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喜歡吃竹子的哺乳動物,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絕對會是一個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模樣,其每年所消耗的食物裡面,幾乎99%都是竹子。
但是大家知道嗎,大熊貓雖然喜歡吃竹子,但卻實打實的是一個食肉目的哺乳動物。
尤其是其直系祖先「始熊貓」,也就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大熊貓成員,在800萬年前左右的中新世晚期,卻是一個實打實的愛吃肉的主。
如今的大熊貓也因此獲得了一個「活化石」美稱。
不過伴隨著大自然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在始熊貓演化到300萬年前的更新時初期之時,由於棲息環境的變化,它的主支也開始演化成了雜食獸,並開始逐漸適應在亞熱帶竹林當中的生活。
直到最後演化成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大熊貓」,食性顯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還吃肉,但卻並非是外出狩獵那些食草動物,而是就近捕食一些「竹鼠」改善夥食。
或者也可以說是在保護自己領地裡面的竹子,因為對竹子而言,竹鼠是害鼠,會破壞竹子的地下根,使竹子枯死。
大熊貓的毛色與棲息環境格格不入
可問題是在大熊貓的食性、以及棲息環境都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他的毛色卻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依舊是跟始熊貓一樣的黑白雙色為主,在大自然環境中顯得極為突兀。
難道大熊貓就不需要保護色嗎?畢竟大自然中的其它生物,基本都有自己獨特的偽裝色,就拿同為熊科的北極熊來說吧,雖然是白色,但其所在的卻是同樣白色的冰原。
反觀大熊貓,到處都是綠色的竹子,或許冬天能安全一點,春夏秋季呢,就算是藏起來也一眼就能發現吧?
要知道大熊貓可是從三百萬年前左右就開始適應熱帶、亞熱帶或者暖溫帶的氣候條件了,畢竟竹子也只適合在這些氣候條件下生長。
那麼大自然為何會讓大熊貓保留這樣的黑白色毛髮呢?單純的就是為了彰顯出它的可愛?顯然不太可能。
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因為大熊貓的天敵比較少呀,而且又主要以竹子為食,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只要有竹子,大熊貓也就能夠生存,自然也就不需要什麼保護色。
誠然,成年大熊貓確實沒有什麼天敵,以其那站起來近兩米的身高以及120公斤左右的體重,而且還會爬樹,有著鋒利的牙齒和爪子,也確實沒啥大型動物能夠威脅到。
可大熊貓幼崽呢?
虎、豹、雪豹、還有鼬科的貂熊、黃喉貂、石貂,甚至是天上飛的一些鷹之類的猛禽等等,都有可能成為熊貓幼崽的天敵。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跟大熊貓食性很相近的生物,都喜歡吃竹子,也就是「馬來貘」。
「馬來貘」沒有鋒利的牙齒,沒有尖銳的爪子,也同樣沒有犄角等一系列用於攻擊或者自衛的武器,遇到天敵通常也只能逃跑。
但是其卻同樣擁有著跟大熊貓極為類似的黑白配色皮毛。
這也就足以證明大熊貓這種看似沒有任何保護能力的黑白色皮毛,非但正是它們的保護色,而且還是有著足夠的保護作用的。
大熊貓黑白色毛髮的保護作用
而這種黑白色毛髮的保護作用,還要從動物界的視覺器官功能開始說起,我們人類之所以能看到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是因為人類的眼睛對紅、綠、藍三種不同波長的光比較敏感。
也就是所謂的「三色視覺」。
但是在自然界中,並非所有的生物都像人類這樣對紅綠藍三種不同的光敏感,就好比哺乳動物,其絕大多數其實都是「兩色視覺」,就好比我們常說的「紅綠色盲」,其實就是「兩色視覺」中的一種。
就拿紅綠色盲來舉例吧,紅、橙、黃、綠等長波光線在他們的眼中就只是黃色,青藍紫等短波光線在他們的眼中就只會呈現出藍色。
諸如老虎,我們看的老虎皮毛通常都是橙色或者黃色,因為三色視覺可以感受到橙色和綠色的區別。
所以與周圍青蔥綠葉的環境相比,老虎的毛髮也算是比較醒目的了。
可是在老虎所捕食的鹿、牛等食草動物的眼中,老虎毛髮和周圍的顏色其實是一致的,因為它們根本分辨不出來黃色與綠色的區別,畢竟橙色、黃色、綠色都屬於長波光。
同樣的,虎、豹這一類的貓科哺乳動物,其實也是色盲,就跟我們家中的貓以及犬科動物中的狗一樣,也都是兩色視覺,
在這種視覺體系之下,大熊貓的黑白色毛髮其實跟周圍的環境也是一致的,就跟黃色光照射到白紙上,白紙也變黃一樣,大熊貓在這些其他動物眼中是什麼顏色,取決於動物對什麼顏色的光線比較敏感。
甚至更為嚴重一點,整個世界就只能像黑白電視那樣分辨出黑白灰,其它的什麼顏色也看不到,可這些顏色,不就剛好就跟大熊貓的黑白配色相符嗎?
那些昆蟲以及很多鳥類之所以會進化的五彩斑斕,也主要就是因為鳥類的視覺普遍比人類還要好,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四色視覺」,甚至是更好的「五色視覺」。
就拿四色視覺來說吧,除了人類眼中的紅綠藍三原色以外,很多鳥類往往還對「紫色」光譜較為敏感,這也就意味著在相當一部分具有四色視覺的鳥類眼中,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非常魔幻的存在。
所以為了規避天敵,鳥類的羽毛以及一些昆蟲、小蜥蜴之類的生物自然也就只能朝著更加華麗的花裡胡哨的方向去進化。
那麼熊貓幼崽在面對諸如鷹這樣的天敵之時,大面積的黑白色搭配以及通常行動都較為緩慢的特性,反而更是讓其成了一個類似於石頭一樣的存在。
結束語
顯而易見,在大自然這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條件之下,熊貓的黑白色反而才是最好的保護色,否則又如何能在大自然中生存進化至少800萬年呢?
畢竟遠古時代可不是現代,尤其是更新世,更是湧現出了一大批諸如劍齒虎、泰坦鳥這樣的專門以狩獵大型生物為食的特化物種,大熊貓雖然也是特化物種,可其明顯是朝著食草動物的方向去的。
而且大熊貓的繁殖能力還不高,如果再沒有點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肯定是不行的。
換言之,大熊貓進化至今,真正能夠讓他們保護色失效的,可能也就是類似於人類這樣的三色視覺。
但從如今大熊貓這過得比誰都舒服的國寶地位來看,人類顯然也不再是天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