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臺北:好好吃飯,慢慢說話

2021-02-22 臺灣電影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 


嗨,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現在開始,著名作家#曉莫#將在我們微信平臺連載臺灣美食專欄啦!

每周一定時更新,不見不散喔!


曉莫

籍貫:新疆

民族:錫伯族

職業:作家/自由撰稿人/親子閱讀、自然教育推動者

 

曾於《南方都市報》深圳站「服役」十數年,歷任記者編輯,後任南方日報深圳記者站商旅版主編。

為國內多家雜誌、報紙撰寫旅遊美食類專欄;原創微信公眾號【廚娘手記】以美食、旅遊、閱讀等內容為主。  

曾出版小說集《環佩叮噹》;旅遊美食書《跟著曉莫吃臺北》;《覓食香港》及《覓食澳門》。


好好吃飯,慢慢說話

文/圖:曉莫

 

臺灣人說話慢,不疾不徐、不溫不火,這不疾不徐似乎也體現在吃飯上。臺灣寫吃的作家裡頭,舒國治的東西最能體現這種慢悠悠的調子,也在慢悠悠的調子裡,抒懷著他幾十年來的吃吃喝喝生涯背後,臺灣慢調子的飲食風範。

他在《臺北小吃札記》的自序裡這麼說「品嚼臺北,寶愛臺北」。他說:「自美國返臺後十六年,至今都沒在家開過夥,三餐皆外食也。多半時候,又是獨自一人用餐,不易進菜館、餐廳,只是在攤子、小肆騎樓下等隨處坐下,速速吃完。久而久之,發覺此等小店所制食物多有大菜館比不上者。」


◎臺灣的很多餐廳,都是可以讓人好好吃飯,慢慢說話的地方

他還說:「事實上臺北之好,主要是人與人的關係最密切,人對於別人的需要,亦最了解;甚至可以說,臺北是人情最溫熱,最喜被照拂也最喜照拂別人的體貼之城。」

誠哉斯言。

我在臺北遇到的食肆和店家,幾乎沒有不是好好說話、態度親切的。說得直白些,一個遊客模樣的傢伙,隨處舉個相機拍人家的店頭和食物,哪怕是並無購買之意,也從來沒有遇到過不給拍、給臉色看的情形。


◎割包(臺灣人叫guàbao),特別值得深究的中式漢堡

相反,倒是處處得到體諒甚至幫助。此事在淡水拍阿給的印象最深。開了幾十年的第一家阿給店,至今仍保持著排擋的規格。我舉起相機時,開放廚房裡頭正忙碌的大姐說「這個你不要拍」。我以為遇到阻止,略有些尷尬地準備收手,但是姐姐掀起旁邊正在保溫的另一鍋裝著滿滿阿給的鍋蓋說,「來,你拍這個,這個拍出來比較好看,那鍋沒這麼好看!」

正如舒國治所說,這種被他人照拂的體貼,是我多年的覓食之旅少見又少見的。

而這種態度並不是哪一家的特例,而是一種完整而從未出現錯漏的感受。

 


◎有意思的臺北建築工地外牆

在臺中時大病一場,拖著黃燦燦的病臉逛逢甲夜市,燈影下穿梭往來好幾趟,因為沒什麼胃口而難以坐定去吃。看到一家水果攤,擺了七八碟切好給客人試吃的芭樂(廣東稱番石榴),可以點蘸不同的調料,頓時好奇心大起,挨個兒試了個遍,每種口味之間,還要品嚼一番,以求細緻分別。攤主小妹一直細眯眯著眼睛看我,眼神中滿是詢問「怎麼樣,是不是還不錯吃?」

「今天身體不舒服,好像嘴巴舌頭都罷工了似的」,我歉意地笑笑。她沒多說什麼,拿起旁邊一顆,在小砧板上切了遞給我一塊說,「來,試試這個紅心芭樂,是我們臺灣才有的特產,特別甜香」。


◎也是燈火闌珊時

如她所說,那一顆外綠內粉的粉紅芯芭樂特別好吃,籽不多、脆甜爽口,植物才有的清香讓我的口腔似乎沒那麼呆滯了。我央她幫我切好小塊,裝進他們賣水果常用的袋子裡,她還貼心地給了我兩根竹籤,付了錢,不過40塊臺幣。拎著袋子慢慢走開,她的甜糯的臺灣女聲從身後追來:「好吃再來哦!」

唔,真的是覺得無比妥帖。

 


◎一座由小店組成的城市


還是拿舒國治先生的話來做結語罷。

他說:「何以臺北會孕育出這般溫馨體貼?竊想與四十年代末期太多的各省人士遷徙流離、避居臺島這一段歷史深有關係。乃他們必然最思珍惜這份好不容易才或許暫時得有的安樂,一年一年過去,大伙兒原本的互相依靠終而更累聚成一種叫人情味的東西。」


推薦閱讀


7種必嘗臺灣小吃與它們的奇葩由來

10個獲獎品牌,看無所不能的臺灣文創

臺灣老屋不拆遷,而是…




相關焦點

  • 覓食臺北:一片冰心在愛玉
    曾出版小說集《環佩叮噹》;旅遊美食書《跟著曉莫吃臺北》;《覓食香港》及《覓食澳門》。這樣的日子,不由人想吃點清爽解暑的小零食;不由人不想念臺北各夜市都有的「愛玉冰」,溜溜滑滑,清涼解渴,細細品味,獲得一種「臺北式」的小滿足、小確幸。
  • 臺灣覓食日記:臺北寧夏夜市
    臺北捷運線路圖從機場到臺北方向的線路有兩種車次,普通車每站停靠,到達終點臺北車站大概需要38分鐘,直達車只停靠紫色方塊的大站,到達終點需要25分鐘,路上會有好心的工作人員指路並且說明下一班直達車的時間。
  • 覓食臺北:鰻魚應有知,當無憾
    曾出版小說集《環佩叮噹》;旅遊美食書《跟著曉莫吃臺北》;《覓食香港》及《覓食澳門》。鰻魚應有知,當無憾文/圖:曉莫昌吉街紅燒燉鰻地址:臺北市大同區 昌吉街51號一到臺北就有人跟我講古,說臺北地圖,大致覆蓋下去,東西南北的分布
  • 臺北(下) | 你帶上胃,我帶上你,覓食去!
    在香港的茶餐廳或大排檔已經習慣了拼桌,有時候午休出來吃飯,坐兩人桌,對面是一個陌生的男士;坐四人桌,我甚至還碰過對面兩位在面試交談。這種求快、求最大化利用的急躁感在這裡似乎並沒有:我們倆人坐一桌,即使旁邊有空位,店家也不放人進,其他桌也是一樣的情況。光這一點,就得以窺見兩座城市步調節奏的不同。
  • 《俠飯》好好吃飯的意義
    其實柳刃對吃飯的態度,與小時候父母常常念叨的「好好吃飯」是一樣的道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每一頓飯都應當好好對待。吃飯就是吃飯,不需要說話,不需要看電視聽廣播,不需要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因為吃飯的樂趣就在於吃飯本身啊。你看,菜還沒有上桌,飯還沒有出鍋的時候,米飯的香氣,肉脂爆炒、濃油赤醬的味道就瀰漫得滿室滿堂。
  • 夜讀 | 有一種治癒,叫好好吃飯
    不管發生什麼,或是遇到什麼棘手的難題,我也會儘可能地按時吃點東西,先把肚子填飽了再說。 都說成年人的生活,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而對如今的我而言,治癒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買菜和做飯。 心情不好了,揣上錢包,去菜市場裡逛一圈,看看新鮮水嫩的蔬果,聽聽熱鬧的吆喝聲,再和賣菜的大叔大媽們討價還價上一番。
  • 好好吃飯,才是最高級的自律
    > 下班後的晚飯時間,拖著疲憊的身軀懶得做飯,於是在家樓下的小餐館隨便點一份湯粉面飯湊合著填了肚子,抹抹嘴回家,一日三餐就此結束。 吃飯仿佛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附屬品。 「寥寥幾口,草草收工。」 我們在飛快的生活節奏中,都逐漸忽略掉了一點:吃飯其實是一種美好而有趣的享受,不能與單純的填飽肚子劃對等。 說一下我自己對「好好吃飯」的切身體會吧。
  • 臺北這座城,真是好適合佛系覓食欸.......
    可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反而帶著平常心的佛系覓食,能吃到好吃的。臺北在14年和爸爸一起去過,今年再去,變化也不大,沿街的老房騎樓歐兜拜小吃店,像極了90年代的廈門,看著很親切。對於臺灣飲食,大體和閩南的口味和風俗相距不遠,人們的飲食習慣所餘留的味覺,真的會是記憶中很堅持的味道。像我這種心裡住著一個閩南阿嬤的人,心裡是有幾樣是一定一定想吃到的。
  • 港式點心2.0,蔡瀾叫你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所以,不管多忙,一個人也請好好吃飯~文末參與互動留言#你最愛吃的點心#評論留言點讚前5名即可獲得 100元點心券一張 (全國門店通用)活動截止時間:2019.11.28 24:00使用時間:2019.11.30-12.15兌獎方式:憑覓食菌的中獎留言回復聯繫覓食菌兌獎
  • 王詩齡掛掉李湘電話:好好說話,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
    打了幾次,王詩齡都不願意和她好好說話,無奈之下,她只好讓老公王嶽倫接了電話。其實,不只是李湘,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不會好好說話,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批評」多過於「誇獎」。本來乖巧的孩子,被呵斥多了之後,性格慢慢也就變了。
  • 好好說話,學會說話
    善意的事,真誠地說,體現誠摯的關懷;傷人的事,請勿言說,懂得表達的分寸…好好說話,不是只說好話。學會用溝通解決生活的煩惱,與他人相處融洽。呼籲人們學會好好說話並給予了9個建議。做人要真誠,所以給予建議要誠懇,要委婉;著急的時候情緒激動更應該慢下來,有條理的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世上也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所以難過的事情別反覆說;有很多人滿嘴跑火車,本來信任就是個很奢侈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說,說了的就要做到;能讓你很憤怒的事情一般都是你在乎的人做得,有些傷人的話能不出口就不要說,口舌如箭,跟你在乎的人好好說話;還點我想補充,對於你在乎的人,能用讚美的話就別用批評的
  • 2019,我們一起好好吃飯
    開心不開心,都落在了一餐飯一杯酒裡,陳詞濫調「與世界和解與自己和解」幾乎都是從放下情緒拿起筷子開始吧,所以為什麼不認真對待吃飯這件事呢?元氣愛滿不滿的新一年來了,還是要好好吃飯,好好吃早飯。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先寬慰身體,再照顧靈魂,嘻嘻。◎去山區支教的90後少年
  •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孩子吃飯的問題,如果你去問一個沒有孩子或者沒有撫養著孩子的成年人,他一定會不以為然,覺得這算什麼事兒。 基於上述感受與現狀,我決心還是花點時間閱讀了一本叫《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的書。它屬於德國實用育兒經典系列,作者是安妮特·卡斯特察恩&哈特穆特·莫根羅特。同步的還有另外三本書《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每個孩子都能管好自己》。一說起德國這個民族,人們印象中,什麼都是槓槓的,也包括教育。但其實,每個民族,國家都會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
  • 臺北就素愛吃素~
    記得上次去臺北的素食甜點店,店長姐姐送給了我一張最新版的臺北素食地圖。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地圖上素食餐廳都靠近各大捷運站耶~  順便也將小編經常出沒的素食餐廳整理了一下~收藏起來方便下次去覓食嘍!卡帛經典永遠是經典的——還是最愛招牌芝士麵包、土鳳梨酥。除了無蛋奶的麵包、蛋糕,店內還提供各式義大利簡餐,覓食的親們不要錯過了喲!
  •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會回憶起心底的那個TA會從中找到不少身邊人的影子可能你也經歷過所謂的了斷局你們一起喝酒吃飯聊天徹夜長談同樣也會感恩當時的自己有心無力 遙不可及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
  •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
    一個人吃飯,炒一個菜寡淡,做兩個菜吃不完又覺得浪費,於是乾脆選擇點外賣,還省去了洗碗的麻煩。 窩在家裡,看著朋友圈裡別人的生活各個多姿多彩,照片一個拍的比一個好看。 自己也想要這樣的照片發朋友圈,但懶得出門,也找不到會拍照的人陪,只好繼續宅在家中默默羨慕。
  • 【美食】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即使是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吃好吃的飯! 1首先,單身生活的早餐是尤為重要的,這決定了你是單身貴族還是單身狗。單身貴族向來很注重早餐,早上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營養、美味的早餐。每次小龍蝦一上桌,聊天的、刷手機的、發呆的、左顧右盼的統統都處於決戰的狀態中,整個桌子沒有人說話,深怕耽誤一秒就少吃一個。口味裡面最推薦麻辣味的,香辣味有點掩蓋了小龍蝦本身的鮮美,麻辣就剛剛好。夏天的夜晚,跟一群好友在一起吃著人間美味,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還有前段時間超火的龍蝦蓋澆飯,發明的人要給他頒獎!強烈建議把小龍蝦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覓食臺北 | 這家米其林三星大熱,吃飯要花5小時!
    說來也巧,定下去臺灣跨年後,就聽說米其林要開始臺北的評選了。心裡一陣激動,以為這次除了帶媽媽瘋狂追星還能讓她老人家吃個米其林,後來聽說是2018 Q1才會公布,fine,攜母摘星夢碎。然後是服務好,負責我們的小哥熱情的分寸掌握的特別好,既給你空間又很好的掌握了整個吃飯的節奏,雖然吃了5小時,但一點都沒有覺得很漫長,另外對菜品的了解也非常充分,基本就沒有問倒的問題,受益匪淺。最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人均,我已經忘記了精準的數字了,大概是1000+,但想想十道菜呢,要是去好的餐館單點肯定打不住!最重要母上吃的也很滿意,值的!
  • 餘生,找一個願意陪你好好說話的人
    只要不是啞巴,誰都會說話。人這一輩子,陪你說話的人很多,但是陪你好好說話的人,並不會太多。
  • 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們該怎麼辦?
    關於孩子好好吃飯的問題,《家庭心理百科》給出了9條小妙招。01打造愉快的用餐時間吃飯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如果在吃飯期間,父母不斷的因為孩子挑食或者沒有吃完飯而挑剔批評他,那麼吃飯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