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容顏的「小銀魚」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容顏的「小銀魚」

2020-09-15 13:01: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梁異 責任編輯:梁異

    煎燜「軟鱗」 郭軍 攝

  中新網江門9月15日電 題:「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顏容的「小銀魚」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今天本地小海魚比較多,遊水的有石斑仔、金鼓、泥猛、臘魚、軟鱗(又稱尖頭),那缸裡遊水的就是軟鱗,清蒸比較鮮甜。冰鮮的有龍吐、蝦池、馬友、鯧仔、鳳尾、沙追、蜆魚(臺山話又稱作圈魚或犬魚),別看這蜆魚個頭不大,但很新鮮,建議蒸或煎,煎出來的連魚頭都很酥香。」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汶村鎮得心炳記飯店聽到服務員給食客點菜時說。臺山海域出產的小海魚,多數被當地百姓烹成漁家風味的家常美食,以蒸、煎、燜、浸等烹飪方式為主。

開邊曬制的蜆魚乾 郭軍 攝

  進入9月,隨著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臺山海鮮市場上的海魚種類日趨豐富,其中「軟鱗」和「蜆魚」因外形相似而容易被人混淆,誤以為是不同生長階段的同一種魚,但這兩種小海魚在臺山因常見而被人熟知,是當地人餐桌上有兄弟般容顏的「小銀魚」。

  「今日蜆魚20元一公斤,軟鱗32元一公斤。本地蜆魚體長在10公分左右,頭大、腮寬,青黑背、銀白腹,鮮活銷售的較少,多數以冰鮮的為主,僅需觀察魚的眼睛和魚身光澤度,就能分辨出其新不新鮮。而軟鱗主要棲息在有沙泥底的沿岸區或半淡鹹水的水域,有成群活動、覓食和產卵洄遊的習性,近海及鹹圍裡都有,通常體型比蜆魚稍微長一些,頭尖、腮小、體胖、青黑背,側看像蜆魚,遠觀像烏耳(鯔魚),活的、冰鮮的都有售,活的相對貴一點。」北陡墟菜市場一銷售海鮮的檔主主動教客人如何分辨當地小海魚。

酥香可口的煎蜆魚 郭軍 攝

  在北陡、深井、汶村、海宴、川島等臺山沿海鎮,民間有魚蝦同蒸的做法,剛出鍋的魚蝦溢出海水般的鮮味,那魚肉的鮮與蝦肉的甜混在一起,令人垂涎三尺,容易勾勒起海內外臺山人舌尖上的味蕾記憶。

  「以前,漁民『去汛』(出海捕魚)回來多數先把大部分的魚、蝦、蟹賣掉,將漁獲變錢來補貼生活,也會剩出一些魚蝦帶回家烹飪犒勞家人。這魚蝦放在一起蒸熟,看似沒什麼講究,卻是本地漁民的家常煮法之一。」北陡鎮尾角村的林大爺告訴記者,蜆魚、軟鱗都是這道菜的常用海魚,僅需將去頭剝殼或開邊的蝦與收拾乾淨的魚裝進盤裡,撒上少許蒜蓉和鹽,隔水蒸熟即可。

臺山海鮮市場上冰鮮銷售的「軟鱗」 郭軍 攝

  海洋的饋贈,讓沿海居民學會把海產食材變成各種漁家風味美食。在尾角村放眼望去,村民們的房前屋後、屋頂處處都設有曬場,與那小碼頭附近的漁船、沙灘、大排檔,形成小漁村裡一道漁家生活氣息濃鬱的風景線。當地人會根據天氣和風向,選擇將捕獲的部分海魚曬製成魚乾。經陽光和海風曬制好的魚乾,除了能滿足自家人的口福之外,還會銷售給前來遊玩的客人和供應給海味乾貨收購商。

臺山人到海鮮檔選購新鮮蜆魚 郭軍 攝

  「蜆魚乾有開邊生曬的和整條曬制的,開邊生曬的每公斤66元,整條曬制的每公斤70元。這批開邊生曬的蜆魚乾是從橫山碼頭收貨上來的,船家自己在船上曬的,摸起來肉質有彈性,別以為是沒曬乾,現在這樣的口感剛剛好,蜆魚只要新鮮、肥美,曬出來都會有油質感。整條曬制的蜆魚乾,看起來不怎麼起眼,但蒸熟的魚肉中會有股淡淡的梅香味,與開邊曬的口感不一樣。」據臺城富城市場一銷售海味的檔主介紹,買回的蜆魚乾建議用密實袋裝好放入冰箱保鮮,烹飪時僅需放點薑絲和花生油隔水蒸熟。(完)

相關焦點

  • 秋冬季廣東僑鄉臺山郎愛上肥山羊
    秋冬季廣東僑鄉臺山郎愛上肥山羊 2020-10-14 12:43:58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腐竹燜羊腩煲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10月14日電 題:秋冬季廣東僑鄉臺山郎愛上肥山羊
  • 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5月13日電 題: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面、餈、粽、糕、包等美食。
  • 廣東僑鄉臺山人早春用「五指」烹湯提高免疫力
    其中,湯料五指毛桃,因能與多種肉類搭配,健脾補肺,深受老廣喜愛,煲出來的湯有一股牛奶般的清香。」廣東衛視播出的美食節目《老廣的味道》這鏡頭同時也是臺山人日常生活的縮影。春節過後的廣東臺山,當地人選用五指毛桃、牛大力等食材烹湯為家人提高免疫力,應對早春乍暖還寒的天氣。
  • 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進補喝「牛大力」
    牛大力紅棗花生豬尾龍燉湯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24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進補喝「牛大力」作者 李曉春 郭軍「您好!今天我們酒樓主推牛大力豬尾龍燉湯,是用臺山本地新鮮牛大力燉的,味道甘香可口,這季節喝最適宜。俗話說:『秋冬來進補,春天能打虎』。要不要來一盅試試?」近日,廣東臺山市臺城一酒樓經理在為客人點菜時熱情地推薦道。牛大力有「南方人參」之美譽,是臺山人烹製滋補湯品的優選中藥材之一,在臺山乃至整個江門五邑地區都有一定的知曉度。
  • 僑鄉臺山人的解暑「蜜」技,就係吃一碗「糖水」你鍾意嗎?
    番薯糖 李曉春 攝進入酷熱季節的廣東,民間有「大暑小暑,有米懶煮」的說法,天氣炎熱使汗流浹背成為廣東人夏季戶外作業的常態,更容易導致人的食慾降低、胃口不佳和腸胃不適。剛上鍋的甜葛粉 李曉春 攝據了解,糖水是廣東人飲食習慣一大特色,多數以清潤或清熱為主。
  • 150多年前廣東江門五邑僑鄉,1.2萬華工用血肉建設橫貫美國的鐵路
    在運輸成本大量降低下,美國經濟得以快速增長,華工們對這條戰略大通道的建成通車所做的歷史性巨大貢獻,這些人群主要來自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最主要的人群就是臺山、開平、新會、恩平的華工。當年受鐵路公司委託回到中國廣東來招募鐵路華工的代理人,主要來自這個地區。
  • 櫃桶粉: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
  • 最受臺山人歡迎的醬料,讓世界愛上臺山味!
    在毗鄰香港的廣東著名僑鄉臺山,同類產品「鹹瑪」被當地人在蒸、煮、炒、燜、焗等烹飪過程中活用,烹煮出許多頗具地方特色的飯菜。在臺山不僅有傳統的鹹蝦、蝦醬、蝦膏,還有水鹹蝦、純蝦醬、粗蝦醬、香蝦醬、辣蝦醬、蝦膏醬、蝦膏皇等不同產品,被當地人統稱為「鹹瑪」。
  • 臺山特色「腸粉」,你肯定吃過!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5月13日電 題: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面、餈、粽、糕、包等美食。其中,獨具地方特色的腸粉,令眾多臺山海內外遊子魂牽夢繞。
  • 央視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在我市拍攝 尋訪銀信故事 挖掘僑鄉...
    □文/圖 記者/黎禹君 實習生/陳清松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保護好「僑批」文物,加強研究,教育引導人們不忘近代我國經歷的屈辱史和老一輩僑胞艱難的創業史,並推動全社會加強誠信建設。「僑批」在五邑地區被稱作「銀信」。
  • 臺山大武師在韓國火了!
    在活動中,廣東省精武會理事長、中國佛家拳會會長、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海外聯誼長、臺山佛家拳學會創會會長伍新雄向首爾市民展現了源自江門的南拳,彰顯了僑鄉武術文化的魅力。伍新雄與韓國友人交流。 據伍新雄介紹,此次參與「首爾·中國日」活動對於弘揚僑鄉武術文化有很大的作用,不僅向韓國人民展示了僑鄉武術文化的魅力,而且還加深了中韓武術的交流與溝通,為僑鄉武術文化今後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平臺。
  • 40多家海內外主流媒體齊聚江門 訪尋僑鄉記憶 激發濱海活力
    採風團參觀廣東臺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今年媒體交流活動的主題是「訪尋僑鄉記憶,激發濱海活力」。4天時間裡,媒體採風團深入我市蓬江、新會、臺山等地的10多個採風點,深度品鑑僑鄉源遠流長的海洋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濱海旅遊資源,感受江門海洋經濟的強勁發展脈搏。「此次採風,讓海內外媒體看到了江門奮進的風採,更感受到江門向海而興的美好未來。相信僑鄉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藍色崛起』。」新華社資深記者魏蒙表示。
  • 【印象臺山】遊遍臺山 覽盡山海
    臺山鄉愁勝地臺山被譽為「全世界華人尋找鄉愁的勝地」其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海島度假、濱海風光、華僑文化溫泉養生、田園生態、特色美食臺山利用這六大特色連續九年獲得「廣東縣域旅遊競爭力十強如今,上川飛沙灘和下川王府洲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主要旅遊景點有上川飛沙灘旅遊區、上川金沙灘、省級獼猴保護區、下川王府洲旅遊區、下川七星伴月、下川獺灣等。1994年,上川飛沙灘旅遊區、下川王府洲旅遊區被評為「廣東省級旅遊度假區」;2014年,上川島、下川島入選廣東省「十大美麗海島」;2015年下川島王府洲入選「廣東十大美麗海岸」。
  • 臺山萬達廣場開業 江門迎第三座萬達廣場亮相
    據贏商網獲悉,臺山萬達廣場是萬達集團在江門布局的第三座購物中心,前兩座為蓬江萬達廣場和新會萬達廣場,分別於2014年、2018年迎來開業。   臺山萬達廣場位於臺山市南新區,綜合體體量達60萬㎡,其中商業部分體量約11萬㎡,除了商場外還配有萬達運營特色街區、約2萬㎡僑鄉風情園,是集吃喝玩樂購一站式的消費、娛樂、生活配套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商業體。項目由政府聯合萬達共同打造,將形成以萬達廣場為核心輻射周邊5公裡消費配套的萬達商圈。
  • 臺山黃油蟹上廣東發布頭條!但臺山不僅僅只有黃油蟹....
    前些天,臺山黃油蟹登上了廣東發布的頭條並刷爆了各大吃貨的朋友圈
  • 醉美臺山水步-電影拍攝基地
    小夥伴們還記得電影《讓子彈飛》裡,那經典的碉樓、洋樓、老街嗎?這些都來自咱們大臺山!小旅君這就帶你去瞧瞧!水步鎮電影《讓子彈飛》裡「鵝城」其實就是岡寧圩,一個位於中國第一僑鄉——臺山市水步鎮的僑圩。除 「鵝城」外,這裡還有相依相靠的「兄弟樓」,有走出「飛虎隊」的君嘉樓,還有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斜的福安村碉樓……這些極具特色的碉樓和洋樓,就散落在潭江邊上,風雨百年,屹立不倒。
  • 廣東新會臺山譚氏源流,譚氏必看!
    茂義翁是遷臺山之始祖,一直在臺山繁衍後代,傳至十二世在臺山縣境建立幾個祖祠:「子政太祖祠」建在臺城倉盈路(今健康路);「茂義祖祠」建在大江區濠衝堡。十四世「德官祖祠」建在臺山白水遊魚村,墳在漲村;「元實祖祠」建在臺山白水倉前村。五世遠翁居海宴。十世希顏居水口、松朗、長塘、新會南門、凌衝;希孟居白水、廣海。
  • 跟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臺山鄉村生態
    臺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廣東省江門市下。它被稱為「全國第一僑鄉」和「內外兩個臺山」。它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魚米之鄉地區」。臺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有上下川島旅遊度假區、頤和溫泉城、康橋溫泉、北陡那琴半島等景區景點,曾先後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等稱號。從臺城出發,沿著省道S274往三合方向,大約18公裡就到了第一站,位於端芬鎮廟邊村銅鑼地的臺山聚隆生態園。
  • 僑鄉江門文旅嬗變:千億級想像力激活一池春水
    近五年,江門遊客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增速保持17%以上,旅遊收入在廣東排名由2010年的第8位躍升至第4位。疫情衝擊之下,江門針對性出臺扶企促銷政策,為文旅行業回暖復甦注入了強大動力,文旅產業持續升溫。今年國慶假期,江門全市接待遊客383.11萬人次,旅遊收入20.47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6.51%和89.47%。
  • 2018群星臺山演唱會震撼來襲,4.30全城熱戀!
    以致愛為題的主題演唱會,這在臺山演出史上尚屬首次,為了呼應本場演唱會主題,特別推出「1314」現場求婚、「520」表白愛情、明星互動等環節,由群星和現場觀眾見證祝福情侶們。富九本名陳康富,藝名亦是小名,1986 年出生,是一名來自廣東湛江的歌手。 2005年部隊服役五年,2010年剛退伍,隨後加入家駒六月天團隊,是香港BEYOND樂隊的超級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