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的是官也街的葡國菜,相信大家對每家店有個大概的了解,下次可以參考著去吃。官也街上好吃的各種小店密集扎堆兒,想要一次過吃遍官也街,真不容易⋯⋯本期我們來為你揭秘解惑幾家街上的小店。
▼
必達士甜品「三別牌」
地址:澳門氹仔官也街92號
官也街裡頭小店一家挨一家,這家小店很容易被錯過。他家最著名的吃食是「木糠布甸」。
△ 必達士店頭真相
木糠是什麼?簡單地說,在澳門,有一種餅乾碎,就叫作木糠。
實際上,木糠在白話裡的本意是木屑,北方人說的木頭渣。在澳門,人們把一種叫作瑪莉餅的餅乾磨得跟木屑一樣碎,專門撒在蛋糕或布甸中間做調味。不過我堅信,如果有一塊叫作「瑪莉餅乾」的餅乾擺在你面前,再給你一個期限,一萬年以內你是絕對不會想吃的(實在是身為一枚餅乾,它太不好吃了)。
△ 一定要沿著蛋糕的橫切面切下去一勺
布甸是英文「pudding」粵語白話翻譯法,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布丁」。理論上,它就是蛋奶糊,蛋、奶、奶油加上麵粉……
神奇的是,布甸上撒一層木糠之後,一軟一硬會形成特殊的口感搭配;布甸每一層的厚度和中間的木糠分布合理,上碟時,在面層上再多撒一層厚厚的木糠;一定要沿著蛋糕的橫切面切下去一勺,放進嘴裡體會蛋糕加木糠的層次感,甜度也剛剛好。
△ 木糠原貌,像是解放前的老瓶幹
那種味道,貌似帶著既矛盾衝突又天人合一的三觀毀滅快感,我只能說,我的舌頭還挺愛這種味道的。
不過,在必達士吃木糠蛋糕我有「三別」原則相贈:
一、別太計較價錢。他家東西略貴,雖然咱大陸遊客已習慣被全球陸地智類靈長生物當成「大(da)土(shui)豪(yu)」,聽說還要收加1服務費的時候,我也只好假裝一臉淡定了。
二、別以為人家收了服務費就該提供五星級服務。必達士店很小,牆上貼紅紙黑字——「堂食客人,每位最少要叫一樣食物或飲品,不消費者每位收取$15(1歲以下BB不計)」。望了望室外白花花的日頭,心想,到底有多少人來這裡白蹭過人家的冷氣,才逼人出此下策啊?
三、別回頭。試過知道滋味就罷了,如果對「木糠」情有獨鍾,收銀臺有傳說中的瑪莉餅乾賣,有本事就買一盒回家自己做。
▼
貓屎咖啡是個「誤會」
地址:澳門氹仔官也街
我總以為自己是瘋狂愛咖啡的人。每天早起必須一杯,午飯後一杯,下午如果有下午茶或者約人見個面,再來一杯也成。
也因這個機緣,認識了些比我更瘋狂的咖啡狂熱份子。
以咖啡會友,比不上人家以酒會友、以肉會友或以其他名義會友的。你別看現如今咖啡館裡每天都「烏泱烏泱」的人,誰是愛咖啡、誰只是來小資而已哪裡分得清楚。
有些人只會喝卡布其諾,喝拿鐵的可能是比較平均主義的;喝美式的,走糖走奶真英雄,加淡奶油喝的,是需要大量呵護和關愛的主兒⋯⋯在國內我很少看見敢端一杯Espresso(意式特濃)的主兒,如果碰上一定舔著臉上去跟人搭訕。
△ 如果第一次遇見,敢試一下嗎?
不過我對一些人言必稱藍山有異議。其實,跟廣東人吃石斑是一個道理,因為上個世紀70年代牙買加人跟日本籤訂了一個合約,大部分藍山都只供日本了,留下小部分賣向全世界。其實從味蕾的角度來說,被捧為頂級的藍山,是個不大不小的誤會。
私以為,貓屎咖啡,也算一個誤會!
「貓屎」只產在蘇門答臘區域。麝香貓吃咖啡果,胃液消化了果,「撇大條」撇出了豆,然後就有了最完美的「貓屎咖啡」。
△ 貓是這樣的貓,shi的樣子自己搜
蘇門答臘人完全木有烘焙概念,拿小炭爐、大鐵鍋等一通狂炒,糊糊黑黑之後,壓成粉末,一壺開水衝進杯子裡,就是最原始的「貓屎咖啡」了。我認為,這樣的「貓屎」咖啡實在不可能品出咖啡評論家克裡斯魯賓所說的「酒香如此豐富與強烈,難以令人置信的濃鬱,像是糖漿一樣,厚度如巧克力的口感般長時間在舌頭上徘徊」!
△ 專注當下的美味,請屏蔽想像力
當然,號稱咖啡狂人的我,也花了接近200大元澳門幣,在這家就叫「貓屎咖啡」的店裡體驗了一把。
毋庸置疑,作為一款單品咖啡,「貓屎」的果香相當濃鬱。比起義大利人的Espresso,它的口感更清瀝、酸度適中,全無苦澀,以漱口的姿勢喝一口下去,整個口腔都沾惹上一種獨特的香氣,若有似無。我並不確定那是不是經由麝香貓「加工」過後的氣息,但確實喜歡它的淡淡的回甘。
你完全可以當這家「貓屎咖啡」店是一家普通的外帶咖啡店,而已!
▼
揭秘莫義記大菜糕
地址:氹仔官也街9號
作為一家遊客店,莫義記大菜糕在網絡上的風評每況愈下,這讓我的確為難,到底該不該寫寫?
猶豫再三,還是寫寫過去的日子裡,莫義記給我留下的美好印象和帶給我學習動力的「大菜糕」吧。
大菜糕究竟是什麼東東?它當然不是一種北方人理解中的「糕」。
△ 老字號的門前總是人氣十足
維基百科說,大菜,又稱石花菜或者洋菜。事實上它是一種海藻。過去漁民打撈到這種屬於紅藻類的海藻後,先用淡水反覆浸泡衝洗,然後放在太陽下暴曬,講究「六泡六曬」,去除雜質、鹽分和腥味,還要大火滾煮開、小火慢燉什麼的,走成晶瑩透明的石花凍——最最原始的植物膠質,做果凍的好材料。
所以,現在大家就知道,大菜糕,其實就是……你懂了。
廣東人給大菜糕很多名字,石花膠、瓊脂、洋菜等等;臺灣人直呼「石花凍」,並且是地位僅次於愛玉冰的夏季消暑佳品。
但如果你要問莫義記的老闆,大菜糕是什麼東西,她未必會直接告訴你;又或者,她會故作神秘地說,就是吃了讓你變漂亮的東西!
△ 像不像大號手工果凍?
大菜糕含有膠質,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石花菜含有一些藻類都有的褐藻酸鹽類物質,有一定的降壓作用;所含的澱粉類硫酸脂,為多糖類物質,也有些降脂的功能⋯⋯我的中醫說,石花菜還能清熱祛燥、滋陰降火⋯⋯。
其實我個人對果凍這種東西感覺特別一般般,要不是因為聽說莫義記號稱有50多年開店史,我就是為了「來過」這個詞。
「你知道嗎?」我跟一起來的閨蜜說:「據說啊,大菜糕吃下去在人的腸道內可以吸收水分,使腸內物膨脹,增加大便量,並刺激腸壁,引起便意……」
女朋友仰頭嚎哭道:「我怎麼交友這麼不慎啊……」
我假裝淡定,望向那萬裡如洗碧空上的幾朵白雲。
▼
達榮魚翅湯麵
你敢吃嗎?我敢介紹!
地址:地堡街泉福新村第3座地鋪1號
【小編:沒有吃喝就沒有殺戮!好人略過】
在我的《覓食澳門》那本書裡,環保份子編輯把達榮給刪掉了,因為她認定沒有吃喝就沒有殺戮,態度堅決。
可是,我在達榮吃到的花枝魚翅丸子,是真的好吃。
其實我也不吃魚翅和燕窩的。
△ 美食家梁文韜先生來點讚?
不是為了環保或者高調命題,而是因為我作為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會下廚愛做飯的吃貨,深深地知道魚翅和燕窩這些食材本身真沒什麼可烹飪價值。同時它們也不是數千年來跟人類一起進化來的傳統食物,它們最大的精神特點就是物以稀為貴,最大的物理特點就是蛋白質膠質。所以無論魚翅還是燕窩,都不能證實自己好食材,都要依靠其他食材才能成就它的味道。
不過我要推薦達榮魚翅的花枝丸,那是真的新鮮好味。
△ 鮮甜嫩口的花枝丸
鯪魚打膠,裹花枝碎,再裹幾條翅,最好味之處其實不是翅本身,而是鯪魚鮮嫩、花枝鮮美,最重要的兩個材料新鮮到爆,才會炸出這麼鮮甜嫩口的魚丸來。
至於翅嘛,在這裡根本是點綴。
不過鑑於我本人的求甚解精神病,我當然還是要嘗試吃一吃他們的魚翅湯麵。
△ 一個字:真的很鮮!
說老實話,魚翅湯真的很鮮,我猜老闆燉這一鍋湯的時候下料也很給力。需要再強調的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翅的功勞,誰要是在食評網站上跟你說「哇,魚翅好新鮮」的時候,大可以在內心深處刮TA一個大耳光,用小S般的白眼翻TA個360度無死角。
但是,這一切一定是在你去達榮試過之後才做好嗎?
就像蔡瀾老師10多年前跟我說的:你沒試過,就沒有發言權!
後記: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好像我介紹過的、揭秘過的,都可以不用去了(這裡好想放20個壞笑的表情)。
其實官也街上還有誠昌海鮮、山度士等傳統老店,誠昌的水蟹粥讓我的閨蜜念念不忘了好多年;山度士地方雖小,但卻很是「葡國」,老闆和他的朋友常常站在店門口聊大天兒,很有範兒地站著;地堡街的佛笑樓是高端新派葡國菜,倒也不妨一吃。
而這兩年,在官也街那麼小的一個範圍內,好幾條小巷子裡也還鑽著幾家帶小吃的小酒吧,小到很街坊的葡式風味小食店,都值得推門進去一試。
不要吝嗇兜裡的鈔票,即使像我在《覓食》系列裡寫的,花了很多冤枉錢,吃過很多冤枉飯,但那又如何呢?人森就是一場逛吃逛吃的旅行,旅行的過程,才是最後陪著我們坐著搖椅慢慢搖的美好回憶,不是嗎?
曉莫,新疆土著、錫伯族;資深媒體人、廚娘、旅遊美食作家;常懷出走心,攜帶「世界胃」,好吃、貪吃、善尋吃覓食!
已出版旅遊美食書《覓食香港》、《覓食澳門》;即將出版《覓食臺北》、《辣媽快手菜(暫名)》。
周末去哪兒玩?
回復【民宿】| 西湧必住的文藝民宿集合貼
回復【登山】| 史上最強梧桐山登頂攻略
回復【活動】| 5月深港最全好玩活動匯總
回復【海濱】| 深圳有條世界最長海濱棧道
回復【古村】| 深圳周邊最美的寧靜古村落
回復【廈門】| 51玩透鼓浪嶼必做的十件事
回復【露營】| 深圳五一露營好去處攻略
回復【汕頭】| 汕頭必吃11家美食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