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業態、激發新活力。
日前,吳江舉行全區旅遊創新產品(業態)創意營銷案例評選會。會上,遊學江村、平望運河龍舟賽、六悅文化園區、「智者樂水」智慧服務等15個創新旅遊項目逐一登場,向與會人員展示了吳江旅遊的全新業態。
近年來,吳江文體旅遊部門打好全域旅遊「業態升級」牌,引導鼓勵旅遊業與更多產業交流碰撞、融合發展,文化創意、研學旅遊、科技體驗等旅遊新業態層出不窮,在為全域旅遊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激發了吳江旅遊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交相輝映 將「詩和遠方」裝進吳江
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讓文化更好地走向「遠方」,也讓旅遊更有詩意。
12月12日,蘇州灣大劇院正式啟幕。標誌性的建築景觀、國際頂尖的劇院設施,主打科技藝術融合、富有江南人文風韻的精品演出,帶給市民遊客前所未有的文化藝術體驗。
作為吳江的新文化地標,蘇州灣大劇院串聯起文化藝術、生態休閒、體驗商業等各類資源點,在滿足人群多元需求的同時,也為長三角區域增加了一個藝術和文化旅遊的新打卡地。
12月18日,位於汾湖黎裡的六悅博物館榮獲2020「美好生活」長三角「百佳公共文化空間獎」。該獎項共有633個空間案例參與角逐,最終經線上投票及專家評審後落定。六悅博物館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傳統民間藝術展覽館。這裡美麗、奇特的古老物件如同時光機器般帶領遊客進入歷史的旅程,從佛像、神龕到桌椅、門神、牌匾、花轎、木床、屏風,甚至還有祠堂、城門,藏品種類繁多,數量近4萬件,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故事和人文精神,成為吳江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
「為了給遊客提供更高品質的文化體驗,我們還開發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沉浸式課程,比如古法香囊製作課等。」六悅文化園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來到六悅博物館,遊客還可以選擇對應的展館,在情景中感悟人文精神,獲得「眼、耳、鼻、舌、身、意」皆悅的超然體驗。
除了精品文化的生動展示,遊客來到吳江,還能在寓教於樂中享受高質量的研學新體驗。
以費孝通先生研學的起點開弦弓村為基因,「遊學江村」研學路線一路經過七都開弦弓村、江村紀念館、震澤眾安橋村、太湖雪蠶桑文化園等地,通過見歷史、品生活、看鄉景、嘗美食等活動,讓遊客多方位領略美美江村文化之魂。
文旅綜合體打卡、文創開發、研學旅遊……近年來,各種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在吳江湧現,帶給市民遊客的,不僅是一個個有文化、有底蘊、有意境的多功能旅遊體驗區,也是一場場文化味十足的旅遊盛宴。
業態新秀競放異彩 滿足遊客多元化需求
除了將旅遊與文化相融合,吳江還將旅遊與產業資源優勢相融合,推動「科技創新+旅遊」「工業+旅遊」「體育+旅遊」等新業態崛起。
自助入住、自助退房,機器人指引帶路,房間內電器、窗簾可以智能控制,智能化的快遞外賣服務。入住吳江0572溫泉度假酒店,藉助智能前臺系統、智能服務系統等網際網路+技術,遊客們感受到的是超越旅遊之外的舒適、便利和私密。
走進省工業旅遊示範點之一的愛慕生態工廠,在欣賞生態美景、品嘗天然綠色果蔬的同時,遊客還能在DIY實踐和生態智能體驗中了解內衣的百年發展和製作過程。工業+旅遊」的「新業態,讓遊客們能在開放式的園區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品牌賽事一直是吳江「體育+旅遊」的一大亮點。9月,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龍舟比賽暨2020運河名鎮龍舟平望邀請賽在平望開幕。這次賽事,線下吸引了數以萬計群眾觀賽;線上觀賽人數更是達843.89萬人次。
龍舟賽是吳江平望鎮利用「體育+旅遊」鑄就水上體育運動名鎮、打造生態宜居新平望的一大探索。經過兩年多的宣傳造勢,如今龍舟賽已成為平望打造體育文化旅遊名片的重要一環。
東太湖帆船旅遊度假港藉助東太湖地域、資源優勢,以帆船為亮點,開發多樣化體驗式度假特色產品,正進一步推動吳江成為長三角乃至國內一流的水上娛樂旅遊度假基地。
藉助與生俱來的「水」資源,嫁接各種體育項目,讓吳江的「體育+旅遊」含金量不斷提升。
自我造血挖掘重組 傳統業態煥發嶄新活力
打造獨特的IP和文化,實現自我「造血」功能提升;藉助國家戰略契機,展示古鎮今昔相融新貌……
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市場的變革加速,吳江的傳統旅遊業態正不斷通過對優質資源的重組整合,煥發嶄新活力。
背上能量補給包,穿梭在蔥鬱茂盛的苗木基地中,讓遊客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充分領略「世外桃源」「詩畫田園」風光,感受吳越文化與生態之美。這是吳江國旅設計的徒步「林海天池」,探訪「酒鄉桃源」徒步活動線路。線路通過「旅遊+體育+紅色+廉政」的結合,全方位展示吳江桃源這個森林小鎮的獨特魅力。今年6月,該條徒步線路被市體育局、市文廣旅局評定為「蘇州市體育旅遊精品線路」。
依託水鄉森林獨特自然資源,桃源與生態文旅產業碰撞出「新火花」。12月19日,總投資超200億元的融創桃源國際生態文旅度假區在吳江奠基啟動。該項目將建設具有長三角最大頭部民宿集群的世界級水鄉森林文旅生態度假區,打造高端主題型、場景化、沉浸式微度假旅遊目的地。預計於2021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成後預計每年吸引遊客100萬人,並帶動就業超2000人。
「吳江的旅遊新業態特別豐富。僅體育旅遊這一項,年接待人次就達到55.4萬。」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吳江正以更廣泛的視角精心繪製「+旅遊」和「旅遊+」發展藍圖,鼓勵引導旅遊與更多產業交流碰撞,融合發展,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蘇報駐吳江區首席記者 王英 見習記者 陸雪苑)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