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給我們留言都提到了一個問題:孩子磨蹭怎麼辦?起床磨蹭、寫作業磨蹭、參加活動磨蹭。更要命的是說不得,一說他們還急,動作就更慢了,這可如何是好?
也許看完這個故事你便有了答案。
9歲的曉非早上從床上起來總是很難,每天她都希望在床上多待幾分鐘,而且盼望著這幾分鐘長一點,最好永遠也不到。
這可難壞了媽媽,朝九晚五的她先要做早飯,還要送孩子去上學,有好幾次就因為曉非的磨蹭讓她遲到了,每每見曉非賴床她都十分頭疼,心情好的時候也就罷了,心情不好時她便會發飆:「都幾點了!你再不起我可要遲到了,到時候有你好看的!」
而曉非呢,永遠都是那副懶洋洋的樣子:慢慢起來,板著臉、嘟著嘴去洗漱,繼續板著臉的吃飯,還經常自言自語:「要是不上學就好了!」
每天早上這樣的痛苦經歷讓媽媽苦不堪言,終於,她在諮詢了心理醫生後做出了一個改變……
一天放學回到家,曉非看到桌上放了一個禮物,上面寫著「曉非收」,曉非激動的打開,裡面是一個精緻的鬧鐘,還有一張紙條:「給曉非,你不喜歡早上太早叫醒你對嗎,媽媽理解你!從今天起,你可以自己做主。愛你的媽媽。」
曉非看到又驚又喜,她跑到廚房對媽媽說:「你怎麼知道我討厭別人叫醒我?」「還用問嗎,媽媽都看出來了,不過這也很正常,有時媽媽也不願起,所以我理解你,媽媽為曾經的發火向你道歉。」
「謝謝媽媽!我會自己管好自己的。」她高興的回到了自己房間。
第二天早上,鬧鐘響了,媽媽到曉非房間一看,她已經在穿外套了,「親愛的,太早了,怎麼不多睡5分鐘呢?」「不行,再睡就要遲到了!」
由此可見,孩子早晨賴床、不及時洗漱,這是正常現象,不要著急說他們懶。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奚落早上很難活躍、很難有熱情的孩子。所以,千萬別這樣對他們大喊大叫:
「還不快起,都幾點了!」
「天哪,怎麼還不起,不用上學是嗎?」
「你馬上給我起來,怎麼還不起,病了嗎!」
與其大早晨就陷入這樣滿是負能量的情緒中,不如將自由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決定;或者將鬧鐘調早幾分鐘,然後這樣說:
「還是呆在被窩舒服是嗎,是啊,早上起是很困難的。」
「多睡5分鐘吧寶貝,你還能與枕頭再溫存會。」
給孩子一個鬧鐘吧!還他一個自由的早晨和賴床的空間,讓你們的早晨變得更溫暖、親密,更有家的味道。
朋友看完點下方留個手印。如覺文章不錯,轉發親朋讓大家看到,
傳播文明,服務社會!
來源:教育家庭教育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做刪除處理。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