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英國最偉大的銀匠----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
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uem)
說在前面:英國銀器是國家寶藏,在英國銀器一直被認為是國家繁榮、政治穩定、居民勤勞的外在表現。英國歷史上出現過無數的優秀銀匠,在虔誠金匠工司(Worshipful Company of Goldsmiths)註冊銀匠數不勝數,從未有那個銀匠榮獲如此之高的評價。難道是他開創英國銀器洛可可(Rococo)時代的緣故?相信你看罷下面的作品,些許你已近得到答案。
華登(walden)
(圖一)Ewer_1742_Montrach_PaulDeLamerie.
The 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 on loan to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Arthur Gilbert)藏品已租借給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洛可可風格巔峰之作,一直在模仿,但從未被超越。所有英國銀器專家學者一直公認,這也是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銀器生涯作品的一個坐標。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第二代胡格諾( Huguenot )難民,經過多年的自身自強不息的努力,成為英國銀器洛可可(Rococo)風格最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許多最重要的作品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欣賞,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uem),洛杉磯的保羅·蓋蒂博物館( The Paul Getty Museum)。
(圖二)Sauceboat 1726 Paul de Lamerie
200多年來,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1688年至1751年)被公認為不僅是英國最重要的金匠之一,而且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英國工匠之一。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的作品從開始的安妮女王風格的優雅簡潔到他最著名的精緻洛可可風格。是英國銀器收藏家最為最捧的藏品。
159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布南特法令,絕對是正式的官方公告,宣布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可以在法國工作和生活。法令中明確宣布給法國新教徒(胡格諾派教徒)賦予公民權利,這在一個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是破天荒的大事。
然而不幸的是,路易十四放棄了法南特令,將法令撤銷,並宣布新教徒為非法。真是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接著開始驅趕新教徒,法國在幾天之內就失去了許多手藝熟練並且勤勞肯幹的工匠。
(圖三)銀鎏金愛蓋杯(Loving cup with cover )1742–43 Paul de Lamerie
這些胡格諾派教徒只有遠走他鄉,瑞士,美國,德國以及阿姆斯特丹和英國,最遠的跑到南非,筆者曾多次去過南非的胡格諾派教徒後裔居住地。親身感受胡格諾派教徒後裔在南非的工作生活。稀少的開普銀(cape silver)是從法國來的胡格諾銀匠所創。
胡格諾派教到達倫敦的約50,000名。有理髮師,假髮製作者,皮草製造商,靴子和製鞋匠,香水師,珠寶商,槍匠。 銀匠帶來了先進的設計和技術, 使用高規格的銀,以精美浮雕和雕刻裝飾見長。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的父親保羅·蘇沙伊·德拉·梅裡(Paul Souchay de la Merie)曾在奧蘭治的威廉三世(1650-1702年)擔任軍官,1685年南特法令撤銷將胡格諾派從法國驅逐出境。
(圖四)水壺 Kettle Paul de Lamerie
1688年在他們唯一的兒子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受洗的時候,他們決定離開荷蘭,跟隨奧蘭治的威廉三世前往英格蘭。登記證明其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抵達英國時的身份。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到達英國的時候只有11月大,他們居住在倫敦的蘇豪區(Soho)柏威克街(Berwick Street)1691年,這個地區是法國胡格諾派教徒聚居地。
我能想像得到,那個時候的蘇豪區(Soho)柏威克街(Berwick Street)全是法國人的天下,就和今天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Chinatown),滿街的中國店鋪,不會當地語言,一點都不影響工作生活。
1703年,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和他父親走了一個必要的法律程序「Denization 」我不知道怎樣翻譯,大概意思我知道,外國人要成為英國人的一個法律過程,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外國人要成為居民,要想和英國本土人一樣,包括擁有英國土地的權利。這點非常重要,因聯邦的法律都是圍繞土地的。 需要付費並宣誓效忠王室。這不完整對於「Denization 「的完整意義希望有大神幫到我。
(圖五) 籃 Basket 1745 Paul de Lamerie
1703年的夏天,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的父親做了非常明智的決定,讓年輕的保羅·德拉梅裡接受學徒制。他的父親向胡格諾派(Huguenot)救濟基金(一家社區教會慈善機構)申請了6英鎊的費用,他將這6英鎊交給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在獲得金錢後,普拉特才籤署學徒契約。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跟隨皇家金匠(Royal Goldsmith)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學會了用金和銀來製造生活用品及相關裝飾品工作,學到了開設店鋪及管理工廠的技能,掌握了製作有自己思想作品的藝術工藝。
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是一位久負盛名的胡格諾派(Huguenot)金匠。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1664-1719年)出生於裡爾的一個貴族家庭。1685年,南特法令被撤銷後,皮埃爾·普拉特(1688)和他的兄弟一起抵達英格蘭。1699年,他在虔誠金匠公司(Worshipful Company of Goldsmiths)將自己的商標註冊為「大工人」。通過贖回,即通過付款在金匠公司檢測辦公室擔任檢測員。是 倫敦工匠和倫敦外籍貴族銀匠協會的一員,以其先進的技術專長而聞名。
皮埃爾·普拉特爾(Pierre Platel)在胡格諾特(Huguenot)教徒聚集的派爾購物中心(Pall Mall)開有店鋪,他有著敏銳的商業頭腦和雄厚的財務實力。 普拉德(Platel)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只收了四個學徒,為什麼他同意在1703年6月24日接受15歲的保羅·德·拉馬裡(Paul de Lamerie)的原因,這令人一直感到困惑。
(圖七)餐桌中心 Epergne 1736-1738 Paul de Lamerie
為了慶祝1713年與法國的和平,安妮女王(1702年繼承威廉三世)向約翰·沃爾特爵士(Sir John Walter)贈送了一個銀色的酒壺。這個就壺酒出自皮埃爾·普拉特爾(Pierre Platel)之手,非常壯觀,酒壺的圖片我們可以在我所撰寫的「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英國銀器」一文中看到,而且我是兩發。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在皮埃爾·普拉特爾(Pierre Platel)的指導下,學到並掌握了非凡的銀加工工藝技能,是最早將法國洛可可式設計與英國銀器加工工藝相結合的人之一,從而將他的銀加工工藝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製造手藝提高的同時,店鋪銷售管理也暴露出他的天賦,在他學徒期七年時間,根據目前掌握的發票籤名,發現他銷售的幾乎都是大件,重要的,價格高的,還發現客戶基本上都是當時倫敦有頭有臉的大人物,為他以後的生意打了非常好的基礎。
(圖八)咖啡壺(coffee pot)
喬治二世咖啡壺被譽為最有史以來最好的洛可可銀器之一,2013年由佳士得(Christie)拍賣行在倫敦拍賣了近700萬美元,成為英國最昂貴的銀器之一。 1738年由天才的英國銀匠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1688-1751)手工製作,是最昂貴的咖啡壺。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於1713年2月4日獲得自由,成為倫敦市的弗裡曼(Freeman) 享有市民權的人,成為倫敦市民。在金匠公司檢測辦公室(The Goldsmiths' Company Assay Office)登記註冊自己的商標,檢測辦公室(Assay Office)由他的姓氏「 LA」的前兩個字母冠冕組成,下面的鳶尾花反映了他的法國血統, 他的地址是「乾草市場附近的風車街」( "Windmill Street, near the Haymarket".)。
(圖九)籃和底部霍爾馬克( hallmark)
這個標誌是英國最為重要的銀匠和銀器製造商標誌(Britain's most important silversmith and silverware maker logo)。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在金匠公司檢測辦公室(The Goldsmiths' Company Assay Office)登記註冊自己的標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製造商標誌(Maker’s Mark),值得注意的是上面那個的皇冠標誌,不是皇家金匠(Royal Goldsmith)他授予的是(King Goldsmith)這兩個稱呼,意義不同。下面的鳶尾花反映了他的法國血統。
不到四年,他就建立足夠的客戶群,在風車街的金球標誌處開設商店和作坊。 在1716年到1749年之間招募了13名學徒。他店製作和銷售珠寶和銀器,製作工藝沿襲英國安妮女王風格的傳統造型設計。
1714年,金匠大樓(Goldsmith' Hall)的法務部門對他有開出罰款£20英鎊的處罰,這張單據目前還保留在金匠公司所屬地金匠大樓內,究其原因是當時有一個為數不多的稅種,檢測辦公室(Assay office )要對金匠送檢測的銀器按重量,就是每盎司重量政府再收取一些錢,這種做法幾乎所有金匠都不滿意,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的許多作品都沒有加上他自己的製造商的商標,不去送檢,這證明他在逃避責任,把這些賣給了信任他的人,為他們提供了精美的物件。 此外,他不是一個人製作銀器,他也從從倫敦后街的匿名法國銀匠那裡接許多產品,並將其標記為自己的。
(圖十)湯盆 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entered his first mark at the Goldsmiths』 Hall in 1712.
這個湯盆上的標誌是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第一次註冊使用的,1712年。
1716年2月7日,年僅28歲的德拉梅裡(De Lamerie)和路易莎·朱利奧特(Louisa Juliott)通過總督辦公室向坎特伯雷大主教申請結婚許可證。育有六個孩子。
1719年,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去世。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接管了他師傅的所有客戶和商店及生產車間,招聘員工,事業開始蓬勃發展。
(圖十一)壁燭 Sconce 1717 Paul de Lamerie
1731年,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受邀加入(金匠公司Goldsmiths'Company)的理事機構,在那時,他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佣金來自皇室和所有最富有的歐洲家庭,包括羅伯特·沃爾波勒爵士,「第一任英國首相」(1721-42年)。在他的客戶中,有相當數量的國會議員。 他所有最精美的作品都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
十八世紀早期在法國盛行的洛可可(Rococo)風格開始傳到英國,這種「法國品味」在英國並沒有用到建築上,而是在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這個銀匠手裡推向他的貴族客戶,在當時的英國上流社會引領風騷。
輕快、華麗、精緻、細膩、繁瑣、纖弱、柔和,追求輕盈纖細的秀雅美,纖弱嬌媚,紛繁瑣細,精緻典雅,甜膩溫柔,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其工藝、結構和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的特點,其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以迴旋曲折的貝殼形曲線和精細纖巧的雕刻為主,造型的基調是凸曲線,常用S形彎角形式。所有的這些我們在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事業巔峰時刻的作品中都能看到。
(圖十二)Tea Kettle onTripo Paul de Lamerie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有書上說到他父親走的時候,他已經非常富有,但他父親得到是平民葬禮 (a pauper’s funeral despite ),就是說他沒操辦的隆重點,沒肯花銀子。還有一個人帶胸針來他店裡估價,(that was returned to its owner without its gems.)就是說他把寶石給下毛了。哎,這叫什麼事。
這還沒晚,在1720年6月1日,所有新銀器都被徵收每盎司6便士的新稅,他耍小聰敏了,把店裡存活,已經在檢測辦公室打過戳記的,小的,輕的銀器上的標誌換到新做的大的貴重的上面銷售,這就不必跑去金匠公司檢測交稅。這件事是200年過後金匠公司檢測辦公室對他的一件作品存疑,加熱後,標誌部分脫落。是人總會犯錯,誰又能一生無過?
早在1730年,他就向英國貴族推薦洛可可風格的作品。洛可可藝術的特徵是改變了古典藝術中平直的結構,採用C形、S形和貝殼形渦捲曲線,敷色淡雅柔和,形成綺麗多彩、雍容華貴、繁縟豔麗的裝飾效果。洛可可風格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Mountrath Silver和Dish and Ewer。英國銀器收藏大家給了我們大飽眼福的機會。
(圖十三)tureen 1750 Paul de Lamerie
1751年去世,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去世時家裡全是女性成員,沒有一個男性來繼承他的事業,遺囑文件就十分複雜,遺囑執行人聘用拍賣師亞伯拉罕·蘭福德(Abraham Langford(1711 – 74))出售所有現有的銀器。他和太太一共生了六個孩子,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兒早早夭折,他去世時一個女兒已經成家。遺囑文件寫了太太和兩個未婚女兒的生活費及住房。
遺囑中還提到,鑑於他的會計艾薩克·蓋爾斯(Isaac Gayles)長期以來的忠誠服務,贈給一筆獎金。他的店裡夥計西爾弗米特斯,弗雷德裡克·克諾普爾和塞繆爾·柯林斯應分別獲得15英鎊和20英鎊的遺產,條件是繼續留任,幹好本職工作,直到他們繼續完成並且出售所有未完成的客戶訂單銀器。
(圖十四)Soup basin Paul de Lamerie
十八世紀英國最偉大的銀匠----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就這樣謝幕離場,正是這個巨星,有一件事一直困惑著我,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有過許許多多的委任,但為何他沒得到英國金匠夢寐以求的最高委任狀皇家金匠(Royal Goldsmith)稱號。我們現在知道的是虔誠金匠公司(Worshipful Company of Goldsmiths)稱他為國王的銀匠(The king's silversmith)。
對於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國王的金匠「最早的研究出現在Major-General H. W. D. Sitwell 所著[ 'The Jewell House and the Royal Goldsmiths' Arch. Journ. CXVII, p. 152] 裡面寫到」In 1716 he was appointed as a Goldsmith to the King「。
這是最早的一份研究報告,對於英國銀器研究的論文報告,書籍幾乎所有的來源都是查爾斯·詹姆斯·傑克遜爵士(Charles James Jackson)所著《English Goldsmiths and their MarksHardcover》和愛德華·阿爾弗雷德·瓊斯爵士(Edward Alfred Jone)的書籍。這兩位是第一代英國銀器研究學者。
結束之前推薦一本書:
Beyond the Maker's Mark: Paul de Lamerie Silver in the Cahn Collection
超越製造商的標誌:卡恩(Cahn)系列中的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 Silver)
書籍作者是埃莉諾·艾爾康(Ellenor Alcorn),是第三代英國銀器研究學者,這部書介紹保羅·卡恩(Paul Cahn)收藏胡格諾特銀匠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作品及其當時倫敦的銀器商業貿易。有對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在倫敦文化界中的非凡成就和影響力的新見解。
說在最後:撰寫這篇圖文主要參考了英國金匠保羅·菲利普斯(Paul P. Phillips)於1935年出版的《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一書,和亞瑟·格裡姆瓦德(Arthur G. Grimwade)所著《倫敦金史密斯(London Goldsmiths)1697-1837他們的標記和生活》,作者是英國銀器研究第二代專家。以及史蒂夫·卡森(Steve Carson)和山內徵司(Seiji Yamauchi)在網絡上發布的圖文,在此向英國銀器研究的專家學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一點感悟,我們今天看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的作品得到最大的起發,那就是通過對細節和工藝的掌握保持並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個對今天的工匠些許有些啟迪。
華登(wal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