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寶帖》——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2021-03-03 篆刻微刻

學篆刻、看教程,關注:篆刻微刻,後臺回復「篆刻」,免費領取55G篆刻教程,包含視頻課程、國展作品、名家印譜等;

「三希寶貼」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清朝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於是他在自己臥室旁邊專門設置了一間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閣,用於珍藏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最高水平名貼以供他隨時觀賞,後來此閣被乾隆皇帝親自命名為「三希閣」,而藏於此閣內的《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伯遠帖》就被後人統稱為「三希帖」。

一: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現存此帖懷疑是唐代摹本,目前尚未定論。

《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

原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二:王獻之《中秋帖》

原文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胡亂推測如下:「中秋節到了!你要是不回應我,你就別回來了。做就做了,想想又怎麼樣呢?就是勝利了,打敗了對手,又怎麼樣呢?還要搞盛大的慶祝活動嗎?浩浩蕩蕩的軍隊還要得勝還朝嗎?    

三:王珣《伯遠帖》

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圖文編輯:篆刻微刻

小編微信:15849995993

版權資訊:文章來源於網絡,無法查證或聯繫上原作者,如涉及版權事宜請聯繫我們以便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東晉王氏《三希寶帖》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一般指《三希寶帖》、《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仲尼夢奠帖》、《自敘帖》、《蜀素帖》、《草書千字文》、《前後赤壁賦》、《草書詩帖》。《中華十大傳世名帖》都是傳世至今,現在還存在的。會根絕時間順序,依次介紹。《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東晉王氏《三希寶帖》。《三希寶帖》不是只有一卷法帖,而是有三卷。
  • 書法字帖 @ 《三希寶帖》——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三希寶帖》簡介: 所謂「三希寶貼
  • 中碩藝術賞析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三希寶帖》
    《三希寶帖》是現存最早的晉人法書真跡,被歷代學書之人奉為圭臬。《三希寶帖》現分藏於北京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內,且分別為「兩院」「十大國寶」之首。王獻之《中秋帖》《三希寶帖》在傳世的兩千年間演繹過一幕幕國寶傳奇,尤其是在一百年間,更是令人驚心動魄。
  •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三希寶帖】之《快雪時晴帖》王羲之(高清)
    《快雪時晴帖》三希寶帖是東晉書聖王羲之家族留給後世僅有的三件真跡(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此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趙孟、劉賡、護都沓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嘆。乾隆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綜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對此帖極為珍愛,在帖前題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
  • 十大傳世書法名帖,全了(果斷收藏)
    第一帖:東晉·王羲之家族《三希寶帖》 三希寶帖是東晉書聖王羲之家族留給後世僅有的三件真跡(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是現存最為古老的法書真跡,為歷代奉為無上至寶、法書鼻祖,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神品,分藏於北京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快雪時晴帖》,紙本,四行,二十八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傳世國寶三希帖,未曾回歸北京故宮,成了莊嚴先生畢生遺憾
    乾隆皇帝寶愛晉代法書名跡三希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在抗戰那段顛沛流離的艱難歲月裡,父親莊嚴護送國寶轉移,其中就始終有三希之首的「快雪時晴帖」在內。可惜那時候政府剛來臺不久,一切措施尚未能步上正軌,財源短絀,實在無力顧及於此,希望以後再從長計議,以致二帖回歸故宮之事,不克實現。後來聞郭先生只好攜此二帖,遠去香港,不知如何,將中秋、伯遠二帖轉售給北京政府。一直到最近,我因腸疾住院(按:時為一九七九年底),老故人徐森玉先生公子伯郊先生,帶來由香港某書局印製的伯遠帖複本,消遣玩賞之餘,不禁感慨萬千,不知何年何月,三希帖才能重新聚首。
  • 著名「三希堂」,到底哪「三希」?
    《三希堂》匾額乾隆皇帝把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視為三件希世之寶, 將其珍藏於養心殿內的西暖閣,此閣原名溫室,因藏此三寶,易名「三希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愛賢,重德,順法天地自然的治國之道才是乾隆奉行的「三希」真意。《三希堂法帖》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令人,從內府收藏的歷代名家書法中,精選名帖,聚集眾工,將其模勒上石,鐫刻成帖。
  • 快雪時晴帖不為人知的秘密!
    就在此前一天的晚上,張作霖在離開北平之前,曾派人專門來找他索要一幅古人的書法名帖。面對權傾一時的軍閥頭子,易培基不能強硬拒絕,於是推說這件書法帖被鎖在保險柜裡,而保險柜的三把鑰匙分別由馮玉祥等三人持有,無法打開。張作霖因急於離京,又不便將寶帖強行拿走,只好作罷。沒想到十幾個小時之後張作霖就被炸死了。
  • 快雪時晴帖不為人知的秘密
    就在此前一天的晚上,張作霖在離開北平之前,曾派人專門來找他索要一幅古人的書法名帖。面對權傾一時的軍閥頭子,易培基不能強硬拒絕,於是推說這件書法帖被鎖在保險柜裡,而保險柜的三把鑰匙分別由馮玉祥等三人持有,無法打開。張作霖因急於離京,又不便將寶帖強行拿走,只好作罷。沒想到十幾個小時之後張作霖就被炸死了。
  • 你不知道的歐陽詢,不止楷書天下第一,行書亦為中華十大名帖之一
    導語:歐陽詢,唐代著名的書法家,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家,同時歐陽詢也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以80多歲的高齡於貞觀年間逝世,身後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
  • 《中秋帖》
    宋徽宗趙佶有一幅「瘦金體」的《閏中秋月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閏中秋月詩帖》為「瘦金體 」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 「瘦筋」的含意。這幅書法作品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託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豔而優雅的氣氛。
  • 不可遺忘的50幅傳世書法
    這些個性鮮明的書法名帖,記錄和書寫著中國中國書法的心路歷程。中國傳世書法名帖,千百年來幾經滄桑流轉有序,是人類的文化財富,是每一個書法人不可遺忘的。墨色有綠意——平復帖十一、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十二、初學《黃庭》 恰到好處——黃庭經十三、王氏家風漏洩殆盡——姨母帖十四、天下子敬第一帖——中秋帖十五、雄秀驚人無卜神品——鴨頭丸帖十六、沉穩中的活潑——新月帖十七、盡露晉人韻味——伯遠帖十八、南碑之冠——釁龍顏碑十九、休兼眾妙
  • 王獻之名作《鴨頭丸帖》
    王獻之行草名作《鴨頭丸帖》(見圖),真跡現存上海博物館。絹本,縱26.1釐米,橫26.9釐米,兩行15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帖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此帖用墨枯潤有致,全帖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用筆開拓跌宕,情馳神縱,流美清秀,無塵俗之氣。明末清初的書畫鑑藏大家吳其貞稱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為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字子敬,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至中書令。
  • 乾隆皇帝最喜愛的書法作品之一!短短47個字,出自王羲之侄兒之手
    東晉,堪稱書法史上最燦爛的時期之一,這個時期有書聖王羲之,創作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其子王獻之亦是青史留名、佳作不斷,單單是這父子二人,就足以撐起整個東晉書法史!那麼除了「二王」父子之外,王氏一族還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書法大家,他有著媲美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堪稱一代奇才。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漢宮春曉圖》賞析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四傑之一
  • 祝允明《草書古詩帖》
    《草書古詩帖》便是祝允明晚年竭平生感悟所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書曹植的樂府四首,是祝氏草書傑作。此帖得歐體之骨、顏體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加之其放蕩不羈的性格,這些帖風骨爛漫,天真縱逸,是唐宋以後難得一見的草書極品。        祝允明將草書的表現力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增強了氣度和內涵,從而成為明代浪漫書風的成功者。
  • 李建中《土母帖》,十大行書名帖之一+行書《貴宅帖》
    有《土母帖》 、 《同年帖》 、 《貴宅帖》等墨跡傳世。好吟詠,每遊山林,多題字留詩。有別集 30卷,今已不存。大中祥符六年李建中去世,終年69歲。《土母帖》,行書,紙本,縱31.2釐米,橫44.4釐米。凡十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一百零四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籠子,封全諮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門所出者,復未知何所用,望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