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騰魚」(ID:tengyu-flyu),作者:顧拉風、張晨曦,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不做直播、不看直播,等於白過。」吳曉波這樣解釋自己下場帶貨直播的原因。
6月29日,吳曉波在淘寶直播開賣「新國貨」。5個半小時的直播分別在客廳、浴室、廚房、書房、臥室5個場景中進行,52歲的吳曉波在鏡頭前堪稱遊刃有餘,講解玫瑰花茶泡水即發,「多開朗啊」,試穿衝鋒衣時又cue到熱門劇,「別看我,我在一個隱秘的角落」。
(圖片來源:吳曉波-新國貨首發淘寶直播間)
作為「頂流」財經大V,吳曉波此次首秀累計觀看人次超過870萬。根據他在微博上披露的戰報,最高在線人數超過4萬人,全場引導銷售額超過5200萬元。
直播間共上架28件新國貨,囊括吃穿用住各個品類,甚至還有車載滅火器、移動三輪餐車,緊扣時事熱點。平均客單價突破1000元,單價近萬元的液晶電視、智能馬桶也出現在了吳曉波的首秀中,顯然,「新國貨直播」是面向中產或更高端的受眾。
這一受眾也是吳曉波粉絲的主要構成。
觀看直播時不難發現,彈幕互動以新粉居多。6月中旬,吳曉波曾發文稱,「人對商品的信任關係,微妙地被人對人的信任所取代,這是社交電商興起的秘密所在」,對自己在中產階 級的號召力,吳曉波顯露出了相當的信心。
那麼,「新國貨」到底是什麼?吳曉波一出場便開宗明義,亮出「吳曉波頻道」去年底出版的《新國貨白皮書》,為「新國貨」賦予「愛國」、「消費升級」的含義,順便還為自家參與出品的紀錄片《新國貨》打了個廣告。
(圖片來源:吳曉波-新國貨首發淘寶直播間)
這場直播,既是帶新國貨,也是帶《新國貨》,吳曉波鋪墊已久。
2020年,與吳曉波同期「出道」的泛知識初代大V們紛紛踏入直播藍海。前有羅振宇在抖音帶貨「得到」產品,後有樊登出任快手「首席薦書官」,連做2場賣書直播。
年紀相仿、資歷相近,同樣擁有個人IP品牌,如今,吳曉波、羅振宇、樊登又不約而同走上了帶貨直播之路。
回顧3位大V的成名史,發現他們有著很多相似性。
羅振宇、樊登都是央視出身,前者既是製片又是主持人,後來在脫口秀上展現天賦,後者則接替崔永元做了王牌節目《實話實說》的主持人。吳曉波在新華社做了13年商業記者,但相比之下,其財經作家身份更為人所熟知。
2013年前後,3人陸續開始創業。羅振宇創立「羅輯思維」,製作知識類音視頻脫口秀;樊登在全國多地辦起讀書會,先做社群、後做公眾號;吳曉波則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同名訪談節目也隨後上線。
不同於其他草根自媒體,吳曉波、羅振宇、樊登一開始就選擇圖文、音頻、視頻全面發展,產品形態十分豐富。憑藉著名校背景、媒體經歷,3人在自媒體時代迅速脫穎而出。
「吳曉波頻道」從創立之初就得到了喜馬拉雅和愛奇藝兩大平臺的傾力支持,吳曉波甚至一度成為愛奇藝的戰略「合伙人」之一;「羅輯思維」也被優酷買單,粉絲迅速達到百萬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波創業浪潮不僅將羅振宇、吳曉波、樊登帶上風口,也波及了其他文化圈名人,包括同是央視出身的王凱(凱叔講故事創始人),單向街創始人許知遠等。這些初代知識大V們在商業版圖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是一起投資過公司,或是受到同樣的投資方青睞。
2015年,羅振宇做出新產品「得到」APP,「樊登讀書會」與「吳曉波頻道」也上線獨立APP(「吳曉波頻道」現已更名「890新商學」,「樊登讀書會」現已更名「樊登讀書」)。早早趕上移動網際網路列車、身後擁有千萬粉絲的3人一時風光無限。
登頂「知識付費第一股」,成為他們人生計劃的下一步。
早年依靠個人IP盡收紅利,但個人IP又成為上市道路上的絆腳石。想要上市,3位大V必須證明公司不只依賴自己,而是擁有更加多元的收入結構。
3人都趕上了帶貨直播的熱潮,但做直播的形式、目的卻各有不同。
去年,吳曉波旗下的「巴九靈」試圖通過全通教育集團曲線上市未果,如今選擇獨立IPO,證明業務的多元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上市的必備條件。
騰魚發現,6月22日,「巴九靈」已官宣與杭商旅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協力打造「中國第一直播廣場」。「新國貨直播」就是其中重要一環,或將成為淘寶直播官方選品基地。
(圖片來源:吳曉波頻道官方微博)
在官方支持下,吳曉波首播就能撬動烈兒寶貝、林依輪等頭部主播資源,並獲得微博開屏宣傳。當天,吳曉波淘寶直播首秀累計觀看超過870萬,同日開播並與其連線的烈兒寶貝累計觀看570萬,林依輪僅有155萬。
(吳曉波帶貨直播首秀微博開屏)
不過,首秀通常被認為是大部分新人的直播巔峰。「新國貨直播」能否如吳曉波所言那樣常態化,不能只看這一次戰績。
另一個開始深耕直播的大V是樊登。先在百度進行「知識直播」,與李彥宏對談「家·書」,後擔任快手「首席薦書官」,首秀即賣出13萬冊書,碼洋近千萬,樊登的主播之路可謂穩紮穩打,既有排面,也有銷量。
(圖片來源:快手官方微博)
從社群起家的「樊登讀書」,在自媒體的玩法上也更靈活。
在快手、抖音兩大短視頻平臺上,樊登都孵化了大規模的矩陣帳號。根據卡思數據的統計,僅在抖音,「樊登讀書」矩陣號粉絲量就已突破1億。加上其大量代理商自行運營的帳號,「樊登讀書」IP的粉絲規模應該遠超這個數字。
(左為抖音,右為快手)
相比之下,羅振宇在抖音做的帶貨直播更像是一次廣告。整場直播的亮點放在最後,羅振宇將得到APP年卡中所包含的148本書疊在一起,形成一個高達兩米的書堆。羅振宇稱,刷完年卡中所含的書,獲得的知識體量就比「著作等身」還要多出一倍。
不難讓人想起,李誕在《奇葩說》中常常揶揄羅振宇「是幹傳銷的」。不管是上節目還是做直播,羅振宇的一舉一動都在為自家APP代言。
得到APP的確已經開啟直播帶貨。打開APP可以看到多場直播,用戶不僅可以聽知識直播,還可以購買得到會員、年卡,同時還有升降桌、按摩椅等高單價產品以供選擇。
(圖片來源:得到APP)
從初代知識大V們集體出道的2013年至今,3人經歷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迭代和傳統媒體的沒落。
在知識付費初期,個人IP受到追捧,也可以等同於公司的最大價值。但如今,公司過於依賴個人IP,卻會因為其風險被資本質疑。
此外,知識付費本身也不再擁有當年的熱度。
百度指數顯示,2019年至今,吳曉波、羅振宇尚能依靠一期一會的跨年演講佔據媒體頭條。但從2020年開始,3人中相對低調的樊登,由於為百度直播站臺、與快手平臺深度綁定等動作,反而在搜索的聲勢上超越其他2人。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直播帶貨,對於擅長追風口的3人來說不容錯過。但想要證明直播帶貨這個新業務不是靠3位大V本人站臺,還有一段路要走。
封面圖來自吳曉波頻道官方微博
數據、製圖 | 張晨曦
編輯 | 鍾睿
設計 | 莊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