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同心十五年」晚會20日晚舉辦。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2月21日電 (記者 楊伏山)廈門市一慈善機構為關懷罹患癌症朋友鼓起生命勇氣、超越自我而設立的「癌友關懷」項目,如今已走過風雨十五年曆程。
20日晚,同心癌友關懷部的癌友們相聚「癌友同心十五年」晚會,用歌聲、舞蹈等形式,傳遞愛的心聲,讓生命在愛中升華。
由廈門市同安區同心慈善會主辦,廈門市思明區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這場特別的周年晚會,分為春夏清風與秋冬細雨上下兩篇,癌友們現場傾情演繹,展現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晚會以用歌聲、舞蹈等形式,傳遞愛的心聲,讓生命在愛中升華。 楊伏山 攝
同心慈善志業創始人廣普法師特別更改出差行程,來到現場為癌友們加油祝福。她說,這十五周年對於每一個生命來說都是充滿意義、充滿美麗的,相信只要有愛,只要有方法,只要有好的心態,大家在一起,將會再次度過共同的十五周年慶。
「癌友關懷」項目啟動於2005年,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拉起一張照顧網絡,提供多元化的抗癌公益服務,重點開展體能提升、心理關懷與社會融入服務,推動罹癌家庭康復計劃,幫助癌友提升生活品質,讓走過癌症幽谷的病友和他們的家人,能夠獲得溫暖的守護與依靠。
舞蹈表演。 楊伏山 攝
同心家園發起人、今年已是白髮蒼蒼的85歲老人陳超真,曾是甲狀腺癌症患者,有42年的抗癌經歷,成為激勵癌友樂觀向上、超越自我的同心家園靈魂所在。說起同心家園,她總是激情滿滿,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同心家園能夠幫助更多的癌友走出陰霾,養護心靈,與愛共存。
陳超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15年前的5月2日,4個癌友捐了2100元作為啟動基金,開啟第一期「新生命工程」培訓班。當時30多名學員相聚尚無固定場所,只能在公園、沙灘等地打遊擊,直到2007年正式納入同心慈善會項目,癌友們才有了一個安定的家。
愛心表彰。 楊伏山 攝
「癌友來到同心家園,從求助到自助到助人,在這裡得到滿滿的愛。同心家園一直都有愛的傳承。我們都是愛的種子,將愛的接力棒一代代傳遞下去。」她說。
同心家園第二任負責人黃妙璇,曾罹患乳腺癌症患者。抗癌16年,擁有癌友家屬和癌友雙重身份的她,創辦「重生藝術團」,穿旗袍走模特步,用她的笑容和無微不至的服務溫暖許多來家園求助的癌友。
她對記者說,她的丈夫1999年癌症去世,2004年自己被確診為乳腺癌,兩年後父親又患胃癌去世。2006年初,當她第一次走進同心家園時,已做過兩次手術4次化療,身心俱疲,「總是板著一張臉,冷眼旁觀,懷疑一切。」
漸漸地,她親眼目睹了家園裡的老師和義工,用愛去支持癌友的點點滴滴。從此,她開始在廚房做義工,為大家服務讓她感覺到了一種內在的喜悅。她表示,期望能把家園癌友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帶上全國舞臺,感染更多人,讓更多癌友受到鼓舞,走出癌症的陰霾。
統計數據顯示,十五年來,「癌友關懷」項目累計為2000+癌症患者及家屬提供服務,提供服務超200000人次,曾多次獲評福建省優秀公益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