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草書古詩帖》

2021-02-07 壹書法

拂旦梅花發一枝,融融春氣到茅茨。

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

——祝允明

         明代奇才祝允明(祝枝山),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並由於與唐伯虎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祝允明擅長詩文和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

        《草書古詩帖》便是祝允明晚年竭平生感悟所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書曹植的樂府四首,是祝氏草書傑作。此帖得歐體之骨、顏體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加之其放蕩不羈的性格,這些帖風骨爛漫,天真縱逸,是唐宋以後難得一見的草書極品。

        祝允明將草書的表現力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增強了氣度和內涵,從而成為明代浪漫書風的成功者。

        祝允明,生於明英宗天順四年(一四六○》,卒於明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字希哲,江蘇長洲(吳縣》人,因他的右手多生一手指,故自稱枝指生,又號枝山。祝允明生於宦胄之家,為書香門第,外祖父徐有貞、祖父祝顥、嶽父李應楨皆飽學之士,又精於書法,在這種家庭的薰陶下相傳祝允明五歲便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詩,稍長便博覽群書,為文多奇氣,因其性疏放不拘禮節,又好飲酒,放浪形骸,故在仕途上並不得志,弘治五年舉於鄉,正德九年五十五歲時出知廣東興寧縣知府,嘉靖元年轉任應天府通判,未幾辭歸故裡並構築懷星堂,與同郡文人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交善,人稱吳中四才子,終年六十七歲。

       草書意多於法,特別是大草,縱情奔放,氣勢開張,酣暢淋漓,而其章法布局打破了縱橫有列的格局,於參差錯落,開合鎖結,過接映帶,揖讓環抱中流露出一種強烈而震撼人心的韻律和節奏,但放逸不是不要規矩,而是一種超越於法度之外的過人膽識,這種膽識是建立在圓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之上的,

當其升華到一個自由王國的境界時,便會在創作的激情中達到心手兩忘,隨機生發,筆態橫生,點畫狼藉『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從而達到一個抒情寫意的境地,一個『寄妙理於豪放之內』的境地,一個『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縱觀歷史上能達到這種境地的草書大家除二王、旭素和宋之黃庭堅外,明代又將草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明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製紙工藝日臻完美,加上廳堂式的建築,書法的幅式開始由手捲尺牘小品向中堂巨幛大幅發展,而大幅的作品要有雄渾的筆力、揮斥八極的氣勢和形式對比強烈的章法布局為依託,這種創作觀念構成了明人尚勢的時代特色,而行草書體正好適合了這種變化的需要,馬宗霍《書林藻鑑》謂:『明人類能行草,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明代善草書的書家甚多,著名的有陳璧、張弼、文徵明、文彭、王寵、陳道復、莫雲卿、董其昌、陳繼儒、黃道周、張瑞圖、倪元璐、傅山、王鐸等,他們各人在這寬廣的領域裡馳騁並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其中最負盛名的當首推祝允明了。

        祝允明楷書得益於李應禎的指點,得歐字之骨,顏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晉人遺意,從而在年輕時就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楷法既立,流溢為行草則自然可觀,再加上他疏放不羈的個性,更使他對草書情有獨鍾,他的草書主要得徐有貞的指點,由旭素上溯二王,中年以後涉獵漸廣,自魏晉鐘王直至元之趙孟頫,莫不臨寫工絕,故其書至晚年時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一派天真縱逸,從他流傳下來的草書作品來看,面目各異,有形不貫而氣貫的獨草,有如行雲流水的今草,亦有氣勢奔放的狂草,不論何種形式的草書,都寫得開張舒放,跌宕奇逸,筆力遒勁,點畫狼藉,看似亂其實不亂,看似散其實氣脈貫注,並不因率意而潦草,筆筆都能斷而後起,能於使轉中見點畫,故通幅視之,顯得神釆奕奕,氣勢豪放。王世貞《藝苑卮言》評祝允明書謂:『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逸。』此帖足可當之。

相關焦點

  • 草書史記:兩千年的演進進程
    傳世作品有《冠軍帖》、《秋涼平善帖》、《消息帖》等,均載於《淳化閣帖》,雖不盡可信,但卻是當時草書興盛的寫照。 書有《肚痛帖》、《終年帖》、《千字文》(舊拓斷本)。另傳書有《古詩四帖》墨跡(今藏遼寧省博物館)。 太和(827—835)時 唐文宗李昻詔以李白歌詩、裴將軍(旻)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
  • 中國嘉德2016春拍預覽 王鐸罕見草書巨幛《臨<諸從帖>》
    ▲ 中國嘉德2016春拍《草書臨<諸從帖>》>王鐸罕見草書巨幛《臨<諸從帖>》王鐸書法創新的制高點,無疑是他的巨幅連綿草書軸。漢代張芝、唐代張旭、懷素,宋代黃庭堅等草書大家都曾對草書作出有益的探索,然而限於書寫材料和書寫習慣的制約,明以前的草書創作幾乎全是橫寫式,而且字體和尺幅一般都很小。可以說,是王鐸的巨幅狂草立軸,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連綿草。觀之《草書臨<諸從帖>》,在350釐米長的條幅內縱情揮灑,一口氣連綴數字。
  • 祝允明的行書,跟這麼多大家學過......
    祝允明早在30年前,臺灣學者傅申先生即在其所撰《祝允明問題》一文中,依據其所建立的祝允明真跡書法的標準,按風格來源及特徵將祝氏行書主要分為三類:一為趙體行楷,這是祝允明最優秀的書體之一,點畫豐滿圓活,舒展自如,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寫草書,而怎樣知道一幅草書作品的好壞呢?
    2020-11-22 09:48:26 來源: 開心的晴天魚 舉報   草書
  • 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吃了楷書不精詳的虧,別為不練楷書找藉口
    但是,面對懷素與張旭的草書修煉成果,咱們一般又會有這樣的疑問:是懷素的草書厲害,還是張旭的草書厲害呢?事實上,這個答案早有定論,從唐代來說,人們一般是認為張旭的草書厲害,換句話說,人們認為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現在的朋友們可能就有疑問了,既然懷素的草書幹不過張旭,那為什麼在平常咱們練習草書的時候,多數都學懷素,而不學張旭呢?
  • 王鐸草書研究第十期:筆法狂放而又精嚴
    王鐸草書筆法之美,既源於他用筆的精美,也源於他用筆的率意與大氣。對古代經典的嗜好,對《淳化閣帖》的孜孜以求,都是他精美用筆的技巧支撐和來源。王鐸的草書基本取法刻本。米芾說:「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豐坊也說:「學古人書,若徒看刻本,終無所得。
  • 當代極品草書常用字臨習帖,筆走龍蛇行書流水,楷草對照的好作品
    草書整體效果及草書發展簡述:草書章法的整體效果是:滿紙盤旋,飛舞,內氣充盈,十分的傳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精闢地指出:「就一字觀之,真之結構密而大草之結構疏,就全幅觀之,真之結構疏而大草之結構密。
  • 張芝草書《冠軍帖》完整版、楷草對照版和賞析
    草書《冠軍帖》是中國草書代表作,北宋《淳化閣帖》著名法帖。此作用筆淋漓酣暢,使轉法度嚴謹,表現了書家良好的控筆能力。
  • 他是500年罕見的草書奇才,24歲就名滿天下,一幅字4千萬!,
    這裡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明朝大書法家祝允明的草書,祝允明以草書著稱,其草書冠絕後世。比如說歐陽詢最為精通楷書、王獻之草書無與倫比,而王羲之行書冠絕後世,那麼祝允明最為經常的書體,便是草書。 祝允明可以說是一位「草書奇才」,24歲便名滿天下,他的草書到了現在具有了更高的藝術價值,其中有一副作品《行草詩詞卷》,曾一度拍賣到4千萬以上。
  • 祝允明小楷《前後出師表》
    祝允明《小楷前後出師表》彩箋本,縱22.0釐米 橫102.5釐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菊次郎氏寄贈)1、祝允明成熟小楷書作中有著一種迸髮式的彈力與韌性,突出表現在「捺」「豎彎鉤」「橫折彎鉤」等長勢筆畫。由細至粗的基本筆畫漸進自然,尤其「捺」畫中捺腳穩健趨長。
  • 祝允明、文徵明的大字書與大幅式創作
    這類作品中祝允明以草書為主, 在對宋人的取法上, 黃庭堅筆意居多, 或可見米芾筆意之流露;文徵明則忠實於黃體大行書, 取法蘇字則難得一見。筆者以榮寶齋出版之《中國書法全集·祝允明卷》和《中國書法全集·文徵明卷》為研究對象, 對其所收這類具有典型意義的作品作一統計。
  • 新年伊始說王羲之草書《初月帖》
    不知讀過多少碑帖,有一個標題讓我記住了它,王羲之的草書《初月帖》。「初月」即正月,王羲之的祖父叫「王正」,避諱而稱「初月」。書法作品的命名,與小說不一樣,就是一個標識,多選取書寫文本開頭或篇中的兩三個字,不然就直接用文本標題,僅此而已。「初月」是《初月帖》開頭兩個字,不同凡響,構成連筆字組,是書法藝術的一種新形態(圖1)。
  • 看看王羲之草書《遠宦帖》就知道了!
    《遠宦帖》,亦名《省別帖》。乃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一封書信。 此帖為王羲之晚年所作,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品,《遠宦帖》用筆細膩豐富,動作節奏鮮明,幾乎在每一線條內都有明顯的折頓提按,線形稜角突出,塊面效果強烈,用筆的來龍去脈交代得非常清晰
  • 草書符號:夫、火、立、去、走、矢6字偏旁,寫法相同你認識嗎?
    在學習草書過程中,我們會碰到很多草書符號,難於記憶。如何有效地記住草書符號呢?可以進行一些歸類整理,例如,今天要說的「夫、火、立、去、走、矢」6個字,他們的楷書寫法大相逕庭,但是當它們作為偏旁時,草書寫法卻是相同的,也就是它們的草書符號是一樣的。
  • 書法藝術|古典主義草書最後一曲絕唱——順著《摸魚兒》立軸尋找...
    他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他的書法被人稱為:「枝山草書天下無」」國朝第一「「天下書法歸吾吳,祝京兆允明為最」。他叫祝允明,號枝山,因做過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人稱祝京兆。那麼,「國朝第一」「天下無雙」的他的草書,在歷史上究竟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不妨順著這幀《摸魚兒》詞立軸,去找找他在書法史上的坐標。
  • 藝術鑑賞:中國10大草書大家作品欣賞
    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