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收入銳減,黃曉明能力不如趙麗穎?張亮說的這段話真相了

2020-09-13 人生百態1957

餐廳創收,是很能考驗店長能力的一個因素,店員管理得再好,如果不賺錢,餐廳肯定活不久,就拿《中餐廳》第四季來說吧,導演組布置了任務,要求21天賺2萬塊,這個任務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關鍵是看店長如何經營!

本季節目中,由於黃曉明的臨時離店,就出現了兩位店長隔空對比的一幕,黃曉明走了之後,趙麗穎擔任了一天的店長,二人的能力如何呢?從餐廳收入就可以看出來!

趙麗穎出任店長的第一天,就讓中餐廳收入達到了7685元,創下了中餐廳開業以來的最高額!

黃曉明回歸之後,在嶽陽的第一天,收入只有四千出頭,說白了,只是趙麗穎創收的一半多,於是問題來了,站在創收的角度,黃曉明是不是不如趙麗穎呢?

其實不然,因為決定餐廳收入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用餐人數,一個是菜價,在用餐人數方面,黃曉明回歸後的第一天和趙麗穎擔任店長那一天是差不多的,都沒有坐滿,而在菜價方面,就有了很多差距!

趙麗穎當店長的時候,中餐廳第一次提價,清炒時蔬提到了28元,紅燒排骨要98元,神仙雞也從最初的88元提升到了138元!

而黃曉明回歸之後呢?雖說節目組沒有給出具體的菜價,可在制定套餐的時候,張亮說了這樣一段話:你一說清炒時蔬最多賣八塊,我只要一沾上黃金蓉,那至少是18塊!

這回大家明白了吧?黃曉明回歸之後,中餐廳的菜價又回歸到了最初,甚至比不過路邊攤,收入少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黃曉明的能力並不比趙麗穎差,相反,曉明哥在攬客和招待客人方面,大局觀比穎寶更強一些,希望接下來的節目中,二人可以好好配合,多多創收吧!

相關焦點

  • 黃曉明暫退《中餐廳》,趙麗穎接棒壓力大爆哭,首位飛行嘉賓亮相
    其實,在趙麗穎與林述巍將彼此想法說開了後,大廚就主動上交了「購買食材」的大權,由張亮全權負責採購每天所需食材。不得不說,按照他們這個吸金能力,可以在三天完成節目組制定的2萬營業額,可見趙麗穎與林述巍溝通的效果立竿見影。
  • 中餐廳黃曉明回歸,業績再次下降,是因為黃曉明不如趙麗穎嗎?
    中餐廳最新一季呢,黃曉明午夜2點又回到了中餐廳的大船上面,然後第二天呢,又重新當回了自己的店長,而趙麗穎呢,也順利的卸任了,所以說也算是如釋重負吧,而且她自己也覺得可以卸下重任了。然後呢,中餐廳又重新的在黃曉明的帶領之下開始了航行。
  • 黃曉明離開《中餐廳》,為什麼新店長是趙麗穎,而不是元老張亮
    剛開始看《中餐廳》的預告,以為黃曉明只是說要離開是節目組故意搞事情,為了提高流量,誰能想到是真的,更沒想到的是,黃曉明離開之後,趙麗穎成了《中餐廳》的店長,要知道趙麗穎可是第一次參加這檔綜藝。,張亮做店長是比較合理的選擇,畢竟從出現在《中餐廳》,張亮一直是任勞任怨的角色,而且相對林大廚,他知名度更高,形象也更好,粉絲基數也很大。
  • 中餐廳:趙麗穎替代黃曉明,劉宇寧雪中送炭,張亮借花獻佛
    《中餐廳》不知不覺已經播出一半了,這一期節目組還邀請到趙麗穎的加盟,還是非常有看點的。因為趙麗穎一直以來在大眾面前的形象都非常好,演戲也很努力,她很少參加類似的真人秀節目,所以很多朋友都想要看見她的另一面。
  • 《中餐廳》趙麗穎成「夾肉餅」,黃曉明不再主事,張亮堪當和事佬
    第四季《中餐廳》自開播以來便熱議不斷,尤其是關於趙麗穎的話題格外熱鬧,她接上一季秦海璐的職位,管理中餐廳財務這一塊的工作。在《中餐廳》中,除了工作累之外,就是財務太難做,畢竟有個花錢如流水的林大廚呢!之前黃曉明一副霸道總裁範管理被罵成渣,這一次趙麗穎將情緒表於面,直接在飯桌上指出林大廚的購物問題,使得全桌人非常尷尬,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 趙麗穎《中餐廳》又被黑?張亮發聲力挺趙麗穎
    事情發酵後,張亮發文表示「稍微大塊兒一點的食材都被我們幾個大老爺們兒搶先吃了。裝菜容器又很深,再加上菜品真的太好吃,所以大家都不捨得浪費」。黃曉明也為其發聲「在各種菜盆裡找肉吃是我們營業結束後的樂趣」。
  • 《中餐廳4》節目趙麗穎黃曉明菜場買菜,趙麗穎管帳
    趙麗穎路透流出,此前,《中餐廳第四季》嘉賓名單疑已曝光,黃曉明、趙麗穎,林述巍、張亮以及虞書欣,但日前,虞書欣方透露,虞書欣這個節目推了,之後由李浩菲救場,成為《中餐廳4》的常駐嘉賓。6月30日,黃曉明、趙麗穎、張亮、林述巍、丁禹兮(飛行嘉賓)相繼出現在相巴東碼頭,參與《中餐廳4》的節目錄製。之後去菜市場以及超市買菜,從路透看,是按節目流程走的,趙麗穎、黃曉明等五位常駐嘉賓在碼頭集合後,下午去集體去買菜了。
  • 中餐廳:同為趙麗穎發聲,黃曉明被贊,張亮被懟卻因禍得福?
    湖南衛視第四季中餐廳開播了,由於趙麗穎的加入,話題熱度一直很高。產後復出榮升中餐廳財務總監的趙麗穎,各款穿搭時尚度很高,美美的她,也很享受這樣一檔充滿話題度的綜藝節目,給自己帶來的各種挑戰。在近期播出的《中餐廳》中,趙麗穎用筷子在碗裡撈菜引發熱議。有網友覺得用筷子反覆扒拉飯菜的動作不是很禮貌,但也有網友指出,視頻中趙麗穎的筷子忽隱忽現,疑似是節目剪輯存在問題。
  • 《中餐廳4》開錄,網曝黃曉明還當店長,趙麗穎是驚喜,張亮回歸
    因為《中餐廳》的社交平臺都說開錄了。按照之前公布的節目計劃,這條船會從重慶開到武漢,一共有21天的旅程。曝光的船是這樣子的。據傳是黃曉明、趙麗穎、張亮、林述巍、丁禹兮等,網上流傳著趙麗穎在宜昌戴口罩的照片,小骨產後變瘦了,狀態看上去很好的樣子呢。
  • 趙麗穎《中餐廳》崩潰大哭真相,原來是因為黃曉明馮偉卡斯柏離開
    說到《中餐廳》,趙麗穎的粉絲們印象最深刻,首先是因為趙麗穎參加了本期綜藝,其次,近日因《中餐廳》方曬出的「戰報」引起趙粉的不滿意。因為此事,中餐廳節目組還道歉了,趙麗穎工作室本次也是硬氣回應讓粉絲們大聲叫好。
  • 張亮黃曉明相繼為趙麗穎發聲,一個中肯一個搞笑
    所謂的趙麗穎的「黑料」滿天飛。趙麗穎在生孩子期間短暫的離開了娛樂圈,在這段時間,因為無事可「黑」,趙麗穎過了一段時間的安穩日子。趙麗穎十分重視《中餐廳》,畢竟這可以說只是其復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可是,沒有想到就是因為在《中餐廳》中的表現,趙麗穎又被質疑了。
  • 《中餐廳》最歡樂的場景:張亮一句話,趙麗穎和林述巍忍不住噴飯
    趙麗穎都信心滿滿地說:「好啊。」李浩菲說的是張亮、林述巍他們催餐時的情景。這個笑點被趙麗穎Get到了,趙麗穎笑得不行。張亮:「你是不是要造反?」劉寧宇惟妙惟肖地重現了林述巍剛才的動作和表情。惹得李浩菲和趙麗穎又一陣大笑。林述巍:「小寧,昨天晚上就聊了一下我的心聲,今天就透露出來了。」這句話引來眾人的吃瓜表情。
  • 《中餐廳》黃曉明離開,趙麗穎心事重重
    本季《中餐廳》更新到第五期,從節目內容獲知,店長黃曉明即將離開,並在離開之前,把店長之位交給趙麗穎。本季《中餐廳》的錄製時長為21天,而《浪姐》平均下來在半個月就會有一次錄製,所以黃曉明會離開餐廳,也是在《中餐廳》開播之初就很容易遇見的事情。
  • 《中餐廳》第四季評分提升,張亮和趙麗穎的貢獻最大
    《中餐廳》第四季與上一季相比較,評分有所提升,張亮和趙麗穎的加入為這檔節目增添了許多亮點。雖然《中餐廳》每季都會更換開店地址,但節目的套路並沒有改變,中餐廳評分出現下滑,不是因為節目不好看,而是節目為觀眾帶來的新鮮感降低,這是很多綜藝節目難逃的定律,但隨著第四季《中餐廳》評分的拉升,我們注意到《中餐廳》已經悄然發生改變,這其中有好的改變,也有「壞」的改變。
  • 《中餐廳》趙麗穎翻菜惹爭議,黃曉明、張亮齊發聲
    近日,趙麗穎在中餐廳中的舉動被網友推上了熱搜,起因就是趙麗穎在在節目中吃飯扒拉菜。隨之,張亮為趙麗穎發聲,稱有些菜被後廚切得太小,稍微大點的菜都被幾個大老爺們給吃了,裝菜容器又很深,再加上菜品真的很好吃,所以大家都不願意浪費。
  • 張亮、黃曉明先後發聲,這真不怪趙麗穎
    8月9日,有網友在看了《中餐廳》後,對趙麗穎吃飯時用筷子扒拉菜的行為指責,稱其缺乏餐桌禮儀,不懂謙讓。作為最清楚菜品的主廚張亮發文解釋:「有些菜是我們後廚把食材切得太小,稍微大點的的食材被幾個大老爺們吃了」所以趙麗穎才反覆扒拉幾下。
  • 趙麗穎與虞書欣合作,《中餐廳》這一季人員陣容強大,張亮回歸了
    虞書欣新綜藝疑似曝光,搭檔趙麗穎、黃曉明,「廚神」張亮也回歸!
  • 《中餐廳》黃曉明暴走2390個臺階 張亮趙麗穎成搬運工 節目組太坑
    7月31日晚上10點,千呼萬喚的《中餐廳》第四季總算開播了。但首播開始卻是讓三位男嘉賓在高溫36℃的炎熱氣溫下當了回搬運工,在巴東百步梯的239個臺階上穿梭了10趟,整整2390個臺階啊,尤其黃曉明累得汗流浹背的樣子明星範全無。
  • 黃曉明累到脫妝,張亮累到眩暈,《中餐廳》的老問題仍未解決
    而且按照這一季嘉賓的整體顏值來看,並不差,張亮是型男模特,趙麗穎是螢屏女神,黃曉明的皮膚管理也是圈內出了名的。 同樣是在第四季的首播中,當黃曉明提到這是最累的節目的時候,身邊的張亮也是及時補了一句話,張亮表示「我有速效救心丸」,對於很多新觀眾而言,或許會覺得這只是張亮的一句玩笑話,畢竟張亮在首播中的人設就是話多
  • 《中餐廳》黃曉明退出!趙麗穎接任後當眾大哭,明星嘉賓能否拯救
    眼看《中餐廳》的業務剛剛改善,黃曉明、趙麗穎之間的合作也更加默契,卻突然被黃曉明宣布暫時退出破裂。沒有經驗的趙麗穎代替黃曉明,擔任店長,從招客到生意情況不斷,不禁讓人為他們緊張不已。除了權力的分配,張亮和林大廚師的心態轉變是關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年揮霍無度的林大廚師,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開始踐行「省錢」的理念,似乎也有了省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