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夜姬物語》,萌得心都化了

2021-02-15 澎湃有戲

警告:澎湃新聞稿件,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

撰文:錢戀水

《輝夜姬物語》劇照

八年磨一劍,《輝夜姬物語》最初的五年只畫了30分鐘的分鏡頭,總耗資超過50億日元,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以來最長的一部動畫(137分鐘)。當然,數字並不能代表一部作品的質量;惟有好作品,才值得回過頭來抽絲剝繭,看它背後的故事和付出的心血。

2013年,吉卜力工作室本想重現1998年宮崎駿的《龍貓》和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同時上映的盛況,於是再一次把宮崎駿的《起風了》和高畑勳的《輝夜姬物語》的上映日期排在了一起。然而因為製作原因,《輝夜姬物語》的檔期延後至2013年秋季。而在日本公映之後的幾乎一年,我們才有機會觀看這部影片。對於熱愛高畑勳和吉卜力的人來說,這一等就是十五年。

作為日本最古老的傳說之一,《竹取物語》的故事婦孺皆知。高畑勳並未著力於改編這個故事,而是幾乎原原本本地把故事鋪陳開來,重新講述了一遍。自老翁在林中發現竹中的小公主,至小公主離開人間,披上月之羽衣抹掉人間記憶回到澄淨的月之都止,故事的情節簡單到一句話就能說清。影片所做的,是為小公主在人間的三年時光著上色彩、光亮和聲音,用粗糙又溫柔的水墨畫筆觸和民謠、古箏、自然裡的聲音讓這段時光活過來。

每一處場景都有自己的聲音——樹林裡的聲音,砍竹子的聲音,走近房屋時聽到的水聲,古箏的聲音,筵席時候的鼓樂,乃至花開的細微聲音。據說在配樂的時候高畑勳曾經交代久石讓:不必在悲傷的時候也配上悲傷的音樂。於是片中的配樂悲中有喜,喜中有悲——輝夜姬和愛人舍丸在天空飛翔時候的弦樂儘管舒暢寬闊,卻有鳥鳴作悲聲夾雜其中;片末月宮裡的菩薩們來接輝夜姬的時候為了顯示月宮的沒有煩憂而特意採用歡快的森巴舞曲,搭配月中乘祥雲而來的浩蕩天人隊伍卻有怪異及落寞的意味。

高畑勳自己創作的那首童謠《天女之歌》貫穿全片,是生命之歌亦是離別悲歌。歌謠的前半段是大家都會唱的童謠,「轉呀轉,呼喚太陽公公快出來。鳥兒蟲兒和野獸,青草樹木和花」,是鄉野趣味,歡快又樸素。後半段卻只有輝夜姬一個人知道,「鳥兒蟲兒和野獸,青草樹木和花,請試著孕育出那盼望的人情。松風猶似喚儂歸,自當速速就歸程」,音調驟然變高,無論是年幼的輝夜姬還是少女輝夜姬唱起來都如裂帛之聲,是離開人間的天女懷念人間的私語,亦是天女殘留的對人間記憶的最後迴響。

小公主的侍女

天真又滄桑,歡快又悲涼,世間流傳的民歌大都如此,卻想不到高畑勳老爺爺以一己之力寫了這樣一首本應是世代相傳留存下來的童謠。

水墨動畫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當年的《大鬧天宮》和《天書奇譚》等作品早已讓我們記住它們特有的流暢和古意。如今看到高畑勳拿出這樣一部作品自然覺得欣喜。據說《輝夜姬物語》之所以耗時漫長,是因為採用了背景和人物畫在一張圖上的方式,令整部漫長的動畫片無論定格在哪一幅畫面,都是一幅天然的淡彩水墨畫。

水墨畫的魅力,還在於光是改變筆觸,就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效果。老翁喊尚在蹣跚學步的小女兒的時候,隨著一聲聲「小公主,過來。小公主,過來」,他面目的線條逐漸變粗,加上聲優地井武男愈發哽咽的聲音,令觀者亦動容,很難不回想起人生中熟悉的片段。另一處人物的線條變粗出現在輝夜姬憤怒奔離豪邸的時候。如炭筆且劇烈抖動的線條狂掃一切,令你看不見風卻能感受到風,是水墨畫奇妙卻也是東方人都能心領神會的筆觸。

《輝夜姬物語》有的還不僅是優秀的聲畫。高畑勳把人生的大問題放在了這部電影中,藉由輝夜姬之口問了出來:「我在這片土地上究竟做了些什麼?只是任性地不想成為附屬品,踐踏了父親大人的心願,在虛偽的小山野中盡情欺瞞自己的心。」神話迴避了這個問題,只是讓她在嘗過「活著」的滋味,給人間留下不死藥之後離開,從此塵歸塵土歸土。然而高畑勳更進了一步,把問題的核心掘出來扔給了觀眾。

其實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活著和令所愛之人滿意之間天然的矛盾。這樣大的問題,連高畑勳都不敢回答。如果輝夜姬留在人間會發生什麼?或者像黛玉,以生命入詩,以生命抗爭,然後淚盡而亡。或者像寶釵,超越執念看破生死,成為活生生的紅塵中悟道人,從此無悲無喜,寬厚慈悲,把自己變成生活本身。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值得書寫,亦是觀影之後令人沉默良久的原因。

《輝夜姬物語》是一部好作品,卻並非沒有瑕疵。比如,從月宮中來的人為何是搞笑的印度菩薩的造型?又比如輝夜姬回月宮之前偶遇舍丸哥哥,舍丸完全棄自己的妻兒不顧願意帶她私奔。這樣的感情和輝夜姬嗤之以鼻的見異思遷的皇宮貴族式愛情又有什麼區別?

然而影評寫到這裡就無趣了。看《輝夜姬物語》這樣的電影,最好有當年看國產水墨動畫時候乾乾淨淨的心。坐下來,把條條框框都扔掉。孩子們唱童謠的時候就跟著哼唱,花開化蝶櫻花漫天的時候就仔細欣賞,每一件傳說中的寶物也都值得期待。還有,老翁摸著鼻子紅著眼說要保護小公主誓死不讓她被接走的時候想哭就哭吧,輝夜姬和舍丸哥哥足尖一躍飛上藍天的時候也跟著一起飛吧。

警告:澎湃新聞稿件,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輝夜姬物語
    而站在《輝夜姬物語》背後的高畑勳,則是我更感興趣的一個人物。是什麼讓這個著名的,以宮崎駿為顯著領袖的動畫工作室相信,高畑勳可以憑藉一個幾乎被日本國民爛熟於心的傳說故事,就能打開市場和贏得讚譽?為吉卜力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 輝夜姬物語—高畑勳的謝幕
    輝夜姬物語《輝夜姬物語》最初完成的劇本時間長達210分鐘以上,之後則刪減至137分鐘,但仍成為在此之前吉卜力工作室創建以來發表的最長一部動畫。輝夜姬物語《輝夜姬物語》製作成本空前,創作前後歷時14年,原畫稿紙達50萬張,製作費50億日元。
  • 會彥推薦| 動畫電影《輝夜姬物語》
    動畫電影《輝夜姬物語》獲得201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輝夜姬物語》取材於日本最古老的物語作品《竹取物語》,相傳是在公元九世紀左右完成。對後世的物語作品都有深刻的影響。 輝夜姬物語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畫面,古樸,寫實,簡單,唯美。儘管是表現古代的民間傳說故事,但每一幀畫面的氣氛拿捏都恰到好處,細膩的日常生活場景,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都表現的細緻入微。動畫的繪畫風格類似寫生,線條極為簡單,很有中國繪畫的小寫意風格。
  • 輝夜姬物語和《源氏物語》
    《輝夜姬物語》是高畑勳先生的最後一部電影,也是他時隔14年以來的最新作品。作品不僅以極其昂貴的水彩畫的形式製作,而且片長長達137分鐘,但製片人徵詢高老關於縮減片長的意見時,他卻用一種很痛苦的表情說:「一分鐘都不可能刪啊...」第二遍再看《輝夜姬物語》時,電影中的故事之複雜,元素之冗雜,一般動畫片都難以企及。
  • 今日推薦電影:輝夜姬物語
    只不過縱使綾羅加身、金銀環繞,卻再難見到輝夜姬那發自肺腑的笑容…  這便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的日本民間傳說《竹取物語》的故事。人們知道輝夜姬來自月亮,因犯了錯被貶到人間。而她究竟所犯何罪?已近耄耋之年的高畑勳將據此為我們講述一個不同以往的《輝夜姬物語》…◎幕後製作  在日本乃至世界動畫領域,吉卜力工作室的名號可謂家喻戶曉。
  • 《輝夜姬物語》這部日本動畫,用神話的外殼裝了「世世代代」的故事
    很多第一次看《輝夜姬物語》的觀眾,都會被它的畫風所驚豔,之後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不自覺的慢慢湧出,當你後來再去看這部動畫的時候,你可能會用微笑替代眼淚,在悲劇中微笑,不是自己已經麻木,而是對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 《輝夜姬物語》水墨絕唱
    (17年舊文)《輝夜姬物語》8.5①水墨絕唱。②故事講的無非是天仙思凡的故事,前一段童年的時光美到讓人掉眼淚,到輝夜姬進城後反而顯得無趣,雖然傳說物語之類的,總要有點類似招親、比試的橋段,但花了這麼多心思的大手筆製作,如此規規矩矩地講故事,還是讓人失望。
  • 《輝夜姬物語》活著
    如果說《起風了》體現的是對人與戰爭的現實主義思考,那麼《輝夜姬物語》則實現了物哀美學與民間傳說的完美結合。《輝夜姬物語》也不出其外。自由與枷鎖,寧靜與聒噪,善與惡,來與去,自然的四時光景與人類的種種虛偽,輝夜姬短短的三年就像是我們人生在世的真實寫照。
  • 《輝夜姬物語》當我能夠理解時,悵然若失
    《輝夜姬物語》並不像是一個故事,而更像是一個寓言。寓言和故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讀去理解,我們也不必說服誰。前幾天剛寫了一篇日記,描述小時候印象深刻的連環畫,提到了《竹取物語》,因為無法理解,所以印象深刻。然後很湊巧的,就從豆瓣友鄰的電影條目中翻到了這個水墨畫一般的《輝夜姬物語》,二十多年以後,突然發現自己能夠理解時,覺得非常憂傷。
  • 鳥蟲獣 草木花 《輝夜姬物語》
    編按:近日,在去年冬天上映的《輝夜姬物語》終於在網絡上有了高清版。其受關注度不言而喻。
  • 日本動畫的兩種可能:為何《你的名字.》票房成功而《輝夜姬物語》大敗?
    不過,這部日本第二賺錢的動畫的成功,讓我想到了另一位賠錢最多的動畫,高畑勳的《輝夜姬物語》。如果說《你的名字》已經算是黃金製作陣容,那麼《輝夜姬物語》的製作陣容簡直可以稱得上鑽石級組合。製作人西村義明,02 年進入吉卜力工作室,先後參與《霍爾的移動城堡》、《輝夜姬物語》的製作,《輝夜姬物語》是他個人的動畫監製處女作,憑藉這部動畫,得到鈴木敏夫的信任,現在是「吉卜力工作室」御用製作人。
  • 《輝夜姬物語》在線完整版——人生究竟是怎樣的,或許只有親自體驗過才有答案.
    作品以日本人最為熟悉的「輝夜姬」為原型展開,刻畫人物的「內心」,以「竹取物語」為藍本向世人展現輝夜姬的故事中「被隱藏的真實」的一面。在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的採訪中,鈴木敏夫表示「輝夜姬的物語」的水彩風格十分特殊,採用這種風格不只是高畑勳監督的願望,連宮崎駿本人也表示過想要嘗試這樣的「素描風」的形式,而且這個風格不是由吉卜力工作人員製作的,而是交由了其他工作室來呈現,同時他也指出「這部作品是動畫的未來」。
  • 影視鑑賞;《輝夜姬物語》非常精彩的上流社會人的一生!
    雖然最終摘得桂冠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此次入圍,已經是對這位今年整好八十周歲老人的最高讚譽。而以他的年齡和對作品精益求精的態度,這或許也是他最後一次的輝煌。3 年提案,6年製作,終於等來了高畑勳的新作《輝夜姬物語》。這部作品取材於日本著名故事《竹取物語》,作品成書年代相當於中國的唐宋時期。原作內核原本是一個的「不畏權貴壓迫」的政治隱喻。那麼問題來了!
  • 《輝夜姬物語》人間一遭,月色菩提
    至於輝夜姬,一個烏託邦式的存在,無論在哪都像神明般熠熠閃光。她的結局是對人類悲劇的莫大諷刺,也同樣存在悲憫。高畑勳好像特別擅於撥動人內心最脆弱的那根弦,去窺探災難背後最脆弱的東西,赤裸裸地展現,讓人受不了。但相比《螢火蟲之墓》,《輝夜姬物語》給人類留下了希望之火,像是引導著人類去瞻仰,去靠近月上仙人的快樂之巔(一瞬間又觸及宗教,所以這是不是也可以看做類似耶穌降世的宗教故事呢?)
  • 動畫大師高畑勳去世, 曾執導《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
    而高畑勳導演的作品有《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等同樣膾炙人口,但不知為何都被當成了宮崎駿的作品。也許在世人的眼中,宮崎駿名聲大得多,但宮崎駿卻在高畑勳最後一部作品《輝夜姬物語》上映時,第一時間跑去了電影院觀看,然後留下了一句,「這才是會改變日本動畫界的作品」後,又匆匆離去。
  • 8.2分動畫片《輝夜姬物語》鳥蟲獸,草木花(可播放)
    這就是吉卜力今年的兩部年度巨作,宮崎駿的《起風了》,和高畑勳的《輝夜姬物語》。原本兩部作品定於暑期檔一起上映,帶給大家雙重震撼,不過二月時官方稱輝夜姬後期尚未完成,於是推遲至秋季上映。對於我個人來說,不管是不是為了不護搶票房,輝夜姬的故事都更適合秋天,而且在《起風了》之後觀看,更讓人別有感觸。
  • 《輝夜姬物語》:動畫大師Takahata的作品登峰造極
    其中,我的最喜歡動畫之一是2013中的《輝夜姬物語》,這也代表了高田在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動畫片耗資51億日元,歷時8年完成。這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以來整部電影中最長的動畫(217分鐘)。其高超的藝術水平使其毫無懸念地入選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 《輝夜姬物語》:古老的神話,總是把現實的人生放大
    長大後,才發覺這些故事從來都不是寫給小孩子看的。孩子看的只是熱鬧,大人看的才是故事。吉卜力的動畫電影總會在某一刻觸動人心,譬如《輝夜姬物語》,當輝夜姬回歸仙界,那塵世中的一切顯得異常的滑稽,人間百態就在那一刻消散,恍惚中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黃粱一夢。原來悲與喜,善與惡,都是與這紅塵難捨的碎片,都是割捨不斷的羈絆。
  • 五色觀影 《輝夜姬物語》,高畑勳的三個問題
    ►「物語」,是一種由口頭說唱發展而來的日本文學體裁。而在日本的物語作品中,被認為是最早的一部,也是最家喻戶曉的一部,叫《竹取物語》。她的美貌引得眾人,甚至是皇帝本人前來求婚,但是都遭到了她的拒絕。三年後,輝夜姬哭著告訴砍竹翁夫妻,自己原是月亮上的人,因為犯了罪而被罰到人間,如今月亮使者就要帶她回去了。砍竹翁夫婦和皇帝自然極力阻攔,但是最後,輝夜姬還是不得不回到月亮上去了。
  • 《輝夜姬物語》美好,傳統,平淡
    我覺得標題的三個詞其實就是我對婚宴及物語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覺。首先電影的畫面聲音和故事設定上其實都是很美好的,雖然最後輝夜姬離開了人間,但她在人間所感受到的感情,欲望,渴求,夢想都是真實的,這些對她來說也是美好的,儘管在最後會忘記這樣的一個記憶,但就如同月宮中曾經被貶下凡間又回去的仙女一樣,即使她不記得這些記憶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依然會流淚,因為情感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