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調味劑,我們可以從這種通俗的藝術形式中感受到豐富的人物所構成的世界。作為表演性的藝術,它從聲音,動作和裝扮上能立刻吸引到觀眾的目光,讓人直截了當地走人人物的內心。
對古代人們而言,他們也有一種影視類型的觀賞節目,其中最具代表性,且至今有著頑強生命力的是京劇,人物複雜多樣,故事紛呈精彩,觀眾能從中獲取很多信息,這是它的一大特點。
它之所以能夠讓觀眾品上一頓豪華的大餐,在於它裡面包容了各式各樣的人物,生旦淨末醜是裡面的五大類型角色,把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人物類型囊括其中,此種模式成熟的路上必定要經歷很多,我們現在觀看到的飽滿豐富的京劇人物是怎樣形成的呢。
中國古代戲劇脫胎於元雜劇,京劇中「生旦淨末醜」的劃分,在元雜劇之中就已經初現端倪
1.京劇的前身戲曲已有角色劃分
隨著市井人口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明時期的民間社會文化和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藝術表演上,人們傾向於把詩詞賦予在角色身上,由特定的主人公來表達作詞中的大意和內涵。
元雜劇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娛樂方式,俏皮美麗的詞語,婉轉的腔調,特定的服飾和動作充分表現在人物身上。
「生」這個角色在雜劇中已經是固定的男一號,在瘋狂佔領人們精神世界的崑曲中,作家們多以「生」字來放在可愛的男主姓名後面。一旦被作家偏愛,這個男性在劇中就有了很高的地位,他的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會通過各種細節表現出來。
在這種劇目中,他們大多是小生的形象,有著年輕的生命,英俊的外表,身上攜帶著浪漫的情懷和故事,也有可能是悲慘的結果,總之他的一舉一動深深地牽動著觀眾的神經。
關於他的稱呼已經深入人心,等其他戲曲,包括京劇出現和發展時,這種已經被大眾認可的稱呼繼續被應用。「旦」同樣有著這樣的前奏,在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把它作為一種表演上面的性別稱謂,專門用來指女性。
但更多的是引戲的作用,就像大型演出一樣。舞臺在開啟之後需要大批歌舞者來熱場,這樣的任務必定交給了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們,她們用甜美清脆的聲音,曼妙的舞姿讓觀眾變得專注起來,帶入到更好的氛圍當中。
宋元的南戲中,由於戲曲腔調的發展,需要不同音色的人來完成,由於表演中形象的差異,舞臺上就出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演出者。他們有的是老者,有的是勇猛的武士,有的是持家有理的婦人等等。
腔調的多樣,人物的豐富,讓戲曲不得不在人物劃分上有著更多的分支。比京劇更早的海南地區的本土戲曲,已經有了五大角色中的前四個。
不同地方的戲曲雖然在聲音表現上面有所不同,但是作者以及觀眾對角色的需求是一樣的,所以相互之間在角色劃分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一直到清末時期,京地的劇目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五種角色。
2.古人於臉部色彩偏愛,面具誕生影響眉目
「寓褒貶,別善惡」,除了在性別和服飾上面對人物進行劃分之外,古人對人物的臉部妝面一直有著極大的興趣,畢竟它是最能直接震撼觀眾視覺和內心的表現方式。
臉譜就是劇目中常使用的手法,它根據五種角色的不同特點刻畫出不一樣的面部,讓這些角色日益成熟。關於它的創作,清時期的藝術家們在觀察生活的同時,也不斷吸取歷史上大家的經驗。這份經驗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積攢了,那時只是簡單的儺祭。
到了唐宋也有各具特色的面具。到了清時,藝術家們已經能輕鬆地通過眉目的變化,臉部皺紋的曲折程度,以及面部大範圍色彩的運用,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品性等。這些人物特徵正是劃分角色的依據,所以說臉譜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讓五大類型的人物更加立體飽滿,走向成熟。
明清以後,社會多元化發展,社會分工的細化為「生旦淨末醜」的角色劃分提供了群眾基礎
1.社會多元化,角色細緻出現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明清的百姓接觸到的藝術形式不斷增多。人們通過閱讀一部小說可以感知到社會的多面性,以及人物的多樣性。人口增加,各地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加,大眾接觸到的社會人物類型更加多元。京劇中的人物雖然可以大致劃分為幾種類型,但是現實社會告訴創作者,女性不僅只有端莊的一面,她也可能是衝鋒陷陣的將士。一個男性不僅有英勇忠義的一面,更有陰險的一面。
為了讓角色和故事更加真實,更能引起大眾的喜愛,同時也是為了尊重觀眾,各大角色之下又劃分出了不同小類型。
所以一個旦,可以包含多種類型。有專門表現年輕女子生活和心理的人物,也有上了年紀的老年女性,更有天真爛漫的少女。她們被劃分之後,在固定的領域內專攻,由此可以讓技藝更加純熟,整體戲曲更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在獲得專屬的角色之後,這些演員要反覆練習代表該人物的聲音和動作,要想表演成功,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來完成。
細支出現的越多,角色就更加成熟,劇目就能走得更遠。京劇的成功受時代所刺激,同時離不開偉大的藝術者,對角色的理解和刻畫。
一些專門表演武術部分的角色,雖然在各大分部中不是中心位置,甚至沒有演唱的部分,但是他們為了讓整體表演更加成功,往往需要在肢體上有更多的摔打,用十幾年的時間來磨鍊是常有的事情。
特定的表演者,他們可能在身段以及聲音上面擁有不錯的天賦,但是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現場直播,即時表演要求他們平時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演員們的辛勤付出讓角色更加成熟。
2.從業者增多,角色劃分愈成熟
這個劇目需要在舞臺和人物服飾裝扮上花費很大的功夫,劇本的創作來源於生活,它充分彰顯時代的價值觀,在民間和宮裡均有表演的大把機會。「操琴司鼓奏皮黃,字正腔圓韻味香」,該行業有著不錯的前途,所以從事這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進入不同的戲班子,在裡面經過專業的訓練,不斷地摸爬滾打。
上了年紀的演員們根本不需要擔心日後自己的位置如何,因為他身後可能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隨著從業者數量的增多,需要扮演不同角色的需求也就出現了,這勢必會讓細分的部位擁有更多的人數。
管理者充分發揮每一位工作者的特點和優勢,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如果人員比較少,可能會在角色的選用上比較將就,人數多不僅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促進更行業在表演和角色管理上更加成熟。
最早的京劇實際上沒有太嚴格的規範,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演出增多,倒逼京劇中角色劃分遵行職業化規範,從而使「生旦淨末醜」的角色劃分固定下來
1.演出增多倒逼行業規範
在後期,有關京劇的大型演出比較多,有時為了滿足皇家的需要,需要動用很大的工程。
為了讓每次的表演效率更高,演員們換場和裝扮的更加順利。有關角色的固定和管理也就更加規範。有關角色的安排和布置,在清末已經有了極高的標準。
經過實踐的檢驗,角色的標準讓藝術有更高的成就,表演的後臺也有了合理高效的工作模式。
演員們只需要在技藝上不斷打磨,幕後的工作人員在角色的合理劃分之下能更快更好地給予演員們幫助。
2.藝術家辛勤塑造,使角色別具特色
對於表演者者來說,他們需要通過獨特的聲音和臺詞來完成演出。有的一輩子只做一個角色,只唱一部戲。而全能者需要更大的天賦,付出更多的精力來完成不同角色,這些優秀的表演者,已經把人物的性格和自身靈魂結合在了一起,深入骨髓以後,這些演員卸去妝容,穿上便服,身邊人依然能感受到他身上特有的氣質。
他們對藝術的奉獻,以及對角色的尊重和寵愛,讓京劇的角色特點更具體系,同時讓觀眾獲得了良好的心靈撫慰。
結語:
京劇能獲得較高的成就,和它的角色塑造程度有著很大的關係,它讓人們通過觀賞作品獲得更廣闊的視野,通過多種人物的交鋒和故事的表述讓人們有更清晰的人生認知。
在豐富心靈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感官享受,這就是藝術給人們的饋贈。五大角色,在現在看來依然有著極高的藝術借鑑價值,我們可以從中獲取更好的審美趣味,同時把現代和優秀傳統相結合,我們將擁有更好的創造力。
參考資料:
《古劇腳色考》
《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分類》
《京劇歷史文獻彙編》
《淺談京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