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勇氣做一個無用之人?

2020-12-28 禧悅思享家

綜藝節目《我們戀愛吧2》來了一位女嘉賓李林珏,深受觀眾的喜愛,說她是戀愛節目中最喜歡的女嘉賓。

為什麼李林珏那麼有觀眾緣,因為她不但下得廚房,上得廳堂,最特別的是知性大方、溫婉通透、善解人意、飽讀詩書,她還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書單。腹有詩書氣自華,可能這些令人喜愛的品質都是閱歷薰陶出來的吧!

李林珏在節目中分享了一個觀點,做些無用之事,做個無用之人。

周國平《風中的紙屑》寫道: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很喜歡這樣的分享,這是個物慾橫流的、功利的時代,一切都以是否有用、是否有價值來衡量,於是人變得僵化而堅硬。

在人類意識發展的原型中,惡魔的原型——撒旦,只能依物質法則而生存,人類受到惡魔的誘惑,將靈魂與惡魔做交易,而呈現貪婪、嫉妒、虛榮、攀比、佔有與自私……

人類常常因為沒有,因為空,就會變得謙卑;因為覺得自己有,並認為這些可以讓自己戴上皇冠,而變得驕傲,狂妄,有房、有錢、有礦、有權、有勢、有名、有地位、有美貌、有才華……

並非物質就等同於惡魔,而是物質、金錢、有價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意識的擴展,物質應該成為我們生活在三維世界的便利和工具,但不知道何時,無數人前赴後繼,甘願做物質的奴僕,所有人生命的標準都變成了統一一個模板:獲取更多有價值的物質財富。

於是世界形成一套有用論,有用的才有價值,才有存下來的必要。

這樣的世界將會變得麻木、枯燥和無趣吧?這樣的世界,世人絕無法欣賞到梵谷驚為天人的傑作,聽不到巴赫美妙動人的音樂,讀不到李杜絕妙的傳世詩作,因為這些在誕生的初期,並不值錢,也沒有什麼用,於生存無益,於市無價。

如同周國平說的,那些無用之酒,無用之書,無用之情,卻讓人活得有滋有味。

因此,比起做一個有用的無趣之人,我很更喜歡做個無用的有趣之人。

有用之物照顧我們的肉身,無用之物承載著我們的靈魂和心靈的渴望。

無用之物是靈魂安放之所

宇宙是無目的性的,靈魂是無目的性的,人非常可笑的是,偏偏用目的性去抵抗巨大的無目的性。

有時候我們覺得生活太過沉重,沉重到,我們只顧得照顧自己的肉身,而忽略了靈魂,對靈魂而言沒有什麼有錢沒錢,有用沒用這樣的標準,靈魂的唯一標準就是活出好玩、有趣,讓生命舒展、綻放洋溢的狀態來。

這些無用之物,無用之事,就是靈魂安放之所。

如果我們生活裡有太多有目的、有欲望的追求,因為目的性有功利性,最後我們即使得到了很多,也不一定是快樂的。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一句話:「美是一種無目的快樂。」

我們的人生不僅僅只是為了謀生、生存、生育,最後死亡而來的,否則就會越活越沉重。

當你有段時間覺得人生太過沉重,沉重到喘不過氣,沉重到你想要放棄生命的時候,其實是因為你已經長久和心靈,和靈魂失去了聯結。活著的生命體,正常的身體機能運作,喘不過氣的絕不是肉身,而是你的靈魂和心靈。

這些無用之物、無用之事之所以能讓人活得有滋有味,是因為它們釋放了我們的靈魂,讓生命得以喘息,得以洋溢。

大學時心理課上,有一位老師教給我們,當面臨困境無法掙扎的時候,可以找一個無人的地方,這麼寬慰自己,用力地鼓掌,大聲地喊出來:「太棒了!!太棒了!太好!!又給我一次成長的機會!」

這聽起來好像在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這樣的無用之舉,大聲拊掌,大聲說話,恰恰是在釋放我們內在的緊張和壓力,紓解我們的負面情緒。

所以這個時候,不如去做些無用之事,體驗一些無目的的快樂,可能就是在下雪的時候,去安靜看一看雪,和河流邊,聽一聽流水潺潺的聲音,抬頭專注看一朵雲,曬曬冬天的太陽,或者穿一件很柔軟的衣服……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感官被擴充了,你的心靈逐漸被充盈,恢復彈性的飽滿狀態。

內在成長導師薩古魯說的:「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有用,我們珍視生命,是因為其美好、生機和強度,而不在於它是否有用。所以,不要試圖去變得有用,否則別人可能想收買你。讓自己保持內在的生機、喜悅和美好就夠了。」

有信心和勇氣回來活自己

2020年的世界,疫情爆發,蝗蟲災害,森林火災,每天都有許多人離開這個世界,世界處於風雨飄搖中,人心惶惶。有人問,為什麼神創造了這個世界,看著人們受苦,為什麼神不拯救這個世界?

實際上,或許上帝並沒有創造這個世界,整個世界都是上帝做的一個巨大的夢境,而人類也在裡面做著自己的夢。

心靈導師薩古魯說,人生只是一場遊戲,別太嚴肅地對待它。地球本是一個巨大的遊樂場,我們都是來地球體驗的宇宙超級玩家。好玩,有趣,才是人生活出來的至高境界。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活出來的個人成長導師,他們身上一定會呈現出來一種舒展、喜悅和成熟的天真。

生命僅僅是到場是不夠的,僅僅是考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打卡一樣完成任務是不夠的,僅僅是獲得最後的勳章是不夠的,僅僅是累積物質的成功是不夠的,你需要漸漸在這迷茫和困頓時常浮現的人生旅程中,學會尋找活著的感覺,體驗活著的真切渴望,收穫一些屬於精神的、屬於靈魂的果實。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格麗克在採訪中說,寫作是因為當我在做的時候,我覺得我是活著的。寫作是為了發現意義……寫作是一種對環境的報復:厄運、損失、痛苦。如果你從中得到了一些東西,那麼你就不會再被這些事情打敗。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梁文道

是的,很多無用的事情,都是在擴充我們的生命狀態,擴展我們的意識,讓我們的能量得以流動,超越自己,往往是內心世界逐漸強大,而帶來的真實的轉變。

每個人只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哪怕不起眼的角落,自在地活自己,安靜地愛自己,獨善其身,如果有可能都再向這個世界力所能及地輸出善意,就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轉化。

所以,希望你勇氣暫停下來,做一些無用之事,經歷一些無用的體驗,有勇氣做一做無用之人。

犬儒學派哲學家狄奧根尼,試圖顛覆一切傳統價值,他從不介意別人稱呼他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樣活著」。有一天狄奧根尼躺在野地裡曬太陽,亞歷山大大帝找到他說,你可不可以出來幫我處理政事?狄奧根尼對他說,你可不可以不要擋住我的太陽。

每個人應該有回來活自己的信心和勇氣,而不是一定要納入社會排名系統中,我一定要參與其中,要出人投地,要賺取多少財富。

當然如果這會帶來你很大的生命活力的話,如果不是,反而讓你活得很壓抑,我們可以退回來,選擇一種不是那麼大眾,用另類和獨特一點的方式去延伸自己的生命經歷,僅僅是因為這種方式,讓你活出來自己,讓你全然體驗到生命力,活著的感覺。

我們考量一種生命形式和狀態的時候,我們可以問「我是不是在其中活出了自己?」,而不是「這個選擇給我帶來多少價值、物質財富、社會地位;更安全、更保險和穩妥,更有用嗎?」

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走在路上,看到路邊有野生的百合花,耶穌說,你們知道嗎?所羅門王一生最富有的時候,最富強的時候,全國國庫的寶藏都比不上這一朵野百合。

願你自在綻放,珍貴如一朵百合花!

作者:張看看 來源張德芬空間

相關焦點

  • 莊子智慧:如何培養孩子做一個無用的人
    倏帝發現中央之帝混沌沒有嘴,於是他對忽帝說: 倏:我們都有一張嘴,可以吃遍天下珍饈美味,而混沌大哥沒有嘴,無法享受舌尖上的美味,不如給大哥鑿一張嘴吧。 忽:好呀。你看大哥不光沒有嘴,眼耳鼻子都沒有,無法看世界、聽聲音、聞氣味,不如我們一起給他都鑿上吧,跟我們一樣。
  • 認識勇氣,做一個真正有勇氣的人!
    勇氣不是無所畏懼,而是雖然心懷畏懼仍然迎難而上;勇氣不僅僅是一種美德,而且還是各種美德在經受考驗時,也即在最逼真的情形下的一種表現形式;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餘的德性……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首關於勇氣的「散文詩」。作者採擷生活中的許多平常的小片段,告訴孩子什麼是勇氣,教孩子如何勇敢的面對各種情況,如何面對未知的下一刻。
  • 道德經品讀第二十七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也沒有無用之物
    這樣的人是完人,是高人,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是我們的榜樣和目標。二、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用之人,也沒有無用之物。作為一個管理者、領導者、教育者,又或者僅僅是同事、朋友,要能夠看到別人的長處、優點,勸勉他、誘導他。不憑藉自己自己單一的評價標準,而嫌棄厭惡他人,也許他在這方面不行,在另一方面卻有獨到的智慧,所謂人盡其才,更有句話叫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陳道明:生活瑣事就是無用的事,餘生,勸你做個無用的人
    無用不代表停止思考,無用不代表不繼續創造價值,而是把功利心收起來,做一個簡單純粹的人。步入中年後喜做無用之事陳道明老師塑造了太多經典有重量的角色,他演繹了很多歷史人物。看過他飾演的電視劇之後,人們平時如果提到相關歷史人物,會自覺地帶入陳老師的面容,這可能是一個演員最大的成功。
  • 做一個有勇氣的人,有什麼方法?
    有一本繪本裡說:勇氣是你有兩塊糖卻能留一塊到明天;勇氣是和別人吵架後你先去講和;勇氣是你知道別人的秘密卻答應誰也不說;勇氣是犯了錯要改正;勇氣是從頭開始;勇氣是堅持自己的夢想。梁靜茹在歌裡唱「愛真的需要勇氣,去面對流言蜚語,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何止於愛,要跨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溝溝坎坎都少不了勇氣。對我來說,勇氣是——小學的時候,有個愛打人的男生,一直欺負很多小女生,我也是其中之一。但一天他又來打我弟弟。我出離憤怒,一拳把他打倒在小水坑裡,從此他對我是敬而遠之。
  • 夜讀丨陳道明:我勸你做個「無用」的人
    人們一味地追求「有用之物」的價值,殊不知無用之物也有其價值。生活正是由瑣碎小事構成的,會有不為人知的心酸,但也總會有那些溫暖你內心的小事。我們要學著享受生活給予你的一切,與其等待天晴,不如在風雨中跳舞。
  • 幸福,就是做些「無用」的事兒
    很少人不懂僅僅用「有用、沒用」來區分人生是否成功,急功近利、適得其反。莊子曰: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人生不是拿來用的,是拿來享受的。你自己高興,無用也是大用!淹沒在課外班裡的孩子沒有時間思考人生,而再小的人,都需要思考這個大問題,不斷給出也不斷修正答案。
  • 莊子:無用之用,終有大用!
    用它做船會沉沒,做棺材器皿會很快朽爛,做木門會流脂而不合縫,做大梁會被蟲蛀蝕。當晚木匠睡著後,卻夢見神樹對他說:你打算拿什麼有用之樹跟我相比呢?這一天,妻子看到朱買臣又被捉弄,就對他說:「你一個賣柴的,讀那閒書有什麼用,我從沒見過一個砍柴的當上大官。現在連小孩子都欺負到頭上,你真是個沒用的人,我們還是分開吧。 」妻子離開後,很快就改嫁了一個自認為有用富裕的木匠。 七年之後,因為堅持讀書、學識淵博,朱買臣學名遠播,被人舉薦給漢武帝,當上了會稽太守。
  • 你有勇氣做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麼?
    日劇《出租什麼都不幹的人》裡的一段臺詞吸引了我:奶油蘇打水製作的時候,冰激凌的下面需要一個冰塊來支撐的。而上面的冰塊兒,也需要下面的冰塊支撐。也可以說,光鮮亮麗的人背後,有很多默默無名的英雄,而這些英雄的背後,需要更多無名的人。
  • 一塊「無用」的彎板:媽媽,媽媽,那個人又開始做彎板了(之十六)
    而這個鐵蛋媽,是沒有見過面的,可能也就是「朗朗額夠」買過我們彎板的媽媽,我從來沒有忘記這個鐵蛋媽,只是從來沒有去過問過她是誰,做什麼工作的?突然發現,一群加好友的媽媽,都是鐵蛋媽推薦的,才想起去加鐵蛋媽的這些好友,當然有一些已經時間過期了,加不上了。回頭來,想著去問一下鐵蛋媽,明白了鐵蛋媽是保險代理人,當然我知道這個保險,是一個金融行業,是一個經濟組織。
  • 莊子智慧:世界上沒有無用的東西,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所以整天碌碌無為,消極避世,其實你錯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莊子與惠子,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冤家,這兩位老人家的「互懟」,往往顯現出了一些大道理,讓我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 人到中年,建議你做點「無用」的事
    後來看她每次畫畫的時候都特別開心,一邊畫畫一邊哼著小曲兒,那個樣子簡直太吸引人了。我就想,為啥不和她一起畫呢? 總體上來講,我是一個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但是在藝術天賦方面,我以前多少是有點固定思維的。我小時候沒有上過任何興趣班或者特長班,美術,音樂,跳舞,體育是沒有任何特長。對沒有接觸過的事情,我多少是有點畏難情緒的。
  • 蒙氏教養 | 樊登解讀《不管教的勇氣》與蒙臺梭利」獎懲無用論「竟高度的契合!
    近日,樊登老師在讀書會上解讀了日本岸見一郎所著《不管教的勇氣》一書。書中的教養觀點,引起了小編和身邊蒙臺梭利愛好者們的高度關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讓現代父母為之震撼的口號,叫作「不批評也不表揚的教養法」。不管教的勇氣,就是讓你儘量地放手,儘量地給孩子更多的空間。
  • 莊子的核心智慧:無用即有用
    01 無用即有用莊子告訴我們一句話:「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之無用只用」。 意思是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那些看似無用的事與物,實際上卻有更大用處。有一次,莊子帶弟子到外面遊玩,來到一座山下,看見一棵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一條大河旁邊。莊子就問旁邊伐木者也就是砍樹的人:「這麼大的樹,你怎麼不砍呢?」伐木者看了一眼不屑一顧地說:「這何足為奇,這種樹不中用,用它做船吧,會沉;用來做棺材呢,很快就腐爛了;用來做器具呢又很容易壞;用來做門窗,木頭的汁液一直不幹;用來做柱子呢,很容易被蟲蛀。
  • 這世上沒有無用的東西,所謂無用只是放錯了位置
    在一個小城,有一個少年,他總覺得自己很笨。別人划拳,手靈活,他卻笨手笨腳。別人酒桌上應付裕如,反應機敏,回答總是得體而又合理。他卻結結巴巴,一句話也說不上來,老半天也想不到說什麼。為此,他很苦惱。常常私下裡就下了勁,去練划拳,對了鏡子,比劃著手指。
  • 不要說什麼讀研無用,那是因為你沒有經歷
    但是在當下很多人對考研的學生表示很不屑,或者說對讀研的學生沒有好感,而這種觀念的來源便是對考研、讀研的不了解,沒有經歷過。因此,不要說什麼讀研無用,那僅僅是你沒有經歷過。對於我們所有的讀研的學生,其所能夠帶來的價值絕對不是普通人所能夠理解的。對於讀研是否有用,我們需要找最為恰當的參照物。如果你比沒有考研,你的樣子或組是這樣的。
  • 梁冬x 吳伯凡:我們終將成為無用之人?
    用梁冬的話說,光解題不行,還得需要解風情,未來需要解風情的人。 3、我們終將成為無用之人 梁冬: 作為7、8歲孩子的父親,我問過很多IT界的大佬,你們怎麼管自己的孩子?大部分人都有一個類似的答案,少玩電腦。 我說為什麼?他們說,首先現在的小孩不可能不玩電腦,所以你不用擔心他不會電腦,他肯定會被同學拽入各種遊戲群、各種應用中。
  • 蔡康永: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蔡康永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一個人一味熱情其實是盲目的,你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候是冷淡的,才能夠對比出你對哪些事情是懷抱著極高的熱情。」對欲望冷淡一點,看淡浮華,才能享受安穩的幸福。果斷捨棄拖累你的、你不喜歡的東西,才能讓你的生活被所喜歡的事物填滿。放鬆雙手,才能騰出手來迎接真正的美好。所以,請一定要有「做一個冷淡的人」的勇氣。有冷淡才會有熱情,有斷舍離才會有輕鬆的自由。
  • 蓋置 | 無用之「用」
    對於生活中的「無用」,在明代《長物志》中就有很好的詮釋「身外之物,飢不可食,寒不可衣。」而這「無用之物」常常也成為講究生活的標誌之一。用現代話來講:實用是為了溫飽,「無用」才是極盡風趣韻事之所在。今人常常稱嘆古人的講究與精緻,殊不知在飲茶之事上,今人的講究更是勝古人一籌的。就拿茶道具最為複雜的唐宋來說,細數其中每一件器物都是有實用功能的。
  • 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只要一直向前走,天總會亮
    很喜歡村上春樹的一句話:「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以後,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只要我們一直向前走,天總會亮。」人生有太多的痛苦,都源於對當下的不滿和未來的憂愁,我們常常為一些沒有頭緒的東西憂愁煩心,蒙蔽了雙眼,堵塞了耳朵,擾亂了心緒,以至於看不清前路的方向,而駐足不前。其實,人生沒有那麼多的事情可糾結,生活給你的一切,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你應該經歷的,成長的路上沒有一帆風順,有的只是你選擇走下去的這份信念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