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拉開,一個巨大的立方體矗立在舞臺正中,隨著立方體的旋轉騰挪間,時空被攪動,
這個立方體是集結人類智慧的書架,也是映照世事變幻的鏡子,還是困住世人的囚籠。伴奏音樂或輕盈柔美,或靈動嬉笑,或熱情奔放,或冷冽肅殺,浮士德的故事依次展開,極具詩意與留白的舞臺承載著浮士德的婉轉人生。
新戲《浮士德》的原著被譽為「人類永恆的讚歌」,但在導演裡馬斯·圖米納斯的敘述語言下,《浮士德》出現了新的解讀視角。「
《浮士德》是兩個傻瓜——浮士德和墨菲斯特他們一起演繹一個傳奇的故事。在歌德之前有上百個作家希望寫成浮士德博士的故事,但是只有歌德完整地把浮士德表現出來。」在首次聯排結束後,圖米納斯難掩激動地說道。值得一提的是,廖凡闊別話劇舞臺多年再次回歸,搭檔尹鑄勝,稱這次的表演是無比幸福、享受的旅程。在謝幕後的舞臺邊,導演與兩位主演和我們分享了對這部戲劇的理解。
裡馬斯·圖米納斯的大名,在世界戲劇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本人似乎對中國的觀眾格外偏愛。「中國觀眾在看戲的時候,特別認真,他們會仔細觀察戲劇舞臺上的每一個細節,盡力去了解每一個細節的深意。」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圖米納斯說出了他喜歡通過戲劇與中國觀眾溝通的理由。
從驚豔烏鎮、上海、北京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到早前的《假面舞會》《三姐妹》,圖米納斯導演擅長在曲折的情節和宏大的敘事中,拿出最真實而細微的情感打動人心,他的話劇在中國亦引發了巨大轟動和反響。2019年年末,圖米納斯的戲劇作品《浮士德》再次與中國觀眾見面。「
《浮士德》這部話劇就像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就得拍打,就得啼哭,而且必須是用力拍打,這哭聲才能響亮。」話劇《浮士德》是導演圖米納斯從現代視角出發,對原著的全新解讀,帶著他強烈的個人印記。「浮士德是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國度的人,但他一直被這個想法折磨,最終也沒有達到目標。整部戲劇的衝突其實是浮士德與現實的衝突。開始的時候,他已經漸漸脫離生活變成了一個隱居者,像一個僧人一樣遠離生活。墨菲斯特(魔鬼)又重新帶他回到了生活:
你生活在這土地上,你出門看看周邊的世界。這部戲劇裡面有鮮血、有追求、有理想、也有愛情,劇中加入了適合舞臺的一些幽默又鮮明的元素。「戲劇大滿貫」尹鑄勝出演浮士德,柏林「影帝」廖凡飾演 「魔鬼」墨菲斯特,二人在劇中精彩飆戲。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眾對話劇、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的感受力各不相同。「您覺得一部戲劇如何與觀眾達到情感共鳴呢?」
「我們在戲劇裡要描述別人的痛苦,不要講自己,而要講別的人,通過這個來講自己。所以,當我看到別人導演的話劇,我能感受到麵包的味道、童年的清風在吹過我的臉,我就覺得它是成功的。」導演圖米納斯如是說。當浮士德說出「停下吧,那真美」這句話後,所有演員定格,時間也靜止了。
大幕拉起,演出結束。「浮士德」尹鑄勝與「魔鬼」廖凡用力地抱在了一起。尹鑄勝和廖凡的同框是倉促的,廖凡剛剛換下了演出服,髮型還帶著魔鬼的兩個犄角,尹鑄勝還穿著劇中一身黑色的學士服。「很累,很幸福。」兩位主演在演出後接受採訪,一起說出了簡單的演出感受。雖然話不多,但已足夠。原作中描寫「魔鬼」墨菲斯特:
他是一個否定的精靈。這個精靈由廖凡飾演。在外形上,廖凡在無限靠近「魔鬼」這個角色,梳著犄角的頭型、紅色襪子、紅色鬥篷配著全身的服裝,偶爾,還要露出腹肌施展魅惑。闊別話劇舞臺一段時間的廖凡說:「已經很久沒演話劇,挑戰很多,但很多顧慮的情緒都不重要了,提前也有心理準備。除了劇本之外,還有導演,很喜歡導演的作品。與他一起排練很幸福。」
地靈、惡靈和女巫們運用變化多端的曼妙身姿展現人物,時而靈動可人、時而邪惡恐怖,令觀眾難忘。
「你覺得,導演與『浮士德』這個人物有怎樣的關聯性?」
「我們第一次見他就覺得導演就是浮士德本人。我們以前看過浮士德的原著,但對這個人物的形象,包括年齡感都是沒有一個很具體的感受,但導演每次只要一出現在排練場,就覺得他很像。」廖凡如是說。每個人對人物形象都不能完全清晰地描述。在一次排練中,導演說的一段話給兩位主演定下了基調:
浮士德和墨菲斯特就很像生活中的兩個傻瓜,一個異想天開,想要重新獲得生命;另一個就是傻瓜中的傻瓜。這就是理想主義浮士德和腳踏實地的墨菲斯特試圖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的故事。「尹鑄勝老師,您是如何理解您飾演的『浮士德』呢?」問完這個問題,尹鑄勝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當時的頂燈打下來,周遭有些亂糟糟的,舞臺上還有未收拾完的書籍散落一地。他說
:「浮士德的故事是接近每個人的人生的。因為每個人剛出生之時,總是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可是,這個世界是鍍上一層神秘面紗的。我們無法猜到上帝賦予生命的意義,我們解不開這個謎題,所以我們開始懷疑,開始丟掉希望,我們會犯錯,會跌倒,可是希望還仍在。所以,我們必須要活下去。」
在《浮士德》話劇的舞臺上,
總能看到一個角落,這個角落有一個孤單的身影,或吶喊,或彷徨,或秘密籌劃著什麼,這場交易大戲缺不了精彩紛呈。但當主導這場「靈魂交易」的墨菲斯特被大千世界眾人的遭遇所震動,一切都已結束,滿臺之上只留下他一人的身影,這個「魔鬼」甚至讓觀眾憐憫心痛。導演對話劇的處理形式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
「中國的觀眾特別喜歡真相,喜歡戲劇化。我對中國的文化很感興趣,與西方的文化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也很感興趣,歌德的文化是如何在中國生長下去的。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就像是一種實驗,你們是如何理解惡與善這個永恆的問題。」導演對浮士德的解讀離不開舞臺和音樂的配合,在談到話劇相關的音樂、舞美時,
「留白」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聯合彩排,這部劇一直在折磨著我,而我也只能是一直去折磨別人。
這部話劇的音樂主要是以當時的音樂風格為主,進而加入現代音樂風格作為背景音樂。音樂也有自己的戲劇性。舞臺需要留白,話劇也是,演員的演技更是應該如此。」留白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話劇謝幕,生活還在繼續。「相信我,在多年後,每個人都會感嘆:
啊,我到現在還沒弄清楚這個世界,我就是這樣。」11月30日,備受關注的話劇《浮士德》在北京進行了帶妝合成。該劇由享譽世界的戲劇大師裡馬斯·圖米納斯導演,戲劇獎項「大滿貫」得主尹鑄勝、柏林「影帝」廖凡領銜主演。話劇《浮士德》討論了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話劇在南京舉行世界首演後,好評如潮。2020年1月9日,這部話劇即將在北京上演。宋嵐:用法律扶危濟困中國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天宮二號總體主任設計師柏林厚:我追尋的航天夢 就是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