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59歲癌友自述:活著就是要咬得住痛苦

2021-02-18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中,主人公熊頓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裡,她完成了許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臺灣,吳興傳也鼓舞著千千萬萬人。他是個體育人,2008年被查出大腸癌中晚期。「老天要我繼續活著,我就一定要活得更有意義。」經歷過痛苦、彷徨,5年前,吳興傳成立了臺灣抗癌協會,讓更多癌友聚在一起,每年相約騎行環臺挑戰。

昨天上午,第五屆「不倒騎士挑戰千裡」自行車環臺活動如約舉辦。35位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從臺北出發,10天時間內,以每天110公裡的速度環島1100公裡。這樣的公益活動還吸引了來自香港和馬來西亞的癌友,預計全程將有上千名公益陪騎人員,一路隨行。

35位癌症患者,年紀最輕的只有31歲,最年長者70歲,有的人甚至已經罹癌22年。「癌症不等於死亡,運動也是一個療程,希望我們用自己生命的故事,來宣導如何抗癌。」吳興傳說,未來10年,他要推動癌症病友藉由運動,讓他們走出自我、活出信心。


◤想要永久刪除的那一天◥

59歲的吳興傳,是臺灣癌友運動發起人。他是一位體育人,自喻是天生的跑者。他參加過上百場馬拉松比賽,是帶著視障跑者參加各種國際比賽的快腳引導人。他也是一個溫暖家庭的男主人。

2008年,他的生命被切成兩半。

當年4月,他的妻子被診斷出卵巢癌晚期。妻子住院開刀的日子,他每日奔波,還要照顧兩個剛讀初中的兒子。在醫院裡看著生命的無常,那年9月,他忽然很不安,決定去做一次健康檢查。沒想到,這次檢查卻帶來噩耗——他患有大腸癌中晚期。

如果有選擇,吳興傳希望能永久刪除那一天的記憶。「為什麼偏偏是我?」吳興傳一直認為自己的生命力很強。報告出來的那一刻,醫生在旁邊說了很多話,但他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活著就是要咬得住痛苦◥

不到3天時間,吳興傳做了切除手術,之後還經歷了12次化療。「現在想起來,不知道那段日子怎麼度過的。」6個多月後,妻子的卵巢癌轉移到了腹癌,他知道妻子是在數日子了。有一次,妻子的主治醫生告訴他,需要籤放棄急救證明。吳興傳十分灰心,不知道如何帶著孩子生活下去。

因為分住兩個醫院,他和妻子只能通過電話聯繫。他告訴妻子:不如帶著兩個孩子,全家走了算了。

妻子那會兒的狀態特別差,已經說不出什麼話,但卻特別擲地有聲:我們中,一定要有一個人活下去,把孩子拉扯大。

聽完妻子的話,吳興傳在醫院愣了一整晚。他想起,當初在帶視障朋友運動時,都會送他們一句話:馬拉松的境界就是要咬得住痛苦。咬得住痛苦抵達終點,成功就在那裡。自己運動了一輩子,當痛苦、困難、挫折來臨時,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他似乎一下想通了:「老天要我繼續活著,我就一定要活得更有意義。只要有走出醫院的一天,我一定要對癌友做有幫助的事情。」


◤這是老天爺交辦的任務◥

情況好轉後,吳興傳更覺得,這是老天爺交辦的任務。「除了勇氣外,其他什麼都不剩。」吳興傳笑著說道。

「我要告訴更多癌症患者,生病不可怕,要勇於接受並挑戰病魔,適度的運動和正面態度,對於生命生活都是有益處的。」基於這樣的想法,5年前,他發起單車環島活動,希望更多的癌友一起加入騎行活動。

第一次環臺騎行前,他曾獨自上山練習,結果昏倒在路上,數小時後才甦醒。他認定,老天爺讓他活下去,就是要他完成使命。

只是,那一次活動也讓他承受了生命中第二次沉重打擊。擔任義工的哥哥在陪騎時發生了意外,因摔下車傷及脖子而驟然辭世,他非常愧疚。「哥哥一定不希望我放棄。」想到這裡,他忍著悲痛,咬牙完成了整個旅程。

最初,騎行成員只有兩位,如今越來越多人加入,他們被譽為「不倒騎士」,還拍了感人的紀錄片《騎跡13》。除了籌辦四屆騎自行車環臺挑戰運動以外,吳興傳還成立了臺灣抗癌協會,教癌友們活出獨有的生命品質。他不時到各個醫院,與癌友分享自己的經歷。去年年底,度過了罹癌手術後的6年,吳興傳的疾病沒有復發。

「生命很無常,你不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盡力去做就好。」從陌生到熟悉,癌友們感情日漸深厚,更像是一個大家庭。每一次環島活動結束,吳興傳都會告訴癌友,癌症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要找到重生的力量,重新活出自信。

海都駐臺記者 陳麗娟

【值班編輯 丘天】

海濱鄒魯,馬可波羅唯一盛讚過的古港丨濤聲依舊,一座領銜東方文化的都會丨此地,今年丨亞洲藝術的舞臺精彩紛呈丨帶出光明火種,續寫歷史篇章丨一千七百年不褪朝氣丨這是泉州,我們的城

相關焦點

  • 歐得洋行善磨三年 帶40癌友登玉山
    歐得洋帶癌友登玉山  「要活就要動!」  歌手歐得洋以一首《孤單北半球》走紅,他一路陪伴臺灣經紀人張惠莉(胖妺)抗癌3年多,深刻了解癌友的痛苦,但也從經紀人身上知道,雖然生病但還是要保持樂觀態度,多出去走一走、動一動,不要被病魔打敗。因此,不曾爬山的他決定帶大家攻玉山,平常靠打籃球、騎單身、遊泳訓練體力的他會陪大家走完全程,讓癌友不孤單。歐得洋7月也將帶癌友到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怡保、雲頂騎單車賞風景。
  • 【行業資訊】臺基金會設「假髮銀行」 13歲女童多次為癌友捐發
    近日,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13歲女孩張德靚剪下30公分秀髮,捐給癌症希望基金會製作假髮。13歲已3度捐發的她說,頭髮剪了會再長,想到可以助人,不會不舍。張德靚首度捐發是7歲,張媽媽說,是德靚的阿姨看到捐發報導,問德靚願不願意捐發,沒想到她一口同意。出生到7歲第一次剪髮,就是為了捐發給癌友。第一次捐發時,德靚很勇敢,態度相當鎮靜,倒是媽媽忍不住落淚。德靚持續為癌友呵護秀髮,不染不燙,等留超過30公分後,11歲時再度捐發。
  • 太年輕得癌!
    不只趙大鼻,長庚醫院醫院皮膚科醫師翁雯柔44歲、臺大外科醫師劉明松38歲、藝人徐華鳳37歲、資深新聞人黃創夏35歲、鴻準董事長郭臺成43歲……都在人生壯年,都正在全力衝刺時意外罹癌。「不到5點,太陽要下山了!」前衛生署長、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感慨形容,因為他的助理及就讀醫學院的外甥也都在二、三十歲年紀輕輕就罹癌。
  • 癌友「同心」十五年:愛你一起 超越自己
    20日晚,同心癌友關懷部的癌友們相聚「癌友同心十五年」晚會,用歌聲、舞蹈等形式,傳遞愛的心聲,讓生命在愛中升華。由廈門市同安區同心慈善會主辦,廈門市思明區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這場特別的周年晚會,分為春夏清風與秋冬細雨上下兩篇,癌友們現場傾情演繹,展現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 青島市市北區癌友康復協會: 島城癌友們的第二個家
    入會第二年,作為協會裡的年輕人,他帶著十幾位女癌友一起到華東五市旅遊,「心中有很不一樣的感覺,就覺得一定要保護好她們。」老會長張可青(右三)、現任會長張澤剛(左三)、副會長李建華(左二)參加聯歡這麼多年過去,協會裡很多人都還記得初入會時副會長李建華大姐的笑容。
  • 淮安市癌友康復協會淮安區聯絡處舉行揭牌儀式
    時間:2020-07-22 17:32:48 信息:美麗江蘇網【江蘇消息】 「建成患者心靈家園,打造癌友康復綠洲。康復一人、幸福一家、和諧一片、造福一方。」這是淮安市癌友康復協會淮安區聯絡處揭牌儀式上,廣大與會會員的共同心聲。
  • 59歲「康熙紅人」羅霈穎的彪悍人生:「我自己就是豪門!」
    8月3日晚,59歲的臺灣女星羅霈穎被發現於臺北市八德路的工作室兼住所意外去世,距60歲生日不過一周。《康熙來了》裡面那個嬉笑怒罵、金句不斷的羅姐呵!這是大多數觀眾對羅姐的印象。在「臺灣綜藝之王」《康熙來了》裡面,她是最受歡迎的嘉賓之一,但在新姐我看來,她的價值遠不止於此。聽聽下面這些金句,是不是很耳熟?
  • 【求幫轉】漳州59歲老父親患癌兩年,努力活著,只為再見兒子一面
    59歲的父親黃國昌患肝癌2年,瘦了35斤。他的頭髮稀疏了許多,白髮爬滿兩鬢,爬個樓梯都喘得厲害。他說,不知道能撐到哪一天,自己是醫生,早已看淡生死,但他心裡還有放不下的人——兒子。7年前,老黃的獨子阿翔幾乎收走了關於自己的一切東西,悄悄離開了家,從此音訊全無。黃國昌和妻子就這樣等著兒子回家,1年、2年、3年……7年了,兒子仿佛消失了一般。
  • 有的人活得很痛苦,卻還強忍著痛苦繼續活著
    不論哪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痛苦,小的時候,希望父母陪著自己;18歲左右。希望父母不要監控自己,希望得到自由;結婚前多麼渴望有個屬於自己的天空,過二人世界;結婚有了孩子之後,為了孩子……重複老一輩人的生活。人的一生都在為一個目標前行,正是因為這樣的循環,才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和發展。人就像雞刨食,只要能動就刨,除非病了。
  • 她「笑對病魔」16年,抗癌故事激勵「癌友」
    路言菊說,人家說,生病了,總得有點這樣那樣的營養,她沒有條件,吃的就是家常便飯。考慮到反正醫得好,醫不好,都是這個樣子,她也沒有特意地去吃什麼抗癌藥。  當時,有個熟悉的診所醫生跟路言菊說,管他呢,動了手術後,再怎麼地也能活兩三年。  「我為何長這麼莽(胖)?
  • 「東阿阿膠&南京市癌友康復協會——冬令滋補季關愛行動」舉行
    魯網12月26日訊(記者 楊永明)12月25日上午,「東阿阿膠&南京市癌友康復協會——冬令滋補季關愛行動」在南京舉行,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阿阿膠)向到場癌症患者捐贈複方阿膠漿。南京癌友康復協會魏銘會長、江蘇省中醫院腫瘤科張成銘主任以及東阿阿膠複方阿膠漿顧客增長事業部省區經理趙彬、區域經理孫超等出席了現場活動。東阿阿膠品牌社群運營經理王佳鑫在現場致詞中表示,東阿阿膠作為全球最大的阿膠企業,以及大健康的領軍企業,一直奉行「壽人濟世」的使命,踐行著「厚道、地道、傳承、創新」的價值觀。
  • 歌手張咪自曝患扁桃體癌!這種癌早期症狀易忽視,發現時多為晚期
    「張咪在我們70後心裡是很有分量的,是一種情懷,加油,美美活著。」網友被她的樂觀堅強所感動,在微博裡為她加油,同時,一個大家並不熟悉的腫瘤名稱也被關注到——據新浪娛樂報導,張咪所患為扁桃體癌。「扁桃體癌是扁桃體的惡性腫瘤。」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熊高雲副主任醫師介紹,扁桃體惡性腫瘤,除扁桃體癌外,其他類型還有肉瘤,淋巴瘤,惡性黑色素瘤等。
  • 抑鬱症患者自述:患上這種疾病的我,越是掙扎越是痛苦
    其實真正知道的只有患者自己,每個人的患病情況都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一位患者多自述吧!我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說句實話抑鬱症發病的樣子只有我們自己可以看出來,外人很難察覺,我確診的時候已經是重度了,我每天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無緣無故的自責,每天都是一個字喪,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身邊有人的時候我的狀態會好很多,也許是裝的吧!
  • 臺灣傳奇主播傅達仁:50歲娶17歲少女並得子,今85歲選擇安樂死
    每個人在身患重病之後都會留有一絲活著的希望而有的人卻一心求死。在2018年,前臺灣體育主播傅達仁因為晚年飽受胰臟癌的折磨,進入人生末期之後,他選擇了有尊嚴的死去,安樂死。而在傅達仁50歲的時候,他有遇到了一位17歲的少女陳小姐。這位未成年的少女是傅達仁的粉絲,他知道兩人的年齡相差非常的大,但傅達仁還是對她一見鍾情。這時傅達仁已經有了妻子,但他不想錯過這個女人,於是傅達仁開始對少女瘋狂的追求。
  • 《活著》:10句話闡述活著的意義,幸福和痛苦我們都要學會接受
    ,在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難的事情了,但是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加美好的事情了。今天就和大家介紹10句,在《活著》這本書當中那些最經典的語錄,讓你看完之後懂得,人活在人世間,最珍貴的意義。第一、時間比任何東西都具有說服力,因為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我們的人生很有可能就會大起大落,命運也在時時刻刻地發生著轉變。
  • 華晨宇的一首《癌》引起軒然大波
    那個時候癌仿佛比以前更要猛烈,更要痛苦。他說他每次唱這首歌都有一種試著去傷害自己的感覺,以前並沒有深刻的理解,但最近的現場我覺得我好像理解到了一點,就是那種被癌細胞一點點吞噬,無力又無助的感覺。只聽了一次,要命的一次,一種要把你拉下深淵,萬劫不復的感覺,聽到後面快要室息了,像有塊大石頭壓在心臟上,心在垂死掙扎,到最後閉上眼睛一切歸零,聽完像在鬼門關轉了一圈,音樂停止又回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才發現原來活著很重要
  • 霧霾差點要了臺灣跑友的命……
    事情是這樣的,2月21日早上6點,2016高雄國際馬拉松在正式開跑。但好景不長,很快比賽就傳來了一名53歲的郭姓男子休克昏倒的消息。所幸送醫急救過程中,透過電擊方式讓郭男恢復心跳意識,但他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
  • 體內有癌?91歲專家忠告:若肩膀有1表現,或是癌症先兆,莫忽視
    案例分享:34歲的段女士,一年前生完二胎,她所想像的婚姻生活,和婚後的樣子是完全不同的,柴米油鹽、吃喝拉撒都成了她和丈夫爭吵的原因,段女士已經數不清多少次是含著眼淚睡著的了。可是,面對強大的生活壓力,她依然要振作起來,每天起早貪黑、省吃儉用還做了外賣員。
  • 65歲阿姨自述:這就是生活
    一位65歲秦阿姨自述:這就是生活,生活本就應該要兩個人一起過,一起相守到老,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秦阿姨/65歲 我65歲了,我只有一個女兒,我女兒幾年前又結婚了,我的老伴去世了15年,他去世的時候,我哭得撕心裂肺,因為我和老伴相愛了一輩子
  • 28歲女星不幸患子宮頸癌,發文提醒女性:一定要定期檢查
    臺灣藝人林真亦日前在社交平臺撰文,坦承自己罹患子宮頸癌,剛剛動完手術。林真亦形容自己得知噩耗時,猶如遭遇晴天霹靂,仿佛看到了「人生的跑馬燈」在她眼前揮手。林真亦,今年28歲,曾出演過《大尾鱸鰻2》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