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後,我無意間發現上學路上法國梧桐和水泥道的變化,於是細心觀察,發現了雨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非常美。
二、初讀課文
1.課題質疑 預設:金色的巴掌指的什麼?為什麼金色的巴掌會鋪滿水泥道?
2.大聲朗讀課文,讀後解決了哪些疑問。
匯報:「金色的巴掌」指的是深秋時節金黃色的法桐的葉子;因為「一夜秋風,一夜秋雨」過後,法桐葉子被打落了一地,所以是「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出示法國梧桐圖片以及相關資料。
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可達20-30m,葉掌狀,花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它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
4.介紹作者:
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從少年時代開始,喜歡閱讀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80年代開始創作童話作品,所寫「小巴掌童話」將詩、散文、童話揉為一體,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曾出版詩集、童話集、散文集《校園裡的薔薇花》《小巴掌童話百篇》《新編小巴掌童話百篇》《張秋生童話精選》《森林裡的紅鬼和藍鬼》《傻瓜魔法師》《騎在掃帚上聽歌的巫婆》《閣樓上的童話》等70多種。
三、深入理解
(一)欣賞美景
句子一:一夜秋風,一夜秋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天開始放晴了。這兩句話告訴了我們時間:一場秋雨後的早晨;地點:上學路上。
聚焦核心問題:從哪裡看出「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
2.句子二:啊!多麼明朗的天空。
(1)哪個詞與「明朗」意思相近?(晴朗)可不可以換成「晴朗」?為什麼?
(明朗,除了「晴」,還有「亮」的意思,陽光是照射人的眼睛的,藍天都亮了起來。多麼強調了「明朗」的程度。可以結合圖片加深理解。)
3.句子三:可是,地面還是潮溼的,不時還能看見一個亮晶晶的水窪,映著一角小小的藍天。
「潮溼」「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藍天」突出了上句話中的「明朗」。
4.句子四: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釋:A.舒服;B.(事情)完全妥當。
引導學生聯繫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確選擇「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為「落葉舒服地、平展地、毫無縫隙地粘在水泥道上」。
「粘」字寫出了梧桐葉和水泥道融為一體。
5.句子五:它們排列得並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聯繫上文「排列得並不規則」來理解「凌亂」。同時,請學生出「凌亂」的反義詞來理解。
小結方法:理解詞語的方法是多樣的。我們可以用聯繫上下文、觀察課文插圖、聯繫生活實際、找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法來理解。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理解詞語的意思。
6.句子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1)抓住「彩色」「印著落葉圖案」「閃閃發光」等詞語體會水泥道的美。
(2)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水泥道的顏色是金黃色,一片片葉子落下來,很柔軟,閃閃發光,並且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與地毯很相似。
(3)練習:水泥道像( )的地毯。
(一塊彩色的地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地毯;一塊閃閃發光的地毯;一塊能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地毯……)
(二)感受心情: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片仔細地數著。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隻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1)從「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可以體會到作者不忍心破壞眼前的美,從「一片一片仔細地數著」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愛那鋪在路上的梧桐樹葉,從「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的快樂。
(2)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兩隻棕紅色的小鳥,更能表現自己對美景的喜愛。
(三)關注寫法
開頭: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天開始放晴了。
結尾: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當我背著書包去上學時,第一回覺得,門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讀一讀,你有什麼發現?
(2)小結:像這樣,文章開頭提到的內容,在結尾處又寫到了,這種方法就叫做首尾照應。這種方法使文章充滿詩意,結構嚴謹,突出了作者對門前水泥道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