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一單、花小豬幾十單」?自我革命背後,下沉市場並非滴滴...

2020-12-24 IT之家

「滴滴和花小豬後臺我都開,拿今天來說,我只在滴滴上接了一單,剩下的幾十單都是花小豬的。」一位來自臨沂的司機對搜狐科技表示。在當地,花小豬已經取代滴滴,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一躍成為最主流的打車平臺。

今年 3 月,網約車平臺花小豬在山東臨沂和貴州遵義兩個城市高調上線。試運營 4 個月後,滴滴官宣花小豬屬旗下品牌。

與滴滴網約車相比,花小豬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一口價模式,同時間同路徑下,花小豬的價格比滴滴快車略便宜。在乘客端,花小豬選擇了與拼多多類似的社交裂變方式獲客,在司機端,花小豬則借鑑了過往滴滴的經驗,除了招攬既有的滴滴司機外,還通過設置衝單、拉客獎勵等增加運力。

下沉市場在電商領域已經被拼多多驗證成功,但在其他領域卻鮮有突破。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滴滴借花小豬撬開了一角,但以出行為代表的 「服務下沉」能像拼多多的 「消費下沉」一樣容易嗎?

兩位老將的 「秘密任務」

花小豬平臺前身是途途網約車,被北京鴻易博公司收購後更名為 「花小豬」,今年 3 月首期支付 5000 萬元後,花小豬一次性拿到了近百個城市的準入資格。

鴻易博公司的實控人趙意波是伴隨著滴滴成長的 「老臣」,現任滴滴副總裁。但有不少媒體報導稱,滴滴網約車公司副總裁孫樞才是花小豬的實際負責人,他是滴滴在 2014 年從 Uber 挖來的五員大將之一。去年 12 月,孫樞被爆出將離開原崗位,並繼續在出行領域創業,創業類型也十分保密,不為外界所知,現在看來,或許正是如今的花小豬。

一次派出兩位老將,滴滴對花小豬的期望可見一斑。

在宣傳材料裡,花小豬是一個面向年輕市場的產品,從目前開啟運營的城市來看,臨沂、遵義、盤錦等城市可歸類於下沉市場。

這是很多網約車平臺都不看好的市場。單就訂單量少、客單價低這兩點就足以讓許多平臺望而卻步。而花小豬卻做得風生水起,大有效仿拼多多在下沉市場 「攻城略地」之勢。

一位有 2 年全職網約車經驗的臨沂當地司機趙師傅告訴搜狐科技,「我現在就開滴滴和花小豬接單,朋友圈裡好多人都在發花小豬的連結,現在花小豬的訂單和滴滴相比已經不相上下了。」不過他也表示,自己接的單裡並沒有發現年輕乘客更多,而是多大年紀的都有。

「滴滴和花小豬我都用,兩個手機同時開,訂單量差不多,花小豬的流水要比滴滴高一點。」與花小豬留下的 「低價」形象不同,趙師傅說,花小豬因為更便宜,補貼更多,所以可以接到更多長途單,比如他就接到過總價 80 多塊的單子。

從具體業務上來看,花小豬採用 「一口價」模式,相同的模式也復用在利潤率最高的順風車業務以及今年 7 月 24 日上線的滴滴特惠和滴滴特快上,訂單只要確認起點和終點就固定價格,無論是出現了繞路還是堵車、惡劣天氣等情況等都不會加價。「以前我可能沒繞路也被乘客投訴繞路,但一口價模式下幾乎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司機對搜狐科技表示。對於乘客來說,這種模式可以保持車費固定,減少因堵車、繞路帶來的車費增加;而對於平臺來說,這也是拿回 「定價權」的方式之一。

「五菱宏光也能上」

「我是收到了花小豬的推廣簡訊才下載的。」王師傅並沒有懷疑這個名字稍顯奇怪的公司是怎麼拿到他的電話號碼的。

自從 3 月以來,在臨沂當地,抖音、微信朋友圈、電梯間乃至街頭巷尾的傳單中都出現了粉紫色花小豬的身影。「我在它剛出來的時候就用了,司機群裡邊早就傳開了。」王師傅說。

相比於滴滴,花小豬給司機提供的福利是訂單可拒,每人每天可以拒接 3 個訂單,當然,乘客也同樣每日可免費取消 3 單。

在車輛和司機的準入門檻方面,有媒體報導稱花小豬在招募司機時並沒有強調雙證,即網約車運輸證和網約車駕駛證,同時對於車型也未設置門檻,「五菱宏光也能上」。

花小豬官方則表示,目前僅對滴滴註冊車輛和司機開放,在安全與合規標準上與滴滴是相同的。搜狐科技也曾嘗試註冊花小豬司機端,但系統提示 「註冊失敗」,原因是 「手機號未在滴滴成功註冊司機帳號」。而在車型方面,有司機預估花小豬未來在這車輛方面的門檻肯定會更加嚴格,「滴滴當初不也是這樣嗎?他們現在就是希望更多司機能加入。」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滴滴以及其他網約車平臺上,目前完全合規的司機也在少數。交通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止 2020 年 4 月份,全國已發出網約車運輸證 95 萬餘張,網約車駕駛證 208 萬餘張,而滴滴創始人程維曾表示,僅滴滴平臺上就有共計 1166 萬名網約車司機。

雖然是網約車市場的新選手,但對於臨沂當地司機來說,花小豬已經成為了和滴滴同樣重要的訂單來源。但也正因為如此,司機們陷入了兩難:一方面,花小豬上的訂單單價更便宜,同樣的路程賺得更少,利潤更低;另一方面,因單價便宜,長途單也會更多,客單價會上升,總體賺得更多。

「花小豬應該是所有平臺裡價格最低的了,滴滴 20 塊錢的訂單,在花小豬上能便宜 3-4 塊。但是花小豬上長途單多,因為路程長,相較於滴滴也就便宜得更多,我也接到過 80 多塊錢的單。」一位司機直言。

同時,司機們還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找補回來。向乘客推銷花小豬一個下載可以拿到 10 元錢獎勵,不少司機都在車上準備了花小豬的下載二維碼。「用這個,這個打車便宜。」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花小豬和滴滴雖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仍是兩家不同的運營主體。對於司機來說,「花小豬一個最大的問題在於他不能提前墊付,雖然現在不付錢的(乘客)挺少的,但之前有一單我打電話追了 1 個月才要到,滴滴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好多人開了免密支付,平臺直接就把錢打到我的錢包裡了。」

此前搜狐科技曾向一位北京司機詢問是否聽說過花小豬,他表示,自己在用滴滴以外的平臺時會十分謹慎。「誰知道會不會像易到那樣沒法提現了呀,我現在還有 2 萬塊錢扣在裡面呢!」

除此之外,滴滴上許多保證司機權益的規則也在花小豬上 「減配」了:「乘客可以無故取消訂單,而在滴滴上只要開出 1 公裡外司機都是可以得到補償的,但現在在花小豬上不行了。有時候我都快到地方了,乘客就直接取消了。」

同樣,一口價的模式雖然對乘客友好,但遇到路上堵車的情況,司機也只能吃啞巴虧。這也形成了一個悖論,在需要更多運力的用車高峰期,可能有不少司機選擇關閉花小豬。「反正我在高峰期是不會開花小豬的,之前有一個單子,只有起步價,幾塊錢,我在路上堵了半小時,實在耽誤事。」

拼多多式推廣

無論是一口價模式,還是紅包補貼,抑或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已經驗證成功的社交裂變手段,無疑都是為了爭取到更多的乘客。

花小豬的補貼策略在滴滴發展的早期已被驗證。2014 年年初,滴滴曾與微信支付展開了巨額的聯合補貼活動,乘客可減免 10 元車費,滴滴司機也額外獲得 10 元補貼。優惠之下,原計劃一個月的補貼總金額在活動上線沒幾天後就已花光了,好在微信支付並未設置補貼上限。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滴滴的訂單量從 2013 年年底的 30 萬翻了近 9 倍至 2014 年 2 月的 260 萬單。

而花小豬在首批上線的臨沂和遵義也復用了這一規則。用戶在市內打車,算上各種優惠券、補貼、滿減等,基本只需要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可以很快的吸引價格敏感的用戶。搜狐科技曾多次嘗試在臨沂打車,在未主動嘗試獲取任何優惠的情況下,按照一口價的模式,原價 15 元左右的訂單可優惠 3 元達到 12 元,比司機端顯示的價格 13 元還低。換句話說,在這些訂單中,花小豬不但沒有抽取佣金,反而還給了司機補貼。

同時,從花小豬的宣傳路徑上來看,除了正常的線下推廣外,還有與拼多多 「砍一刀」相似的朋友圈裂變運營。如在臨沂,用戶通過拉滿足夠多的用戶,即可獲得微信紅包現金到帳。

同時,花小豬的運營也會在當地建立很多微信群,除了給新用戶提供 「0 元打車」「掃碼送 30 元紅包」等直接優惠外,用戶還可以通過籤到、在群內分享花小豬的紅包連結以及好友助力等方式拿到打車津貼。在不少領紅包微信群中都同時出現了花小豬和拼多多的連結,被網友戲稱為 「三姑六姨『幫我砍一刀』和大叔大爺『幫我點一下』的靈魂對撞。」

在知乎問題 「花小豬打車小程序是騙局嘛?」下,一位 ID 為 「柯南的襪子」的用戶詳細講述了他在花小豬上的 「薅羊毛」經歷。用戶可以通過分享連結邀請朋友點擊積攢錢數,到達 100 元即可提現。「本地人點連結比外地人能拿的錢更多,本地人有 3 塊多,外地只有 1 毛。」在經過將近 4 小時的集贊後,該用戶湊齊了 100 元的可提現金額,不過花小豬原本承諾的 2-3 小時到帳時間卻因客服所解釋的 「活動火爆」而延遲到了 1-2 個工作日。

除了實際的費用優惠外,花小豬也在提升服務上有所改進。此前,花小豬上曾被曝光出現過司機接單後不出車的情況,對此花小豬也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司機需要從顧客口中獲知其真實手機號後四位數字才可以開啟行程,否則車費無法正常支付。

下沉市場並非 「理想國」

儘管花小豬在司機(供給端)和乘客(需求端)都採用了對應的且已經被驗證成功的運營策略,但滴滴的出行 「服務下沉」卻遠遠沒有拼多多的 「實物交易下沉」來得簡單。

在滴滴明確表示業務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前提下,有臨沂的司機向搜狐科技表示,當地的網約車市場處在明顯的車多客少的狀態,「可能有 10 個車但只有 5 個乘客,只有惡劣天氣下訂單量才會更多一些。」

王師傅也向搜狐科技表示,與 2 年前剛開始跑滴滴時相比,自己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他以前的日流水差不多有 300 元,現在是 200 元左右。而花小豬進入市場之後,不少司機向搜狐科技表示自己的訂單量相較於以往並沒有明顯的上升。「現在的司機越來越多了,可打車的還是那些人。」

不僅臨沂,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爆料稱,各地的滴滴司機車隊長已經聯名發起請求,要求滴滴平臺嚴格管控準入司機門檻和車輛門檻,充分調研當地的客運市場規模,合理分配司機和運力。換句話說,這些已經註冊過的司機不再願意讓新司機搶他們的生意了。

而滴滴在控制司機數量上也加大了舉措。一個很多人可能沒有關注到的現象是,疫情期間,滴滴在北京、重慶、成都等一二線城市也都開始限制司機數量,停止了司機註冊加盟,且恢復時間未定。值得注意的是,搜狐科技在詢問客服後得知:「恢復加盟後司機的準入門檻可能會發生變化。」

從網約車在下沉市場的整體表現來看,目前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三家頭部平臺的用戶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佔比分別為 16%、5%、5%。這一點從司機的口中可以得到印證,在搜狐科技採訪的眾多司機中,除了花小豬外,基本所有人都只開了滴滴一個網約車後臺。也就是說,滴滴已經是在下沉市場上滲透率最高的平臺。而未來,花小豬逐漸拓展到全國 130 餘個城市運營後,也將進一步拓展下沉市場的滲透率,甚至革滴滴自己的命。

但三四線並不是 「服務下沉」的理想市場,此前許多網約車平臺都因單量少、客單價低放棄下沉市場的策略。

據艾瑞諮詢的數據,從 2016 年開始,三四五線私家車保有量增速全面超過一二線城市,汽車保有量佔全國的比例達到 53.56%。來自瓜子的銷售數據也顯示,一二線城市和下沉市場銷售輛數比例各佔 50%,「小轎車」已經成了小鎮青年的標配。「現在在臨沂,開車還是比打車更主流的方式。」有臨沂當地人對搜狐科技表示。

低線城市的汽車保有量高限制了網約車的發展。「白天開車的比較多,一般都是晚上喝了酒打車訂單就會多了。」有司機對搜狐科技表示。

CNNIC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 年至 2019 年,我國的網約車用戶規模從 2.49 億增長至 4.04 億,使用率也從 34.1% 上漲至 47.3%。但受疫情影響,2020 年 Q1,網約車用戶規模回落至 3.62 億,使用率也下降至 40.1%。與眾多網約車平臺聚集在一二線市場不同,下沉市場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同時也是難度更大、獲利更小的市場。

花小豬的低價補貼策略確實會刺激一部分打車需求,但和拼多多面臨的問題相同,許多人都在疑惑,如果平臺取消補貼,此前平臺所獲得的用戶增量和粘性是否只是 「虛假的繁榮」。

同時,除了業務上的困境,花小豬也同樣面臨監管的風險。7 月底,天津市道路運輸局會同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總隊對 「花小豬」網約車平臺開展了聯合約談,稱 「花小豬」在沒有與天津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報企業及人員變更信息、開展數據對接等情況下,便將 APP 改名並大肆違規宣傳,責令其停止線下宣傳活動,叫停平臺在天津的網約車業務。

今年以來,滴滴動作頻頻,力推貨運、重啟順風車、進軍跑腿市場、上線青菜拼車、重塑打車業務甚至推出了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業務在橫向上不斷延伸。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佔據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 60%。

在一二線城市格局已定的情況下,下沉市場意味著 「新增量」,花小豬可以說是滴滴圍繞著 「0188」計劃( 即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 8%、全球服務用戶 MAU 超 8 億)再次布局的一顆戰略棋子,儘管這片土地並非 「理想國」。

相關焦點

  • 從下沉市場到一線城市,花小豬能為滴滴帶來什麼?
    而最近滴滴也開始了對下沉市場的「深入布局」,推出子品牌花小豬打車,通過補貼尋找新的增量。同時,郭麒麟作為這款「花小豬打車」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自帶流量屬性,微博話題#郭麒麟自己畫海報代言#閱讀量一度達3.1億。品牌與明星跨界合作帶來的破圈效應,助力這款打車軟體更快地走向了大眾打車市場。
  • 滴滴下沉之戰:花小豬能否成為「打車界拼多多」?
    文 | 鯨聲whistle,作者 | Mia「花小豬實在是太便宜了。」H小姐感嘆道。在使用優惠券後,北京4公裡左右路程,平時打滴滴快車需要20元費用,在新客首單註冊僅需1.5元。「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信息顯示,花小豬的運營公司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兼唯一股東趙意波為滴滴副總裁。其形式為順風車模式加派單半指派,司機可以一天取消四次訂單。
  • 滴滴將上線「花小豬打車」,已在多地試運營,新用戶首單0元起
    7月22日,滴滴透露旗下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即將上線。今年3月開始,花小豬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城市測試運營,後續將推廣到更多城市。AI財經社近日了解到,花小豬7月15日已在西寧推廣試運營。早在一個月前,寫有「下一單打車0元起」及下載二維碼的宣傳貼紙已經貼在西寧滴滴司機前排座椅後方。當地滴滴司機告訴AI財經社,每有一個用戶在車內下載「花小豬打車」,司機就可以獲得5元推廣獎勵,他在近一個月時間內已經拿到300多塊錢。該司機表示,如果花小豬運營得好,他也會考慮轉戰花小豬平臺。AI財經社打開花小豬打車頁面發現,新用戶享有14元新人立減券,不過僅限領券城市使用。
  • 起底「花小豬」:滴滴新馬甲,打車版「拼多多」-虎嗅網
    有滴滴司機說,「花小豬要搶滴滴的市場了。」也有滴滴司機控訴;「臨沂的網約車市場,都讓花小豬攪亂了。」 然而,很多滴滴司機不知道的是,這個「花小豬」,或許只是滴滴在下沉市場的一個分身。 有業內人士透露,花小豬是滴滴內部孵化的一個新項目,承擔的使命是為滴滴尋找新的增長點,目前還屬於保密階段。
  • 「花小豬」養成記:滴滴要再造一個順風車?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花小豬」養成記:滴滴要再造一個順風車?經濟觀察報 記者 童鋒亮 此前低調主攻下沉市場的「花小豬打車」,突然對一線城市發起了猛烈「進攻」。8月17日,網約車平臺花小豬在包括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鄭州、青島、太原在內的9個城市發起了補貼攻勢。
  • 被瘋狂薅豬毛「花小豬」能成為滴滴的「小香豬」嗎?
    花小豬能成為滴滴未來的「小香豬」嗎?一、瘋狂薅「豬毛」,打車界的拼多多?形象可愛的小豬logo配合高飽和度的紫色背景衝擊著用戶的眼球,花小豬的logo視覺形象如同「小豬存錢罐」,省錢、存錢的寓意正契合了打造實惠出行的品牌調性。
  • 廉價的「花小豬」能解救滴滴巨虧500億困局嗎?
    隨後滴滴官方也發布了新產品花小豬——造型來源於小豬存錢罐,主打「實惠便捷」,指向「年輕用戶」。 4個月的時間內,花小豬已經擴展到全國120個城市,除了四五線以下城市,北上廣深的服務也已上線。由於定位下沉市場,鼓勵用戶用簡單任務,如籤到、推薦等方式領取獎勵,在朋友圈形成裂變拉新,花小豬也被稱為網約車版「拼多多」。
  • 滴滴正式「認親」花小豬:停不下來的滴滴,在講故事給誰聽?
    對此,山行資本創始合伙人徐詩對投中網表示,「用戶消費分層,會是未來市場常態。通過推出花小豬,滴滴也是進一步做習慣培育,爭取更多的用戶,同時也能把流失到其他平臺的客戶補貼回自己的平臺。」換言之,滴滴推出花小豬的目的是要做增量市場。
  • 滴滴花小豬被重罰:無序擴張 自身合規問題屢次被曝光
    不過,面對監管部門的一系列處罰,滴滴警醒了嗎?貌似並沒有!或許僅僅百萬的罰款微不足道,不足以對這家網約車巨頭敲響警鐘,在一系列風險暴漏後,一視財經發現花小豬並未踩急剎車,仍在網絡上瘋狂打著廣告。2020年3月,程維在滴滴內部確立了「0188」的三年戰略目標,要在將來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按照滴滴目前的情況,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尋找新的訂單增量。業內人士分析,滴滴推出花小豬項目,就是為「0188」一億單的目標努力,定位於低價網約車平臺的花小豬能夠承接下沉市場的司機資源,吸引價格敏感型的年輕用戶,從而繼續保持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 哈囉、滴滴在出行市場展開全方位爭奪戰
    據悉,哈囉平臺司機可自行選擇派單或選單兩種方式,派單模式下,每天有5次拒單機會,每筆訂單有10秒確認時間,過時自動領取。如果當日拒單次數用完,司機只能進入選單大廳手動接單,選單大廳的單來自平臺司機拒絕的訂單。當前,哈囉網約車採取的是「一口價」運營模式和低佣金、低價格策略,具有十分鮮明的「下沉市場」特徵。
  • 花小豬:換身馬甲就可以重寫滴滴歷史?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圍繞的是近期出現的「全新」網約車品牌——花小豬。近期在一二線城市高調亮相的它,一方面以驚人的補貼讓羊毛黨驚呼「真香」,另一方面又被多地的監管部門叫停,深陷合規的輿論漩渦。花小豬這次在一二線城市的亮相算成功嗎?其實8月份之前,花小豬就已經在貴州遵義這座小城試運營長達半年之久,只是這次進入到一二線市場才讓主流的網際網路用戶引起了注意。
  • 「花小豬」猛攻一、二線城市,網約車補貼戰重現
    「打兩次車總共花了一塊五,便宜到家了。」家住西土城附近的鄧先生感嘆,許久不見的網約車補貼又出現了。社交裂變拉新、現金補貼司乘兩端,早已在網約車行業裡佔據主導地位的滴滴孵化出獨立品牌「花小豬」後,近日開始對北京等一線城市網約車市場猛烈進攻。新手入局補貼大戰重現近期,此前低調主攻下沉市場的花小豬,突然對一、二線城市發起了猛攻。
  • 推青菜拼車、花小豬打車,滴滴出行發動降維打擊
    特殊節點對出行的特殊需求再次將網約車市場的問題推向前臺,也讓公眾再次對這一市場重新重視起來。在網約車市場經歷了疫情期間的沉寂之後,滴滴出行率先做出新動作,將拼車業務獨立為青菜拼車、推出低價的花小豬,並再次祭出補貼大棒,攪動網約車市場。滴滴出行此次降維打擊將給網約車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 打車界拼多多,花小豬攪亂網約車江湖,滴滴狠起來自己都打
    難怪有滴滴司機說,「花小豬要搶滴滴的市場了。」 也有滴滴司機控訴:「當地的網約車市場,都讓花小豬攪亂了。」 花小豬到底什麼來頭,憑什麼引發網約車市場價格戰?
  • 雲投訴|給「無證」司機派單,「花小豬」網約車司機被罰一萬元誰埋單?
    封面新聞記者蘇定偉四川南充準新郎林先生通過「滴滴司機一鍵加入花小豬」,註冊了「花小豬」打車平臺,平時通過「滴滴」和「花小豬」兩個網約車平臺輪流接單。12月8日,林先生用「花小豬」拉客時被運管查處,因「無證」被罰一萬元。
  • 花小豬打車產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語:花小豬是滴滴旗下的一款軟體,被稱為「打車界的拼多多」;專注於下沉市場,新用戶有非常高的補貼和優惠,還可以進行社交裂變賺錢,獲取了一大波用戶;本文作者對花小豬APP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花小豬如何成為打車版「拼多多」
    壹 滴滴為自己打造了一架通往「下沉市場」的升降機。 一款叫「花小豬」的打車App今年3月問世,直到前幾天花小豬才正式官宣,它是滴滴孵化的一款面向年輕人群體的產品,與滴滴出行App實行差異化運營。 「花小豬」的logo是一隻踩著兩隻輪子的小豬存錢罐,公司方面稱,此寓意是「省錢就是存錢」。這款打車App的最大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實惠。
  • 從「花小豬」學:一切商業皆有可能
    花小豬是滴滴旗下的一個新業務,主打下沉市場,被稱為「打車界的拼多多」;大額度的優惠券和返現的設計吸引了很多用戶,滴滴也為花小豬做導流;本文作者詳細分析了花小豬這一策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滴滴不平則鳴
    從運人到運貨,從出行到本地生活,滴滴四處留下自己的身影,插下自己的旗幟。如果說,一系列的大動作,是滴滴的觸底反彈後怒刷一波存在感,但實際上,滴滴此時的發聲也恰如其時。以本地生活為例,目前酒旅業務已經由攜程和美團雙寡頭統治,跑腿業務當中也有UU跑腿、閃送等新星,這些領域滴滴很難深入對手腹地,所以更多是試水性的動作。而無人駕駛雖然可能顛覆出行行業,滴滴也擁有應用場景作為優勢,但那幾乎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滴滴不會百米衝刺。
  • 滴滴成立花小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每經編輯:王麗娜啟信寶數據顯示,8月7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花小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力峰。圖片來源:啟信寶該公司位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港工業區,經營範圍包括網絡文化經營、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廣告設計、代理;軟體銷售;社會經濟諮詢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會議及展覽服務;市場調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