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做蛋撻,可是開酥太麻煩(酥皮就是像KFC的蛋撻皮)
終於讓我找到一個不用開酥的方子
港式蛋撻和葡式蛋撻,在我看來,就是皮不一樣
港式的皮,是像酥性餅乾或者鳳梨酥的皮
葡式的皮,是千層酥皮,拿破崙中的那層酥皮
說到餅乾,我不得不吐槽一下,麵包店的曲奇
因為參加滿月酒,拿到了很多麵包店的蛋糕麵包之類,
習慣性的看了一下配料表,不管是蛋糕還是麵包,都是專用麵粉、雞蛋、奶粉……
這個專用麵粉是什麼鬼,麵包至少是高筋麵粉,蛋糕至少是低筋麵粉
其中有一罐曲奇,擠的小小的一個,比我擠的好看
吃了一口,確實很鬆,但真的只有松,完全沒有黃油的香味
吐槽了一晚上的那個曲奇
瞬間覺得自己的曲奇太好吃,方子在此
檸檬曲奇,蔓越莓餅乾,原味曲奇
扯遠了,回歸正題
這方子是在微博上看到的
是參照愛做馬卡龍的港式蛋撻做的
依舊減了糖
港式蛋撻:
配料:
撻皮:黃油50克,糖粉15克,低筋麵粉100克,蛋黃1個,鹽1克
撻水:淡奶油100ml,牛奶50克,蛋黃2個,糖粉10克
模具:
一般蛋撻模6個,小的蛋糕模裡,可以做12個
烘焙:
烤箱提前15min預熱,170度,中層,20分鐘左右(烘烤溫度需要根據自己家的烤箱實際進行調整)
Tips:
1、我是雙倍做,一共做了9個大蛋撻,6個小蛋撻;
2、天熱,擀皮的時候建議先切一半麵團擀,另一半放冰箱冷藏,不然皮太軟;
3、可以把皮捏的高一些,這樣就能多裝些撻水,更好吃;
4、撻水不要倒太滿,溢出來邊緣一圈就會被烤的黑黑的。
製作過程:
1、黃油切小塊,室溫稍稍軟化,加入過篩的麵粉、糖粉、鹽,搓成細砂狀;
2、加入蛋黃,揉成光滑的麵團,一開始會有點幹,多揉幾下就好了,放冰箱冷藏30min;
3、準備撻水,很簡單,把所有原料用手動打蛋器打勻;
4、過篩,使撻水更細膩,靜置備用;
5、大蛋撻把麵團擀成3mm左右的薄片,用圓形模切出形狀,用刮板取下來,放進蛋撻模,用手指捏均勻;
6、小蛋撻把麵團擀成2mm左右的薄片,其他同理,如果覺得麵團太粘,撒一點麵粉;
7、倒上撻水,八分滿,碼上烤盤;
8、烤箱提前15min預熱,170度,中層,20分鐘左右(烘烤溫度需要根據自己家的烤箱實際進行調整),
烤到撻水變黃,表面有焦斑就OK啦。(烤的時候會看到蛋撻再跳舞,很Q!)
-糖大膽Mini-
糖大膽Mini-----
召集所有愛烘焙的朋友,
喜歡就關注我吧!
微博&博客&下廚房:糖大膽Mini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