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迫擊炮:從一專多能到如今專注山地作戰和巷戰

2021-01-18 桌面戰爭兵棋

(PP-93式60毫米迫擊炮)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於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迫擊炮在我們的印象裡就是在二戰中,遊擊隊使用的神器,在一個地方通過彎曲的彈道偷襲在掩體後的敵人,打一炮,換一個地方,因為迫擊炮的輕便,易攜帶的特性,轉移速度非常快,找不到遊擊隊的敵人十分苦惱。迫擊炮這種方便的武器和駁殼槍、地雷成為了我國抗戰時期八路軍的遊擊三大神器了,但是迫擊炮這個接近百年歷史的「老人」,在現代各種飛機飛彈,新型重火力的武器下,還有它的一席之地嗎?

(抗日戰爭士兵使用的82毫米迫擊炮)

答案是有的,無論各種新型的高科技武器互相怎樣的爭奇鬥豔,迫擊炮依然穩穩的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那麼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發展至現代幾乎大體結構都沒有發生過什麼變化的武器,是怎麼獲得陸軍的青睞的呢。

(巷戰中發揮威力的迫擊炮)

原來在現代戰爭中,儘可能在增加單兵的火力,又要考慮士兵的負重問題,於是開發出了很多一次性的單兵火箭筒,這種易攜帶,又能壓制敵方重火力還能破壞載具的武器一下就裝備到各個部隊中了。但是在進入山地作戰時或者在巷戰中對付堅固掩體後的敵人時,敵人往往都是躲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反斜面背後,這種直線型火力射擊無法對敵人產生有效打擊,雖然現在自動步槍上幾乎都有榴彈掛載器,利用榴彈的曲射性能也能打擊到反斜面和堅固掩體後的敵人,但是敵人通常都會將對手壓制在遠處,依靠槍榴彈的射程和威力幾乎是無法造成有效打擊的,這時候人們就想起了在二戰中發揮作用巨大的中小口徑的迫擊炮,這種靈活輕便,具有曲射能力,而且威力和射程都不俗的老傢伙又能重新上陣了。

(93式60毫米迫擊炮結構圖)

我們這裡以中國最新研製的93式60毫米迫擊炮為例,看一下它的數據:

全炮質量:22.9kg

炮身全長:1350mm

最大初速:329m/s

最大射程:5564m

高低射界:45°~85°

最大射速:20發/分鐘

有效殺傷半徑: 17.8米

(裝備新型PP93式60迫擊炮班)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93式6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達到了恐怖的5564米,比起原89式60毫米迫擊炮遠處2000多米的射程,已經超過全世界同口徑中絕大部分的迫擊炮,成為了世界上60毫米口徑射程最遠的迫擊炮了。而且該炮的炮管還採用了鋁合金材料,全炮質量只有22kg左右,一個士兵就能輕鬆背起或者抗在肩上,可以快速的進行戰場轉移。

(迫擊炮瞄準鏡結構)

有人會說60毫米的迫擊炮會不會殺傷力太小了,其實不然,93式60毫米迫擊炮恆能夠發射多種炮彈,比如煙霧彈,照明彈等,但通常都以高爆彈為主,93式的高爆彈都是採用稀土球墨鑄鐵,從而提高了它的破片數量,加大殺傷半徑。而且93式60毫米迫擊炮還配備有鋼珠殺傷燃燒彈,其殺傷半徑不小於20米,縱火半徑不小於12米,這種彈藥不經在爆炸式會產生大量的殺傷元件鋼珠破片等來殺傷敵人,而且還會產生大量的縱火體,來點燃周圍的可燃物體,比如士兵的衣服,木製房屋等。如果讓這種彈藥在一定高度爆炸,其殺傷力會更加可怕。

(各類火炮彈道示意圖)

所以即便是經過了百年都沒有怎麼改變的迫擊炮,到了現代依然能夠成為士兵青睞的武器,連迫擊炮家族中的小型60毫米口徑都能得到喜愛,就更不用說那些殺傷半徑更大,射程更遠的中重型迫擊炮了。

相關焦點

  • 印度有12個山地步兵師,綜合作戰實力有多強?3個方面道明實情!
    作為中國的近鄰,印度這些年的發展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其實印度也是古國之一,早年也曾有過非常輝煌的時期,可印度的發展要差了些,近代更是長期成為了殖民地,這也讓印度如今非常不甘心,他們想盡了辦法要把國家發展起來,就是希望能證明自己的實力依舊可以在大國中立足。
  • 街壘上的囚徒:巷戰與城市作戰中的M1坦克與TUSK生存套件
    然而美軍在如今面對的更多是反恐戰爭,治安戰和低強度作戰,在這種情況下M1主戰坦克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對此美軍專門為其研製了適應城市作戰的TUSK套件。防護方面的升級是重頭戲,馬虎不得,接下來就是炮管處的反狙擊手/反器材系統,該系統的主武器是一挺M2HB機槍,主要對付藏匿在掩體內的狙擊手,攜帶反坦克火箭的武裝分子或迫擊炮小隊等。
  • 迫擊炮
    迫擊炮能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豔,而自己卻靜靜地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迫擊炮是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
  • 大批運9出動:上千傘兵攜裝備空降賀蘭山,訓練山地空降作戰能力
    ,是訓練山地空降的"聖地"。相比於著陸難度較低的平原地區,在陌生的山地進行空降技術難度大且風險高,對裝備和軍事素養的要求都比較大,因此可以說此次在賀蘭山進行人員和裝備的空降,是我軍主動給自己增加難度,鍛造全地域空降作戰能力。
  • 主要用於巷戰 坦克 體積小 能量大 難怪稱為突擊虎
    是一種自行重迫擊炮(臼炮),主要用於城市巷戰,設計思想源自於1942年秋史達林格勒的殘酷巷戰,其裝備了擁有巨大殺傷力的380mm臼炮,對固定的工事建築物擁有巨大的破壞力。突擊虎最大特徵是車身前部裝備的一門380mm Stu M RW61 L/5.4臼炮,身管長度僅為5.4倍口徑,這種「矮腳虎」的尊容,在世界反坦克炮中是十分罕見的。更絕的是,它的炮管有兩層,可以更換燒蝕重的內層炮管。
  • 「山地殺手」RT61迫擊炮,巴鐵的打擊尖兵,中國巴迷也挺喜愛
    據海外網報導,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關係再度陷入緊張,在克什米爾地區附近爆發空戰,地面上的衝突也在進行。今日印度、《印度斯坦時報》等媒體透露,當地時間28日,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蓬奇地區的克裡什那⋅伽提區域爆發衝突是雙方衝突持續的第七天。
  • 適用高原作戰的利器,一分鐘發射120枚炮彈,矢車菊速射迫擊炮
    比如為了確保這款82毫米迫擊炮在自動射擊時的穩定性,輪式炮架被設計的異常沉重,加上裝填系統就使得火炮的重量增加到了600多斤重,而為了在高射速和較長的炮管壽命之間取得平衡,就必須為炮管安裝幾個並聯的水冷套筒
  • 迫擊炮改裝平射炮
    迫擊炮 迫擊炮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這是一種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
  • 各國迫擊炮最遠射程如何?中國單兵裝備中的它,全球沒幾國能達到
    在沙俄與日本作戰期間,沙俄佔領者旅順口的要害處,距離俄軍僅幾十米的地方就是日本挖築的塹壕,沙俄想要使用火炮或機槍是非常困難的。俄軍便嘗試將海軍臼炮與帶輪子的炮架結合,將炮口仰高后發射出一種長尾形炮彈,竟成功地對日軍造成損傷,把日軍打得滿地找牙。由此,「雷擊炮」應急誕生,從此以後,炮擊跑成為越來越多國家追求的目標。如今,迫擊炮在軍事中仍佔據著重要地位,基本上每個國家都具備它。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研發出了一款迫擊炮到現在都在服役,炮管主體長一米,炮口口徑有60毫米,射程範圍能從70到3490米,在這其中都能實行精確打擊,美國這個迫擊炮名字代號為m224,一經研發,美軍步兵基本就都配備了此迫擊炮。
  • 中美法三國步兵武器相對比,專家:中國迫擊炮在這點上略勝於美
    迫擊炮的高拋彈道使它能夠輕而易舉的打擊位於戰壕內和山坡反斜面等刁鑽位置的目標,並且其高拋彈道的優勢,使其能避開厚實的正面防禦,對敵方基地諸多軍事設備和坦克裝甲車等進行攻頂。而且與其它相同口徑的火炮相比,迫擊炮更加輕便小巧,一個作戰小組就可以攜帶迫擊炮進行作戰,而在山地等複雜地形的戰場中,一個攜帶迫擊炮的作戰小組,便能給敵方造成巨大的火力打擊,堪稱山地戰中的決勝法寶。
  • 中印步兵重武器比較之迫擊炮
    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當時裝備的迫擊炮以51毫米(即2英寸)迫擊炮和81毫米(即3英寸)迫擊炮為主。51毫米迫擊炮作為一種小口徑迫擊炮,其實類似於中國現役的89式50毫米榴彈彈射器,是一種加強到排的曲線射擊武器,最大射程可達480米,可伴隨補兵班排在衝鋒時配合步槍和輕機槍對敵形成「點面結合」的火力打擊。由於該武器射程較近(僅480米),顧很少使用炮架。
  • 二戰中日軍研製和裝備的迫擊炮
    所以迫擊炮才是真正的窮人武器,抗戰中的國軍師沒有山炮的也能裝備數門82毫米迫擊炮,而八路也能用迫擊炮創下擊斃阿部規秀的戰果。日軍沒有大規模使用迫擊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日本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裝備體系,近距離有擲彈筒,中距離則使用步兵炮。日軍92式步兵炮非常輕便,可以大角度曲射,同時又能提供直射火力。
  • 世界上射程最遠的迫擊炮是哪一型號的?射程有多遠?
    火器中有一種武器,從一戰到現在都是一線部隊的主力裝備,它就是迫擊炮,迫擊炮作為現代火器中很有歷史滄桑感的老大哥,在如今這個武器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仍然能夠在軍中穩坐主力,不可替代,可見其獨特的優點有很強的實用型,那它的獨特之初到底有何魅力?下面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
  • 迫擊炮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能對步兵有極強的殺傷力呢?
    這是由迫擊炮的兩個特點決定的。1:迫擊炮彈道彎曲,可以對藏在戰壕和掩體後面的步兵有效殺傷。真正意義上的迫擊炮,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託發明的。1904年,沙俄和小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展開激戰,俄軍據守旅順口要塞,小日本採用挖壕溝的辦法,把壕溝挖到距離俄軍幾十米的地方,日本人藏在戰壕裡,這樣發動進攻的距離就很短,俄軍用機槍和火炮射擊,只能起到壓製作用,殺傷力及其有限。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託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有一種炮彈可以從天上落下來,就能打到日軍的戰壕裡,這樣日軍就無處藏身了。
  • 迫擊炮炮彈也能當手雷用麼?
    那麼,這一做法在現實中究竟能否實現,是現實存在還是影視編劇的臆想呢?不少觀眾認為現實中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畢竟迫擊炮炮彈總歸是和手榴彈不一樣,就這麼扔出去未免有些太過草率。不過,現實中的確有不少人這麼做,縱觀戰史,不管是我軍還是其他國家的軍隊,在緊急時刻將迫擊炮炮彈當作手榴彈使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迫擊炮作為步兵重要伴侶,火力壓制利器,為何沒有退出軍事舞臺?
    迫擊炮為什麼要退出戰爭舞臺?迫擊炮並非落後的代名詞,它仍然在堪稱步兵之友。自打日俄戰爭誕生以來,迫擊炮便成了一款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支援型火炮。在二戰時期各國的50mm、60mm迫擊炮被大量裝備到連級單位,81mm、82mm迫擊炮被大量裝備到營團一級,成了不可多得的曲射型支援武器。
  • 20式82毫米迫擊炮——志願軍「個小力大」的「英雄炮」
    到炮連後,唐章洪分到了一班,這讓他心裡樂開了花。因為,一班在該連戰鬥力「座次表」上數一數二。按理說,年輕的唐章洪到這個班本應壓力很大,他卻沒有這種感覺,反而如魚得水。那些讓班裡戰友頭痛不已的「彈道」「密位」「三角」等課程和炮兵術語,他基本上一聽就明白。即使一時不明白,他也能比別人更快地背記下來。
  • 快、準、狠、猛,迫擊炮的威力你難以想像!
    不過今天兵哥要說的是另一款同樣威力十足的武器,這就是快打快撤,來去如風的迫擊炮。一般而言,迫擊炮從外形上看來比較容易區分,大致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的火炮裝置,是發射口裝置帶有尾翼彈的曲射滑膛火炮。這種武器較大型的坦克而言比較的輕便靈活,炮身短,方便使用和搬運,幾乎任何的戰場都可以使用,並且還可以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
  • 西藏軍區演練山地攻防:山貓、猛士齊上陣,無人機引導車載迫擊炮...
    從中國軍視網報導的視頻看,該部隊配置的是PCP-001型82毫米車載速射迫擊炮。該車載迫擊炮主要裝備在我軍山地快反部隊、輕型機械化部隊,它採用「猛士」4x4軍用越野車改進底盤,這種高機動性底盤可以讓該炮能適應絕大多數複雜地形,公路最大行駛速度大於100千米/小時。