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殘缺與絕代風華——《霸王別姬》

2021-02-08 馬鋅說娛樂

電影開頭,就是一生一旦,從戲院門口走進來,一束蒼白的陽光探入破敗的場院,覆滿塵灰的回憶慢慢啟封。

幾十年了。到如今。

生是段小樓,旦是程蝶衣。段小樓甲衣熠熠,彩面長髯,卻無半點威武,言行身段裡儘是溫吞畏縮。而程蝶衣玉冠霓裳,戲妝精緻,從容翩翩一如當年,就連眸中的清亮,也未曾改變。這是他的絕代風華,也是他的致命殘缺。

看守戲院的問道:「您二位有多久沒一塊兒唱戲了?」

「啊……是、是二十一年。」

「是二十二年。」

「咱們哥兒倆也有十年沒見面了吧。」

「十一年。」

段小樓模糊的回憶,總要被蝶衣更正。

於蝶衣而言,那年年歲歲,朝朝暮暮,都數得那麼明白,卻也那麼難捱。

兩人登臺,還是有人調弦索,拉胡琴,燈暗下來,鑼聲漸漸急促,大紅帷幔掀開——

一場亂世裡的粉霞光豔。

民國十一年。他尚還年幼,被身為風塵女子的母親一路牽進關爺的科班。為了讓他學戲謀生,母親狠心剁掉他多出來的一根指頭,天寒地凍中逼他在一紙契書上按下鮮紅。從此戲坊緩緩關閉的大門、巷口的「磨剪刀,鏘菜刀」的叫聲、日復一日的打罵和無邊無際的哭喊成了他縈心不去的噩夢。這是小豆子——幼時的程蝶衣的殘缺的開始。

切掉「多餘的東西」,而後便是菸斗捅嘴、遭受猥褻、一路被教著旦角的身段唱腔慢慢長大,他的性別認知被慢慢改變,而後一生再也沒有回到正軌。他只覺得他就是虞姬、是楊妃、是杜麗娘、是嬌豔佳人。曾經一遍又一遍堅持著唱錯的「我本是男兒郎」,終於改成了「我本是女嬌娥」。

在關師父的戲園裡,面對無窮無盡的苦練與折磨,他也曾有無數次的牴觸、恐懼、絕望,然而當他真正出逃,見到名角在戲臺上絕妙的演繹時,他的靈魂震顫了。他為京戲之美深深感動。回到戲園裡挨了一頓毒打,他也不求饒、不落淚,卻在聽師父娓娓講述霸王別姬的故事時,淚水洶湧,痛抽自己的耳光。他決定投一顆誠心給京戲,從此漸入瘋魔,再無回頭。

往後便可見,每每下了舞臺,回到真實塵囂後,他的師哥段小樓便卸下了霸王行頭,繼續做他的凡夫俗子,但程蝶衣,仍白面敷粉,胭紅入鬢,舉手投足間儘是柔情綽態,婉轉風流。他還出不了戲,還回不到現實。他缺少正確的性別認知,缺少對現實世界的清醒認識。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蝶衣就是那個一直貪歡夢裡的人間惆悵客。他不知,於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而言,他只是客,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只有在戲臺上,只有在那個夢裡,他才能縱情。他的師父曾嘆惋:「人縱有萬般能耐,終也抵不過天命啊。」因為貪歡夢裡,他的人生悲劇成了必然,而悲劇前的一場煙花卻極致絢爛。

他殘缺,但也極美。

那是一種倔強與執迷,更確切的說,是「痴病」。是與碌碌塵寰眾生不同,是以被視作異類的「病」。因是「病」,故而必有殘缺,也因此風華絕代。

有此「痴病」者,不唯蝶衣一人。《紅樓夢》裡的寶玉、黛玉、妙玉、香菱等人都是有此種「痴病」者。「其聰明俊秀之氣,則在千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則在千萬人之下」「正邪兩賦之人,非至聖至賢,亦非大奸大惡」,他們天性叛逆不屑與俗世人情相合,不為世人理解乃至「見棄於世道」,但他們卻痴迷於心之所愛,執著於心中千古圓月般的信仰。封建禮法下,風流文採已足夠救贖大觀園痴子的靈魂;亂世漂泊中,京戲已足夠給一個伶人以心靈的安頓。

任歲月漫長,臺上的他依舊指拈蘭花,細理雲鬢,蓮步纖纖到春日園林;他旋身柔靡,低眉巧笑,眼波流轉間儘是纏綿幽思;他緩繞腕花,唱腔悽婉,如珠玉在盤,如澗流在山,控訴暴秦統治下的生靈塗炭。他「人戲不分,雌雄同在」,如楊妃轉生,虞姬再世。

從聽到霸王別姬的典故開始,他便愛上了京戲,溫柔而熱烈,從一至身終。

很多年後,段小樓不唱了,小四兒也不唱了,戲園主人那坤出賣了他們,一個個都叛走出逃,只有他,還留在臺上。

大清王朝、國民政府、日本兵、新中國……風雲變幻,江山代代易主,與他何幹?縱使別人從來不給他安生,遊行的群眾高聲喊打,日軍長驅直入擾亂他的戲場,國民政府以漢奸罪將他逮捕,他心裡仍有一方純淨的天地。無論臺下坐著誰,是什麼階級、什麼民族,都是觀眾、都是戲迷,他在臺上繼續唱他的戲,萬般風情,付於顰笑。他從來不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出了」,他只看得見三五人演出的千軍萬馬,六七步走遍的四海九州。

遲子建說:「殘缺,也許就是生活與藝術的真諦。」因為人格上的殘缺,程蝶衣才能圓滿地擁抱藝術。

有一回他們被街上遊行的學生發難,解圍之後,他的師哥段小樓憤然:「日本兵就在城外鬧,他們打去呀?敢情欺負的還是中國人。」隨侍的也跟著責備遊行的學生,勸慰段小樓,蝶衣卻接了一句看似格格不入的話:「領頭的那個,唱武生倒不錯。」

他與師哥分道揚鑣後,獨唱《貴妃醉酒》。唱至一半,臺下人群動亂,局面劍拔弩張,戲臺幕後,段小樓和日本軍官起了爭執,動起手來,唯有臺上之人,仍自顧沉醉,真如戲裡貴妃飲了通宵酒,作堪堪欲倒之嬌態。明皇不來,楊妃落寞,只好翩翩然獨舞,羽衣霓裳飛旋著闢出混亂廝殺裡的一隅盛世,終是不勝酒力,玉山傾頹,海棠春睡。

雖說下了舞臺,他也只是社會最底層的下九流,時代要毀掉他,如同碾碎一粒塵土。何況他身上的那些殘缺,在這樣的時代是致命的。然而碾碎的,只能是他的骨肉之軀。他對京戲的赤誠的靈魂是不死的。

另一份令人悲哀的殘缺就是他那不得圓滿的感情,那也像是一場美夢,也是他無法主宰的。原著裡寫道:「他,可是他最愛的男人.真是難以細說從頭。」是難以細說從頭,他愛的到底是誰呢?細細思量,才慢慢發現,他愛的不是段小樓,或許只是那個自小一起長大、總是護著自己的師哥、是那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但更多的還是戲裡的楚霸王,是那個「天下無敵的蓋世英雄、橫掃千軍的勇將猛帥」。這裡或許可以理解為,楚霸王的形象是與京劇藝術緊密相連的。他愛得深沉而迷惘,以至於痛苦掙扎了一生。

年少時的段小樓,還有著涉世未深的純真和勇敢無畏的俠氣,只可惜長大後,他慢慢被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打磨成了一個只會嘴上逞強、賣弄拍磚伎倆、而骨子裡無半點硬氣的黃天霸,面對現實與自己的利益,他屈服了、求饒了、甚至選擇背叛最親近的人,蠅營狗苟、畏畏縮縮。當年還是小石頭的他,會在師弟們都欺負小豆子的時候挺身而出,會悄悄幫小豆子踢開一塊磚減輕痛苦,因此在冰天雪地裡被罰跪至半夜。當小豆子與師哥在爐火烘暖的被窩裡同臥時,他對他的感情就已超越了友情,雖然還遠不到愛情。有一回演出後,小石頭把玩著張公公府邸裡的一把寶劍,豪言壯語:「項羽當年要得了這把劍,早就把劉邦給宰了,當了皇上,你就是正宮娘娘了。」小豆子馬上說:「師哥,我準送你這把劍。」他一直以為,不論臺上臺下,他們都是虞姬與霸王,生死相依。

長成青年後,段小樓娶了妓女菊仙,認不出當年的那把寶劍,也放棄了唱戲的營生。蝶衣質問他:「你忘了咱們是怎麼唱紅的?還不就憑了師父一句話。」段小樓早就拋腦後了:「什麼話呀?」只有蝶衣從未忘記:「從一而終!」

愛京戲愛得瘋魔的,從來只是程蝶衣,不是段小樓。段小樓從來只把京戲當作一個謀生的手段、一種本領,而沒有當作是藝術與事業來敬重與熱愛。那年他們下了臺,同樣長於京戲的袁四爺要請他們到府上親自指點,程蝶衣正欲答應,段小樓卻態度傲慢、滿不在乎,甚至「大大方方」地以「今天要去喝一壺花酒」來推辭。

蝶衣恨霸王拋虞姬而去,恨他違背了師父當年「從一而終」的訓誡,便與他分道揚鑣。他去找袁世卿,因為只有他懂他。庭院中,醉酒的二人忘我地唱著戲,忽然,蝶衣拔劍,寒光一道,刺破悽迷煙雨。萬念俱灰,劍橫頸間,幾乎就要隨虞姬而去。聽見人呼喚,僵持半晌,寶劍終是頹然墜地,回聲蒼涼。

清淚緩緩淌下。

引得袁世卿也痴然:「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境,非你莫屬;此貌,非你莫有。」

因為收到了師哥給他的絕交書,即便在法庭上,三人都為他極力辯解,蝶衣也絕望地選擇了自我毀滅;因為恨師哥的欺騙與背叛,他點一把火把錦繡綾羅的戲服都燒光。

與師哥絕交後,他選擇了沉溺鴉片。金獸吐煙,燈火燻暖,簾畫花鳥迷夢,圍出一個醉生夢死的狹窄天地。他寫信給母親,信裡說的都是過往種種美好:「師哥很照顧我,我們白日一起唱戲,晚上一起練嗓.」寫罷,扔去爐中,任火舌焚盡。綢緞錦繡、珊瑚玉樹堆滿了華屋,小四把帛扇撕裂,博得簾內人一笑。好一似黛玉焚稿、晴雯撕扇,風流哀豔,都不過薄命紅顏。

幾尾金魚文彩絢麗,往來翕忽,攪動缸中水波瀲灩。一切都恍恍惚惚、迷迷離離,只把握眼下的歡夢足矣。

1966年,那場浩劫裡,他們被當成牛鬼蛇神來叫罵、批鬥。數不清的藝術家,昔日的風華光鮮全被打成一地狼藉。只有蝶衣,從容整理好珠冠羽裳,款款走向跪在地上狼狽的段小樓,在滿目蕭然、末世灰暗裡,給他的楚霸王細細描妝。

可是他的楚霸王,還是在暴怒的人群、沖天的火光中,揭發了他,還發誓與相濡以沫半生的妻子劃清界限。他把一切關於京戲的舊物都扔進火堆,連同那柄寶劍,那柄承載著蝶衣一生未滅的希冀的寶劍。都焚作齏粉。悉數拋開,劃清界限。一句一句,身旁的蝶衣聽得那麼清晰,痛楚也是那麼真實,真切得令人惘然。煙塵飛揚,漫天都是絕望的灰,他踉踉蹌蹌站起來,聲嘶力竭:「我也要揭發!揭發奼紫嫣紅、揭發斷井頹垣……段小樓……連你楚霸王也跪下來求饒了,這京戲它能不亡嗎、能不亡嗎?!」

可是段小樓,他早已不是楚霸王,他只是黃天霸。真霸王有情有義,假霸王無情無義。只有蝶衣,才是真虞姬,從頭到尾,投入了太多情緒。

「說好了要唱一輩子戲,

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

都不算一輩子!」

故事的結尾,回到開頭時的敗院飄塵,冷白幽光,是那場浩劫的十一年後。一生一旦,已垂垂老矣。曲聲抑揚有致地逸出,飄飄蕩蕩,如泣如訴,兩人正唱著《別姬》,忽然段小樓站立不穩,險些跌倒間,憶起從前那支《思凡》: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髮;」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錯了,又錯了——」

可是已經錯了一生,又從何改起呢?

虞姬與霸王還是再唱起來: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大王,快將寶劍賜予妾身——」

敗院浮塵已定,春秋大夢將寤。虞姬最後一次為霸王斟酒,最後一次為霸王舞劍。是少年時,小豆子許諾要贈與小石頭的寶劍。

「說好了要唱一輩子戲,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於是,經年重逢的臺上,他再拈指花,水袖飛揚,唱腔沉醉恍若盛世夢回,然後從容拔劍,寒光閃過,永遠留在了這個夢裡。

一個時辰也沒有差,一輩子的戲就這樣唱完,是否也算圓滿。夢裡有童稚歲月的相伴,有他博得滿堂喝彩的風華絕代,有姬與霸王的生死相依。

很多人不理解程蝶衣最後的自刎,其實他是在以自己的生命,祭一段畸戀,夢醒時分發現一生的情感都是一個錯誤,苦痛而後釋然無牽掛;他也是在祭一個時代,祭那個詩酒風流的時代、有人懂京戲、熱愛京戲的時代;他是在以自己的生命,擁抱他至死效忠的京戲國粹:他明白如果他活下去會被疾速飆進的時代打磨成什麼樣子,那樣的自己很可能會辜負京戲,就像段小樓終究會變成黃天霸一樣,所以他寧願以自行結束來保護一種完美的境界——從一而終。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最好的中國電影,永遠的絕代風華
    在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電影中,只有一部電影屬於中國,它就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也是中國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獎的電影。對於一個電影愛好者與觀眾,《霸王別姬》是一部必須要看,甚至可以看很多次的電影。《霸王別姬》到底好在哪?
  • 絕代風華尹正,國榮哥哥後繼有人
    因為尹正的偶像是張國榮國榮哥哥飾演的程蝶衣,也是讓我們如痴如醉,可以說國榮哥哥為絕代風華。芙蓉哥哥的霸王別姬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巔峰,而國榮哥哥本人也非常熱愛京劇,對於電影拍攝也是盡心盡力的去學習京劇。尹正對於,張國榮的喜愛,讓他對於拍攝這部戲有了很大的幫助,因為張國榮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讓尹正對於,這部戲更加盡心盡力。
  • 綠肥紅瘦,絕代風華
    悠揚的二胡演奏著當下的神曲,朦朧恍惚的鐵樹上一把佩劍可憐著縊死的絕代風華。瑪瑙絳珠一對兒的寂寞著語耀著薔薇的麗澤,黯然緘默的描摹著慘白的寂靜的綠肥紅瘦。  細長的腰帶杆沁滿了朝代的記憶,各種窯烯的閒遐似乎帶著恐嚇的威嚴,卻出現在這民間的小街上,我無法接受這份價值多少,卻糾結在渴望回返的生涯裡,像孩子一般哭著尋找母親溫熱的懷抱。
  • 《絕代雙驕》裡最好聽的三個人名,名字好聽,個個絕代風華
    《絕代雙驕》是古龍先生筆下的巨著,這麼多年來被翻拍了不少版本,不過這個題材不錯,所以即使翻拍這麼多版本,觀眾們還是樂此不疲地追著。就連每個人物的名字都十分的有意境,在《絕代雙驕》中,有這麼三個人物的名字十分好聽,而且長相也是比較出挑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把。邀月邀月是一個悲情人物,她心中的執念就是對於燕南天的愛情,在燕南天離開之後就創建了移花宮。
  • 驚豔了時代,《霸王別姬》後再現梨園的絕代風華.
    根據李碧華小說改編的《霸王別姬》,已經成為難以企及的經典。程蝶衣的悲劇,儼然是被大時代車輪碾壓而過死的屍體,留下悲愴的眼淚。▲電影《霸王別姬》其故事之詭譎,文筆之妖嬈,文風之冷冽,奇情巧思,前所未有,獨一無二。李碧華作品裡的人物,平生除了為愛肝腸寸斷,其他事件都不很重要。
  • 十裡桃花,灼灼其華,回眸一笑,絕代風華
    三、十裡桃花,灼灼其華,回眸一笑,絕代風華。四、這一生,繁花落盡,你我相隔天涯海角,下一生,生死情緣,只願與君長留人間。五、君若亡我,我必無悔。六、你有你的衣冠楚楚,我有我的亂世紅顏。二十二、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二十三、月下花影,笑看世間情恨,紅塵千丈,訴不盡繁花似錦。二十四、相忘誰先忘,傾國是故國,泠泠不肯彈,蹁躚影驚鴻。
  • 且聽鳳鳴:以為鳳舞傾國傾城,看到君臨淵母親,才知啥叫絕代風華
    本以為楊超越飾演的鳳舞已經夠傾國傾城了,但是看到了君臨淵的母親之後,才知道啥叫絕代風華。君臨淵的母親才是整部劇中最美的存在,當君臨淵的母親出現時,網友們都被震撼了,君臨淵的母親在他出生沒多久就去世了,雖然劇情很短,但是她出現的那一幕卻吸引了全劇的粉絲,大家都覺得君臨淵的母親極其美麗,比現在的聖后美上了100倍。
  • AI技術再現賭王年輕容貌,絕代風華貴不可言,終於理解了黎婉華
    AI技術再現賭王年輕容貌,絕代風華貴不可言,終於理解了黎婉華作為最成功的商人何鴻燊,在他去世之後,他算是徹底被大眾關注到了,除了他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家族夫人們以及兒女們之外,他那傳奇的一生也同樣讓人羨慕不已
  • 絕代風華張國榮的戀情——真愛不應被世俗成見所束縛
    有這麼一顆星星,照耀在時代的上空,不像月光的冷漠;他每一點星光都是溫潤如玉,平易近人,如果你注視他,你就會發現他絕代風華。這顆星,叫做張國榮,也被朋友粉絲親切的稱為&34;。比較經典的電影有:《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阿飛正傳》和《霸王別姬》;而且都大獲成功。
  • 張國榮:絕代風華,永存於世
    影視上他創造了無數經典《春光乍洩》《縱橫四海》《倩女幽魂》等,《霸王別姬》更是成為了國內目前評分最高的電影,是導演陳凱歌自己也無法突破的佳績;而在樂壇,張國榮更是與當紅的譚詠麟分庭抗衡,各佔半壁江山。成功的事業也註定了路途不平滑,面對優秀的演藝作品,卻遭受「本色出演」而全盤否定他的努力與優秀;媒體挑撥,誘發粉絲罵戰,被無休止的謾罵後只能出面調解。
  • 絕代風華 - 張曼玉的化繭成蝶
    絕代風華的張曼玉,我所看到的,是一代佳人的成長,是她對自己的超越。
  • SEM CINEMA || 絕代風華張國榮
    我們要感謝《霸王別姬》《倩女幽魂》《槍王》,也要感謝《東成西就》《家有喜事》,還有王家衛幫我們留下的何寶榮、歐陽鋒、旭仔……當我們一遍遍回味著「我以前聽人講過,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它一生只能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說好的一輩子,少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的時候,都能想起他。
  • 千古一唱程蝶衣——《霸王別姬》
    有多少人記得,17年前的4月1日,哥哥張國榮從文華酒店24樓縱身一躍,帶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和絕代的風華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曾出演《霸王別姬》《英雄本色》《倩女幽魂》《春光乍洩》《阿飛正傳17年後的今天,《霸王別姬》《阿飛正傳》在臺重映,以此紀念哥哥張國榮。
  • 霸王別姬_電影_高清1080P在線觀看平臺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NO.1《霸王別姬》地區: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主演:張國榮/張豐毅/葛優/鞏俐推薦理由:影史排名第二經典作品。華語電影最高成就,張國榮的曠世經典。《霸王別姬》是一部富有史詩般傳奇色彩的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
  • 四月韓國重映《霸王別姬》,哥哥妝容風華絕代,真定格最美時光
    近日關於《霸王別姬》要在韓國修復後重映的消息傳來,又引起網友對於張國榮的關注。劇照中的張國榮一身戲服,當真當得起風華絕代這四個字。好的電影如《霸王別姬》無論多久之後再上映,總會有影迷去看;好的藝人如張國榮無論時光過了多久,總會有人一直懷念。劇照上的張國榮之後,一身傳統的京劇造型,仿若真的是當年那個一時盛名的絕代名伶。滿頭珠翠,油彩遍臉掩不住的是眼眸中的含情脈脈。眼睛中仿若有著淚光但又仿若有了星光,讓人一時移不開眼神。
  • 清純玉女絕代風華,是仙女本人了!
    清純玉女,絕代風華,周慧敏比剪刀手太可愛了,是仙女本人了。珍藏吧!因為再也見不到了。
  • 「香港電影傳奇」李碧華宇宙之霸王別姬
    她的作品《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都曾被改編成電影。在這之中,尤以《霸王別姬》最為經典,主創更是集結了大陸和香港兩股足以改變中國電影的力量,而將兩套陣容擰在一起的,是一位叫徐楓的女士。1988年,徐楓在坎城遇到了陳凱歌,當時她已經向李碧華購買了《霸王別姬》的影視改編權,說要做出這樣一部有著時代之巨變、人性之艱辛的電影,非陳凱歌不可。陳凱歌帶著李碧華回去找編劇蘆葦討論劇本,蘆葦和陳凱歌算是西影的同事,也是在《無極》還沒出現之前,少數敢吐槽陳凱歌劇本寫得垃圾的男人。
  • 許嵩許你一世《絕代風華》,「許式中國風」再現江湖
    《絕代風華》許嵩許嵩的歌曲一直都很有自己的特點,而且許嵩式的「中國風」歌曲也一直被人們喜愛。無論是他的詞還是他的曲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中國風,許嵩用他自己的方式譜寫出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這首《天下》的詞曲更是渾然一體,闊別許久,許嵩又讓人再一次沉迷在許式音樂中。2.
  • 豆瓣評分9.6,華語電影巔峰之作《霸王別姬》風華絕代張國榮
    這段話出自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霸王別姬》。師傅給孩子們講起了霸王別姬的故事,小豆子眼裡盈滿了淚兩人第一次在堂會上表演霸王別姬,演出非常精彩,張公公看上了演虞姬的小豆子十一年後,兩人再一次唱起了霸王別姬。
  • 看著艋舺走臺灣 看臺北的絕代風華
    看著艋舺走臺灣,看臺北的絕代風華,跟著電影臺灣自由行。 臺灣,一個許久存在於我們臆想中遙遠的「小」島,我們從很多電影裡觸摸到它的輪廓:從《海角七號》初識了墾丁,從《夏天協奏曲》見識了金門,從《天台愛情》認識了臺南…但是,如果你看過《艋舺》,必定知道這樣一個地方,臺北萬華。看著艋舺走臺灣,看臺北的絕代風華,跟著電影臺灣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