,營養師,康復訓練師等等)可以諮詢,所以當時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制定了430完成第一個全馬的小目標。原因是不想輸給胖胖的黑人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她的全馬最好成績是430。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最全馬拉松等級標準下面數據數據是2018年中國田協新修訂了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根據全程馬拉松、成績,劃定非專業選手的等級,因評級數據尚未更新,所以這仍是最新標準。
  • RAK半馬誕生新女子半馬世界紀錄
    魔力賽道打開RAK半馬的官網,首頁的頭部赫然寫著「The fastest half marathon in the world(世界最快半馬)」,這並不是在自吹自擂,創辦自07年的RAK半馬十餘年來誕生了一系列的紀錄:在07年的第一屆比賽上,男子組冠軍Samuel Wanjiru就創造了當時的新世界紀錄(58:03);
  • 梅州馬拉松:陳華威2:22奪冠破賽會紀錄,殷曉雨半馬三連冠
    半馬方面,經過激烈的角逐後,錢鼎彬獲得男子半馬冠軍,成績為1小時07分37秒。第二三名則由曹晨和劉帆獲得,兩人的成績分別為1小時09分26秒以及1小時10分19秒。(圖片來源▲梅州日報)女子方面,殷曉雨以1小時18分45秒的成績奪得半馬冠軍。這也是她連續第三次在本屆賽事中斬獲半馬冠軍,實力強勁。第二名李素蘭,成績為1小時23分11秒。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有啥不一樣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 武漢女跑者勇當新冠疫苗志願者 全馬最好成績330
    有一天,她在一個跑步群中看到新冠疫苗接種招募信息,群裡有好幾個小夥伴都報名了,而且目前缺女性志願者。於是,她在家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後,向單位請假,要成為新冠肺炎疫苗臨床實驗的志願者。3月22日,莫詩琦成功通過了志願者的預約。之後兩天,她順利的完成了所有體檢項目,身體指標完全符合要求。
  • 實話說,99A和T-14坦克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大到令人心疼
    然而,儘管阿瑪塔坦克外形夢幻,公布出來的紙面性能非常先進,但是西方和中國的坦克專家們普遍認為其性能比第三代坦克改進有限,難以達到第四代坦克的要求,或者難以成為第四代坦克的標準。按照傳統理念,坦克性能有三大指標,火力,防護力,機動能力。我們一一對比,就能得出結論,俄羅斯當前的坦克技術水平,大約落後中國10年左右。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廣馬過後,黃埔馬拉松成為廣州市有一場2萬人規模的超大規模賽事,其中馬拉松6000人,半馬6000人,迷你馬8000人。作為很「壕」的馬拉松,黃埔馬拉松的福利獎勵也是十分吸引人,男女冠軍直接獎勵汽車一輛,同時還有3萬元的破中國籍選手賽會紀錄獎:來看一下黃埔馬拉松歷屆冠軍成績,國內選手全馬最好成績是粟國雄、何引麗去年創造的:賽道方面,全馬除了10公裡有一段高架橋的爬升,後半程的賽道還算比較平坦
  • 花甲三兄弟 快樂跑半馬——鍛鍊身體好
    三年前國慶相聚,我們三兄弟就有一個約定:期待同場跑半馬!由於老大長住深圳,這個夢想三年後才變成現實:第五屆大覺山半馬於10月25日如期舉行。、武漢、天津等20餘座城市的全馬比賽。
  • 基普喬格:馬拉松的領軍人物,突破極限創造全馬「破2」奇蹟
    對於馬拉松愛好者們來說,基普喬格無疑是這項運動的領軍人物,在他全馬成績跑出1小時59分40秒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基普喬格已經和其他運動員拉開了距離,畢竟他是全球第1個創造全馬「破2」奇蹟的馬拉松選手。
  • 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改變跑姿和步頻不僅治癒了足底筋膜炎,也讓成績有了提高,看到自己半馬成績快了這麼多,我開始對成績有了追求,給自己定下了要在11月份以345完成全馬的目標。 想提高成績,我就必須調整訓練計劃,5月份開始,我在佳明手錶附帶的APP佳速度上下載了一些破330計劃,按照計劃訓練。
  • 全馬330怎麼完成
    330是很多馬拉松比賽者要突破的成績,它也是一個分水嶺,很多的馬拉松比賽者會想全馬330怎麼完成呢?全馬330要靠四種方法進行突破,掌握方法後制定計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們還會分享更多相關的馬拉松配速知識。
  • 港馬半程跑出1小時28分——男明星中最能跑的不是陳冠希,而是他
    在昨天結束的香港馬拉松上,不少明星跑出了不俗的成績:賈靜雯老公修杰楷半馬144;香港模特崔碧珈半馬
  • 廣西玉林和南寧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下面讓我們看看玉林和廣西首府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吧: 按照面積來看,南寧面積2.2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25所以從經濟來看,玉林與南寧的差距也比較大,玉林自己的經濟實力並不強。 玉林是廣西漢族最多的一個城市,一直熱衷於和廣東合作,不過效果甚微。按照實力來看,玉林可能比廣東的雲浮要好一些,但是遠不如茂名湛江這些城市,哪怕合作也是被合作而已,自己無法成為主導地位。另外玉林除了很早很早以前和廣東有點隸屬關係,後期一直都在廣西的管轄範圍內。
  • 「三條」女郎 ▏跑全馬的港星徐濠縈
    被自己的老公陳奕迅稱為「肯亞徐」的徐濠縈,不但在今年初的香港馬拉松上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而且3小時52分鐘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還打破了陳冠希之前3分55秒的藝人在這項賽事中的紀錄。在港馬跑完不到三個星期,徐濠縈又參加了名古屋馬拉松的全馬,再次以4小時不到的成績完賽,「肯亞徐」的綽號絕非浪得虛名。
  • 廈門環東半馬:彭建華1:03:03,張德順1:10:34奪冠,遺憾未破紀錄
    雖有遺憾但都有突破!男女選手均跑出PB,創今年國內選手半馬最好成績!特別是上周剛剛在澳門馬拉松奪得男女冠軍的董國建、張德順,以及最近競技狀態極佳前兩周跑出全馬PB的彭建華、姚妙、焦安靜等高手,能否再次刷新個人半馬PB,去突破中國半馬紀錄,這使得比賽越發讓人期待。
  • 12歲,送你一個全馬(中)
    老三4天前才跑完人生首馬,舉重若輕,既誤導了我,也讓我有點小遺憾,首馬怎麼不太掙扎呢?小20個月的老四從小就比哥哥壯,覺得反應應該跟三哥差不多,沒想到,差兩歲還就是不同,該來的還是來了。 三哥聽說弟弟要跑全馬,非常高興,要不我把手機借給你,可以聽Podcast? 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