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塔21:明粉花落古城營,阿育王塔匯菁英

2021-01-20 張名瑋

晉源阿育王塔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古城營村東晉源二中內,建於古晉陽傳統區域,原為惠明寺附屬建築。據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太原府志》記載,始建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為當時晉陽古城內惠明寺院建築,塔屢建屢毀。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在原址上重建惠明寺和阿育王塔,將原九層磚塔改建成喇嘛式。現惠明寺已毀,僅存阿育王塔,佔地面積196平方米。

晉源阿育王塔,即惠明寺舍利塔,為單層磚砌喇嘛塔,通高約25米。塔下為石砌方形塔基,邊長13.8米。其上磚砌疊澀呈方錐平臺基座,高1.66米,邊長8.8米。塔座之上為實心覆缽體塔身,缽體上6層立式蓮花瓣組成的塔脖子,上承圓錐形相輪十三層,象徵十三重天,相輪上覆有流蘇的華蓋,周懸鐵嶺,華蓋上置琉璃瓦塔頂。

晉源阿育王塔反映了明代喇嘛塔的建築形制特點,作為山西省僅存五座,中國19座舍利塔之一,2013年5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源阿育王塔隸屬中國佛塔中喇嘛塔類型,喇嘛塔主要分布在西藏、內蒙一帶,多作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漢地喇嘛塔始見於元代,明代起塔身變高瘦,晉源阿育王塔從塔基起、到塔剎止,寬廣度逐層遞減,層層上遞,構成甚為壯偉的建築畫面。

相關焦點

  • 阿育王塔VS五輪塔
    反之,如來之理性存在於一切之內,由大悲輔育;猶如胎兒在母胎內,亦如蓮花之種子蘊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覺、化他等諸義。又金剛界若配以五智,即分為佛、金剛、寶、蓮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為導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則分為佛、蓮花、金剛三部。若據《金剛頂經》所說,將金剛界以圖繪表示,稱為金剛界曼荼羅;若據《大日經》之說,將胎藏界以圖繪表示,稱為胎藏界曼荼羅。
  • 永遠屹立的塔,就在山西省內,你們去過嗎?
    山西著名塔的剪影塔最初是一座佛教建築,供奉古印度釋迦牟尼的遺物,漢代傳入中國,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契訶夫的建築形式也在東方廣泛傳播,形成了這種極具特色和風格的東方傳統建築。雙塔寺又稱雙塔寺,寺內雙塔被譽為「晉陽奇觀」,是太原現存古建築中最高的建築,該塔是明代典型的無梁磚結構建築,阿育王塔位於金元區古城營村,古晉陽城西城中心回明寺內,始建於隋仁壽二年(602年),根據佛經記載,阿育王是古印度的國王,成就卓著,他皈依佛門後,發誓要在人間修建八萬四千座佛塔,以此來超度死者,全國共有19座佛塔,金元區阿育王塔是其中之一。
  • 時代菁英訓練營—餘姚營地閉營典禮
    2017年1月25日下午,由紐菲爾德國際教育集團組織的為期七天的第一期時代菁英訓練營-餘姚營地順利閉營。
  • 中華名塔27:代州名城擺喇嘛,阿育王塔聚精華
    代州是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內尚有邊境樓、代州文廟、阿育王塔等古建築三大件,阿育王塔與邊境樓挺拔高聳,並稱代州雙雄。阿育王塔俗稱白塔,與邊境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金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蒙古南下攻金時,州人舉火焚燒,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為磚塔至今。代州阿育王塔現位於代縣人民政府院內,原為圓果寺中建築,又稱圓果寺塔,寺已毀,塔獨存。阿育王塔為圓錐形,通高40米。臺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寬30米,高1.5米。塔建於臺基中央。
  • 「時代菁英訓練營」開營啦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裡,天氣雖然嚴寒,但時代菁英訓練營卻可以很溫暖,因為一群求知向上的學生們正在感受來自大洋彼岸的外國老師們帶來的趣味國外課程。
  • 千年古剎阿育王寺,珍藏佛國珍寶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聞名中外
    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寶幢太白山麓華頂峰下,始建於西晉,已歷經1700多年歷史。阿育王是印度古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國王,為何用他的名稱命名在中國所建的寺院,又要追溯到東晉時期。相傳東晉沙門慧達在鄞縣寶幢鎮建塔一座,被認為是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之一,遂於其地建立精舍,是阿育王舍利殿的起源。這座是阿育王寺東塔。阿育王寺也被譽為「六殊勝八吉祥地」。古時候,印度稱中國為「旦震」,所以阿育王寺也被稱為「旦震聖地」。阿育王寺的殿宇,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舍利殿面寬五間,重簷歇山黃琉璃頂建築,高約十三米。
  • 河南一區,境內古城已1600年,文峰塔是地標,建有中國文字博物館
    文峰區為宋、元、明、清歷代州府縣所在地。轄區內現存文昌閣、宋代韓王廟、明代高閣寺、清代府城隍廟等歷史文物48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20餘項。其中安陽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1600餘年歷史。安陽歷史悠久,第一個城當是商代河亶甲居相之都城,然後是盤庚遷殷之殷都城。前236年秦將王翦等又克安陽,始建安陽城。
  • 湖南懷化的一個縣,曾保留了中華文化火種,還被譽為「龍舟之鄉」
    全縣總面積為5852平方公裡,轄21個鄉鎮、2個便民服務中心,369個村,34個社區居委會,4696個村民小組,308個居民小組,共67萬人。中華文化的火種、中華傳統龍舟之鄉沅陵歷史悠久,文韻醇厚。黔中郡古城遺址黔中郡古城遺址位於沅陵縣城西二十裡的窯頭村。據考古發現,古城遺址佔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曾相繼出土了大量的秦磚漢瓦和鬲、缽、豆、罐壺及銅戈、銅劍、銅箭簇等兵器。
  • 讓中華真正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上)
    在剛剛過去的一月下旬,浙江省又出了一則新聞:「良渚古城遺址」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了——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而隨著上述新聞的爆出,「良渚古城遺址」也在網絡上迅速躥升為文化領域的熱詞。
  • 大理古城,崇聖三塔,尋覓民族特色的瑰麗之花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西部地區。其歷史可追溯到唐朝的天寶年間,其時南詔王閣邏鳳在此築城,名為羊苴咩城,並將其定為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獻樓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
  • 「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上海營:雲領略中華文明
    8月27日下午,由中國僑聯主辦、上海市僑聯承辦、徐匯區僑聯協辦的「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第八期上海營閉營。200多名華裔青少年營員結束了為期15天的「雲遊上海之旅」。來自日本、加拿大、美國的200多名華裔青少年通過網絡,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聆聽經典歷史故事,「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飽覽」浦江兩岸美景,「暢遊」江南水鄉古鎮……營員們在「雲端」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文明之美,盡情領略到上海獨特的地域風情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魅力。在閉營儀式上,主辦方播放了營員們參加各項活動以及才藝展示等視頻,並為營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和優秀營員證書。
  • 十名科技人才入選2020年涼山州「菁英計劃」
    根據《涼山州「菁英計劃」實施辦法》及各相關部門印發的項目實施方案要求,涼山州科技局積極組織實施2020年涼山州「菁英計劃」項目。經申報、初評、終評等程序,州科技局評審出的10名候選人正式入選2020年涼山州「菁英計劃」人才項目。
  • 聚焦|| 中國 武功古城第五屆后稷文化節將於12月21日盛大開幕!
    追緬后稷之功德, 遂以節日之名,襄盛會於教稼臺前, 河灘古會由此興盛庚承四千餘載。 中國·武功古城第五屆后稷文化節暨河灘古會,將於12月21日盛大開幕!今年古會上會有哪些不同呢?小編帶您了解一下今年古會概況。
  • 3749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雲集「尋根」 書寫中華文化的「傳」與「承」
    湖南省僑聯黨組書記黃芳代表省僑聯在一至八期的閉營儀式上對參加湖南營的全體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生們表示熱烈祝賀,對組織參營的海外僑團及華文教育學校表示衷心感謝,並向每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致敬,為每一位認真、積極的營員點讚,感恩每一位家長的支持與肯定。
  • 中華名塔之八:大唐方塔我獨尊,大理崇聖寺千尋
    我的居所古城大理曾稱羊苴咩城,後屢經內變(902-937期間),先後有鄭氏大長和、趙氏大天興、楊氏大義寧政權。與此同時,中原也不安寧,大唐已滅亡,中國陷入五代十國亂局。後晉時期,段氏建大理,享國300餘年(937-1354)。蒙宋戰爭時,蒙古採取斷南宋側翼的戰略,先攻滅我大理國。
  • 【錯過等三年】——菁英大師聯手保利劇院送福利!
    票價:380(VIP)/280/180/100(文末有驚喜)「極致純音」大師音樂會演出曲目巴赫:哥德堡變奏曲1-20變奏/安寧莫札特:d小調幻想曲/朱葉葛拉納多斯:詩化圓舞曲/廖皎含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21
  • 百分百暴擊《幻書啟世錄》契印紋——阿育王的覺悟 詳解
    【阿育王的覺悟】效果解析在遊戲中,幻書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傷害,指的是幻書發動普攻或技能時立即對敵人造成的傷害,而另一種是間接傷害,指的是幻書行動結束後,敵人受到的該幻書的傷害,間接治療同理。而【阿育王的覺悟】的套裝效果,就是在造成這次傷害或治療時自身獲得100%的暴擊率。
  • 30名青少年走進安居古城:逛古城、畫摺扇……
    這是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安居古城畫鄉愁」暑期公益採風活動的現場,30名參賽選手走進安居古城,逛古城、畫摺扇、念鄉愁。在安居古城湖廣會館,30名參賽選手共同聆聽了李中華老師的現場講解。飄著墨香的扇子,除了給炎炎夏日送來一陣涼風之外,還沁進孩子們的心裡,激勵他們勇敢地去追逐夢想,書寫屬於自己的多彩人生。為了能與李中華老師面對面交流書法創作,有家長驅車數十公裡,來到安居古城。其中一家長表示,因為名額限制,他和孩子錯過了李老師在南山講課的活動,所以他特意從主城來到銅梁。
  • 「戲」說古城吳砦的廟會
    古城吳砦距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因抗金名將吳磷屯兵而得名,真正意義上的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廟會每年農曆10月10八都會如期舉行,回想歷年熱鬧的景象,相比2020年的廟會來說,就顯得是那麼的蕭條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