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銅山古城武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今已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2020-12-25 棠梨子樹下

坐落於銅山古城東門的東山關帝廟,又稱武廟,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廟內大殿《鼎建銅城關王廟記》碑銘記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銅山城,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護官兵。《銅山志》載:洪武二十二年,江夏侯周公立祠奉祀, 祠曰「保安堂」。明正德三年(1508年)在祠址興工擴建, 歷時四年,正德七年(1512年)落成。

明正德年間寺廟住持僧月堂在《鼎建銅城關王廟記》 中,描述廟貌:「廟之地勢,龍盤虎踞,水秀山明;廟之定製,縱袤百二十尺,橫 廣五十一尺,廟之規模,五宮巍巍,廊腰緩回,階級峻絕, 中肅闔門,外高華表,傍則僧舍翼然。非昔人之舊矣!是以祈者頌、賽者歌、遊玩者樂、問吉兇者讚羨、官使停驂者便於息。雖古滕王閣,莫是過也。」

銅山武廟依山臨海,面向煙波浩淼的東山灣。整座廟宇,依地勢逐級遞高,層層而起,氣勢雄偉。廟門建築,用六根石柱頂託數百支縱橫交錯、承力均勻的木製拱梁。拱梁上築有一座宮殿式樓亭,稱「太子亭」。廟門兩側,三對威猛的石獅如忠勇的戰將,護衛著寺廟。主殿前的水磨青 色大陛石上的盤龍浮雕,頭角崢嶸,騰雲吐珠。主殿內端 坐著關聖帝君塑像。梁上懸掛一匾「萬世人極」,相傳是鹹豐皇帝御賜。殿內木刻楹聯:"數定三分,扶炎漢平吳削魏, 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志存一統,佐熙明降魔伏虜,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是明代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手書。 主殿前護廊,配祀關公白馬坐騎。

廟內《重修武廟碑記》,記載著閩臺信徒捐修寺廟的芳名。在一塊長五尺、寬八尺的碑銘上,鐫刻著「清朝同治 九年歲次庚午秋菊月興工所有捐收芳名列明",其中有臺灣安平、滬尾、鹿港、澎湖等地40多位軍、政、商、漁、船各界人士名字和捐款數額。明清時期,武廟香火隨著東山人過臺灣。現在澎湖、臺北、高雄、基隆等地,都有從東山關帝廟分香的關帝廟,其中有幾座還是專聘東山工匠,按照東山關帝廟建築樣式興建的。

相關焦點

  • 池府王爺之發祥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廈門元威殿
    元威殿俗稱池王宮,位於福建省廈門同安馬巷鎮五甲美街中心。始建於馬巷鎮五穀市,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遷建今址。馬巷元威殿是池府王爺之發祥地,俗稱"正爐"、"祖爐"或"總爐"。1991年被列為廈門市民間信仰對外開放點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公布為廈門市第一批涉臺文物古蹟。
  • 建水古城,一個不收門票的古城,還有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小天安門
    建水古城,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的文化名城,位於紅河州建水縣境內。古城內各種古建築精美且保存完好,城內有保存完好的精美古建築50餘座。被稱之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建水古城古稱臨安,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建水古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年間擴建為磚城,建水因為古時有眾多南宋遺臣被流放至此,所以這座古城也是一座文化小城,歷史和文化底蘊都很深厚。
  • 大儒朱子的漳州印記
    位於漳州市薌城區西橋街道辦事處中山公園西側。府堂之後樓,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府魏荔彤所建,額曰「仰文樓」,蓋所以思慕朱文公之雅化也,今仍沿用此名。民國翁國梁《漳州史跡》載:「府治大堂之壁上,有『忠、孝、廉、節』四字,傳為朱子所書,字方丈餘,今壁已圮,該四字移拓於府學內明倫堂壁上。」民國期間,此處為閩南護法區中心,1919 年闢為漳州公園,1926 年稱中山公園。
  • 仁和區新增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咱們仁和區的成昆鐵路仁和段也在其中。回龍灣內部及出土物西祝(竹)寺西祝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該寺因年久失修,即將倒塌,2012年5月25日,區文物管理所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實行搶救性保護修繕,工程於2013年5月竣工。2012年7月16日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為攀枝花市境內發現並保存的唯一一所明代建築,圖片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及研究價值。
  • 河南一區,境內古城已1600年,文峰塔是地標,建有中國文字博物館
    轄區內現存文昌閣、宋代韓王廟、明代高閣寺、清代府城隍廟等歷史文物48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20餘項。其中安陽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1600餘年歷史。安陽歷史悠久,第一個城當是商代河亶甲居相之都城,然後是盤庚遷殷之殷都城。前236年秦將王翦等又克安陽,始建安陽城。398年,在今安陽城西南燒盆窯村一帶,建安陽城。
  • 福建周寧「林公宮」獲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周寧「林公宮」獲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8日傍晚,福建省周寧縣博物館向記者披露,「林公宮」正式獲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鄭勇 攝   林公宮位於周寧縣瑪坑鄉杉洋村村尾,宋度宗鹹淳5年(1270年)林公逝世,當地百姓改白馬塔紀念他。
  • 追跡攻略|山西運城市10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文物旅遊景點1600餘處,國保文物102處、省保文物67處,馳名中外的有武廟之祖——關帝廟,中國四大歷史名樓之一——鸛雀樓,藝術宮殿——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祭祖聖地——舜帝陵,中華瑰寶——黃河大鐵牛,國內獨此一家的鹽湖黑泥浴、豪門望族——聞喜裴氏宰相村,關聖文化建築群名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第五位。
  •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裡上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中山公園原為漳州府衙的一部分,始興北路原為府衙儀門與大門間的石埕,始興南路上官吏們來來往往,它們所代表和經歷的歷史,對孩子而言,顯得微不足道。 漳州中山公園紀事碑 漳州古城的始興路讓臺灣路分成了南北。它們原來也不是同一時期的產物。
  • 蘇州古城八座城門唯一的水陸城門,始建於春秋時期
    蘇州的老城區,歷史久遠,古城裡有著大量的園林。蘇州古城的建築有個特點,就是沒有高樓大廈,建築風格保留著古樸的風貌,極少見到新式樓房。盤門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存的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
  • 七批42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名錄在這裡!
    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共23處。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1080項。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106處。第六批增補: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湖南省懷化市,2009年8月公布,共1項。
  • 漳州這條老街又要火起來了!它會讓你記住鄉愁!
    央視的大型紀錄片《記錄鄉愁》第五季,其中一期《漳州老街——街連兩岸》,講的就是我們古城裡的事呀!世慶2月18號,也就是下周一晚上八點,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首播!快告訴你身邊的小夥伴呀!由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綜合頻道拍攝的《記住鄉愁》(第五季)之《漳州老街:一街連兩岸》,將於2月18日(正月十四)晚8點,於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央視四套)首次全球播出。
  • 自貢1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你都知道嗎?
    自貢作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也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據統計,全市有各級政府保護文物就有100多處,種類數量多、分布範圍廣。而且這其中有12處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就跟大家說說自貢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吧,也許它們就在你家附近哦!
  • 看古城閬中和浪漫臺北的戀愛密地
    電影在浪漫臺北和古城閬中拍攝。足記君帶你看看那些戀愛密地。閬中古城,大家可能不熟。其實它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閬中古城位於四川閬中新城的旁邊、嘉陵江畔,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 。華光樓是位於四川省閬中市古城區的一座古樓建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漳州行走筆記|探訪樓內釜山古城
    今天這篇是關於探訪漳州橋內社釜山古城的老爺子的文章和我的視頻隨手記錄的行走筆記
  • 追跡攻略|陝西漢中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這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 1996年,諸葛亮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被公布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這些堪稱文物之最,從文明誕生地到世界級古塔~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飛虹塔位於山西洪洞縣廣勝寺,是國家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
  • 中華名塔21:明粉花落古城營,阿育王塔匯菁英
    晉源阿育王塔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古城營村東晉源二中內,建於古晉陽傳統區域,原為惠明寺附屬建築。據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太原府志》記載,始建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為當時晉陽古城內惠明寺院建築,塔屢建屢毀。
  • 崇聖寺三塔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說崇聖寺經過戰火被毀,但還有許多文物得以保留和保護。如今展館內的文物有佛經,佛像和塔的模型等。現在的崇聖寺三塔,是雲南歷史文化的代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聖寺三塔離大理古城很近,坐車不到十分鐘就到。如果想了解三塔更多的歷史文化,那得去慢慢品賞,用愉悅的心情感受才可以。
  • 京西古城 冀北鐵城 河北古建藝術博物館 中國最佳民俗文化旅遊市
    穿越太行壹佰壹拾肆蔚州古城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和河套文化三種古種文明在這片土地上匯聚、碰撞和交融形成蔚縣中華古文化「三岔口」現象堯舜時期屬冀州,商周時為代國秦、漢、三國、西晉時稱代郡北周改稱「蔚州」,歷代沿用東周時期,已有人類定居生活蔚州城的城建史達2700餘年文物古蹟可以佐證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