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景區邊,是由峨眉山旅遊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邀請中國著名導演王潮歌打造的大型情境體驗劇。項目總佔地面積約為6公頃,包括雲之上演藝劇場、雲之中情景園林和由基地內原有村落改造而成的雲之下情景劇場。
「鄉愁」是王潮歌導演創作《只有峨眉山》的基點,她希望,給你一個地方去安放鄉愁,安放童年。她說:「我希望人們走進這裡(雲之下),沉浸在一片青瓦一豆燈光之下,撿拾童年,安放鄉愁。」鄉愁之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解讀,但是最重要的是, 鄉愁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佔據重要一隅。
也許你離開土地很久了
也許你離開帶著鹹腥味的水很久了
也許你離開火塘很久了
也許你離開嘎吱作響的竹凳很久了
也許此刻你正急迫地想要趕快完成你手邊的事情
也許你此刻正急迫地想走回更時尚、更華麗、更豐富的都市
這都沒有錯
但是恰巧,此刻,你和這個小小的村莊不期而遇,撞了一個滿懷
——摘自《只有峨眉山》雲之下
故鄉記憶的大門是需要用一些特殊的鑰匙才能被打開的,《只有峨眉山》的工作人員正在為你鑄造這把鑰匙。 藏著情書並被埋在樹下的鐵盒子,退休在家每天樂呵呵打麻將的母親用過的麻將桌,已經補丁得看不清原樣的花襯衫,還有當年跟同桌借來的到現在也沒還回去的小橡皮......這些被我們遺忘在角落的塵封回憶,被《只有峨眉山》的工作人員一件件,一樁樁挖出來,擺在了土牆的後面,他們就那樣只跟觀眾隔了一道牆,卻令人伸長了手臂也夠不到。這不就和你的故鄉記憶一樣嗎,盈盈繞繞,卻始終觸碰不到……
2018年,王潮歌為了尋找合適的舞臺,又一次進入高河村。當時,村民前後離開了村子,獨留下老屋經受歲月的侵蝕。煙火的痕跡讓王潮歌想起了兒時的月光、胡同和大院,她當即決定不拆了,把這座村保留下來,直接在原村的基礎上開始改造。
原風貌舊村落、中國最大實景村落劇場、遊客行進式觀演,穿行雲間,漫遊「天上」與「人間」,感悟鄉愁裡的中國傳統文化……《只有峨眉山》將以前所未有的「戲劇幻城」形式,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心靈殺傷力」。
01
建築
▼鳥瞰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建築緊緊扣題「峨眉「,以「雲之上」作為建築語境和文學切入點,她取材於峨眉與雲海,佛境與人間,將自然意象提煉為文學表達,再將文學語義化身為建築形象。
▼建築外觀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建築對於周邊的田野,不是生硬的存在,不是自我的表達,她融於峨眉的山川河流中。不是要蓋一個建築,而是去創作一副中國文人山水畫作,她可能最終不是傳統意義的建築,但她一定是具有夢幻場景的藝術作品。
▼雲之上劇場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時間的流淌,歷史的變遷,基地內的樹木、河流,還有祖祖輩輩生活在此的人,都給這片土地留下了痕跡,她就像是一首歲月的音樂。為了還原這一切,將基地內的原始村落全部保留,儘可能原封不動,加入符合主題的戲劇內容,舊村和劇場一唱一和,繼續譜寫新的篇章。
▼保留基地內的原始村落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在雲之上演藝劇場建築造型上,刻畫了建築地處峨眉山,其雄秀西南的精神氣質。同時,對建築肌理著重設計,以「瓦」和「屋頂」為母題元素,運用一系列的「屋面」從地表到牆身、從下到上逐漸蔓延覆蓋,創造出從人間到天界的意向及視覺過渡,如同從天界俯瞰世間萬物,亦真亦假,亦「雲之上」,亦「人世間」。
▼通往建築內的道路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雲之上劇場入場廳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劇場中庭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雲之上」劇場,如同在峨眉山金頂俯瞰下面一樣,俯瞰人間;「雲之中」則通過景觀打造漫步雲朵之間的穿行感受,是仙界;「雲之下」由自然舊村落改造而成,是人間。這裡的空間,是有時空的意味,觀眾先入「人間」,再登「天界」,如臨登頂、如觀雲海,體驗到「雲之上」的精神境界。
▼劇場觀演空間 上: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下:傅興建築攝影
▼雲之下劇場 – 舊村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舊村與劇場互望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夜景鳥瞰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雲之上劇場夜景,發光的瓦片 傅興建築攝影
▼瓦片細部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02
戲劇
《只有峨眉山》整個演出分為雲之上、雲之中、雲之下三個部分。
「雲之上」是情境體驗劇場,包含6大表演空間。你的觀劇體驗正像觀察事物,被吸引然後逐漸靠近,層層遞進。起先坐在觀眾席上遠看,然後走到舞臺旁,甚至你可能走到演員中間。然後你就可以盡情享受《只有峨眉山》給你的上帝視角,仿佛站在金頂雲海之上俯瞰人間。
「雲之中」的存在是為了讓你一靠近就開始入戲。白色礫石+屋頂+雲霧,30個戲劇表演點,30分鐘時間不知不覺走進幻境。
「雲之下」則是中國最大的實景村落劇場。佔地2萬多平方米,395個房間,24場院落戲劇,2個廣場大戲,92個散點戲劇。
在未來來得很快,一切都忙著更新換代的今天,一個沒有古建築,一片好木雕都沒有,甚至毫無名人生活痕跡的村莊會有怎樣的藝術表達? 當你在村子裡自由探索時,可能沒有故事、沒有演員、沒有衝突,卻依然能感受到戲劇的濃度,這是非常妙的體驗。
一個不起眼的、最普通的一個小村莊,每天的炊煙、苦日子中的一點小幸福。當行進在這個村莊裡,通過窺視一位呂姓、王姓人家的生活。一位石匠、一位小姑娘的房間。來引發自己的思考——這是誰的生活?自己的?父輩的?朋友的?這是你我的回憶,這是你我的鄉愁,這是你我對故鄉一點一滴的懷戀吧……
《只有峨眉山》的心靈殺傷力,或者說王潮歌導演的心靈殺傷力,就在這凸顯的一覽無餘。王導會調用一切手段,讓你聽見,不僅讓你聽見,而且讓你跟他一樣共鳴,一樣心跳,一樣震顫起來。這就是一個完美的作品。亦因如此,這些已經快消失在你腦海深處的思戀和情緒,就這樣重現人間,再度發出聲響。
中國人的價值觀
中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審美的意識,有自己對於故鄉和情感的理解……在《只有峨眉山》中,你能感受到王潮歌在奮力的告訴世界中國人的價值觀。
雲之上登上金頂的奶奶告訴我們——活自己,只能活一個角落,活別人,可以活整個世界。雲之下可愛的三兄弟告訴我們——要走出小村莊,無論如何都要去深圳!如此的情感,也只有國人能理解透徹,也能將劇中的情感轉移在自己身上。是的,我們應該有地方安放情感,我們應該覺得人間值得走一遭。
你說這份鄉愁,外國人懂嗎?
有時候,我們會問自己,或者問別人 — 中國的顏色是什麼?有人會說中國紅,有人會說五彩斑斕,也許中國的顏色其實就是生活的顏色,家長裡短的顏色……飽和度很高,因為中國人太熱愛生活了。
《只有峨眉山》的顏色,就是這樣的。用昏黃的燈光照出我們的鄉愁和童年,用不同色彩展示每一個人的狀態,用炫目的色彩表現我們奔向嶄新生活的精神……
你說這色彩,外國人懂嗎?
2019年「國潮崛起」正當時,戲劇、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火熱......國潮也再不僅僅只是單純的「中式印花」,而融入了更多深入骨髓的思考。潮人們越來越明白,將中華文化的靈魂注入,傳承中華基因,而後融入世界潮流,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真正地重放異彩。
《只有峨眉山》即是承載著此任務前進的,TA蘊含著中國人最質樸的情感;TA呈現了中國人對於生活,對於世界觀,甚至對於「活著」最基本的思考;TA呈現了最中國化的變遷與歷史。通過劇組的努力,用聲光電,用互動方式,用行進式表演方式,讓這些情感和思考更加具象化,這就才是真正的「國潮」。如果中國文化,中國審美可以因為觀眾對於《只有峨眉山》的喜愛走的更遠,那麼,這就是藝術的力量。
參考文章:
gooood谷德設計網:「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四川 / 北京王戈建築設計事務所(普通合夥)+ BIAD-BOA工作室
光束戲劇:《只有峨眉山》| 117畝地造出的戲劇幻城
主題娛樂專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