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哪能不喝酒
我國的酒桌文化無可厚非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經常出現3大酒後異常
就別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酒後異常,絕對不能小看
一、臉紅酒量大?扯!
有一部分人喝完酒會臉紅,絕對不是酒量大的體現。這是因為喝酒的人身體裡面缺少一種能夠解酒的酶,只能通過身體來解酒,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尤其是喝完酒就紅得像「關公」的人更不適合喝酒,至少絕對不能多喝酒!
二、突然變得容易醉
有些人明明酒量很好,卻突然變得不能喝了,也許有人不在意,以為這兩天可能狀態不好,下次喝就沒事了,但其實這種徵兆是在提醒你,你的肝臟功能下降了,也就是肝臟受損了,導致肝臟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所以你比較容易「醉」。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千萬不能拿肝臟開玩笑。
三、一喝酒就拉肚子
經常酒後腹瀉預示你可能已經喝出脂肪肝了,長期喝酒的人是很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的,而出現脂肪肝後會影響膽鹽合成,膽汁分泌異常,那麼在你喝酒後,或者是吃了高脂肪的食物後,就很容易出現吸收不良性的腹瀉了,請務必重視!
網絡謠言:喝茶能解酒
茶能解酒是自古以來就流傳的說法,很多人也常常是以濃茶醒酒,把茶能解酒當作飲茶的重要功效。有人解釋說,大量喝茶能夠增加排尿,從而帶走一些已經被人體吸收或未吸收的酒精,這對於減輕究竟中毒有好處。
也有人說,飲茶能夠使人大腦興奮、清醒,從而酒後飲茶能夠讓被酒精衝混了的頭腦清醒一些,從而達到「醒酒」的效果。然而科學研究表明,茶非但不能解酒,相反的,還可能加重酒醉的症狀。
酒精對心血管有強烈的刺激性,而濃茶也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若將茶和酒加在一起去刺激我們的心臟,對心臟的損害是很大的,而對功能原本就不好的人的心臟,會產生什麼結果,就更難預料了。
橘絡解酒毒,用對能救命
央視《健康之路》欄目植物全身都是寶(一)中,現場嘉賓魯教授曾介紹:「橘絡單獨有另外一個作用,那這個作用就是解酒毒,正如有一本書叫《本草崇原》,在這本書裡面記載了——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湯飲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飲,而行於皮膚也。
我們還在網絡中找到了橘絡中功效成分解酒毒的科學依據。《食品安全導刊》2016年34期專業期刊文章《小分子柑橘果膠的解酒功能》介紹:人體攝入小分子果膠後能夠在胃腸道形成膜,阻止酒精的吸收,也能夠進入血液促進已經吸收的酒精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所以,酒後經常出現異常感覺的朋友,不妨酒後使用橘絡,解酒毒、護血管、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