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上一期被河蟹掉,導致前後兩期相差了整整一周。這將是年前的倒數第二期。今天要說的是會計管理學中的沉沒成本。
說起偽君子,金迷們第一個想到的恐怕是《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掌門嶽不群。其實,論起陰謀詭計、暗箭傷人,《倚天屠龍記》中的紅梅山莊主人朱長齡也絕對是把好手,其為人之歹毒陰狠,不在嶽不群之下。
和嶽不群不同,朱長齡是響噹噹的忠良之後。襄陽城被攻陷後,郭靖黃蓉殉國,郭襄、郭破虜帶著屠龍刀、倚天劍的秘密出逃。
大小武、泗水漁隱也隱居到了崑崙山,並有了後人。武烈、武青櫻既大小武后代;朱長齡、朱九真則為南帝一燈徒弟朱子柳後人。不過在射鵰三部曲中,金庸並沒有繼續就郭楊兩家寫下去,而是將一代大俠郭靖的後人塑造成了狼狽為奸的反派,也對神鵰的後續做了隱晦的說明。正如金庸所說,忠臣不可能世代忠臣,英烈不可能世代英烈。
自襄陽被攻破後,朱氏後人逃到崑崙山下,隱姓埋名,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逐漸置辦起偌大的家業,朱長齡有幸成了地方一霸。
但是,朱長齡並不滿意當一個富翁,他還想在政治上謀求地位。於是對屠龍刀產生了覬覦之心,妄圖號令天下。正逢張無忌流落到紅梅山莊,不慎洩露了自己的身份,朱長齡為了得到屠龍寶刀,不惜連用美人計、苦肉計騙取了張無忌的信任。更有甚者,他一把火焚毀了朱家數代經營的廣廈華宅,徹底俘獲了張無忌的信任之心。
朱長齡為了得到屠龍刀,焚毀了自己的華堂美屋,騙取了張無忌的信任。在經濟學上,朱長齡自毀家園的行為叫做沉沒成本。意思是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顧名思義,沉沒成本是「沉沒」性質的,無可挽回,是一種歷史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情的時候,不僅要看在未來這件事對自已有沒有利益,而且也要看過去自已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這種投入,不僅僅指金錢,也包括時間、精力等。運籌帷幄、事無巨細,才能所向披靡。
沉沒成本是會計學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項目的投資決策,現在廣泛應用於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中。因為沉沒成本是無可挽回的,所以我們在投資決策時應堅決排除沉沒成本的幹擾,要有「不畏浮雲寬望眼」的精神和信念。
朱長齡從一開始就在下一盤很大的旗,毀家取信只是其中一步,房子燒就燒了,不管能不能取到屠龍刀,這筆損失都已經造成,所以老奸巨猾的朱長齡眼光只向前看,絕不回頭做戀戀之態,這就是他的可怕之處。
今天,沉沒成本概念被廣泛運用在企業管理方面。造成沉沒成本損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負責人的策劃或決策失誤;前期調研、評估、論證工作準備不足;執行中偏離軌道,造成事與願違的結果;執行中發現存在問題,但沒有及時調整策略;危機處理能力不足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導致經營不善,導致先期的投入打水漂。
如何避免沉沒成本一直是經濟學家研究的問題。在做任何一件大事之時,都要有時間、金錢、精力等前期投資,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努力白費。沉沒成本是經濟界最棘手的難題之一,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兩種誤區:第一種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第二種正相反,孤注一擲、一意孤行,逞一時血氣之勇,最終深陷泥潭無法自拔,落得慘敗收場。所以PE、VC、天使投資等在投資一家企業時,一定會邀請評估公司對意向公司做全方位資產、股權調查,同時入駐企業的各個流程、項目進展,做全方位的跟進。
當然,有時候沉沒成木並不是企業自身造成的,而是由企業的上下遊單位連帶引起,屬於「非戰之罪」。這時候,通過雙邊協定或者合同來追責,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保護企業的合法利益。如今,企業和企業之間結盟、成立合作中心,互惠互利,減少風險的商業行為,已經屢見不鮮。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德國,就有了利益共同體一說。企業之間相互結成卡特爾、辛迪加和託拉斯關係,壟斷市場,風險均攤,利益均沾,其內在目的還是為了減少沉沒成本。
不過話說回來,朱長齡又是頗值得學習的,財產燒就燒了,勇敢地向前看,不要總是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只要努力了,就算最終失敗了,也問心無愧。而張無忌恰恰相反,個性優柔寡斷、拖泥帶水,常常不向前看,總是向後回頭,這樣的人物,縱然武功再高,在事業上也難以取得輝煌的成就,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一把手這個位置,確實不是張無忌該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