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北岸,隸屬於紅河州,建水是雲南邊陲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蜚聲海內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稱。
建水古城,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的文化名城,位於紅河州建水縣境內。古城內各種古建築精美且保存完好,城內有保存完好的精美古建築50餘座。被稱之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建水古城古稱臨安,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建水古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年間擴建為磚城,建水因為古時有眾多南宋遺臣被流放至此,所以這座古城也是一座文化小城,歷史和文化底蘊都很深厚。
建水文廟,始建於公元1285年,佔地約7.6萬平方米,在中國首屈一指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規模宏大的號稱"雲南第一"。是目前除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外的第三大孔廟。
朝陽樓又稱迎暉門,位於建水縣中心建中路的東端,具有六百多年歷史,是建水古城的地標性建築。城樓由48根大柱子和無數根粗大的木頭搭建而成。聽說比天安門城樓的建造的時間還要早,所以也有了「小天安門」的稱號,朝陽樓正面懸掛著「雄鎮東南」的巨匾。
臨安府署位於雲南建水古城核心區域、毗鄰建水文廟,是明清兩代的「府」級官署建築,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歷經明、清兩代8次增修擴建,至今已有630餘年的可考歷史。臨安府署即是明清時期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古代吏治建設的見證。
雲南建水紫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紫陶文化源遠流長,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之譽。建水紫陶採用全手工製作,原料採用天然泥土無毒無害,所以在建水老街上,有很多賣紫陶的商鋪。
建水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在雲南的眾多縣城中,是文化氣息較為濃重的小縣城。雲南有著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所有的旅遊景點幾乎都在宣揚少數民族文化。
而建水又是少有的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小城。所以在建水,你不會覺得和當地人有什麼差距,整個小城都用雲南紅河方言交流,很少聽到少數民族語言。
下面的圖片是雲南十八怪中的又一怪,「火筒能當水菸袋」,雲南自古就是菸草大省,民間想出各種各樣的吸菸法子,如煙杆、菸袋等,皆以竹子製成。菸袋深得民間喜愛,源於筒裡的水可以將煙的焦油過濾,吸起來更加清涼香醇。只不過現在已經改良了,不用竹筒而改用鐵皮做成的水煙筒了。
建水其他的景點還有:朱家花園,團山村,十七孔橋,米軌火車,建水豆腐等,這些景點的介紹,將在以後的幾期為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喜歡,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