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劇《清平樂》終於收官了。
這部三觀看似無比正直正確的偽正劇,要不是有貴妃娘娘,我真的很難追下去。
從孤城閉改成清平樂,把描寫盛世太平下鬱郁不得順心的皇后和公主,換成了勵精圖治寬宏仁厚納諫如流的英明帝王視角。
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在朝堂上特別的英明,不僅愛民如子,並且謙虛納諫,忍功超一流。
可稱為最心甘情願被文官管的死死的,文官淫威可至於動不動就為了不損壞陛下英明,寧願殉職的套路中。嘴上喊著去死,神態剛正不阿,其實小命愛惜的不得了。
中國民間特別講一個女人很麻煩的時候,會說她動不動就一哭二鬧三上吊。
但是宋朝的文臣就。。比女人棘手許多,皇帝不聽規勸,他立刻特別虎特別義正言辭的要自己撞死在柱子前,文死諫!
為什麼敢這麼虎呢?因為皇帝特別和藹,壓根就不會殺他們。
這叫什麼呢,「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
大臣壓根就不懼怕皇帝的威嚴。
官家說,你要不真去死一死?
言官也很機靈,前一刻還一副英勇就義的模樣,下一秒立馬轉了口風:「我當真撞死在御前,會傷害官家您謙虛納諫的美名啊。」
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就是這樣一個被下屬三言兩語束縛的死死的皇帝,每天一點都不任性,任勞任怨的好皇帝。
私生活一團亂麻。
哦,對。宋朝的大臣竟然對皇帝的家務事如數家珍,其八卦之心不僅背後指點議論,還要當面當眾在朝堂上議論紛紛。
理由也特別正當,皇帝的家務事就是國事。
討老婆娶皇后,要百官同意。
嫁女兒挑女婿,要百官首肯。
沒有親兒子,天天被百官追在身後明戳暗戳天天戳各種花式戳。
還不許驕奢淫逸。又要他生兒子,又不能花時間待在後宮。
這皇帝當得,特別窩囊。
心裏面氣的跳腳罵娘,脾氣還要和順,才能調服一幫傲嬌愛炸毛又有文人怪癖的臣子。
這操的是什麼心。。
說完皇帝的不容易,就要講講他的混帳。
前朝事雖然擺平,但後宮這裡,雨露就都布施到張美人這邊了。
在感情方面,仁宗的私生活很糟糕,也是全劇三觀最被狗啃的地方。
因為這劇非常不適合新時代女性去看。其糟粕思想毒害非常。
正宮的皇后娘娘明明很愛皇帝,可就是個死傲嬌。
表明上賢明,實則夫妻不睦。
婚後被皇帝冷落,明明很在乎皇帝,每次皇帝來看她,她就板起臉來要麼公事公辦,要麼和皇帝硬扛,橫起來就讓皇帝自己走人,皇帝總是歡歡喜喜來,臉沉如冰的走。
這老婆和他的大娘娘(養母)簡直一模一樣。
所以說佔星上面,月亮既代表妻子,也代表從小撫養其長大的女性長輩。
一個男性想要知道自己的妻子好不好相處,首先要意識到自己和女性長輩的關係中存在的業力模式和議題。
很不幸,宋仁宗的養母是個攝政王,手段非常高明厲害,仁宗在親政前都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強權母親的淫威下的。這導致他一方面憎惡弄權的女人,一方面又需要女人會用權,有助前朝後宮穩定。
這是月亮的需要,月亮代表一個人的安全感和可以得到滋養的地方。
古時候的婚姻制度對於女性是很不幸的。
因為它有層層的道德倫理束縛。
作為一個正宮娘娘,她就要忍辱負重,幫助君王納小妾,不能有嫉妒心,要維護後宮的安寧。
這是對女性的極大壓迫。
但是這樣的思想價值觀正確嗎?
今生同你是夫妻,就要演完一整套戲?
這樣忍辱負重的皇后,一臉悲苦愁容還要強顏歡笑,看官們一面心疼,一面又為她的風骨叫好。
有什麼好。只是極苦極苦,極不公平,又無法反抗而已。
過去無法反抗。
但是現在是不需要受這種苦的。
如果還要叫好,是內心認可女性還要繼續延續這種痛苦嗎?
皇后的才華和能力,需要屈居一個優秀的男人之下嗎?
被皇權和封建制度摧殘的女性,生活的無比壓抑。
到最後不得不與這份殘忍妥協。
老公只疼小妾,她愛極了老公,於是幫老公養好小妾,老公開心她就也開心了?
是這樣的一份隱忍而又委曲求全的愛讓人叫好?
因為不能離婚,被牢牢鎖在這份婚姻中的女性,放到現代社會中,依然被廣大男性和女性叫好?
這份扭曲而殘忍的身心壓迫。難道是現代女性對自己在婚姻中忍受老公出軌的傳統美德?
張愛玲在《太太萬歲》中刻畫了一個完美而又萬能的太太形象。
這位太太長袖善舞,婚後極其忠於丈夫,事事處處為丈夫考慮。
她能擺平婆婆,擺平自己的父親,擺平一切內外的質疑。
但是丈夫偏偏事業扶不起來,還要外面搞小三。
太太知道了還要無比周到的替丈夫遮掩。
老公把情人肚子搞大了,馬上翻臉不認人,最後太太親自出面收拾殘局。
這難道就是我們要追求的完美妻子和萬能媳婦的形象嗎?
這難道不是一個本質醜陋的社會思潮?
無條件的愛一個人。難道是打完左臉,主動把右臉伸過去?
這個風光而又萬能的太太,最後只有靠撒謊來掩蓋所有真相和維持體面。
當一個女人,當一個妻子,是何其不幸的一件事呀。
受著這樣的痛苦,所以看到同樣苦命的女人,也感到替她委屈。
更多的,其實是對自己在婚姻中承受委屈和不公的不值得。
既然是一部宣傳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電視劇,這種糟粕的傳統婚姻觀,還是趁早弄走吧,毒害一代又一代女性,把權力和資源都轉讓給男性,不僅沒有受到婚姻的保護,還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羞辱,最後還要自行合理化所受痛苦,難道是要轉化成什么正能量去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新女性來效仿嗎?
正是對皇后痛苦遭遇的同情,幾乎所有觀眾的想法都是,這個囂張跋扈的貴妃什麼時候能領便當啊!
這個空有顏值的女人,無才無德,昏庸蠢笨,任性妄為,心性狹小,哪一點配得上皇帝全部的寵愛?
趕緊走趕緊走,長再漂亮也不行,辣眼睛。。
可皇帝就是很寵她,電視劇裡那已經算不上什麼了,如果翻正史,你才知道什麼叫甜寵到逆天。
張美人死的早,一路提拔的非常快,死後直接追封溫成皇后,正妻皇后還沒死呢。。
皇后再好,德言容功再完美無缺,對不起,就是不愛。
如果說,硬要去說這部劇在婚姻制度和婚姻關係上傳遞的正能量。
那其實應該是,不要去相信現有的婚姻制度和所謂的婚姻關係。
因為它和愛情並無關係。
硬要用婚姻去束縛一個人在感情上的自由,那是迫害。
是對女性的迫害,也是對男性的迫害。
在皇后眼裡,張美人是第三者,但是在張美人和皇帝眼裡,皇后才是最討厭的第三者。
然而觀眾喜歡皇后,所以只會任性胡鬧,驕奢淫逸的張貴妃才是眼中釘肉中刺。
但是推及人情常理,絕大部分女人還是更想當張貴妃這樣的女人吧。
「我負責貌美如花,老公負責賺錢養家。」
難道有哪個女孩子,父母生來就要教導她,將來長大嫁人呢,你負責賺錢養家,你老公負責惹草拈花?
如果有這樣的父母,那這女孩子真是三生不幸啊。我們要多給她愛和關照,畢竟原生家庭不幸,就真的很不幸。。
真實的張美人是怎樣的性子和想法以及處事風格,我們並不知道。但是劇中的張美人真的是,其實很單純,也很直白。
她討厭皇后,總想要害皇后和公主,為自己死去的女兒討回公道,但其實壓根就不會什麼深刻的心機手段和權術,隨隨便便就被張茂則給幹掉了心腹。
她沒有皇后那樣顯貴榮華的出身和父兄無盡的疼愛驕縱。她從小活在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生活中,需要為了生存不懈的與環境和周圍低等次的下人去鬥爭。
萬事沒人替她出頭,她就只能自己去出頭。
張茂則為了皇后幾乎把命搭進去了,皇后這邊只是風輕雲淡的去開茶花會。
多麼像白夜行,愛你的人在黑夜中為你悄無聲息的拔去所有的刺,你只要安然恬淡的去做一朵高潔的蓮花。
張美人最大的依祜只有皇帝。
可以和最愛的人在一起,並且得到他全部的寵愛,張美人是這麼的幸福。
為什麼要嫉妒她?而不是祝福和隨喜?
因為彈幕眼裡只有愛而不得死傲嬌的皇后。
我們厭惡張美人的粗鄙,吃相難看,以及她那份狹小不容忍人的心態。
可是要承認的是,女人在婚姻中其實都想成為張美人,而不是皇后。
與其高呼太太萬歲,我摸著自己的良心講,我寧願美人萬歲。
生活總有他真實的一面。百姓都希望皇帝和皇后要成為廟裡高高供起來的菩薩,德言容功完美無瑕。但那早不是真正的人了。即便是有一顆入聖之心的皇帝,他也希望自己能有偏私,他也想做人。
事實上,不僅是觀眾容不下張美人。這天地,好像也不太容得下這麼任性的貴妃。
所生三女全數早夭。自己也是暴斃而亡。
這樣的福報,和皇后的長壽與一世尊榮相比,實在是少得寒磣。
可即便如此,看官還是巴不得她早點下線,覺得她所得太容易了,太不費吹灰之力了,太配不上了。
人心難測量啊。
是如此一邊倒的追隨皇后,而刻薄於貴妃啊。
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都太不容易了,都壓抑的久了,都把天性收縮擠壓的太緊了,於是偶爾來一個要不顧他人感受笑容坦蕩的,就覺得她忍辱不夠,靠諂媚上位?
因為自己不能得到,就覺得是他人不公平的搶奪了自己原本可以得到的資源?
在帝後關係的僵局中,皇后難道沒有錯嗎?
女人不管是否有錯,就應該等男人來哄,自己主動送上門的,譬如貴妃這般,就是下賤胚子?
貴妃能歌善舞,國色天香,行事大膽,率直天真,敢為自己爭取,敢為自己出頭,不活潑可愛嗎?不香嗎?
她討厭皇后,她就直白的去和皇帝講。
夫妻間難道連真話都不講,一味相敬如賓嗎?
她驕奢淫逸,朝廷內外都看不下去,但她難道不該接受夫君的疼愛,要做那勞什子的賢后,先人後己麼?
先人後己哪個不是外面裝裝樣子,最好心裏面都是自己的?
只是皇后能藏,貴妃就顯得更驕縱荒唐了。
張美人活出的,才是現代女性應有的風採。
皇后是生不逢時的女性,也是封建糟粕壓制的女性受害者和犧牲品。
美人如此嬌憨而又保有全部的真性情,難道不是夫君疼愛呵護的功勞嗎?
這樣的恩愛夫妻,難道不能是典範嗎?
當然,張美人確實是蠢得,也是貪婪自私的。
她不僅想要全部的寵愛,她還要最純粹的愛。她的佔有欲是如此之強,而事實上,她也沒有那麼愛皇帝。又或者說,在賈婆婆死後,她慢慢明白權力比寵愛更有用的道理,從前的她只會撒嬌,後來的她,慢慢開始學雌伏。只是她做的都太容易讓人識破,且不專業。
是天妒紅顏,是這人間太苦難了些。美人不適合這個心機深沉的皇室,手動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