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青島,珍貴老照片中的時代記憶(第二輯)

2021-02-18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三年前,本公眾號曾編發過一篇《七十年代初期的青島老照片》一文,其中十餘張四十餘年前的舊影,引起了諸多讀者朋友的關注。許多留言中也對這些照片的來源,尤其是拍攝者好奇不已。後雖經多方查詢,終未有線索。

感謝熱心網友「澗中細流」,經過他長時間搜索考證,今天,終於可以揭開了這個謎底。這些珍貴照片的拍攝者是卡斯汀·彼得森。卡斯汀·彼得森(Karsten Petersen),丹麥人,1973年是Emma Jebsen號貨輪的工程師,當時28歲,隨貨輪來到青島後拍攝了大量照片,展示了紅色中國的神秘景象。「澗中細流」網友同時發來搜集整理後的這一組全套的珍貴老照片,因照片較多,精簡後分成一、二、三篇發布,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文中注釋為原照片注釋機翻,稍有改動)

珍貴老照片中的時代記憶,這裡面是否有你熟悉的舊影?是否有你或是你的長輩的身影?是否又會勾起你曾經難忘的瞬間.

今天,請繼續欣賞《1973年的青島,珍貴老照片中的時代記憶(第二輯)》在中國,我們住了幾個月,由於無法買到「柯達彩色膠捲」或任何其他柯達膠捲,但買到一些中國黑白膠捲。這總比沒有好,但是中國製造的膠捲並不太好,而且容易破碎和分解,這使它們難以掃描。青島一家製衣廠的工人,好像她不喜歡照相機對準她,但我發現她長辮子很可愛。

還是服裝廠

看起來她在檢查刺繡質量

工作繁忙,忙,忙,忙

房間裡沒有說話或笑聲,只是專心致志。

製作刺繡

奇怪的是,女孩們在工作時不說話或笑。也許他們對帶著相機跑來跑去的大個子洋鬼子感到不舒服?

女工們都是扎著辮子的相同髮型

這裡有一些特別的東西!三臺縫紉機,由其中一臺控制,製作3次相同的花樣。

工廠外面的風景

工廠人員介紹了解放後刺繡廠的偉大進展!產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了。注意後面牆上的照片!我確定右圖是京劇《白毛女》中的一幕,我看出來左圖是《紅色娘子軍》中的一幕,它們都是這個工廠生產的絲綢刺繡。這是刺繡工廠展出的絲綢刺繡!一個非常著名和流行的「白髮女孩」的著名場景!我實際上看過「白髮女郎」的表演,顯然我問我是否可以買到這種絲綢刺繡,但不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很想把它掛在牆上)

回到青島的大街上逛逛

青島街景

青島外錨地,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夢幻般的舊蒸汽船在1973年仍然堅固耐用。

從賓館望出去

青島的另一種風景

儘管當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但他們在1973年仍使用蒸汽機車。令人印象深刻的機器。

又一輛

窗外街景

這個非常可愛的中國小姑娘是酒店經理的女兒,她跟著我走,不怕我的相機鏡頭!通常,如果將照相機鏡頭對準他們的時候,中國兒童會逃跑並驚恐地躲藏---很明顯,經理的小女兒不怕照相機或像我這樣的大洋鬼子。

街頭的小女孩

還是街頭的姑娘

愛笑的小男孩

街頭生活

(未完待續)

卡斯汀·彼得森

彼得森與他的中國妻子Kit Yu

彼得森所在的Emma Jebsen號貨輪

下篇更精彩!請繼續關注《1973年的青島,珍貴老照片中的時代記憶(第三輯)》本組珍貴老照片由網友「澗中細流」提供,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喜歡請關注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我在看

幫我點讚~

相關焦點

  • 老臺東珍貴舊影,那些無法忘懷的記憶!
    感謝王挺老師精心挑選發來的這些珍貴照片,隨著城市建設腳步的不斷發展,臺東發生了翻天巨變,再次編輯了這組王挺老師拍攝於1990年左右的老照片,有些可能會稍晚一些,與大家一起再次回首三十年前,那些熟悉的街景,那些曾經美好的回憶.
  • 珍貴老照片:1973年的中國是這個樣子
    點擊題目下方漫漫說,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1973年,法國攝影師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跟隨法國總統蓬皮杜的訪問團來到中國,呆了兩個星期天安門廣場上的集會1973年,北京王府井
  • 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
    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伊能靜老照片,第六輯
  • 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
    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伊能靜老照片,第三輯
  •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田邊放牛的男子和騎自行車的父子倆。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在北京天壇公園裡留影。
  • 1986年的寧夏路大橋,老照片裡的難忘記憶!
    朋友圈裡看到島城老照片收藏家逄淑才先生收藏的一組寧夏路大橋的老照片,標註的是1986年2月23日(正月十五元宵節)寧夏路大橋臺東區燈會。熟悉的場景與一段難忘的記憶,瞬間將我帶回到三十餘年前.1985年發生了很多事,九號颱風帶來的危害是每個老青島難以忘記的,街道上滿目瘡痍,大面積的停電,更是造成了吃飯的困難。那時大橋的骨架已經完工,聽到有鄰居說大橋底下靠近貿易公司那裡有一家火燒鋪還開著門,母親就趕緊給我錢讓我去買,至今印象仍深,就在靠近貿易公司那一側的橋柱子下面,颱風過後仍是陰雨連綿,足足排了兩個多小時之後,終於買回了十個火燒。
  • 三十年前的棧橋海濱,那些記憶深處的時光舊影
    老照片中的變化已不能同日而語,那些記憶,也將永遠變成遙遠的回憶,就像永遠也回不去的當年。
  • 《光陰裡的故事》珍貴青春照掀起回憶殺
    除陣容揭曉外,該劇主演們紛紛發微博曬出珍貴回憶照,引發討論熱潮。《光陰裡的故事》被贊最走心官宣 年代青春照引全網熱議本劇主要以90年代到2000年初的青島為背景,講述了陳一朵(林允飾)與寄住在陳家的畢來福(高至霆飾)同筒子樓裡重情重義夥伴十年間的波折,描繪了90年代一群熱血青年在時代變遷中成長奮鬥,不負青春,追求美好生活的勵志故事。
  • 拯救珍貴記憶:如何讓老照片「重獲新生」丨科學+
    年末將至,又是大家總結這一年都幹了什麼的時候,照片是個很好的「記錄專家」,記錄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 延安路大轉盤珍貴舊影,那些值得珍藏的城市記憶
    近期一直在整理王挺老師陸續發來的老照片,這些30年前拍攝的城市街景,到今天已無疑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時代記憶。
  • 《光陰裡的故事》另類官宣 珍貴青春照掀起回憶殺
    除陣容揭曉外,該劇主演們紛紛發微博曬出珍貴回憶照,引發討論熱潮。《光陰裡的故事》被贊最走心官宣 年代青春照引全網熱議本劇主要以90年代到2000年初的青島為背景,講述了陳一朵(林允 飾)與寄住在陳家的畢來福(高至霆 飾)同筒子樓裡重情重義夥伴十年間的波折,描繪了90年代一群熱血青年在時代變遷中成長奮鬥,不負青春,追求美好生活的勵志故事。
  • 鬧市中留存時代印記 青島開啟老企業文化記憶主題公園
    齊魯網·閃電新聞 6月11日訊 哈德門香菸,大金鹿自行車,金大雞味精,華金內衣,青島火柴廠……在青島,提起這些曾紅極一時的品牌,很多人都記憶猶新。經過時代的變遷,有不少品牌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這些時代印記作為城市名片,仍停留在青島人的心中,歷久彌新。
  • 壯麗七十年:淄博鐵路老照片展火爆開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日訊(記者 張敏敏 李姿豫 見習記者 崔嘉怡) 今日上午,「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青」史「影」存》淄博鐵路老照片展在淄博職工文化館舉行開展儀式。記者了解到,展覽由青島客運段工會主辦,淄博市勞動工人文化宮協辦,從今年年初開始,青島客運段工會就發動職工徵集老照片,截止到5月份共徵集照片一千餘張。此次,照片展共展出一百多張精選老照片。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展廳分別為年代展和專題展兩部分。年代展,以歷史發展脈絡方式呈現,專題展則以人物故事或事件為主。如運轉「三八」班。
  • 市北記憶|海量珍貴老照片,講述神秘臺東往事(一)
    青島的城市規劃開始於德佔時期。1899年,德國殖民者將當時的「膠澳租界」更名為「青島」,而「青島」這個名字,其實是以前小青島的名字。確定青島的名字之後,德國殖民政府開始著手於青島的城市規劃與調整,前後共經歷了十餘次。
  • 70年代中國的老照片(8)
    上個世紀70年代,眾多攝影家,拍攝了珍貴的中國風光人文照片,而今,我們編選10張每輯解讀,再憶那難忘的時光,並向原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1、1973年的北京,由攝影家鄧永慶拍攝,位於北京西新帘子居委會的衛生室內,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家的孩子打疫苗,家長們帶著孩子排好隊,後面幾個孩子臉上都露出害怕的表情。2、1973年的灕江,由美國攝影家哈裡森.福爾曼拍攝,江水清澈,風景優美,一戶水上生活的人家,父親在前面撐船,母親與長大的兩個女兒一起協助,還有4個小一點的孩子在船上,大家一起看著福爾曼拍攝。
  • 他用老照片「復活」了百年前的青島風情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總是想盡各種方式給青島寫情書他走街串巷拍過老城區的建築手繪過約4米的青島街裡長卷還「復活」過百年前的青島老照片……他把作品發到網上引起很多老青島的共鳴很多人以為他是一個「青島土著」畢竟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對這座城市滿滿的深情但殊不知
  • 翻開老照片,找尋滸墅關版「李煥英記憶」
    而在滸墅關,也藏著不少舊址記憶TA們也曾經是爸爸媽媽那輩人的青春回憶👧🏻👧🏻👧🏻蘇鋼廠70年歷史縮影蠶種場、蘇鋼廠、老電影院……無數工人用青春與汗水創造奇蹟,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主角」。時光荏苒,歲月變遷,翻開老滸墅關的記憶,在開春的暖陽下一起去走走逛逛吧。///01蘇鋼廠「蘇鋼廠」這個名字不僅存在於滸墅關人的記憶中,蘇州稍微年長一點的人肯定都有所耳聞,它承載著父母那輩人的青春和汗水。
  •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80年代的綠皮火車,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那些記錄現實的老照片更是珍貴無比。 時光可以流逝,記憶永不磨滅。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領略.80年代的珍貴火車影像北京-成都(直快163次)木製的水牌,明顯的拼音字母,全是年代的記憶綠皮火車在拐彎,當時的鐵路沿線還沒有封閉,電氣化的路段還很少鐵路沿線的居民以及散養的豬仔,那個年代的建築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鐵路沿線的河流/水塔/電線,充滿綠意的田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鐵路沿線的房屋和居民,簡單的建築,溫暖的家
  • 100張青島最罕見歷史照片
    1951年的青島火車站。青島火車站始建於1900年1月,竣工於1901年秋。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設計。1991年,增設膠濟鐵路複線工程,青島火車站擴建,將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1973年青島,原裝的望火樓,經典的小搪瓷路燈,小小的樹苗還是杯口大小,
  • 1906年的廣東潮州老照片
    本組照片出自日本常盤大定 & 関野貞 合著《中國文化史跡》第三輯。該書圖片基本攝於1906-1928年間。潮州是廣東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遊,是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港口城市。韓山遠景現在的韓文公祠1906年廣東潮州老照片 百年前的開元寺及韓文公祠昌黎伯 韓文公祠 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