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式蛋撻VS港式蛋撻,到底哪家強?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刺蝟 吃貨研究所

常常去買蛋撻,發現要麼是港式,要麼是葡式。吃起來似乎有著那麼點區別,或奶香濃鬱,或餡料有漂亮的焦糖色,或酥脆萬分,或有duang~duang~的質感。

那麼,港式蛋撻和葡式蛋撻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截自視頻《早餐中國3》

01

不同撻水

/ 不同口感和味道 /

港式蛋撻和葡式蛋撻的較量,從他們的撻水(即餡料)就已經開始了。

最初的港式蛋撻,撻水與廣式甜品裡的「燉蛋」類似,但發展至今,早已不再局限於此,榴槤蛋撻、楊枝甘露蛋撻、薑汁紅棗蛋撻等創新口味也都頗受歡迎。

港式蛋撻丨flickr susan w.

而烘焙好的澳門葡式蛋撻,棕黑色的焦糖斑狀頂部是其特色,吃起來口感厚重,奶香濃鬱,有點類似焦糖布丁。

葡式蛋撻頂部常出現焦糖斑塊丨flickr Travis

02

不同撻皮

/ 酥皮和牛油皮 /

除去撻水的差異,港式蛋撻與葡式蛋撻的不對盤,在撻皮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 港式撻皮

常見的港式蛋撻撻皮可分為兩種:酥皮和牛油皮(曲奇皮)。

蛋撻界有這麼一個說法:去學做蛋撻,如果徒弟勤奮而又有天賦,師傅會教他做酥皮撻皮的技藝;而徒弟懶惰,則師傅只會教他牛油皮。由此可以看出製作酥皮和牛油皮的難易程度。

港式蛋撻的酥皮脫胎於西方的shortcrust pastry,但與其並不完全相同。不僅用豬油代替了原本的牛油,更添加了奶粉、花生醬等,使其更加香脆鬆化。

港式蛋撻的酥皮丨flickr Phreddie

油皮和水皮構成了酥皮:麵粉與油(可使用黃油、牛油、豬油等)混合均勻,製成柔軟的油皮後,放入冰箱冷藏至結實;取出與水皮(水+麵粉+雞蛋+油)摺疊,水皮和油皮在經過多次重複翻卷交疊後起酥,有經驗的師傅能將幾毫米的酥皮摺疊至三百多層;最後用模具定型。

製作起酥撻皮 丨截自視頻《早餐中國3》

而牛油皮蛋撻在上世紀80年代由香港的泰昌餅家首創。

香港中環的泰昌餅家丨wikipedia

相較於酥皮,牛油皮充斥著牛油的香味,類似於西點裡常用的pie crust,整體更加光滑和完整,形狀結實,如盆狀餅乾,不易掉渣,口感與曲奇餅乾接近。

泰昌餅家的牛油皮蛋撻丨tarts-and-pies.blogspot.com

傳統酥皮與牛油皮誰更勝一籌,除去製作工藝後,更重要的判斷依據可能就是個人口味了。

■ 葡式撻皮

澳門葡式蛋撻的撻皮也為酥皮。但與港式蛋撻的酥皮不同,澳門葡式蛋撻的酥皮用的是puff pastry做法。Puff pastry由大片而分散、十分細薄的酥皮層層構成,入口就粉碎成脆弱的細小碎片。

葡式蛋撻的酥皮丨flickr SoQ錫濛譙

兩種蛋撻,三種撻皮,也都酥脆,但卻呈現出不一樣的掉渣模式。

03

蛋撻的故事

/ 港式和葡式的分岔 /

同為蛋撻,卻為何有了港式和葡式的區別?或許歷史能給出答案。

探訪源頭,會發現,港式蛋撻大概率來自英國與廣東本土的結合,而澳門葡式蛋撻則是葡萄牙與英國的混種。

■ 港式蛋撻的誕生

大部分人認為港式蛋撻源自英國的custard tarts,在20世紀初,從英國進入廣州。大家可以戳這篇去複習一下custard ☞ 《。

20世紀初的廣州蛋撻比現在的港式蛋撻要大一些,單個作為一道菜來售賣,餡料可為巧克力、綠茶、鮑魚、燕窩等。後期,百貨公司為吸引顧客,要求大廚每周推出一個小甜品。在此情形下,廚師將廣東的燉蛋作為餡料放入custard tarts的外殼中,港式蛋撻初步形成。

egg custard tarts丨asianinspirations.com.au

廣州發生戰爭後,蛋撻師傅逃至香港,便將蛋撻帶了過去。

早期的港式蛋撻以橢圓形為主,圓形次之。後來才慢慢形成了方便師傅按壓撻皮和清洗,以及方便食客食用的圓形。除去形狀,早期的蛋撻也比現在大許多,是現在的兩倍以上,一個蛋撻便足以成為一頓下午茶。

蛋撻剛進入香港時並不流行,僅在一些高級西餐廳可以吃到。到了50年代,由於冰室(茶餐廳的前身)的誕生,蛋撻逐漸平民化,才開始風靡起來。

香港茶餐廳裡的蛋撻丨flickr Tan Boon Seng

■ 澳門葡式蛋撻的誕生

葡式蛋撻源自葡萄牙的pastel de nata,在葡萄牙本土、葡萄牙殖民過的國家如巴西,安哥拉……以及擁有大量葡萄牙移民的國家如澳大利亞、盧森堡等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pastel de nata 丨viajoteca.com

在18世紀前,蛋撻已經在葡萄牙出現。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用大量蛋白來漿洗衣服,剩餘的蛋黃則被做成各類甜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蛋撻。之後,葡萄牙爆發自由黨人革命,大量修道院被迫關閉,修女們開始對外出售蛋撻。1837年,在三年前買下修女們蛋撻配方的老闆開了葡萄牙當地最早的蛋撻店鋪「Pastéis de Belém」,據說這一份從修女那買來的配方從那時起沿用至今。

Pastéis deBelém的蛋撻丨viajoteca.com

至於我們熟悉的澳門葡式蛋撻,則來自於英國的安德魯夫婦。安德魯夫婦在葡萄牙吃到pastel de nata後,喜歡至極。回澳門後,融合、改良英國的egg custrd tart和葡萄牙的pastel de nata,便形成了現在的澳門葡式蛋撻,並在1989年開設了「安德魯餅店」。

安德魯蛋撻丨atasteofkoko.com

而其妻子在與其離婚後開設了另一蛋撻店「瑪嘉烈」,並於1999年,將配方賣給了開封菜。

澳門的瑪嘉烈丨akinadesu.com

在澳門,除了澳門葡撻,也存在著從香港過去的港式蛋撻,但在經過不斷的改良和發展後,已經逐漸形成了各個蛋撻店獨具特色的澳門蛋撻。

《早餐中國》裡的澳門蛋撻就應該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葡撻 丨截自視頻《早餐中國3》

管它港式蛋撻還是葡式蛋撻,只要好吃,就是好蛋撻!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原標題:《葡式蛋撻VS港式蛋撻,到底哪家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葡式蛋撻都吃過,但你確定吃過港式蛋撻?
    港式蛋撻一個蛋撻、一杯奶茶,是很多香港人下午茶的首選。若要選出香港人最喜愛的本地美食,蛋撻必定榜上有名。但真正讓蛋撻聲名遠揚的卻是葡式蛋撻。葡式蛋撻同屬於酥皮蛋撻,但相較於港式蛋撻,葡式蛋撻表面有許多不規則分布的焦糖斑紋,而港式蛋撻滑如明鏡, 通體金黃。
  • 港式蛋撻
    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
  • 葡式蛋撻皮的做法
    葡式蛋撻是蛋撻的一種。1989年,英國的安德魯史鬥把葡式蛋撻帶到澳門,改用英式奶黃餡,減少了糖的含量,隨即慕名而來的人很多,成為澳門著名的小吃。如今,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蛋撻,蛋撻作為一種點心,已經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愛。
  • 嫩滑的葡式蛋撻,從此跟KFC的蛋撻說拜拜
    不論去港式茶餐廳,還是去啃KFC,蛋撻永遠是北醬必點的小食鬆脆的酥皮,加上蛋香濃鬱的柔軟內心,每一口都是滿溢的幸福感,蛋撻這指尖的美味雖然平實普通,卻也內有乾坤,葡式蛋撻以口感鬆軟香酥、內餡飽滿、奶味蛋香濃鬱出名。
  • 烘焙食譜|葡式蛋撻
    蛋撻源於香港,在香港茶餐廳將之發揚光大。蛋撻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進駐香港大小餐廳,成為香港人喜愛的美點。
  • 葡式蛋撻:我不是網紅,我是傳奇!
    至此,若你想品嘗正宗的「葡式蛋撻」,不必再親身前往澳門,隨意走進一間KFC便是。不是所有的蛋撻都可以被稱作「葡式蛋撻」一枚帶著溫度的肯德基葡式蛋撻具有正宗葡式蛋撻的一切特徵:新鮮出爐的「它」令空氣都散發著甜香,酥鬆的撻皮,誘人的焦糖色混合著蛋奶香的醇厚內餡每一層的滋味都彰顯著它作為葡式蛋撻的個性
  • 【烘焙DIY】超級推薦——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流傳的做法有很多,我用的方子可謂經過了無數次磨練,無論色,香,味都很不錯,強烈推薦。葡式蛋撻:  蛋撻皮(千層酥皮):低筋粉220克,高筋粉30克,黃油40克,細砂糖5克,鹽1.5克,水125克,黃油180克(裹入用)  蛋撻水:動物性淡奶油180克,牛奶140克,細砂糖80克,蛋黃4個,低筋麵粉15克,煉乳15克(可省略)蛋撻由撻皮和撻水組成。
  • 港式蛋撻——不開酥,易上手,色香味都有了
  • 葡式蛋撻鼻祖「瑪嘉烈蛋撻」來上海了!
    魔都人對葡式蛋撻絕對是不陌生的還記曾經超火的莉蓮蛋撻嗎?一句「可能是全上海最好吃的蛋撻」的slogan讓莉蓮蛋撻深入人心但是如今瑪嘉烈來了!連莉蓮蛋撻都慌了!!  澳門葡式蛋撻代表-瑪嘉烈!上世紀80年代,一位英國人在葡萄牙傳統點心的食譜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意,加以改良成葡式蛋撻很快就流行了起來!而瑪嘉烈就來自於這個時代,被一致認為是正宗的葡式蛋撻代表!
  • 香酥鬆脆的蛋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
    在我們中國最有名氣的,當屬葡式蛋撻、港式蛋撻。葡式蛋撻,如上圖,是我們最常見的,包括肯德基賣的也是葡式蛋撻。雖然叫葡式蛋撻,但其實是澳門改良版,因為真正的葡萄牙蛋撻,實在太甜了,中國人不喜歡吃。安德魯葡式蛋撻這得感謝一個在澳門的英國人,安德魯·斯託 Andrew Stow ,他把葡萄牙蛋撻和英式蛋撻融為一體,使用英式奶黃餡,大大減少糖的用量,於是,葡式蛋撻在澳門廣受歡迎,成了澳門的特色小吃。
  • 盧司令團購丨小牛凱西葡式酥皮蛋撻
    【團品 】小牛凱西葡式酥皮蛋撻【市場零售價】136【團購價】69【生產日期】2020年10-11月【保質期】蛋撻皮270天,蛋撻液365天【規格】蛋撻皮480小牛凱西葡式酥皮蛋撻個大飽滿,一口絕對吃不完,一口上癮靈魂蛋撻皮,54層起酥,包著滾燙柔嫩內餡,入口即化蛋撻皮自帶錫紙底託,完美避免烤焦品牌介紹
  • 吃了這麼多年蛋撻,你真的了解它嗎?
    兩種蛋撻肉眼可見的區別直到長大以後一次偶然,吃到了和葡式蛋撻口感完全不同的蛋撻,才知道,原來蛋撻和蛋撻也是有區別的?除了大家熟悉的葡式蛋撻,還有港式蛋撻?!說起葡式蛋撻的歷史,那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啦,而它也確實如它名字所示來自葡萄牙。早在18世紀之前,葡撻就被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們發明出來了。
  • 牛排,披薩,葡式蛋撻與卡布奇諾
    其中,隊長最為喜愛還是店裡最為暢銷的99元套餐:一份香煎西冷牛排、一份番茄汁牛排、 一份9寸水果披薩、2個葡式蛋撻、兩份南瓜湯、一份水果沙拉和兩杯卡布奇諾。上周末,隊長拉著閨蜜小琴去典雅漫咖點了一份最喜愛的套餐,真的是一飽口福啊!套餐的量相當的足,兩人根本就吃不完,嘿嘿~
  • 日法甜系列 | 蛋撻三兄弟 Egg Tart
    Egg Tart我們將講述英式蛋撻(custard)的歷史,它是著名的葡式蛋撻的兄弟,過去的是叫Pastéis De Nata文章尾章講述三者在歷史來源、做法的區別英式蛋撻 Egg Custart Tart...
  • 葡式蛋撻超詳細教程,新手也能一次成功
    【葡式蛋撻】自1989年安德魯將蛋撻帶入中國以後,蛋撻開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遍地開花。而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肯德基的葡式蛋撻,據說肯德基就是買的安德魯的方子,做出來的蛋撻。今天,我們在嚴格按照肯德基蛋撻做法的同時,又添加了一點葡萄乾和蜜紅豆,讓這本就香氣濃鬱的蛋撻,更加凸顯出它的口感層次。
  • 家庭自製澳門葡式蛋撻,從蛋撻液到蛋撻皮,詳解每個細節
    說起在家自製,很多人都會選擇超市即可買到的現成蛋撻液和蛋撻皮,但這樣做出來的蛋撻,美味程度真的很有限。 必須要說,作為合格的美食愛好者和烘焙達人,食域家一定會告訴你,如何才能從頭到尾親自參與,做出最完美的澳門葡式蛋撻。 我做了很多次試驗,一次次地改變配方比例,不斷地升級細節。 等你做成功了,這一定會是你最想分享的美食!
  • 蛋撻傳奇
    如今,人們對蛋撻從新奇到熟悉,已如老友一般,少有新奇感了。然而,很多人對蛋撻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蛋撻家族龐大,歷史久遠,變化無窮。中世紀時的英國人就運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成類似蛋撻的食品。而在中國,據說17世紀形成的滿漢全席的第六宴席,其中一道菜式便是蛋撻。如此說來,蛋撻在中國的歷史還可能向上追溯,直指明代,甚至更久遠也說不定。
  • 澳門特色美食:葡式蛋撻、三可老婆餅的來歷,以及鳳凰卷的製作
    ━━ ━━【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也叫葡撻、焦糖瑪奇朵蛋撻,因最早源自葡萄牙而得名。它是在澳門地區流行的一種小型奶油酥皮餡餅,以獨特的口感、焦黑的表面為特色。葡式蛋撻由英國人安德魯·史鬥創作。早年安德魯在葡萄牙品嘗到裡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蛋撻後,決定採用英國式的糕點做法,改用英式奶黃餡並減少糖的用量制出葡式蛋撻。1989年他在澳門的海島一偶開設了安德魯餅店出售葡撻等糕點。但葡撻的出名卻是在安德魯與妻子瑪嘉烈離婚之後。
  • 葡式蛋撻還是奧爾良烤翅
    我最近胖了不少……但是我還是想吃肯德基,可是又不想出門,嘿嘿,不過還好家裡有蛋撻皮和雞翅!我這個「小廚師」做個肯德基同款是不在話下!那問題又來了,肯德基同款我能做,但是為了不讓我繼續長胖我只能從葡式蛋撻和奧爾良雞翅中二選一!
  • 教你簡單做出外酥裡嫩,奶香濃鬱的葡式蛋撻,步驟超詳細
    葡式蛋撻,又稱葡式奶油塔、焦糖瑪琪朵蛋撻,港澳及廣東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屬於蛋撻的一種,焦黑的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為其特徵。簡單好做的葡式蛋撻,自己在超市買的現成的撻皮,加了煉乳,口感鬆軟香酥,內餡豐厚,奶味蛋香濃鬱,甜而不膩,烤過之後,真是香酥可口,奶香濃鬱,不多說了來看看它的做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