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味道,從蛋撻說起

2020-12-23 澎湃新聞

【編者按】: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稱,在內地與澳門疫情形勢繼續總體向好的前提下,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於9月23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和14天內曾有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除外)。持有效籤注的旅客需在通關口岸出示7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有效出入境證件及「粵康碼」綠碼(當日可完成申領「粵康碼」)後方可通關。

內地恢復赴澳門旅遊籤注無疑為澳門的經濟復甦注入了「強心針」。據攜程數據顯示,消息發布後,平臺上關於澳門的各類旅遊產品搜索量已經開始暴增,最高漲幅達500%。澳門金沙度假區、威尼斯人貢多拉體驗、澳門巴黎人、澳門teamLab超自然空間、澳門塔、大三巴牌坊成為熱搜關鍵詞。國慶期間澳門或將迎來旅遊小高峰。

不過到了澳門,除了欣賞充滿異域風情的建築和街道外,千萬不要忘了嘗嘗澳門的美食,這裡有經典傳統的粵港菜餚,也有獨樹一格的葡式料理風味。同時在多元文化的撞擊下,澳門的味道裡多了一份鄉愁,多了一份歷史的厚重,甚至有著盪氣迴腸的故事,讓我們跟著作者王安迪的腳步,一起去品品澳門的味道吧!

比起隔海相望的「兄弟」香港,澳門總讓人覺得多一份悠閒和適意。

抵達澳門的時候正值初春,但低緯度沿海的地理位置卻讓這裡常年溫暖。晚餐時分,身心一下子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放鬆下來,也開始發送起覓食的信號。

澳門在2017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了「美食之都」。但與那些繼承了原汁原味中華傳統美食基因的城市不一樣,澳門的美食似乎總與「葡式風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正如這座城市其他的方方面面一樣。在歷史百年的嬗變中,「葡式基因」融入骨髓,化作澳門自身的獨特風味。

澳門街頭 本文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王安迪 圖葡式蛋撻夫婦的愛情故事來到澳門,不得不品嘗的小吃就是蛋撻了。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安德魯家的葡式蛋撻。

如果你坐公交在恩尼斯總統前地下車,步行便可以找到安德魯餅店。門市檔口相當不起眼,一幢甚至有點破舊的小樓,但這確實是整個澳門的第一家安德魯餅店。透明保溫櫃裡,整齊地陳列著一一個個烤成金黃色泛著焦糖光澤的蛋撻,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奶香,一隊人在門口整整齊齊地排著隊。

剛出爐的蛋撻外殼酥鬆,卡仕達內心柔軟嫩滑入口即化,加上表面標誌性的焦糖色斑點,成為食客們的心頭好。如果你走累了想休息,可以坐進地中海風格的咖啡廳,一個蛋撻,一碗糖水,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

葡式蛋撻和下午茶在澳門,除了安德魯餅店,你也許還聽說過另一個負有盛名的品牌——瑪嘉烈蛋撻。兩家店在生意場上相愛相殺的背後,同樣有著一個「相愛相殺」的故事。瑪嘉烈、安德魯這兩個充滿葡萄牙氣息的名字卻屬於兩個都不是來自葡萄牙的人。瑪嘉烈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女子,而安德魯是一個來自英國的大廚。據說,安德魯過去一直在葡萄牙的酒店裡做大廚,後來因為工作安排,來到澳門凱悅酒店餐廳工作。在這座具有歐洲風情的東方城市,他遇到了瑪嘉烈,這個清新的澳門女孩,讓安德魯有了在這座城市終老的想法。

破舊小樓還保留著當年原貌1989年,想要自己做老闆的安德魯,選擇離開酒店,和瑪嘉烈兩個人在路環開了第一家葡撻店——安德魯餅店。在當時,路環既不是澳門的商業中心,也不是現在的旅遊勝地。大部分來到澳門的人,都是世界各地的賭仔,他們在賭桌上是廢寢忘食,需要高熱量食物來補充熱量,安德魯蛋撻就這樣和其他澳門小吃一起,被送上了賭桌。

在賭桌上開始風靡的葡式蛋撻。 資料圖葡撻很快在賭桌上脫穎而出,瑪嘉烈和安德魯每天做200盒,一盒6隻,每隻6塊。這種限量的、數字還很吉利的小吃,立刻在各大賭場一傳十,十傳百地火了起來。路環也因為安德魯餅店開始變得熱鬧。然而,由於經營理念和人生追求的不同,這對「蛋撻夫婦」卻在1997年分道揚鑣。瑪嘉烈得到了安德魯給她的秘方,還分得了後來開的兩家安德魯餅店,重新經營的餅店名字也換成了「瑪嘉烈蛋撻」,而安德魯被留在了路環。

瑪嘉烈蛋撻店 資料圖2006年,安德魯舊疾復發在澳門去世,這個曾經甜蜜的跨國愛情故事終於落下帷幕。但葡式蛋撻的醇厚味道卻被流傳了下來。

愛情故事雖然落幕,但葡式蛋撻的醇厚味道卻被流傳了下來。咖喱魚蛋、豬扒包......帶有異域風情的美食氹仔是澳門的一個離島,卻是澳門小吃的天堂。我和友人來到氹仔的一大行程就是去「大利來記」打卡他家大名鼎鼎的豬扒包。

這座1968年就開業的「大利來記」的店鋪並不好找,在小巷子裡七繞八繞,一直走到沒有遊客的地方,才看到一幢外牆有些灰濛濛的二層黃色小樓。店門口掛著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和春聯,「大利來記」四個字赫然出現在眼前,但走進去,裡面的裝飾很簡單,就像小時候去的快餐店一樣,完全沒有「網紅店」的意思。

位於氹仔島的大利來記菜單上的種類並不多,都是一些經典的小吃,其中必點的單品就是豬扒包和奶茶,除此之外,我們還要了一份咖喱魚蛋。大利來記的豬扒包之所以好吃,據說是因為它的麵包使用老式柴爐烘製而成,豬扒選用了特殊的祖傳香料醃製,炸好的豬排配上新鮮出爐的麵包,外脆裡軟,鮮嫩多汁。

大利來記的豬扒包 資料圖相傳,豬扒包是早年去舊金山淘金的華人發明的。當年葡萄牙人佔領澳門之後,這裡的華人去西方淘金。早期華人到西方的時候,只有白麵包吃。白麵包難以下咽,華人吃不慣,於是就發明了一種吃法:把一塊豬肉夾在麵包中間,就像西方人吃的漢堡一樣,果然風味增添不少。這種吃法被流傳了下來,就成為了如今的豬扒包。咖喱魚蛋的故事則要從香港講起。香港地處海島,海鮮充足,而為英國人打工的印度人來到香港之後,帶來了他們的咖喱。聰明的香港華人便把印度風味與進本土食材相融合,將鮮魚揉碎,製成魚丸,油炸以後裹上香味濃鬱的咖喱,咖喱魚蛋就這樣誕生了。咖喱魚風靡香港街頭後,便逐漸傳到了澳門。

誕生在香港的咖喱魚蛋 資料圖

豬扒包、咖喱魚蛋、奶茶及咖啡氹仔島除了大利來記之外,還有大名鼎鼎的官也街。這條全長只有121米,寬5米的小巷,是遠近聞名的「手信一條街」。街口南面第一間店鋪就是老店「旺記咖啡」,對面則是著名的地標建築「嘉模墟」及其附屬建築。整條手信一條街上,杏仁餅、薑糖、榴槤酥的香味混雜在一起,飄蕩四溢,這是濃濃的「澳門味」。每逢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下午8時,民政總署會在前地舉辦「每周市集」,氹仔舊城區洋溢著歐陸小鎮風情,一片生機。

澳門官也街 資料圖走在澳門的街頭,品嘗著當地的小吃,你會發現澳門的一切都很難用一種風格或派系去定義:粵式風味、歐陸風情、南洋味道在這裡彼此交融,世世代代土生華人、葡國人、東南亞人甚至印度人在這裡繁衍生息……於是也就有了獨一無二的澳門,無可替代的澳門。(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蛋撻、豬扒包、水蟹粥……這些年輕人怎樣傳承澳門味道?
    「——林子聰「我希望安德魯蛋撻能成為幾代人記憶裡澳門的味道,當你懷念她的時候就回來嘗嘗,就像回家的感覺。」——區迪「年輕人吃點苦沒什麼,煲好一鍋老字號的招牌粥,需要耐心和用心。」——李志華澳門味道12月11日一早,遊客還沒來,澳門官也街上的食肆後廚已開始忙碌。
  • 家庭自製澳門葡式蛋撻,從蛋撻液到蛋撻皮,詳解每個細節
    說起在家自製,很多人都會選擇超市即可買到的現成蛋撻液和蛋撻皮,但這樣做出來的蛋撻,美味程度真的很有限。 必須要說,作為合格的美食愛好者和烘焙達人,食域家一定會告訴你,如何才能從頭到尾親自參與,做出最完美的澳門葡式蛋撻。 我做了很多次試驗,一次次地改變配方比例,不斷地升級細節。 等你做成功了,這一定會是你最想分享的美食!
  • 澳門人排隊30年!葡式蛋撻鼻祖「瑪嘉烈蛋撻」來上海了!
    澳門葡式蛋撻代表-瑪嘉烈!每個細節都做到完美,小擺件都很精緻哦,店裡澳門氣息超足的,BGM都是粵語,真的像穿越了一扇任意門,來到了上世紀的澳門,time君強烈推薦打卡~必點的招牌蛋撻~瑪嘉烈蛋撻好吃在做法始終傳統複雜,在多層酥脆的花盆狀餅託上,充滿奶油和雞蛋餡料(據說配方是從葡萄牙帶到澳門,非常神秘,改良沿用到現在)再點上深棕色焦糖,濃香撲鼻
  • 澳門特色美食:葡式蛋撻、三可老婆餅的來歷,以及鳳凰卷的製作
    ━━ ━━【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也叫葡撻、焦糖瑪奇朵蛋撻,因最早源自葡萄牙而得名。它是在澳門地區流行的一種小型奶油酥皮餡餅,以獨特的口感、焦黑的表面為特色。葡式蛋撻由英國人安德魯·史鬥創作。早年安德魯在葡萄牙品嘗到裡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蛋撻後,決定採用英國式的糕點做法,改用英式奶黃餡並減少糖的用量制出葡式蛋撻。1989年他在澳門的海島一偶開設了安德魯餅店出售葡撻等糕點。但葡撻的出名卻是在安德魯與妻子瑪嘉烈離婚之後。
  • 葡式蛋撻VS港式蛋撻,到底哪家強?
    截自視頻《早餐中國3》01不同撻水/ 不同口感和味道 /港式蛋撻和葡式蛋撻的較量,從他們的撻水(即餡料)就已經開始了。而烘焙好的澳門葡式蛋撻,棕黑色的焦糖斑狀頂部是其特色,吃起來口感厚重,奶香濃鬱,有點類似焦糖布丁。
  • 香酥鬆脆的蛋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
    但因為肯德基是快餐嘛,總感覺味道不正。」「在澳門,去大三巴牌坊的路上,終於吃到心心念的正宗蛋撻,有名的瑪嘉烈蛋撻,好吃到連吃了四個,那美味可口的感覺,卻又似曾相識。」「後來才知道,肯德基的蛋撻配方用的是瑪嘉烈蛋撻的,難怪感覺有相似。」前幾天,在一家烘焙蛋糕店,邊吃著蛋撻,邊跟老闆碎碎念。跟這家蛋糕店的老闆,相識於一場葡萄酒活動。
  • 蛋撻傳奇
    如今,人們對蛋撻從新奇到熟悉,已如老友一般,少有新奇感了。然而,很多人對蛋撻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蛋撻家族龐大,歷史久遠,變化無窮。中世紀時的英國人就運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成類似蛋撻的食品。而在中國,據說17世紀形成的滿漢全席的第六宴席,其中一道菜式便是蛋撻。如此說來,蛋撻在中國的歷史還可能向上追溯,直指明代,甚至更久遠也說不定。
  • 烘焙你的專屬「瑪嘉烈蛋撻」
    瑪嘉烈蛋撻是葡式蛋撻的一種,源自澳門。金黃的色澤配上葡式蛋撻獨有的「黑豹紋」外衣,像一個性感熱情的葡萄牙美女,顯得格外誘人食慾。輕咬一口,外層的蛋皮的香脆讓你唇齒留香;再咬一口,裡面的溫熱絲滑的蛋液纏上你的味蕾,一個蛋撻三口五口下了肚,品嘗的人回味無窮。也正因如此,「瑪嘉烈蛋撻」門前的吃貨總是絡繹不絕。
  • 只賣20天,肯德基的這個貓山王榴槤蛋撻絕對是蛋撻中的最強王者!
    ,澳門,新馬一帶的媒體大肆報導,一夜之間貓山王名聲大噪,其知名度蓋過其他所有榴槤品種。來自於貓山王最正宗的勞勿高原,空氣清新,高山流水,養育口感最好的貓山王風味濃烈,顏色像薑黃,味道甘甜,果肉用用凝脂似的質感,嫩滑細緻,外形色澤肉質近乎完美!與金枕榴槤相比,貓山王的香氣更加濃鬱、味道更加甘甜、略帶奶油味!
  • 除了葡式蛋撻,澳門還有哪些傳統美食?這5種小吃不容錯過
    澳門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城市,地方雖小,但是吃喝玩樂無一不精,尤其是在美食方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地道的中式茶樓、亦中亦西的茶餐廳、西式的葡國菜及各國傳統美食等在這裡交匯,從路邊小店到五星級餐廳;從各種風味小吃到美味手信,其數量之多,風味之獨特,讓澳門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食之都。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除了葡式蛋撻,澳門還有哪些美食吧。木糠布甸,木糠布甸是傳統葡式甜品之一,在澳門隨處可見,是除了葡式蛋撻之外,另一款深受大眾喜愛的甜品。
  • 澳門葡撻界哪家強?小編親測!不踩雷的良心推薦!
    相信很多人想起澳門美食回憶裡還是繞不開那甜膩膩的蛋撻而如今的蛋撻隨處可見,隨處可吃但是澳門人始終認為「澳門葡撻才不是簡單的蛋撻!」「沒有葡撻能比得上澳門的」不僅僅是它獨特的味道更是葡撻產生背後那段深入人心的愛情故事而這段愛情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德魯和瑪嘉烈這對夫妻也是澳門葡撻店最出名
  • 香港中環最好吃的蛋撻,泰昌餅家泰昌蛋撻美食攻略.
    如果一個人在香港中環的擺花街問路,他多半是在找泰昌餅家,想一嘗傳說中的「第一蛋撻」。
  • 自稱澳門的葡撻店……
    折合一下匯率,跟澳門那邊葡撻的價位,是沒有差別的。入口的感覺,皮很脆且酥,且有奶油的香味,沒有太多香精和人造黃油味道。這一點還是比較值得誇獎的。至於撻芯就差了點意思,既然自稱澳門,當然以澳門的出品為準。
  • 在澳門住了那麼多年的湯唯,居然沒有安利澳門美食
    劇裡的湯唯在澳門長大,叱吒路沊城各個賭場,取景之處將澳門小街巷的喧譁和大賭場的奢華體現得淋漓盡致。廣東風味的麵店餐廳,以各式面線聞名,尤其是雞翅面和豬扒面,味道超級棒。面的種類和形狀配料都可以任意選擇,強烈建議嘗嘗魷魚面,算是店裡的特色。魷魚QQ的口感和爽口的面線搭配起來味道真是一絕。
  • 澳門米其林美食推薦,探秘澳門街頭小食裡的奧秘!
    咬開餅皮,就可以聞到肉和蔥的香味,味道鹹香適中。"Red Guava"番石榴的味道很常見,可是紅番石榴就很少見了,味道特別清香,能感受到貨真價實的水果味道,非常好吃。>澳門的葡撻世界聞名,沒有人不會愛上這份濃情蜜意的香甜吧?
  • 吃了這麼多年蛋撻,你真的了解它嗎?
    兩種蛋撻肉眼可見的區別直到長大以後一次偶然,吃到了和葡式蛋撻口感完全不同的蛋撻,才知道,原來蛋撻和蛋撻也是有區別的?除了大家熟悉的葡式蛋撻,還有港式蛋撻?!說起葡式蛋撻的歷史,那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啦,而它也確實如它名字所示來自葡萄牙。早在18世紀之前,葡撻就被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們發明出來了。
  • 明日,澳門回歸第21年,有3道澳門美食,好吃又好做,趕快來試試
    澳門經過400多年的東西方文化融合,不僅留下了很多歷史文化遺蹟,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澳門味道。其中三道具有代表性的澳門美食,好吃又好做,琦哥現在就來分享給大家!第一道:豬扒包豬扒包是來澳門旅遊的人,必吃的一道風味快餐食品。
  • 你絕對不知道,美味的KFC蛋撻,居然建立在一場愛情悲劇上
    那麼你知道,KFC蛋撻誕生的背後,藏著怎樣一個八卦呢?安德魯在葡式蛋撻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保留了表面的焦糖黑塊,餡則是採用了英式的奶黃陷,從而推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葡式蛋撻。.1997年,這對愛侶終於分道揚鑣,與之一分為二的,還有他們的蛋撻事業。昔日甜蜜愛侶,如今成了生意場上的對手。離婚後,安德魯繼續守著路環島上的老店鋪,而瑪嘉烈另起爐灶,她帶著配方,在澳門本島開設了瑪嘉烈蛋撻店。
  • 舌尖上的人情味,澳門美食清單
    與前兩者憑藉本土菜系揚名海內外不同,澳門的美食,勝在中西薈萃、包容並蓄。湖南衛視拍攝的美食紀錄片《澳門食光》裡,就為我們展現了澳門美食兼容並包的故事。《澳門食光》美食紀錄片從澳門本地傳統美食、本土葡國菜、國際美食、創意菜四個維度,讓鄰裡街坊和店主說出他們與澳門美食的故事,以此帶人走進最真實的澳門。
  • 焦糖瑪奇朵出蛋撻,甜老婆餅遇上鹹老公餅,是怎樣的奇特美食呢?
    人這一天最離不開的就是吃,小編作為吃貨界的臺柱子,除了喜歡吃內地的美食,澳門美食也是有很多喜歡的哦!今天猜猜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奇特的澳門美食呢?話不多說,這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各位先拿好紙巾,保不齊然看著美食圖片就流口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