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創收,是很能考驗店長能力的一個因素,店員管理得再好,如果不賺錢,餐廳肯定活不久,就拿《中餐廳》第四季來說吧,導演組布置了任務,要求21天賺2萬塊,這個任務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關鍵是看店長如何經營!
本季節目中,由於黃曉明的臨時離店,就出現了兩位店長隔空對比的一幕,黃曉明走了之後,趙麗穎擔任了一天的店長,二人的能力如何呢?從餐廳收入就可以看出來!
趙麗穎出任店長的第一天,就讓中餐廳收入達到了7685元,創下了中餐廳開業以來的最高額!
黃曉明回歸之後,在嶽陽的第一天,收入只有四千出頭,說白了,只是趙麗穎創收的一半多,於是問題來了,站在創收的角度,黃曉明是不是不如趙麗穎呢?
其實不然,因為決定餐廳收入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用餐人數,一個是菜價,在用餐人數方面,黃曉明回歸後的第一天和趙麗穎擔任店長那一天是差不多的,都沒有坐滿,而在菜價方面,就有了很多差距!
趙麗穎當店長的時候,中餐廳第一次提價,清炒時蔬提到了28元,紅燒排骨要98元,神仙雞也從最初的88元提升到了138元!
而黃曉明回歸之後呢?雖說節目組沒有給出具體的菜價,可在制定套餐的時候,張亮說了這樣一段話:你一說清炒時蔬最多賣八塊,我只要一沾上黃金蓉,那至少是18塊!
這回大家明白了吧?黃曉明回歸之後,中餐廳的菜價又回歸到了最初,甚至比不過路邊攤,收入少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黃曉明的能力並不比趙麗穎差,相反,曉明哥在攬客和招待客人方面,大局觀比穎寶更強一些,希望接下來的節目中,二人可以好好配合,多多創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