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代價卻是再也無法挽回的麻木不仁。
《隱秘的角落》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懸疑題材作品,值得一刷。作為資深追劇黨,我也是第一次忍不住花錢提前點播看完了全部12集。
這部劇是根據小說《壞孩子》改編的,原著內容稍微陰暗一些,所以要改好拍好並不容易。
畢竟這些年,大家看到了太多毀原著的IP改編劇,都想刷一部改編妥當、題材新穎的劇來洗洗眼睛。
有文藝片男神秦昊、柏林金熊獎影帝王景春、實力派張頌文和劉琳的加盟,這劇果然不負眾望,豆瓣評分從開播的9.0分穩定到了9.1分。
導演辛爽卻說:
「這是一部大人給小孩們做配的戲。」
所以這部戲與其說是一部懸疑片,還不如說是三位小少年的成長史。其中反差最大的是由14歲的榮梓杉扮演的乖乖好學生朱朝陽。
跟很多國產爛劇相比,《隱秘的角落》完成度最高的部分是人物的內心成長。成長是人生的主題,也是所有文藝作品的主題。
爛劇的爛,總結出來就一個問題:邏輯不順,人物成長讓人無法信服。
01:刷劇見眾生,三個少年的初相遇
朱朝陽,初中一年級的學霸。年年考第一、聽話、懂事,是典型的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父母離異,爸爸再婚生了個女兒,媽媽在市外的景區上班,有時候幾天不能回家,他也能照顧好自己。
表面來看,朱朝陽就是一枚標準的好孩子,是媽媽的驕傲。
可實際上他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在學校沒有任何人願意跟他做朋友,還經常被同學瞧不起,欺負他。
這種平靜的生活,因為兒時好朋友嚴良的到來被徹底打破。
嚴良是社會小混混的兒子,媽媽死了以後,爸爸吸毒被抓,還是未成年的他只能被送到兒童福利院去生活。
在福利院的日子不好過,打架鬥毆,小偷小摸樣樣精通。表面上看他,也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混混,其實他也有軟肋,就是同一個福利院的小朋友普普。
普普是個孤兒,有嚴重的哮喘病,跟嚴良是最好的朋友。
唯一的親人是已經被領養的弟弟,可弟弟卻被查出來得了白血病,至少需要30萬的治療費。
兩個孩子為了籌錢救弟弟,從福利院跑出來,來到嚴良的家鄉。
本來想找嚴良爸爸昔日的好朋友借錢,卻被對方報警。無奈之下,嚴良帶著普普來到了朱朝陽家,並且趁媽媽不在家住了下來。
普普每年都要拍照片燒給去世的爸爸媽媽看,朱朝陽借了爸爸的相機,三個小夥伴去媽媽上班的景區爬山拍照。
拍照錄像的時候,卻意外錄下了少年宮奧數老師張東升(秦昊扮演)將嶽父嶽母推到懸崖下的瞬間。劇情從這裡進入主題。
三個少年的成長軌跡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02:世上最難掌控的,是少年的內心世界
看到視頻以後,他們決定暫時不報警,先讓張東升(兇手)拿出30萬,救普普的弟弟。
可是事情沒有想像那麼順利,在等錢的時間裡,朱朝陽的妹妹從五樓窗臺上掉下去摔死了,後媽懷疑他就是兇手,抓著要帶他去警察局。
後媽追查女兒死亡真相的過程中,自己和弟弟都被張東升殺害,爸爸為了保護朱朝陽也被張東升殺死了。
每一次殺人的過程,朱朝陽都是目擊者,但當警察詢問他的時候,他都會隱瞞真相,替兇手開脫。
「保護朋友,反抗世界」的嚴良,卻在最後選擇了與這個世界和解,並且有了長大以後當警察的理想。
看起來頗有心機的小女孩普普,在哮喘病發的時候被張東升送到醫院,活下來了。
她的血型和弟弟配對成功,弟弟也順利的進行了手術。她還給朱朝陽留了一封信,勸他說出妹妹墜樓的真相。
表面上看,是因為「不良少年」嚴良和普普的到來,改變了三好學生朱朝陽。其實沒有那兩個少年,他最終也會黑化。
他在學校是「別人家的好孩子」,但真實情況是,他受到同學的排擠和霸凌,爸爸的心完全拴在了新家庭上,媽媽總留他一個人在家,他是孤獨的,而且很渴望有朋友,還有爸爸的陪伴。
所以當兩個野孩子出現在他貧乏寂寞的生活中,讓朝陽重新有了被人關愛和陪伴的慰籍。本質上他們都是孤獨的少年,是同一類人。
有一個細節是,爸爸開車帶他去商場買鞋。他坐在了後座上,眼睛卻一直盯著後視鏡上爸爸新家庭的全家福。
到了商場,後媽和妹妹也來了。爸爸不再跟他說話,新鞋也被妹妹故意踩髒。他是真的很憤怒,但他毫無表情,只是不肯擦掉那個扎眼的鞋印。
朱朝陽在面對任何冷暴力的時候,都能微笑,不動聲色。那笑讓人心酸,也讓人膽戰心驚,因為在那溫和的面具背後,積蓄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大爆發的壓抑情緒。
普普為了警告妹妹不要再欺負朱朝陽,把妹妹從少年宮的舞蹈室騙到五樓雜貨間,他本來有機會讓妹妹安全的走出去。
但當妹妹大聲罵他,說爸爸根本不愛他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孤注一擲,賭一把。
朱朝陽身邊也沒有人能懂他的精神世界,他喜歡數學家笛卡爾,特意買了笛卡爾的書,但媽媽卻讓他少看閒書。
於是當他在殺人犯張東升的課堂上,聽到了笛卡爾的故事,就遇見了難得的共鳴。
他一方面憎惡和畏懼殺人犯,又欣賞和想接近作為知音的張老師。於是他主動填寫了報名表,想要繼續參加張老師的暑假奧數班。卻因為留下的個人信息,被殺人犯找上了門。
03:乖乖少年徹底黑化,自此他的人生都在隱秘的角落
第6集是朱朝陽心理轉變的關鍵點。妹妹死以後,爸爸在後媽不停的直覺糾纏中,慢慢開始懷疑朱朝陽跟女兒的死有關係。
於是爸爸帶朝陽去吃飯,藉此套話。
發現自己被套路後,朝陽很生氣並且否認妹妹的死跟自己有關。
隨後爸爸去廁所,朝陽無意中發現了爸爸的包裡有一個打開的錄音機。
調整情緒後,朝陽決定反擊。他委婉的一番話讓爸爸徹底放棄了計劃。
爸爸羞愧得抬不起頭,眼淚直打轉。
如果說妹妹的死,是因為朱朝陽對爸爸抱有期待,那時的他不過是太想得到缺失很久的父愛做了錯事。
那麼從看見錄音機的時候,朝陽就已經徹底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讓爸爸內疚,放下對他的懷疑和戒心,那麼他就完全代替了妹妹的位置,成為爸爸唯一的愛。
就算是孤注一擲賭來的愛,他也不願意再失去。或許他開始慶幸妹妹死去了,要不然爸爸怎麼會抽出時間帶他去遊泳館遊泳。
他迫切的想要早點結束跟兩個小夥伴敲詐張東升的行動。
但他沒想到,後媽的弟弟(也是個社會小混混),這個時候會從越南跑回來,聽了姐姐的懷疑以後,決定報仇。
並且在三個少年拿到30萬的那天晚上,後媽的弟弟把朱朝陽綁架到了水產公司的冷庫裡面,用冷水衝刷折磨,要他說出妹妹墜樓的真相。
經不住折磨,朱朝陽承認自己當時也在墜樓現場。沒想到,張東升卻出現了。兩個人在扭打中,張東升為了自保,殺死了後媽弟弟。
朱朝陽鬆了一口氣,為了守住秘密,他在警察調查的時候說了謊,沒有供出張東升出現在冷庫和殺人的事實。
為了掩蓋第一個錯,朱朝陽犯了更多的錯。他陷入了跟張東升一樣兩難的境地,一步之差,步步深陷,雖然不是直接的殺人犯,但他有意無意的變成了張東升的同謀。
故事鋪陳到這裡,我們理解了乖乖好少年朱朝陽為什麼會成長為一個腹黑少年。
他一直渴望得到理解和關心,在爸爸一次又一次的忽略中,後媽的冷漠中,同學的霸凌和媽媽的強勢中,經歷了宿命和意外的雙重安排,還有一些無法掌控的偏差,他走向了無可避免的悲劇。
04:選擇重生還是繼續呆在隱秘的角落,不是選擇題
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在《復活》中這樣描寫人性:
人就好比河流,所有河裡的水都一樣,到處的水都一樣,可是每一條河裡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狹窄,有的地方寬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個人都具有各種各樣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時候表現初這樣一種本性,有的時候表現出那樣一種本性,有時候變得面目全非,其實還是原來那個人。
對朱朝陽,我同樣不想用簡單的「腹黑」來看待他。他本性純良,在無處可處的好朋友上門求助的時候,他雖然心有戒備,但也願意收留他們在家裡住下。
發現了張東升殺人的證據,第一時間是跟小夥伴說去報警。後來害怕警察追查普普的下落,又改成紙質警告。
後媽和妹妹對他態度冷淡,他為了照顧爸爸的感受,不讓爸爸為難,選擇自己消化掉。
媽媽上班總是不在家,更不要說輔導功課了。為了讓媽媽高興,年年都考第一名。
但是,本性純良的孩子,不哭不鬧的乖孩子,也需要愛和陪伴。不然,內心的孤寂和創傷會日積月累,變成壓不住的火山,總有一天會爆炸。
故事的結局,張東升被警察打死了,朱朝陽去警察局錄口供。說到妹妹的死,他選擇了繼續隱瞞真相。
因為他根本沒得選,他在角落裡呆得太久,失去的東西太多,不明白普普說的那句:「新的希望就是說出真相得那一刻。」
這樣一個灰色地帶的少年,可憐與可恨並行。
朱朝陽帶給我們的現實啟示是:
我們對每個孩子都要有憐憫之心。這個世界很有趣,但並不完美甚至是不安全的、醜惡的,這些脆弱又純真的年輕人,更需要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校園、我們所有人給與更多的關懷和愛護。不要讓他們變成另一個張東升。
也許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的人身處陽光之下,有的人會隱秘在角落,有人負重前行,有人輕裝上陣……
無論用哪種方式繼續生活,都註定不會輕鬆。但不管生活待我們如何,我們終究還是要努力,好好活下去。即使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內心還是原來的自己。
作者簡介:快樂的理性吃瓜群眾小番茄,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